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研究创伤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 33, IL-33)及其受体可溶性抑癌蛋白2(soluble suppression of tumorigenicity, sST2)水平的变化,并分析两者与患者的创伤严重度及预后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 ISS)将67例患者分为轻度创伤组(ISS<20分)和重度创伤组(ISS≥20分),并选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于创伤后4 h、24 h、72 h、7 d等时间点抽取外周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IL-33和sST2水平,分别比较3组间各时间点的血清IL-33和sST2水平,并比较28 d内患者的病死率;同时比较存活者与死亡者各时间点血清IL-33和sST2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选取最佳临界值,评估创伤后血清IL-33和sST2水平预测患者死亡的价值。结果:重度创伤患者创伤后4 h、24 h血清IL-33和sST2水平均高于轻度创伤患者[IL-33,(38.75±28.43) pg/mL比(19.62±9.98) pg/mL,(42.31±37.37) pg/mL比(23.47±13.42) pg/mL,(P<0.05);sST2,(6.50±3.74) ng/mL比(4.89±2.40) ng/mL,(8.35±2.69) ng/mL比(6.78±3.22) ng/mL,(P<0.05)];死亡患者创伤后24 h至7 d的血清IL-33和sST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患者(P<0.01),创伤后24 h血清IL-33和sST2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P=0.003)和0.751(P=0.012),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27 pg/mL和10.99 ng/mL,其预测死亡的灵敏度分别为100%和70%,特异度分别为64%和83%。结论:创伤患者的血清IL-33、sST2水平升高与创伤的程度重及近期预后不良相关,创伤后24 h血清IL-33 和sST2水平可能作为预测创伤患者近期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乳胶凝集法检测105例因胸痛疑似AMI就诊患者的血清H-FABP,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 MYO)和心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 I,cTnI)。根据最终的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AMI组和非AMI组(对照组),并对2组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诊断效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5例疑似AMI患者中,最终诊断为AMI患者45例,其余60例排除AMI诊断作为对照组。AMI组的H-FABP、cTnI、MYO、CK-MB平均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为(49.32±10.29) ng/mL、84.4%,(1.62±0.76) ng/mL、44.4%,(156.14±54.23) ng/mL、82.2%,(13.01±6.08) ng/mL、42.2%,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中H-FABP阳性率与MYO阳性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cTnI及CK-MB的阳性率(P<0.05)。H-FABP与CK-MB诊断AMI的特异度相似(P>0.05),但低于cTnI(P<0.05),高于MYO(P<0.05)。H-FABP与cTnI的阳性预测值相似(P>0.05),均高于MYO、CK-MB(P<0.05)。在阴性预测值方面,H-FABP与MYO相似(P>0.05),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4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组合分析,H-FABP+ cTnI、H-FABP+ CK-MB、H-FABP+ MYO、H-FABP+ cTnI+MYO、H-FABP+ cTnI+CK-MB、H-FABP+ cTnI+MYO+CK-MB诊断AMI的灵敏度均为100.0%,特异度分别为82.0%、72.0%、61.2%、59.3%、68.1%和56.5%。结论: H-FABP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cTnI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AMI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部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本院门诊1 100名中老年体检者的资料,将其中26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组,836例非糖尿病体检者纳入非糖尿病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检测了维生素(A、B1、B6、B12、叶酸、C、E)及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研究分析糖尿病组与对照组间的维生素水平的异同情况;并将糖尿病患者进一步以HbA1c≥7.0%为切点,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HbA1c<7.0%,192例)与未达标组(HbA1c≥7.0%,72例),进行亚组分析,观察HbA1c与其体内维生素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的维生素B12水平偏低[(408.82±163.53) pg/mL 比(437.49±206.82)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维生素(A、B1、B2、B6、叶酸、C、E)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HbA1c≥7.0%为切点,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组与未达标组间的维生素B1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30±172.92 pg/mL 比(372.89±129.68) pg/mL, 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各种维生素水平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B12水平较非糖尿病患者偏低,而且其中血糖控制欠佳者的维生素B12水平更低。额外补充维生素B12可能对糖代谢紊乱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蛋白偶联受体激酶5(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kinase-5,GRK5)水平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认知障碍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住院和门诊的AD患者,根据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分分为轻度AD(27例)和中-重度AD组(37例),另选择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中的GRK5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组间比较,并分析外周血GRK水平与患者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轻度[(7.58±0.50) ng/mL]及中-重度AD组[(4.37±0.26) ng/mL]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RK5水平与对照组[(15.65±0.74) ng/m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轻度AD组与中-重度AD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GRK5蛋白水平与MMSE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2=0.678 1)。结论:AD患者存在GRK5水平下降;外周血淋巴细胞GRK5可能作为早期诊断AD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以下简称双能量CT)扫描结果中病灶标准化碘值与非标准化碘值间是否有差异,并评估碘值在进展期胃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经胃镜病理检查证实为腺癌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分析化疗前后双能量CT扫描图像,计算病灶化疗前、后门脉期及延迟期的标准化碘值变化率及非标准化碘值变化率;并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1.1分为反应组与非反应组,比较2组间化疗前、后各碘值及其变化率的差异。结果:①门脉期所有患者胃原发灶的各非标准碘值变化率与标准化碘值变化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也具有相同的表现(P>0.05)。②反应组化疗后病灶各碘值在门脉期均明显小于非反应组[数值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差)表示][化疗后门脉期碘摄取浓度,(1.71±0.49) mg/mL 比(2.15±0.55) mg/mL,P=0.008;化疗后标准化门脉期碘摄取浓度,0.30±0.09比0.38±0.10,P=0.003;化疗后门脉期总碘摄取量,18.30 mg(27.15 mg)比81.55 mg(81.20 mg),P<0.001;化疗后标准化门脉期总碘摄取量,15.86(22.65)比47.97(64.05),P<0.001]。③反应组病灶的总碘摄取量减少率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均明显大于非反应组[化疗前后门脉期总碘摄取量减少率,-83.34%(21.05%)比-39.82%(47.90%),P<0.001; 化疗前后门脉期标准化总碘摄取量减少率,-80.28%(19.61%)比-42.33%(41.12%),P<0.001;化疗前后延迟期总碘摄取量减少率,-80.66%(19.97%)比-36.99%(37.71%),P<0.001;化疗前后延迟期标准化总碘摄取量减少率,-79.57%(24.89%)比-37.79%(36.48%),P<0.001]。结论:病灶化疗前、后的标准化碘值变化率与非标准化碘值变化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双能量CT扫描测得的病灶化疗后碘值及各碘值变化率(尤其是病灶的总碘摄取量减少率)在评估进展期胃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induced protein 10,IP-10)、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 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检测在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对早期感染组69例(细菌感染组43例、病毒感染组26例)、对照组30例新生儿(非感染组,包括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测定其入院时血中的IP-10、PCT和hs-CRP水平,感染组于治疗2 d后及治愈后重复检测。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治疗前的血IP-10、PCT、hs-CRP水平分别为(89.39±23.09) pg/mL、(2.08±0.30) μg/L、(10.49±6.97) mg/L,而对照组分别为(42.03±14.80) pg/mL、(0.27±0.30) μg/L、(5.39±4.20) mg/L,提示细菌感染组这3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毒感染组患儿治疗前的血IP-10水平(62.91±6.79) pg/mL,也高于对照组(P<0.05),但较细菌感染组低(P<0.05)。细菌及病毒感染组治疗2 d后及治愈后血中的3项指标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3项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进行ROC曲线分析发现,IP-10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3%和94.0%,PCT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1%和89.2%,而hs-CRP诊断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灵敏度、特异度较前两者低,分别为65.5%和72.6%,将3项指标进行平行检测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更高,分别为95.6%和96.8%。结论:IP-10、PCT对诊断病程48 h内的早期细菌感染有较高的价值;IP-10对诊断病毒感染有一定价值;hs-CRP对鉴别新生儿感染与非感染的诊断价值低于IP-10和PCT。3项指标联合检测能进一步提高对新生儿感染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所占比例,并分析其与Th细胞、IPSS积分及骨髓CD34+细胞比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CD14、CD68标记巨噬细胞,以CD3、CD8、干扰素γ(interferon γ, 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ukin, IL-4)标记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7例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以及Th细胞活化情况,另设8名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①低危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为1.56%±0.22%,显著高于高危MDS患者(0.20%±0.07%) (P<0.001)及正常对照者(0.62%±0.09%)(P<0.001)。②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与Th1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34, P<0.01)。③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百分比与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 IPSS)呈负相关(r=-0.532, P<0.001),同时也与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457, P<0.01),与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成负相关(r=-0.398, P<0.01),与骨髓CD34+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324, P<0.05)。结论:低危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增加,并可能导致了Th1细胞的异常激活;检测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百分比可能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特征,另设无肝炎的2型糖尿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及单纯戊型肝炎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3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中,50~69岁年龄段的患病人数较多(占65%)。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 HbA1C)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8.0±1.8)%比(8.4±2.0)%](P<0.01),但2组间比较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的总胆红素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明显低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单纯戊型肝炎组、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这3组间比较的肾功能、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HbA1c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其余血糖指标没有差异;与单纯戊型肝炎组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患者的肝功能并没有出现进一步的减退。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患者外周血中的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细胞)百分比以及Treg细胞上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 PD-1)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0例确诊的ITP患者依据治疗后血小板计数是否恢复正常分为治疗有效组(21例)和治疗无效组(9例),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计数、Treg细胞百分比及PD-1+ Treg细胞百分比。结果:治疗有效组治疗前、后CD3+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6.39±5.74)×109/L和(5.49±4.86)×109/L(P>0.05);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CD3+ 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8.34±2.95)×109/L和(7.87±1.47)×109/L(P>0.05),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间比较,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比较的CD3+ T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有效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百分比由治疗前的16.96%±4.61%升至32.74%±9.38%,PD-1+ Treg细胞百分比由治疗前的14.88%±6.75%升至29.62%±7.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而治疗无效组患者外周血中Treg细胞比例由治疗前的17.41%±6.77%上调至19.18%±7.64%,PD-1+ Treg细胞比例由治疗前的15.30%±6.57%上调至19.58%±6.91%,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治疗有效组的外周血中Treg细胞百分比及PD-1+ Treg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Treg细胞及PD-1+ Treg细胞可能在ITP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检测外周血中这2种细胞的百分比可能提示患者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lymphoma, PGL)与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GC)的双源CT表现特点及病灶碘浓度进行比较,探讨双源CT鉴别诊断PGL与G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50例PGL患者及50例AGC患者,对病灶的以下特征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特征包括①胃壁增厚的程度,②有无黏膜白线征,③病灶累及胃壁的范围,④病灶的强化程度,⑤病灶的碘浓度值。从中寻求适宜的鉴别诊断标准并予以评估。结果:PGL患者与AGC患者间的胃壁增厚程度(P=0.874)、病灶累及范围(P=0.71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PGL患者相比,AGC患者的黏膜白线征阳性率更高(64%比24%, χ2=16.234, P<0.0001),病灶强化更明显[(45.52±18.0) HU比(30.72±10.6) HU, P<0.001],病灶碘浓度值更高[(2.31±0.50) g/mL比(2.00±0.23) g/mL, P<0.001]。单独以黏膜白线征阳性、强化程度≥34.5 HU、碘浓度值≥2.25 g/mL诊断AGC的灵敏度分别为64%、76%和56%,特异度分别为76%、70%和88%。黏膜白线征与强化程度2项指标对于AGC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中等,考虑将二者联合应用,并联诊断AG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90%和50%;串联诊断AG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50%和96%。结论:应用双源CT获得的黏膜白线征、病灶强化程度和碘浓度值对于PGL与AGC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推荐以病灶碘浓度值≥2.25 g/mL为标准对AGC进行特异诊断;可将黏膜白线征阳性与强化程度≥34.5 HU并联诊断AGC,以提高诊断灵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非肿块型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患者的超声表现,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非肿块型DCIS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并观察其术后病理特征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Ki-67指数等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情况。根据超声图像特征,将患者分为导管型(Ⅰ型)、腺体型(Ⅱ型)、钙化型(Ⅲ型)和结构紊乱型(Ⅳ型)4组,分析4组DCIS患者的超声表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8例DCIS患者中,导管型为21例(30.9%),腺体型为10例(14.7%),钙化型为31例(45.6%),结构紊乱型6例(8.8%)。各型患者间在年龄、月经状态、临床症状、前哨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及Ki-67指数表达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型中以病理组织学表现为低级别的单纯DCIS、免疫组化指标HER2阴性表达为多见(81.0%)(P<0.05);钙化型中以HER2阳性表达为多见(64.5%)(P<0.05)。中低级别DCIS及HER2阴性表达与导管型之间存在相关性,而高级别DCIS及HER2阳性表达与钙化型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非肿块型DCIS患者的部分超声征象与其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情况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T1期浸润性肺腺癌5种常见病理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肺腺癌临床监测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行肺癌手术,且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肿瘤直径≤3 cm的患者,分别选取贴壁状为主型、腺泡为主型、乳头状为主型、微乳头状为主型、实性为主型各24例,5组共计120例。对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肿瘤分化程度、病理亚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5组不同病理亚型肺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组间的胸膜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后TNM分期及术后有无复发进展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肺腺癌亚型中,微乳头状为主型的淋巴结转移率(62.5%)和术后复发转移率(41.6%)最高。进一步行生存率分析显示,贴壁状为主型患者的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96.0%,微乳头状为主型患者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为66.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亚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TNM分期是影响T1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且病理亚型、淋巴结转移情况还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均>1)。结论:T1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预后与其病理亚型有关,而其中微乳头状为主亚型患者有着较高的淋巴转移率和更差的预后,对于该亚型的T1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在术后可能需采取更积极的治疗和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的临床病理和超声影像特征,并分析其与中央组淋巴结转移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26例甲状腺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各指标(性别、年龄、肿瘤多灶性、肿瘤最大径、肿瘤双侧性、是否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超声影像特征,并探讨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间的相关性。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以确定PTMC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 826例PTMC患者中有216例(26.15%)存在颈部淋巴结转移。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显示,患者为男性(OR=1.600,P<0.001)、年龄≤45岁(OR=2.020,P<0.001)、肿瘤最大径>5 mm(OR=2.371,P<0.001)、超声显示病灶内存在微钙化(OR=1.407,P=0.042)是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而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OR=0.492,P=0.016)则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呈负相关;肿瘤多灶性、肿瘤双侧性及其余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间并无相关性。结论: 男性、年龄≤45岁、肿瘤最大径>5 mm、超声显示病灶内存在微钙化是PTMC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颈淋巴结清扫术的参考依据,而合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则可视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 ICNST)组织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 SOX-2)的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表达,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乳腺癌分子分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0例及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诊治的179 例ICNST患者的病理标本及完整临床病理资料,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ICNST组织中SOX-2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类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Ki-67蛋白表达情况, 分析包括年龄、临床分期、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复发、死亡情况及ER、PR、Her-2、Ki-67表达结果与SOX-2表达间的关系。结果:SOX-2在乳腺ICNST癌组织中的表达率(34.6%, 62/179)比正常乳腺中明显升高(P<0.05), 且SOX-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是否复发、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 而与组织学分级、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Her-2、Ki-67、ER、PR及乳腺癌分子分型无关;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 SOX-2阳性组较阴性组的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缩短(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 SOX-2表达水平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SOX-2的表达与ICNST的发生、进展、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 可能成为评价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并为乳腺癌的研究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的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ine needle aspirate cytology,FNAC)涂片中巨噬细胞数量与肿瘤转移间的关系,探讨巨噬细胞在PTC进展中的变化及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调取1 3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术前FNAC涂片(不包含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例),由2位细胞病理医师重新阅片,回顾性分析PTC患者FNAC涂片中巨噬细胞的数量及其对临床诊断的价值。结果:1 39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共139例,证实为PTC患者1 253例。找到巨噬细胞即定义为阳性,PTC组的巨噬细胞阳性率为58.6%,显著高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组(2.2%)(P<0.05)。1 253例PTC患者中有748例未发生肿瘤转移,505例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而PTC未转移组和转移组的巨噬细胞阳性率分别为55.2%和63.6%,PTC转移组的巨噬细胞阳性率显著高于未转移组(P<0.05)。将PTC患者按100个低倍镜下巨噬细胞数量由少到多划分为6个等级,巨噬细胞数量0级到Ⅴ级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分别为35.5%、41.6%、40.3%、47.8%、54.5%、56.5%,巨噬细胞数量Ⅱ级以下各组与Ⅱ级以上各组间进行两两组间比较,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巨噬细胞数量0级组与Ⅴ级组比较,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概率由从35.5%升高到56.5%。结论:在FNAC检查中,观察巨噬细胞计数有助于PTC的诊断,其数量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PTC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水平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探讨血清TPS表达在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住院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5例为乳腺癌组;选取同时期诊断为乳腺良性肿瘤的患者83例为良性疾病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86例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所有入选对象的血清TPS表达水平,分析比较血清TPS的表达情况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病理学分化程度、雌、孕激素受体及Cer Bb-2基因等的关系,同时检测TPS与肿瘤标志物CEA、CA15-3、CA125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情况。结果乳腺癌组患者TPS表达水平及阳性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 <0.05),乳腺癌患者经治疗后血清TP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癌患者血清TPS表达与年龄、肿瘤直径无关(P> 0.05),与临床TNM分期、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 <0.05)。TPS联合CEA、CA15-3和CA125检测可大幅度提高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单独使用TPS指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TPS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物学行为存在相关性,其可作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复发转移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指标,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p16 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双染在子宫颈(以下简称宫颈)上皮内病变病理诊断和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双染检测15例子宫颈不成熟鳞状化生(immature metaplasia,IM)、32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即子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Ⅰ,CINⅠ)、90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即CIN Ⅱ和CIN Ⅲ患者的病理组织中p16 和Ki-67蛋白的共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上皮内病变临床病理诊断及分级间的关系。结果: 在单染切片中,p16在IM组织中呈阴性;在CIN Ⅰ组织中呈不连续、片状或斑片状分布,阳性强度弱,阳性细胞分布于鳞状上皮层下1/3;而在CIN Ⅱ和CIN Ⅲ组织中呈鳞状上皮中下2/3甚至全层连续、弥漫强阳性,p16在IM及CIN Ⅰ~Ⅲ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67%、62.50%、88.89%、95.5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IM组织中主要表达于鳞状上皮基底层和旁基底层;在CIN Ⅰ组织中则主要表达于鳞状上皮层的下1/3;在CIN Ⅱ、CIN Ⅲ组织中Ki-67阳性细胞可分布于鳞状上皮的中下2/3甚至全层,IM及CIN Ⅰ~Ⅲ组织中Ki-67指数均值分别为7.21%、16.41%、33.54%、50.3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染切片中,双染不会导致Ki-67阳性信号的缺失,p16阳性区域中,Ki-67指数均值为36.47%;p16阴性区域中,Ki-67指数均值为10.53%,且随着宫颈上皮内病变级别增加,p16和Ki-67共表达的例数逐渐增多, 在IM、CIN Ⅰ级、CIN Ⅱ级、CIN Ⅲ级组织中共表达率分别为0、51.35%、85.45%、99.4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Ki-67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共表达与 CIN 级别呈正相关,免疫组化双染对宫颈上皮内病变的诊断和分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双能CT对肿瘤总碘含量的量化测定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非手术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探究建立基于肿瘤碘含量测定的疗效评价标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0例经活检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晚期NSCLC病例,在非手术治疗的第一疗程前、后行双能CT扫描,经图像后处理软件测得30枚靶病灶的最大径、CT值及总碘含量。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Choi标准及双能CT标准分别对30枚靶病灶进行评估,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病灶最大径、CT值及碘含量在治疗前后的差异,Kappa检验分别比较双能CT检查结果与RECIST、Choi标准评估结果间的一致性,并采用配对χ2检验分别比较双能CT标准评估的部分缓解率与RECIST标准、Choi标准评估结果间的差异。结果:靶病灶的最大径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较小,平均变化率仅为缩小[(-3.45±15.76)%(P>0.05)];CT值的变化率亦不明显,平均变化率为减低[(-4.80±25.00)%(P>0.05)]。靶病灶总碘含量的平均变化率为减低[(-10.47±23.34)%(P<0.05)],较最大径及CT值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RECIST评估结果相比的一致性(Kappa=0.302, P<0.05),双能CT标准与Choi标准评估结果间的一致性更好(Kappa=0.718, P<0.05);双能CT评估的部分缓解率显著高于RECIST标准(P<0.05),而与Choi标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能CT测定的病灶碘含量较最大径、CT值在治疗前后变化更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碘含量能更早地反映NSCLC肿瘤对药物的应答。相较于RECIST,采用总碘含量结合最大径测量建立的双能CT标准的评估结果与兼顾肿瘤血供的Choi标准间的一致性更好,因此双能CT标准评估化疗疗效的建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