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研究火麻仁油对便秘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合肠道短链脂肪酸的测定,探讨火麻仁油润肠通便作用的科学内涵。方法: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空白组、火麻仁油组、阳性对照组。用复方地芬诺酯造便秘及肠道菌群紊乱模型。给药28 d,结束时细菌平板计数检测新鲜粪便中细菌,PCRDGGE检测盲肠内菌群结构变化;气相色谱法测定盲肠中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动物新鲜粪便及盲肠内菌群结构出现异常;与模型组相比,火麻仁油调整盲肠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升高双歧杆菌及丁酸梭菌属、乳酸杆菌属水平;对盲肠中SCFAs,火麻仁油使乙酸、丁酸水平增高(P0.01,P0.05)。结论:火麻仁油能够缓解便秘状态,改善便秘动物肠内菌群结构并影响其肠内SCFAs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甘草总皂苷及水提物对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ip四氯化碳诱导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模型大鼠分为4组,分别ig给予甘草总皂苷和甘草水提物,并以联苯双酯作为阳性对照组,模型组ig生理盐水。同时设对照组,ig给予生理盐水。于给药结束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收集大鼠粪便,通过16 S rRNA测序对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与模型组比较,联苯双酯组大鼠菌群结构未发生显著变化,而甘草总皂苷组及甘草水提物组均表现出不同的群落组成。并且相对于水提物组,总皂苷组显著提高了乳酸杆菌属和杆菌门S24-7科菌群的相对丰度。但甘草总皂苷组和甘草水提物组的大鼠肠道菌群与对照组大鼠肠道菌群之间仍存在差异,并没有完全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甘草总皂苷与甘草水提物均可以改善慢性肝损伤,并对肝损伤大鼠肠道菌群发挥不同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根林  郭晨阳  吴宿慧  李寒冰  孙静雅 《中草药》2020,51(13):3509-3517
目的探讨火麻仁油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肠道微生态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2只昆明小鼠分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金双岐组)、火麻仁油(分别为12.0、6.0、3.0 mL/kg)组,雌雄各半。对照组每天颈背部sc生理盐水,其他5组sc 1%D-半乳糖水溶液造模,给药体积为10 mL/kg;1 h后对照组ig生理盐水,其他各给药组ig不同剂量的药物,给药体积为20 m L/kg,连续ig 42 d,给药结束后,观察体质量变化;留取回盲部近端肠管组织及盲肠、结肠内粪便。通过革兰氏染色分别检测革兰阳性杆菌(G~+b)、阴性杆菌(G~-b)、阳性球菌(G~+c)、阴性球菌(G~-c)菌群数量;称取盲肠质量计算盲肠系数,并通过HE染色观察回肠黏膜变化;测定结肠粪便pH值;气相色谱法检测粪便短链脂肪酸(SCFA)的含量。结果火麻仁油可以上调杆菌的比值,降低球菌的比值,降低盲肠系数及结肠pH值;显著改善模型动物的结肠病理变化,使黏膜上皮完整,腺体排列整齐,杯状细胞丰富,绒毛丰富;能显著升高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的含量(P0.01),显著降低异戊酸的含量(P0.05)。结论所测高、中、低3个质量浓度的火麻仁油均可优化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模型的肠道菌群结构,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可为火麻仁的临床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助阳通便膏对大鼠便秘的肠道菌群及屏障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模型组、助阳通便膏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均与洛哌丁胺进行小鼠便秘模型造模。对比各组造模前、造模后、治疗后的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所有便秘组大肠杆菌科的数量相对增加,双歧杆菌属、乳酸杆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和普雷西氏杆菌属的数量均有所减少。且助阳通便膏能够增加Zo-1的表达水平,降低Cldn-1的水平,有助于恢复受损的结肠屏障功能,调节水电解质渗透,从而增加粪便的排泄量。结论:助阳通便膏通过调节便秘大鼠的肠道菌群,维持肠道菌群稳态,并且能够修复结肠屏障,调节水电解质渗透,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肠道菌群结构特征,初步探讨中药黄连解毒汤(HLJDD)干预作用影响。方法 12周龄雄性SHR随机分模型组(M组)、HLJDD组(H组),同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为正常对照组(W组),每组各4只。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常规饲养,HLJDD组按0.027 g/(kg·d)灌胃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6周。干预结束后,取出盲肠内容物(新鲜粪便),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3组大鼠肠道微生物测序覆盖度在0.997以上,从属水平分析3组大鼠物种丰度聚类分布于4个优势的细菌门:27个属于厚壁菌门类(Firmicutes)、4个属于拟杆菌门类(Bacteroidetes)、3个属于变形菌门类(Proteobacteria)和1个属于疣微菌门类(Verrucomicrobia)门类细菌;Simpson指数表明,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HLJDD组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高于模型组;3组大鼠肠道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门水平上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组成,其中模型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HLJDD组大鼠肠道菌群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低于模型组;3组大鼠肠道菌群微生物群落结构在属水平上主要由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大肠志贺氏杆菌属(Escherichia Shigella)组成,其中益生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在模型组明显降低,HLJDD组大鼠肠道菌群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高于模型组。结论 SHR肠道菌群结构失于平衡状态,菌群多样性有一定程度下降,HLJDD可能通过增加SHR菌群多样性、降低SHR致病菌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升高SHR益生菌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达到对抗高血压的作用,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
姜黄素对间歇性睡眠剥夺大鼠特定肠道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云  周明眉  苟小军  赵乐  石晓雯  贾伟 《中草药》2016,47(5):794-798
目的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姜黄素(CUR)对间歇性睡眠剥夺大鼠产生抗抑郁样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大平台对照组(BP)、模型组和CUR(70 mg/kg)组,采用改良的平台水环境法建立大鼠间歇性睡眠剥夺模型;通过敞箱实验和糖水偏好实验考察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同时收集粪便样本,提取肠道菌群的DNA,应用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结果行为学实验结果表明模型大鼠出现抑郁样行为,敞箱实验得分和糖水偏好率显著低于BP组(P0.01),给予CUR可显著改善抑郁样行为;q RT-PCR检测表明,模型组粪便中的大肠杆菌、拟杆菌及有益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有害菌产气荚膜梭菌相对量显著增加(P0.05、0.01)。CUR组大鼠肠道菌群总量增加,除产气荚膜梭菌显著减少外,其余几种细菌相对量较模型组显著增加(P0.05、0.01)。结论间歇性睡眠剥夺引起大鼠抑郁样状态和肠道菌群失调,CUR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为其改善抑郁样状态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针灸对克罗恩病(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探讨针灸对克罗恩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电针组和西药组,每组8只。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溶液灌肠4周构建CD大鼠模型,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选取天枢(双侧)、气海穴进行干预,西药组采用柳氮磺吡啶溶液灌胃干预。干预结束后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收取大鼠粪便进行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对进行物种相对丰度、alpha多样性和基因功能代谢预测分析等。结果: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拟杆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纲、拟杆菌目、紫单胞菌科、普雷沃菌科、拟杆菌科、普雷沃菌属等的相对丰度升高,厚壁菌门、变形菌门、梭菌纲、梭菌目、毛螺菌科、瘤胃菌科、乳酸杆菌属等的相对丰度降低;在经过隔药饼灸和电针治疗后,上述大多数微生物相对丰度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肠道菌群的Chao1、Observed species、Shannon、Simpson等alpha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电针组上述指数均显著升高(P<0.05)。功能预测分析发现隔药饼灸和电针均能调节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等的功能基因。结论:CD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有关,针灸能够调节CD大鼠肠道菌群物种相对丰度和菌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牧亚峰  向楠  左新河  余欣然  赵勇  陈继东 《中草药》2021,52(11):3269-3277
目的探讨白芍总苷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大鼠肠道菌群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硒酵母(36μg/kg)组及白芍总苷低、中、高剂量(160、320、640 mg/kg)组,每组8只。采用高碘水喂养联合sc猪甲状腺球蛋白与弗氏佐剂诱导AIT大鼠模型,造模后ig相应药物,1次/d,连续6周。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antibodies,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ies,TPOAb)、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甲状腺和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透射电镜(TEM)观察各组大鼠结肠黏膜紧密连接结构;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结肠组织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 Ig 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闭锁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闭合蛋白(Occludin)表达情况;采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白芍总苷能够显著降低AIT大鼠血清中TGAb、TPOAb和TNF-α水平(P0.001),显著升高血清中IL-10水平(P0.001),减轻甲状腺滤泡损伤及结肠黏膜病变程度,改善结肠黏膜紧密连接超微结构,显著升高结肠组织中s Ig A水平(P0.05、0.01、0.001),显著升高结肠组织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P0.01、0.001),降低肠道菌群生物多样性及丰度指数,显著降低厚壁菌门相对丰度(P0.001),显著升高拟杆菌门相对丰度(P0.001),显著升高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ceae和罗姆布茨菌属Romboutsia相对丰度(P0.05、0.001)。结论白芍总苷可能通过调节AIT大鼠肠道菌群组成及多样性,改善肠黏膜屏障损伤,从而发挥治疗AIT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赵映霞  许腾  田俊生  秦雪梅 《中草药》2021,52(3):736-743
目的利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柴归颗粒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chronic unpredicted mild stress,CUMS)抑郁大鼠模型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探讨柴归颗粒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柴归颗粒(8.3 g/kg)组,给药1 h后造模,持续28 d。收集大鼠肠道内容物,提取总DNA,根据细菌16S rRNA V3~V4区设计引物进行扩增,利用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栖热菌门(Thermi)、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水平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相对丰度水平显著升高(P<0.05),栖热菌属Thermu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青枯菌Ralstonia、纤毛菌属Leptothrix、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和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相对丰度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柴归颗粒可调节CUMS大鼠肠道菌群的构成,显著回调栖热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水平(P<0.05、0.01),显著降低乳酸杆菌属相对丰度水平(P<0.01),显著升高栖热菌属、不动杆菌属、甲基杆菌属、青枯菌属、纤毛菌属和苍白杆菌属相对丰度水平(P<0.01)。结论柴归颗粒可能通过调节参与精氨酸代谢途径的肠道菌群发挥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人工控制湿度,观察大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的菌落数,进而阐述外湿对肠道的影响,为湿邪致病阐明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常湿组、高湿组、低湿组,饲养21 d后,取空肠、回肠和结肠,分别进行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平板计数。结果高湿组大鼠的空肠〔(4.50±0.09)log N/m L〕和结肠中大肠杆菌菌落值〔(7.30±0.38)log N/m L〕明显升高(均为P0.05);低湿组大鼠空肠乳酸杆菌明显增多〔(6.09±0.13)log N/m L〕,P0.01;低湿组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双歧杆菌均非常明显的增多〔(5.86±0.31),(5.94±0.33),(7.07±0.16)log N/m L〕,均为P0.01;高湿组结肠双歧杆菌的菌落值较为明显的升高〔(6.60±0.22)log N/m L〕,P0.05。结论外湿对机体肠道内环境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改变了肠道菌群结构,从而导致疾病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刘治华  彭颖  孙崇智  李晓波 《中草药》2022,53(19):6054-6067
目的 评价乌梅粉和水煎剂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诱导的克罗恩病大鼠模型,比较乌梅粉和水煎剂的抗炎活性;分别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E)法、苯酚-硫酸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比较乌梅粉和水煎剂的体外胃肠道代谢前及不同时间点孵育液中化学成分、总糖含量及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SCFAs)变化,以揭示其可能活性物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克罗恩病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P<0.01),脾脏肿大(P<0.01),胸腺萎缩(P<0.05),结肠缩短且伴有结肠损伤和溃疡(P<0.01);与模型组比较,乌梅粉和水煎剂均有缓解结肠损伤的作用(P<0.05、0.01)。乌梅粉对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的抑制效果优于乌梅水煎剂(P<0.05),而乌梅水煎剂降低克罗恩病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优于乌梅粉(P<0.01)。肠道菌孵育液中,与乌梅水煎剂相比,乌梅粉中的化学成分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更高且保留时间更久;与空白菌液相比,0~12 h乌梅粉总糖降解率降低,而乌梅水煎剂总糖降解率增加;同时,乌梅水煎剂增加肠道菌孵育液中SCFAs的含量,而乌梅粉相反。结论 乌梅粉可能对结肠MPO活性的抑制作用更好,而乌梅水煎剂可能更有利于降低机体循环炎症因子IL-6和NO水平,原因在于乌梅粉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更高;但乌梅粉可能对肠道菌群结构产生一定损伤,导致胃肠道中有抗炎活性的SCFAs含量降低,进而可能导致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SCFAs含量低于乌梅水煎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生脉注射液生产过程五味子药渣提取物中木脂素类成分,并考察其对大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对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以期为五味子药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乙醇对五味子药渣进行提取,得到五味子药渣提取物;制备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为指标,评价五味子药渣提取物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对大鼠肝脏、结肠组织的病理观察结果评价五味子药渣提取物对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通过肠道菌群的组成变化评价五味子药渣提取物对肠道菌的影响。结果 HPLC分析表明,五味子药渣提取物中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和五味子酯甲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44、3.42、1.68、4.22、2.92、0.58 mg/g;药效学研究表明,五味子药渣提取物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中ALT、AST水平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对ALB、TP水平有一定的升高作用(P0.05);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给药组肝脏和结肠黏膜损伤程度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五味子药渣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可使大鼠肠道内益生菌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明显增多(P0.05),大鼠肠道内肠球菌和肠杆菌明显减少(P0.05)。结论五味子药渣提取物中仍富含木脂素类成分,其对CCl4所致大鼠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具有调节肠道益生菌增殖、保护结肠组织结构完整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及其单味药(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水煎液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方法: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整肠生颗粒组、四君子汤组及各单味药组,连续10 d灌胃给予番泻叶水煎液塑造脾虚模型(空白组给予蒸馏水),再连续7 d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空白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收集造模前(第0天),造模结束(第11天)和治疗结束(第18天)的粪便样品,经硫酸酸化、乙醚萃取处理后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样品中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利用16S rDNA-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粪便样品中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造模结束时,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均显著下降(P 0. 05,P 0. 01),表明脾虚模型造模成功。治疗结束时,与模型组比较,白术组大鼠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均极显著升高(P 0. 01),四君子汤组、人参组和茯苓组部分指标极显著升高、部分指标显著升高(P 0. 05,P 0. 01);而炙甘草组仅多样性指数有所升高(P 0. 05),粪便短链脂肪酸含量和相似性系数则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肠道菌群的恢复调节时,白术可能发挥主要作用,人参、茯苓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传统润下药火麻仁Fructus Cannabis与人源肠道菌相互作用的特点。方法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火麻仁水煎液中主要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进行含量测定,采用固体与液体的体外厌氧培养方式,结合16Sr RNA技术分析火麻仁水煎液对人源肠道菌生长情况的影响,并采用HPLC法测定人源肠道菌对火麻仁水煎液中亚油酸与亚麻酸代谢的影响,同时对可能出现的新产物共轭亚麻酸及共轭亚油酸进行测定。结果火麻仁水煎液显著促进了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生长,表现为大肠志贺杆菌Escherichia-shigella显著增多(P0.01)、脆弱拟杆菌Bacteroides显著减少(P0.01),故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生长受到了抑制,而火麻仁水煎液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经人源肠道菌代谢后含量均降低,且有代谢产物共轭亚油酸和共轭亚麻酸的生成。结论火麻仁水煎液与人源肠道菌相互作用明显,药物能改变菌群结构,菌群能代谢药物成分,这种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部分还原了药物口服途经肠道部位的物质代谢反应,为探明火麻仁在临床治疗中的物质基础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白荣钰  易欢  陈丰连  邱静文  王莹  陈冰莹  李瑜  张蕾 《中草药》2021,52(20):6245-6253
目的探讨毛冬青三萜皂苷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饮食联合ip维生素D3诱导AS大鼠模型,给予辛伐他汀和毛冬青三萜皂苷进行干预,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病理变化;通过高通量测序检测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毛冬青三萜皂苷组AS斑块减少,血管内皮功能改善,血清中TC、ET-1和Ang-Ⅱ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HDL-C、NO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NO/ET-1显著升高(P0.05、0.01)。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紊乱,经毛冬青三萜皂苷干预后大鼠肠道菌群结构改善,拟杆菌等益生菌相对丰度增加,大肠杆菌等致病菌相对丰度降低。结论毛冬青三萜皂苷可以调节AS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对AS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肉桂精油对正常大鼠肠道梭菌属IV簇菌群和拟杆菌属两类主要菌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每天给予肉桂精油0.384 3 g/kg,连续给药30 d,取结肠和直肠内容物,针对肠道菌群的16S rRNA,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肠道梭菌属IV簇细菌和拟杆菌属细菌的数量、多样性及其分布。结果 肉桂精油给药后,肠道梭菌IV簇细菌和拟杆菌的数量、多样性及分布均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肠道梭菌IV簇细菌的变化更大。肉桂精油对结肠和直肠中两类菌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 肉桂精油对肠道梭菌IV簇和拟杆菌属两类主要菌群的影响可能是肉桂对肥胖和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二神丸中补骨脂、肉豆蔻炮制前后对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和肾脏线粒体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二神丸中药物炮制增效的机制。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等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二神丸生品组(补骨脂生品+肉豆蔻生品)和二神丸炮制品组(盐补骨脂+煨肉豆蔻),运用复合造模方法复制大鼠脾肾阳虚泄泻模型,后二组灌胃给药量3.5 g·kg~(-1),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各组肠道菌群,研究二神丸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使用免疫组化染色SP法测定各组大鼠肾脏组织UCP2基因表达。结果:脾肾阳虚泄泻大鼠肠道菌群和UCP2含量与造模前相比发生明显变化,其中长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群异常低下,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含量显著增加,肾脏组织UCP2含量明显升高。给予二神丸后,对肠道菌群失调和UCP2异常均有明显的调节和改善作用,尤以炮制组(盐补骨脂+煨肉豆蔻)效果为最佳。结论:由盐炙补骨脂和麸煨肉豆蔻组方的二神丸促进脾肾阳虚泄泻模型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以及下调肾脏组织UCP2效果更加明显,提示其增效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及机体基础代谢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芩对生理状态下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变化,分析并判定黄芩药性的归属。方法:利用16S rR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黄芩给药(10 g·kg~(-1))干预后的大鼠盲肠内溶物进行检测,将肠道菌群分类单元(OTUs)数量,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及差异菌门与菌属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利用网络可视化手段找寻差异菌门与菌属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基于Illumina Miseq平台,与空白组相比,黄芩给药组大鼠肠道菌群的OTUs数量减少,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降低;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螺旋体菌门(Spirochaetes)显著性上调(P 0. 01),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及软壁菌门(Tenericutes)显著性下调(P 0. 01),24个差异菌属中有17个显著性下调(P 0. 05,P 0. 01),7种显著性上调(P 0. 01)。联合网络可视化分析确定影响程度最大的菌门为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其中厚壁菌门与其余菌门多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与螺旋体菌门存在最强负相关性;拟杆菌门与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呈正相关的关系,与放线菌门呈现负相关的关系,与其余菌门无相关性相关性;差异菌属多富集于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帕拉普氏菌属(Paraprevotella),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及颤螺旋菌属(Oscillospira)。结论:黄芩可降低肠道菌群多样性,抑制机体的菌群代谢功能,因此从菌群多样性角度推断黄芩的药性为寒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