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1):30-33
目的研究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脑瘫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分别行常规躯干训练和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对比两组各功能指标和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脑瘫患儿治疗后BBS(47.89±1.08)分、GMFM(32.48±1.62)分、FMA(22.09±1.51)分、MBI(82.98±1.77)分,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脑瘫患儿家属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结合躯干训练对小儿脑瘫运动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运动干预对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儿童康复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6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采用儿童康复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应的运动干预措施。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评定两组患儿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ADL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步行能力、平衡功能及ADL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儿各项指标得到显著改善,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明显改善小儿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提高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3.
余虹 《现代医学》2015,(1):59-62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躯干肌训练对脑卒中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40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且增加躯干肌训练,两组均治疗8周。在康复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量表(MBI)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治疗后FMA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两组间治疗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强化躯干肌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及医疗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医治疾病的同时,不仅要治好病还要求整体功能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因此,现代医学康复在疾病的恢复中显得愈来愈重要。我院自2001年起采用现代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3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推拿按摩加运动功能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脑瘫应用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治疗对患儿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86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综合康复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治疗。记录比较2组治疗前后88项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88)评分、盖塞尔(Gesell)语言发育商(DQ)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估(ADL)量表评分、脑血流灌注、CT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儿治疗3、6月后GMFM-88、Gesell语言DQ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且观察组上升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儿治疗3、6月后ADL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1)。治疗6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0.7%,对照组总有效率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月后,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P)、血流阻力指数(RI)均显著降低(P0.01),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儿脑瘫应用健脑益智散结合针灸治疗更能有效促进患儿大脑的整体发育,提高其运动能力、语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功能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小儿脑瘫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两组患儿均予运动功能强化训练(Bobath法),观察组同时联合高压氧治疗,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10 d,间歇20 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GMF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8,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GM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GMF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t=2.421、2.235,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7,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功能训练较单纯的功能训练对改善患儿的运动功能效果更好,二者联用可以明显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从而进一步提高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7):538-542
目的:研究呼吸肌训练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躯干控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同时给予呼吸肌训练,共4周。治疗前后,最大吸气压(MIP)评估吸气肌肌力,最大呼气压(MEP)评估呼气肌肌力,躯干损伤量表(TIS)评估躯干控制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平衡功能,改良巴氏指数(M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前两组MIP、MEP、TIS、BBS和MB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试验组MIP、MEP、TIS、BBS和MBI功能均改善,且治疗后试验组上述指标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肌训练可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呼吸肌肌力、躯干控制、平衡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正>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全球患病率0.15%~0.4%[1]。痉挛型脑瘫是所有脑瘫分型中占比最高的一型。姿势异常及运动功能障碍是痉挛型脑瘫特征性表现。目标导向性训练为患者设定目标导向式任务,重复训练以达到目标,当目标实现后,设定新的更高的目标,继而进入一个新的目标训练过程,从而使运动动机强度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充分调动积极主动性[2]。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社区康复管理对患儿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从我院出院后在社区康复的脑瘫患儿9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社区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根据ADL分级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疗程10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66)及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GMFM-66评分分别为(50.23±13.31)分、(43.58±11.65)分,较治疗的(30.18±7.82)分、(29.07±8.04)分有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PedsQL评分在生理、情感、社交及总分分别为(35.32±8.24)分、(68.78±16.45)分、(36.31±7.82)分、(48.18±10.38)分,对照组分别为(30.46±7.38)分、(60.37±14.63)分、(31.08±5.90)分、(43.48±9.87)分,均较干预前的(23.17±5.39)分、(57.64±14.17)分、(22.24±5.13)分、(38.27±8.57)分和(22.34±4.98)分、(56.28±12.47)分、(23.29±4.97)分、(37.29±8.96)分显著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儿童ADL分级社区康复管理可以明显提高康复效果,改善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该院于2015年1—10月进行诊治的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行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行一般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GMFM、PedsQIA.0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评分均提高,观察组患儿治疗后PedsQIA.0总分、GMF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脑瘫患儿运动功能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吴新宇 《中国现代医生》2012,(34):120-121,12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89例脑性瘫痪患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GQOL-74、SAS和SDS量表评价患儿家长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水平,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GQOL-74量表中睡眠与精力、负性情绪、精神紧张度、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对患儿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睡眠与精力、负性情绪、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对患儿抑郁水平有显著影响(P<0.05)。GQOL-74的5个维度及SAS、SDS评分在接受健康教育后1、3、6个月评分均呈上升趋势,均显著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改善脑性瘫痪患儿家长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瘫患儿照料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4年10~12月198例脑瘫患儿及照料者,采用SF-36量表和自制调查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和基本资料收集,采用相关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元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儿年龄与照料者生活质量躯体疼痛、活力、精神健康领域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照料者年龄与照料者生活质量生理职能领域得分呈正相关(P<0.05);照料者文化水平与照料者生活质量总体健康外的其他领域及总分呈正相关(P<0.05);照料者经济水平与照料者生活质量生理职能领域得分呈负相关(P<0.05),与生活质量除生理功能、总体健康外的其他领域得分呈正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示患儿年龄、康复机构,亲属关系,照料者性别、年龄、文化及经济水平、婚姻状态8个因素对照料者生活质量有影响(P<0.05)。多元回归分析示患儿年龄、亲属关系、照料者性别3个因素进入回归方程(P<0.05)。结论 患儿年龄、亲属关系、照料者性别为影响脑瘫患儿照料者生活质量的3个主要因素,现实中需改善脑瘫照料者生活质量,保证他们更好地参与脑瘫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神经发育学疗法(NDT)联合全方位密集运动训练(ITP)对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4例SC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NDT治疗,观察组给予NDT联合ITP治疗,两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精细运动功能测试(FMFM)量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量表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后FMFM、GMFM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FMFM、GMFM和Barthel指数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增加,且治疗后各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多(P<0.05)。结论:在NDT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ITP治疗可有效改善SCP患儿运动功能,提高患儿生活自理能力,临床疗效显著,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早期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86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万功山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9):44-45,4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86例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观察,每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康复组患者在其神经症状、生命体征平稳后72 h即开始进行康复治疗,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测定患者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上肢FMA评分[(6.20±1.59)、(6.12±1.42)分]、下肢FMA评分[(6.67±2.21)、(6.31±2.41)分]、MBI评分[(26.15±10.52)、(26.39±10.62)分]均低于治疗后[康复组:(24.62±3.31)、(26.23±7.27)、(34.95±8.26)分,对照组:(11.52±3.63)、(13.84±6.29)、(30.23±7.3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康复组:t=4.965、5.145、3.675,均P〈0.05;对照组:t=2.471、2.542、3.274,均P〈0.05)。治疗后康复组各评分高于对照组(t=2.547、2.965、2.312,均P〈0.05)。结论:脑卒中的早期康复治疗是有效的,可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给予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对其运动功能及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患儿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康复对照组53例,给予常规治疗,电刺激治疗组53例,给予常规治疗+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正常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50例。结果与康复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电刺激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显效率及其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电刺激治疗组患儿具有显著较高的GMFM评分(P<0.05)。与电刺激治疗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CA、MCA及PCA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对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给予双乳突法头部低频电刺激可以使其运动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疗效得到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以小组形式开展作业疗法治疗学龄前脑瘫儿童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n=10)和观察组( n=10)。对照组的作业治疗采用一对一的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2名脑瘫儿童为一小组形式开展作业治疗,1次/d,30 min/次,每周5 d,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以小组形式与传统一对一形式开展作业治疗均能明显提高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