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2):50-52+56
目的 对比贲门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术后存活情况及其与肿瘤病情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3月本院住院部收治的85例贲门癌患者,随机将其分成两组,A组43例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B组42例行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对比两组手术耗时、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和术后1、3、5年存活情况。 结果 两组手术耗时,出血量,排气时间,乳糜漏、感染、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以及3年内存活率无显著差异 (P>0.05);A组术后胃管引流量以及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末肿瘤直径≥3 cm者和Ⅲ期患者A组存活率高于B组,Ⅰ、Ⅱ期患者存活率无明显差异,A组总存活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两种根治性贲门癌切除术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相差不大,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更有利于肿瘤d≥3 cm及Ⅲ期患者的长期存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贲门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来源于我院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确诊的贲门癌患者14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给予观察组根治性全胃切除切除手术,给予对照组则进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QLQC-30、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3 d胃管引流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3 d白蛋白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以及总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短期内生活质量评分中QLQC-30问卷的各个项目以及术后1a、3 a生存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与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相比,临床疗效较好,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评价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价值.方法:收集公开发表的近端胃切除术和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中文和外文文献,将文献中提取的数据按照其对应的术式分别纳入近端胃切除术组和全胃切除术组,对2组的并发症、病死率、5年生存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13项(2 219例),其中随机对...  相似文献   

5.
0 引言   胃上部癌的治疗以往多采用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而我们对自1992年3月至2000年8月间收治的行手术切除的59例胃上部癌患者作回顾性临床分析研究,结果证明全胃切除术对胃上部癌的治疗优于近端胃大部切除术,现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6.
7.
Wu T  Wan YL  Rong L  Pan YS  Wang X  Liu YC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1):1474-1477
目的探讨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贲门癌患者的效果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93年4月至2002年3月收治的56例施行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的贲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贲门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71.4%(40/56),其中19例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其16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31.6%(6/19);肿瘤浸润深度、Borrmann分型、肿瘤大小以及食管侵犯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术后合并症发生率为21.4%(12/56),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6%(2/56);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7.6%、47.7%、37.1%,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组织类型、肿瘤大小、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及侵犯食管对患者生存均有显著影响;淋巴结转移阴性组5年生存率为63.3%,阳性组5年生存率为25.4%,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Cox多因素分析表明淋巴结转移可作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P=0.042)。结论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是治疗贲门癌的安全有效术式;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贲门癌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1资料与方法 1988年8月至2003年12月对120例行胃体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术.其中男性86例,女性34例;年龄35岁-72岁,平均年龄65.5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LATG)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LAPG)对胃底贲门癌患者临床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胃底贲门癌患者118例,其中LATG组和LAPG组分别为66例和52例,随后利用t检验、χ~2检验或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预后情况的差异。结果(1)相比LAPG组,LATG组所需手术时间(t=2.183,P0.05),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t=-2.173,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t=-2.216,P0.05)和术后住院时间(t=-3.002,P0.05)均更短;而在术中中转开腹例数、术中输血例数,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首次进食时间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2)在术后并发症方面,LATG组可能较LAPG组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机率更小(χ~2=4.814,P0.05),但对于术后总体并发症以及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肠梗阻等并发症而言,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继续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表明,LATG组和LAPG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61.1%和47.8%,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LAPG术相比,胃底贲门癌患者行LATG术虽然不一定获得更好的远期预后,但却可能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机率,并且改善患者术后近期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患食管癌患者的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19例。残胃贲门癌施行残胃和吻合口切除,ROUX-Y式重建消化道者7例,中下段食管癌10例,5例保留两支胃短动脉和胃后动脉供血,3例利用胃左动脉及部分胃短动脉供血,2例利用胃空肠吻合口的侧支循环和胃后动脉供血,行食管一残胃吻合;上段食管癌2例,行结肠代食管术。结果残胃责门癌患者,5例存活5年以上;中下段食管癌术后患者6例存活5年以上;2例上段食管癌患者,1例存活12年。全组患者无术后死亡。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残胃贲门癌行全胃及吻合口切除,Roux-Y式重建消化道为首选;中下段食管癌保留残胃,连同脾、胰尾移入胸腔内,行食管一残胃吻合更符合生理;上段食管癌宜行结肠代食管术。  相似文献   

11.
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的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老年贲门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患者行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对照组30例患者行近侧胃大部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3.3%、60.0%及40.O%;对照组术后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80.0%、43.3%及20.0%。两组术后1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及5年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治疗老年贲门癌能显著提高术后患者生存率,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故可用于手术治疗老年贲门癌,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8年间收治110例胃底贲门癌的资料,其中全胃切除(A组)61例,近侧胃大部分切除(B组)49例,并对其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A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2%,60.5%,41.2%,B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8.2%,58.1%,32.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3.1%和4.91%,B组分别为12.2%和4.08%,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对于进展期胃底贲门癌,应行全胃切除术,以提高远期疗效,全胃切除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林锋  吴伍林 《循证医学》2005,5(4):208-210
对于远端1/2胃癌患者的胃切除范围存在争议,选择全胃切除术(total gastrectomy,TG)还是胃次全切除术(subtotal gastrectomy,SG)仍未有一致的意见。目前在美国有12%~19%的远端胃癌病人实施的是全胃切除术。然而,很多非随机的研究显示全胃切除术并不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曾春辉  赵豹 《安徽医学》2011,32(2):174-175
目的探讨经腹经膈改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处理方法。方法对54例经腹经膈改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47例,姑息性切除4例,根治性近端胃大部切除术联合脾脏、胰尾切除3例。结论经腹经膈改良近端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底贲门癌减少了吻合口瘘、吻合口癌残留的几率,扩大了下纵隔淋巴结清扫,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胃大部切除术后贲门癌及食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 10年 (1988~ 1998年 )来 ,我院对胃大部切除术后 9例食管癌及 6例贲门癌进行再手术治疗 ,占本院同期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的 1.6 % (9/5 6 0 )和 1.5 % (6 /40 1)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中男 14例 ,女 1例 ,年龄 5 3~ 79岁。胃切除术后至发生食管癌或贲门癌的时间为 7~ 2 4年 ,9例食管癌中 ,中上段癌 3例 ,中下段癌为 5例 ,下段癌 1例 ,病变长度为 2~ 6cm ,术后病理证实均为鳞癌。 6例贲门癌中 4例侵及食管下段及胃小弯侧 ,1例整个残胃小弯侧受侵犯 ,1例腹腔广泛转移 ,无法切除 ,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腺癌。在 9例食管癌中 ,首…  相似文献   

16.
17.
赵全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783-3784
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胃上部癌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A组和治疗B组。治疗A组患者行全胃切除术,治疗B组患者行近端胃切除术。对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预后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生存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均是治疗胃上部癌的有效方法,二者手术效果相当,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8.
姚鹏 《大家健康》2014,(9):182-183
目的:分析研究胃上部癌采取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患有胃上部癌的病人100例,采取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对病人采取近端胃部切除手术给予治疗,实验组对病人采取全胃切除手术给予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和并发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两组临床手术以后7天体质量下降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红蛋白以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全部高于实验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12%,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2%,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其1年和3年生存率为92%和64%;对照组其1年和3年生存率为94%和62%,两组病人远期生存情况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上部癌采取全胃切除术和近端切除手术都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是全胃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云宏  肖勇  雷平光 《海南医学》2016,(22):3742-3743
目的:比较早期胃上部癌患者经全胃切除术及近端胃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2例胃上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患者进行近端胃切除术(对照组),58例患者进行全胃切除术(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血红蛋白为(114.6±22.0) g/L和(123.4±29.6)g/L,血清白蛋白为(37.3±2.1) g/L和(39.3±3.5) g/L,分别与术前1 d的(103.9±24.1) g/L和(109.2±26.9) g/L、(35.1±3.2) g/L和(35.4±3.5) g/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比较,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例(1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例(4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和3年的存活率分别为54例(93.1%)和30例(51.7%),对照组分别为32例(94.1%)和18例(52.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全胃切除术及近端胃切除术治疗早期胃癌效果相当,全胃切除术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但营养状况较差,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系统评价全胃切除术(total gastrectomy,TG)与近端胃切除术(proximal gastrectomy,PG)治疗近端胃癌的术后5年生存情况。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OVID数据库、Cochrane Central临床试验数据库、Karger医学电子期刊、中国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国内外TG与PG治疗近端胃癌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提取5年生存率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研究,其中国内研究13个,国外研究3个;总病例数2521例,其中TG组1289例,PG组1232例。2组总的5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54,95%CI:1.26~1.90,P<0.000 1)。13个国内研究5年生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72,95%CI:1.39~2.13,P<0.000 01);3个国外研究5年生存率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OR=0.32,95%CI:0.13~0.78,P=0.01),但效应值的方向相反。结论总体来看,近端胃癌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全胃切除术可能优于近端胃切除术。由于国外研究结果与国内相反,该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