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国外SOAR评分对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我科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住院的AIS患者221例,收集临床相关基线资料并进行SOAR评分,分别以出院和卒中后3个月时功能残障和死亡定义为不良结局事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判断SOAR评分的预测价值;使用Hosmer-Lemeshow法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实际与预期结局事件的关联程度。结果:出院和3个月时出现不良预后的患者分别为63例(28.5%)和71例(32.1%),死亡9例(4.1%)。SOAR评分在三个结局事件中的AUC分别为0.700、0.705、0.872;灵敏度分别为0.508、0.529、0.889;特异度分别为0.804、0.828、0.741;cut-off临界值为2分。Hosmer-Lemeshow法x2值分别为4.222、2.785、1.045(均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978、0.991、0.914(均P<0.05)。结论:SOAR评分对AIS患者短期不良结局发生风险预测价值较高,评分越高,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越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外iScore、PLAN和ASTRAL评分对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3个月的不良结局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在我科住院的AIS患者221例,记录有关基线资料,并使用3个量表进行评分。以卒中后3个月出现死亡或功能残障(改良Rankin评分≥3分)作为不良预后事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3个量表的预测价值;使用Hosmer-Lemeshow法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实际与预期结局事件的关联程度。结果:在AIS后3个月,71例(32.1%)出现不良预后。iScore、PLAN和ASTRAL评分的AUC分别为0.816、0.830和0.841;Hosmer-Lemeshow法x2值分别为1.676、5.976和12.858(均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899、0.857和0.939(均P<0.05)。结论:iScore、PLAN和ASTRAL量表对AIS患者3个月发生不良事件的风险预测能力强,与预期结局事件关联程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HRIVE量表、m SOAR量表和简易量表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AIS患者772例,收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同时应用THRIVE量表、mSOAR量表和简易量表进行评分。随访1年,以患者1年时出现死亡或改良Rankin评分(mRS)≥3分为不良预后,应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3个量表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组772例患者根据随访结果,纳入预后良好组576例(74.6%),不良预后组196例(25.4%),其中死亡68例(34.7%)。THRIVE、mSOAR和简易量表预测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777[95%CI,(0.738, 0.815)]、0.820[95%CI,(0.706, 0.770)]和0.854[95%CI,(0.827,0.878)](均P0.001);THRIVE和mSOAR量表的AUC值均低于简易量表(P0.05)。THRIVE、mSOAR和简易量表预测死亡结局的AUC值分别为0.775[95%CI,(0.721, 0.828)]、0.748[95%CI,(0.716, 0.778)]和0.807[95%CI,(0.778, 0.835)](均P0.05);且mSOAR量表的AUC值低于简易量表(P0.05)。结论:THRIVE、mSOAR和简易量表对AIS患者1年不良预后有较好的预测效能;简易量表的预测能力更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庆卒中评分(CQSS)对腔隙性卒中(LS)患者的短期不良预后及早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
(END)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期间在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
院的LS患者294例,记录患者基线资料,并进行CQSS评分;主要结局事件为出院时不良预后(改良Rankin
评分≥3分),次要结局事件为出现END;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判断CQSS对结局事件的
预测价值。结果:根据出院时的mRS评分分为预后不良组58例,预后良好组236例;预后不良组的首次美国
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首次CQSS评分、CQSS评分增幅均高于预后良好组,且首次CQSS评
分和NIHSS评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earson系数=0.914,P<0.001)。CQSS对LS患者在出院时存在不
良预后的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意义(AUC=0.760,95%CI 0.692-0.829,P<0.001),截断值为5分。CQSS评分
对于出现END事件的预测准确度较低(AUC=0.613,95%CI 0.538-0.689,P=0.007)。结论:CQSS评分对LS
患者短期不良结局发生风险预测价值较高,评分越高出现不良预后的风险越大,对于发生END的风险预测
价值一般,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以提高对END事件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SOAR和ASTRAL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1年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AIS患者807例,收集临床基线资料,同时应用SOAR和ASTRAL量表进行评分,并进行1年随访。以患者1年时出现死亡或功能残障(m RS≥3分)作为不良结局事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比较2个量表的预测价值。结果:最终纳入AIS患者772例进行数据分析,1年随访出现不良结局196例(25.4%),其中死亡68例(8.8%)。SOAR和ASTRAL量表预测AIS患者1年不良预后结局的AUC值分别为0.739和0.860(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OAR和ASTRAL量表预测AIS患者1年死亡结局的AUC值分别为0.755和0.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SOAR和ASTRAL量表能够较好地对AIS人群的1年不良预后进行预测;ASTRAL量表的预测能力优于SOAR量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2DS2评分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早期发生肺炎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56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A2DS2评分,登记卒中发生后14 d内肺炎的发生率,分析A2DS2评分与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肺炎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56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共69例(12.2%)患者发生肺炎,A2DS2≥5分的患者肺炎发生率(21.9%)高于A2DS2≤4分的患者(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21,P<0.001)。结论 A2DS2评分是临床上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后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3)
目的:探讨ABCD2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4年6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前ABCD2评分将患者分低危组40例、中危组76例、高危组68例,以能处理个人事务而不需帮助和死亡为界,依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自理组101例、需帮助组79例、死亡组4例,比较各组患者经短期住院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好转情况。结果: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出院时的自理率分别为90.0%、55.3%、33.8%,需帮助率分别为5.0%、44.7%、63.2%,低危组患者的自理率明显高于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P0.05),中危组患者的自理率明显高于高危组患者(P0.05),低危组患者的需帮助组率明显低于中、高危患者(P0.05),中危患者的需帮助组率明显低于高危患者(P0.05)。结论:ABCD2评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9.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23)
目的探讨HEART评分对急诊科急性胸痛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79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基于HEART评分系统的护理干预。随访护理后30 d,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预测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心肌梗死、心脏骤停、心源性死亡实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全因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将基于HEART评分的随访护理干预应用于急诊急性胸痛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实施相应护理,可尽早预测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降低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AIS-APS评分(acute ischemic 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core)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7d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连续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应用AIS-APS评分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4月北京同仁医院入选的30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评分,根据患者7d内SAP的发生率,分析AIS-APS评分法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生SAP的作用.并检测量表的信度和结构效度.结果 总计有12.9%(4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罹患肺炎.依据AIS-APS评分法:极高危组28~ 35分、高危组21 ~ 27分、中度危险组14~20分、低危险组7~13分和极低危险组0~6分的患者7d内发生SAP的比率分别是90.8%、66.5%、23.5%、8.32%、3.85%.量表和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均大于0.7.结构效度检测结果与量表理想的结构相一致.结论 AIS-APS评分法是一种操作性强的,能对卒中者SAP罹患风险进行分层评价的工具,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测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利用AIS-APS评分法有助于临床工作中快速筛选出SAP高危患者,对SAP患者可予及早诊断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GRACE评分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6个月内的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与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89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用GRACE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评分≤108分)、中危组(评分为109-140分)及高危组(评分≥140分)。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记录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及靶血管血运重建(TVR)]与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应用生存曲线计算累积发生风险,评价GRACE评分对STEMI患者MACCE与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3组患者6个月内发生MACCE20例(19.1%),其中,全因死亡5例(5.62%)、心肌梗死4例(4.49%)、TVR者4例(4.49%)及缺血性卒中4例(4.49%);发生出血事件6例(6.74%)。单支病变的发生率随着GRACE评分的增加而减少,三支病变的发生率随着GRACE评分的增加而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ACE评分对STEMI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MACCE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对出血事件也具有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AKI risk评分(基质金属蛋白酶-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7,TIMP-2×IGFBP-7)对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观察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收住的脓毒症患者,分别测量患者入院时和入院后6 h的AKI risk评分并计算其变化值(AKI risk-gap),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Cox回归、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AKI risk评分对患者院内死亡风险的预测效能;亚组分析中根据患者是否罹患AKI进一步分析AKI risk评分与不同亚组(AKI组和非AKI组)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02例,住院期间死亡87例(43%)。ROC曲线显示,6 h AKI risk评分预测脓毒症患者院内死亡最为准确,其AUC为0.71(95%CI 0.63~0.78)。亚组分析中AKI组患者6 h AKI risk评分预测院内死亡的AUC为0.76 (95%CI 0.65~0.85),非AKI组AUC为0.63 (95%CI 0.52~0.73)。多因素Logi...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105例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治疗的AMI患者,根据患者住院期间临床转归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21)及预后不良组(n=84).计算所有患者GRA...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预后不良与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oluble growth stimulating expression gene 2,sST2)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96例,入院后记录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发病至用药时间(onset-to-treatment time, OTT)以及是否发生溶栓后出血,检测sST2水平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溶栓后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评估患者功能预后。分析影响AIS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ST2水平对其功能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CT灌注指数与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治疗(EVT)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64例诊断AIS且经EVT的患者并进行1年随访。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术后1年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良好预后)。所有患者根据低灌注强度比(HIR)(<0.3 vs≥0.3)和脑血容量(CBV)指数(>0.7 vs≤0.7)进行分组,将组间临床资料及术后1年mRS评分进行比较;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1年良好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61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术后1年达到良好预后的有34例(55.7%)。高CBV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低CBV组(76.9%vs 40%),低HIR组良好预后率明显高于高HIR组(73.9%vs 44.7%)(P<0.05)。CBV指数是术后1年良好预后的保护因素(P=0.046)。结论 CBV指数可预测AIS患者EVT远期预后情况,有望为患者EVT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APACHEⅡ对急性肾功能衰竭预后的预测价值及并发症评分对评分系统的作用.方法:本院1976~1996年住院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48例,按入院后第1次检查资料进行APACHEⅡ评分,比较各得分段的病死率;对并发症进行评分,比较并发症得分引入APACHEⅡ评分系统前后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APACHEⅡ评分升高,病死率随之升高;引入并发症评分后病死率亦随总得分的升高而升高.引入并发症评分的判别分析方程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较大的正确指数及较小Lambda值.结论:APACHEⅡ评分可以较好预测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后,并发症评分的引入有可能改善预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HA2DS2-VASc评分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风险评分对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房颤并接受PCI术治疗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评估CHA2DS2-VASc评分和GRACE风险评分。术后随访12个月,主要结局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次要结局指标为全因死亡率。依照是否发生MACE和是否死亡分别将患者分组,并比较各亚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CHA2DS2-VASc评分和GRACE风险评分对结局指标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等,评估CHA2DS2-VASc评分和GRACE风险评分对结局指标的预测效能。结果 21例(11.7%)患者发生MACE(MACE组),159例患者未发生MACE(非MACE组); MACE组患者年龄、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CHA2DS2-VASc评分和GRACE风险评分均高于非MAC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5.6%)患者死亡(死亡组), 170例患者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ASPECTS评分在急性卒中(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静脉溶栓评估中的实际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于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CI病例165例,3个月后根据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将纳入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58)和预后不良组(n=39)。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人工智能软件评估基于CT的自动ASPECTS评分及以DWI高信号作为梗死核心标准获得的DWIASPECTS评分,将自动ASPECTS与DWIASPECTS评分法进行组内相关系数与Kappa分析。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及自动ASPECTS评分有无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I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自动ASPECTS评分对AC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基于人工智能的ASPECTS与由医师经验判断的DWI-ASPECTS之间的ICC=0.923 (P<0.001)。将人工智能ASPECTS评分与DWI ASPECTS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一致性较好(Kappa=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简化改良的Rankin问卷对142例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82例患者3个月后预后不良;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和入院时NIHSS评分增高与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出院3个月预后不良有关。结论大多数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年龄增加、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以及入院时NIHSS评分增高是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