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挖掘覆盆子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参数,筛选覆盆子的活性成分;登录PharmMapper服务器反向预测,利用Uniprot 数据库进行校正与转化,获得潜在作用靶点;比对CTD数据库筛选并整合得覆盆子抗肿瘤的潜在靶点;通过DAVID v6.8数据库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核心成分-核心靶点-核心通路”网络图。结果?经筛选后得到覆盆子7个活性成分,63个潜在靶点,其中26条重要信号通路关联32个核心靶点,聚焦在5个核心成分,即谷甾醇、β-谷甾醇、覆盆子酸、鞣花酸、欧前胡素可能是覆盆子抗肿瘤的主要活性成分,而PI3K-Akt 信号通路、癌症的途径、癌症中的蛋白多糖、原癌基因蛋白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Rap1信号通路可能是重要的通路。结论?覆盆子中富含的甾醇类、酚酸类、香豆素类等活性成分可能作用于PPP1CC、SHBG、MAP2K1、MAPK14、RXRB、ABL1、FABP7、SULT2B1、HPGDS等关键靶点,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分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调节糖脂代谢、激素水平、炎症反应等发挥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抗肿瘤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防己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UniProt数据库检索筛选防己的化学成分、靶点、疾病,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GO与KEGG富集分析,Cytoscape绘图。结果筛选出防己7个活性成分,77个潜在靶点基因和168种疾病,GO富集分析获得140条目,KEGG获得58条信号通路。结论防己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及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通过网络药理学技术分析防己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的作用机制,可为进一步研究防己药理作用、挖掘新功能及拓宽其应用提供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土茯苓的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TCMSP数据库中获取并筛选土茯苓活性成分,提取出相关作用靶点;然后将靶点数据导入CTD数据库分析获取相关疾病;接着,采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进行KEGG通路分析;最后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图,并应用Network Analyzer插件进行网络分析,形成系统结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共获得土茯苓的活性成分31个,通过进一步的筛选,确定15个主要活性成分进行进一步研究,提取出作用靶点323个,相关疾病618种,分属于28个疾病种类。发现土茯苓可能通过作用于炎症反应、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机体的自我保护与调节能力等方面发挥临床疗效,尤其在肿瘤、心血管、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等相关疾病治疗中更具优势,并预测肿瘤坏死因子(TNF)可能是其治疗效应的关键靶点,同时推测其主要作用机制可能与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hepatitis B,proteoglycans in cancer,prostate cancer等信号通路相关。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系统性探索了其主要活性成分及药理作用机制,直观阐述了土茯苓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的临床、实验研究及新药研发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多个数据库软件,根据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地榆主要成分的药理活性,并分析和预测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 首先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并收集中药地榆的主要成分,然后利用基因、蛋白等分析工具分析所获得成分的相关作用靶点以及信号通路。再应用DAVID在线软件,将地榆成分所对应的靶点进行富集和通路注释,并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地榆的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互作图,根据互作图对地榆的传统活性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数据库检索到地榆的成分中有20个主要活性成分,在治疗癌症、炎症、内分泌代谢疾病、神经变性疾病、免疫疾病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作用。这些成分共作用于230个靶点,并涉及主要富集通路118条。结论 本研究发现地榆在抗肿瘤抗氧化等传统药理作用研究中体现出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该结果可为后续对地榆的药理药效进行全面认识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7.
中药半枝莲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中药半枝莲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分别选用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人胃癌细胞株BGC823,人食管癌细胞株TE13,用MTT法测定半枝莲醇提物(SBE)和水提物(SBW)对体外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外抑瘤实验表明,对SBE敏感的最低药物浓度分别为7.8、15.6和15.6μg/ml,半数抑制率(IC50)分别为25.7、30.8和30.8μg/ml,对SBW敏感的最低药物浓度分别为15.6、15.6和15.6μg/ml。IC50分别为27.6、146.3和57.4μg/ml。结论SBE和SBW体外均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且SBE的作用高于SBW。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网络药理学角度研究黄精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从TCMSP数据库中提取黄精的化学成分,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和类药性(DL)≥0.18筛选活性成分,通过该数据库提取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以DisGeNet及OMIM在线分析平台挖掘疾病相关靶点,最后采用Perl语言与R语言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抗肿瘤中药苦参活性成分及其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靶点与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中药苦参活性成分,并使用PubChem数据库验证所收集活性成分化合物结构,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反向分子对接预测苦参活性成分可能作用靶点。采用GeneCards、DisGeNET、TTD、MalaCards数据库预测结直肠癌疾病靶点,通过Cytoscape 3.8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疾病”关系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分析苦参-结直肠癌共同靶蛋白PPI蛋白间相互作用网络,采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富集分析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共筛选获得中药苦参活性成分45个,通过调控结直肠癌相关作用靶点54个,参与体内信号传导、蛋白质磷酸化、凋亡等生物学过程,并通过调控癌症相关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癌症蛋白聚糖信号通路等途径发挥治疗作用。结论 中药苦参能够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协同发挥抗结直肠癌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白屈菜临床用于肿瘤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白屈菜有效部位和主要活性成分,构建活性化合物-靶点网络,对其抗肿瘤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科学阐释。方法采用ADME计算方法筛选白屈菜活性成分,通过文献挖掘、多个数据库联用检索收集白屈菜活性成分与潜在靶点,并利用Sys DT模型对化合物靶点进行筛选。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网络并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DAVID)分析靶点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结果生物碱是白屈菜抗肿瘤主要活性成分,通过ADME方法筛选出21种生物碱类成分,相关靶点168个,肿瘤相关通路60条,整合相关通路绘制了白屈菜抗肿瘤通路。根据网络拓扑学分析结果以及成分修正结果推测,白屈菜红碱、小檗碱和血根碱为白屈菜主要活性成分,作用于PTGS2、SCN5A、F10、NCOA2、CHRM3、AR、TP53、CASP1/3/9、DRD1、MAPT、MAPK1和BLM等关键靶点。结论白屈菜主要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和抑制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等多表型干预的网络模式产生作用,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且具有一定的中枢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两面针干预炎症的"活性成分-炎症靶点-抗炎通路"网络关系,预测其干预炎症的靶点及机制。方法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和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及Pharmmapper服务器,以口服利用度(OB)和类药性(DL)作为限定条件对两面针成分进行筛选并预测和收集相关靶点。利用OMIM等数据库筛选炎症相关的基因和蛋白靶点;STRING数据库构建炎症靶点之间的交互网络;蛋白互作(PPI)网络分析获得"活性成分-预测靶点-炎症靶点"网络文件,并将其导入Cytoscape 3.5.1软件构建"活性成分-炎症靶点"网络,从而获得与两面针抗炎直接相关的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筛选后的靶点进行KEGG通路富集,使用Cytoscape 3.5.1的插件ClueGO对其涉及的靶点进行生物学功能分析,最终合并以上关系构建"活性成分-炎症靶点-抗炎通路"网络。结果经筛选和分析获得两面针活性成分23个,抗炎靶点9个,包括COX-2、i NOS、PPARG、COX1、MAPK-14、JUN等,两面针抗炎的可能通路包括TNF信号通路、TRLs信号通路。结论初步揭示了两面针的抗炎作用是通过多成分和多靶点的相互作用,调控多条通路共同干预实现的,但关键的靶标和具体的调控机制尚待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加以探索及验证。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治疗大肠癌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通过设置口服利用度(OB)≥ 30%、类药性(DL)≥ 0.18为条件并结合文献筛选出候选化合物,并通过该数据库检索与活性成分相关的作用靶点;通过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检索出大肠癌相关基因;利用Cytoscape 3.6.1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和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通过DAVID进行通路注释和分析,预测该药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结肠癌相关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网络中包含19种成分、33个靶点及25条信号通路。其度值度值前3的候选化合物分子为槲皮素、黄芩素、黄芩苷,度值前3的靶点为蛋白激酶B1(AKT1)、肿瘤抑制蛋白(TP53)、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涉及结肠癌、P53信号通路、凋亡等25条信号通路。[结论]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中活性成分可作用于AKT1、TP53、MMP-2等靶点,通过调节结肠癌、P53信号通路、凋亡等多条信号通路,协同治疗大肠癌。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虚拟筛选方法,旨在进一步研究沙棘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TFH)治疗心肌缺血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和PubChem数据库,结合口服利用度和类药性分析,筛选出沙棘化合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筛选得到的7个化合物再通过Chem Mapper服务器进行靶点的预测分析。将得到的潜在靶点导入MAS 3.0数据库,结合KEGG数据库进行靶点分析和通路分析。最后使用Cystoscope 3.3.0软件绘制"化合物-靶点-作用通路"网络图。虚拟实验预测得到了68个潜在靶点和60条信号通路,其中有31个靶点和23条通路直接或间接与心肌缺血有关。结果表明,TFH主要通过对钙离子信号通路(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VEGF signaling pathway)和缝隙连接信号通路(gap junction)等信号通路的调节发挥协同作用,且与文献报道吻合;提示其可能通过参与调节血小板聚集、脂质代谢、炎症反应等过程,增强心功能和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从而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吴茱萸主要肝毒性成分,预测毒性成分作用靶点,探讨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肝毒性作用机制。方法依据TCMSP数据库、PubChem数据库Pharmmapper服务器、UniprotKB数据库筛选吴茱萸的活性成分,并预测肝毒性作用靶点。借助Cytoscape软件构建吴茱萸毒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通过KOBAS3.0数据库对靶点基因功能及代谢通路进行分析。结果网络分析结果表明吴茱萸中筛选得到14-甲酰基二氢吴茱萸次碱、芳樟醇、1-甲基-2-戊烷基-4(1H)喹诺酮、辛弗林、柠檬烯等147个潜在毒性成分,涉及靶点F2、PIM1、MMP13、MAOB等49个,经建立网络连接,细胞代谢、催化活性、刺激反应等通路可能与肝毒性作用相关。结论应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发现吴茱萸中的多种潜在毒性成分可能通过多个靶点与细胞代谢、催化活性等通路相互作用,从而可能产生肝毒性,为后续进一步深入验证吴茱萸肝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线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银杏叶提取物中治疗痛风的活性化合物,构建活性化合物-靶标-通路网络,并阐述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痛风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银杏叶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的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对银杏叶化学成分进行靶点预测,然后构建和分析银杏叶"成分-靶点-痛风"复杂网络。结果在已发现的银杏叶的158个化合物中,以类药性(DL)≥0.18和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为条件,筛选出39个活性化合物,其中包括11个黄酮类化合物和11个萜类化合物;银杏叶中有24个活性化合物所对应的靶点与痛风中49个致病基因相关,揭示了银杏叶中活性成分与相关靶点的分子作用机制。结论银杏叶中的活性化合物可能通过3种方式治疗痛风:减少尿酸的产生、增加尿酸的排泄、抑制NALP3炎症引起的紊乱。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黄芪抗疲劳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课题组前期研究并结合中医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指认黄芪中的活性成分,采用Pharm Mapper网络服务器预测其作用靶点;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搜索抗疲劳靶点,采用Cytoscape 3.6.0软件构件黄芪活性成分-抗疲劳靶点网络;使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分析,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通过度值(degree)筛选关键靶点并进行归属;使用DAVID数据库对黄芪抗疲劳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究黄芪抗疲劳的作用机制。结果获得黄芪中11种活性成分,包括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苷、芒柄花素、异黄烷、紫檀烷6种黄酮类成分,黄芪皂苷Ⅰ、Ⅱ、Ⅲ、Ⅳ 4种皂苷类成分及蔗糖。黄芪抗疲劳作用预测靶点有76个,网络分析结果表明,黄芪主要涉及一氧化氮的生物合成、过氧化氢反应、棕色脂肪细胞分化的正调节、活性氧代谢等生物过程,通过调节癌症通路,FoxO、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低氧诱导因子-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Ca2+信号通路、氧化应激反应等来发挥抗疲劳作用。结论本研究体现了黄芪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为进一步开展黄芪抗疲劳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