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目的 从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的角度探讨黄连素(BBR)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小鼠肝脏炎症的减轻作用。方法 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NASH和NASH+BBR组小鼠饲喂高脂高果糖高胆固醇饲料28周以诱导NASH疾病模型,正常维持饲料(CD)和CD+BBR组小鼠给予正常维持饲料,在造模的第25周开始给予CD+BBR组和NASH+BBR组每日1次200 mg/(kg·d)的BBR灌胃,治疗共持续4周。记录小鼠每周体质量;给药第3周时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和胰岛素抵抗实验;治疗结束后检测血清ALT、AST、甘油三酯、总胆固醇、LDL-C、HDL-C含量,检测肝脏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含量;对肝脏进行HE、油红O和Masson染色;qPCR法检测肝脏组织炎症因子TNF-α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比色法检测肝脏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肝脏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通路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NASH小鼠疾病模型。与NASH组小鼠比较,经过BBR治疗,抑制NASH+BBR组小鼠体质量增加,改善糖耐量异常情况,增加胰岛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所占比例,并分析其与Th细胞、IPSS积分及骨髓CD34+细胞比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CD14、CD68标记巨噬细胞,以CD3、CD8、干扰素γ(interferon γ, 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ukin, IL-4)标记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7例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以及Th细胞活化情况,另设8名志愿者为对照组。结果:①低危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为1.56%±0.22%,显著高于高危MDS患者(0.20%±0.07%) (P<0.001)及正常对照者(0.62%±0.09%)(P<0.001)。②MDS患者骨髓中的巨噬细胞百分比与Th1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r=0.434, P<0.01)。③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百分比与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scoring system, IPSS)呈负相关(r=-0.532, P<0.001),同时也与骨髓原始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457, P<0.01),与外周血血红蛋白浓度成负相关(r=-0.398, P<0.01),与骨髓CD34+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r=-0.324, P<0.05)。结论:低危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增加,并可能导致了Th1细胞的异常激活;检测MDS患者骨髓中巨噬细胞百分比可能有助于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IPAH)营养风险与运动耐量间的关系。方法:根据营养风险筛查2002标准(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 NRS-2002)(以下简称NRS), 对96例IPAH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 并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有营养风险组(n=46)及无营养风险组(n=50), 2组分别进行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测及心肺运动试验,比较2组间的差异。结果:IPAH有营养风险组与无营养风险组间的性别、年龄、身高及血气分析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而有营养风险组患者的体重及体质量指数显著低于无营养风险组(P<0.01)。肺功能检测, 有营养风险组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ng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DLCO)、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pred)均低于无营养风险组(P均<0.05), 而2组间其他指标[一秒率(FEV1/FVC)、深吸气量、肺总量、残气量、残总比(残气量/肺总量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肺运动试验检查, 有营养风险组的峰值功率、峰值摄氧量、峰值通气量、峰值公斤摄氧量、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均低于无营养风险组(P 均<0.05), 而2组间的峰值氧脉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6例IPAH患者的NRS评分与峰值功率、峰值摄氧量呈显著负相关(r=-0.335和-0.342, P均<0.01), NRS评分与峰值公斤摄氧量呈负相关(r=-0.213, P<0.05)。结论:有营养风险的IPAH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降低更显著, 运动耐量下降更明显,而NRS评分可反映其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内脂素在稽留流产(missed abortion,MA)及正常早孕人工流产(人流)孕妇血浆中的浓度和胎盘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MA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因MA住院刮宫和非意愿妊娠在门诊作早孕人流的病例分别列为MA组(36例,孕5~11周)和正常早孕对照组(20例,孕5~11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组化)检测其血浆内脂素浓度和胎盘组织中内脂素的表达。结果:MA组的血浆内脂素浓度为(55.98±10.30) ng/mL,对照组的血浆内脂素浓度为(70.19±11.70 ) ng/m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免疫组化评分也证实,MA患者胎盘绒毛组织中的内脂素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在血浆中的内脂素浓度与胎盘绒毛组织中内脂素的表达量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r=0.711,P<0.01);MA组胎盘绒毛组织退变发生率(94.4%)高于对照组,血浆内脂素浓度低、胎盘组织内脂素低表达与胎盘绒毛组织退变发生率间具有相关性(r=-0.684,P<0.001;r=-0.404,P=0.002)。结论:内脂素在血浆及胎盘绒毛组织中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MA的原因之一;检测血浆中内脂素浓度可作为监测妊娠进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双能CT对肿瘤总碘含量的量化测定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非手术治疗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并探究建立基于肿瘤碘含量测定的疗效评价标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30例经活检证实且临床资料完整的晚期NSCLC病例,在非手术治疗的第一疗程前、后行双能CT扫描,经图像后处理软件测得30枚靶病灶的最大径、CT值及总碘含量。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Choi标准及双能CT标准分别对30枚靶病灶进行评估,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病灶最大径、CT值及碘含量在治疗前后的差异,Kappa检验分别比较双能CT检查结果与RECIST、Choi标准评估结果间的一致性,并采用配对χ2检验分别比较双能CT标准评估的部分缓解率与RECIST标准、Choi标准评估结果间的差异。结果:靶病灶的最大径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较小,平均变化率仅为缩小[(-3.45±15.76)%(P>0.05)];CT值的变化率亦不明显,平均变化率为减低[(-4.80±25.00)%(P>0.05)]。靶病灶总碘含量的平均变化率为减低[(-10.47±23.34)%(P<0.05)],较最大径及CT值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RECIST评估结果相比的一致性(Kappa=0.302, P<0.05),双能CT标准与Choi标准评估结果间的一致性更好(Kappa=0.718, P<0.05);双能CT评估的部分缓解率显著高于RECIST标准(P<0.05),而与Choi标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双能CT测定的病灶碘含量较最大径、CT值在治疗前后变化更显著,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碘含量能更早地反映NSCLC肿瘤对药物的应答。相较于RECIST,采用总碘含量结合最大径测量建立的双能CT标准的评估结果与兼顾肿瘤血供的Choi标准间的一致性更好,因此双能CT标准评估化疗疗效的建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乳胶凝集法检测105例因胸痛疑似AMI就诊患者的血清H-FABP,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MB,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 MYO)和心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c I,cTnI)。根据最终的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AMI组和非AMI组(对照组),并对2组检测结果的阳性率、诊断效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05例疑似AMI患者中,最终诊断为AMI患者45例,其余60例排除AMI诊断作为对照组。AMI组的H-FABP、cTnI、MYO、CK-MB平均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为(49.32±10.29) ng/mL、84.4%,(1.62±0.76) ng/mL、44.4%,(156.14±54.23) ng/mL、82.2%,(13.01±6.08) ng/mL、42.2%,均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中H-FABP阳性率与MYO阳性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明显高于cTnI及CK-MB的阳性率(P<0.05)。H-FABP与CK-MB诊断AMI的特异度相似(P>0.05),但低于cTnI(P<0.05),高于MYO(P<0.05)。H-FABP与cTnI的阳性预测值相似(P>0.05),均高于MYO、CK-MB(P<0.05)。在阴性预测值方面,H-FABP与MYO相似(P>0.05),明显高于cTnI和CK-MB(P<0.05)。4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组合分析,H-FABP+ cTnI、H-FABP+ CK-MB、H-FABP+ MYO、H-FABP+ cTnI+MYO、H-FABP+ cTnI+CK-MB、H-FABP+ cTnI+MYO+CK-MB诊断AMI的灵敏度均为100.0%,特异度分别为82.0%、72.0%、61.2%、59.3%、68.1%和56.5%。结论: H-FABP在AMI早期诊断中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cTnI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AMI早期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抗酶原颗粒膜糖蛋白2(zymogen granule membrane glycoprotein 2, GP2)抗体和抗带状疱疹透明带样结构域蛋白1(CUB and zonapellucida-like domains-containing protein 1,CUZD1)抗体检测对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的诊断效能,并分析2个抗体与CD患者临床特征及临床表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28例CD患者、82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和6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抗GP2和抗CUZD1抗体。采用χ2检验比较各组间的抗体表达情况,根据抗GP2和抗CUZD1抗体在各组中的阳性表达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e,AUC),以评价其单项及联合检测时对CD的辅助诊断效能。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抗GP2抗体、抗CUZD1抗体表达情况与C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临床表型间的关系。结果:① 抗GP2抗体在CD组、UC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3%、11.0%和0,CD组与U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27.12,P<0.01),C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χ2=39.32,P<0.01)。抗CUZD1抗体在CD组、UC组和健康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19.5%、14.6%和0,CD组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52,P<0.01);但CD组与U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83,P=0.36)。② 抗GP2抗体、抗CUZD1抗体单项检测时,诊断CD的灵敏度分别为45.3%、19.5%,特异度分别为93.7%、91.5%,AUC分别为0.695、0.555。抗GP2抗体与抗CUZD1抗体联合检测时,其诊断灵敏度为58.6%,特异度为90.1%,AUC为0.744,显著高于抗GP2、抗CUZD1单项检测的AUC值(Z=4.44,2.57,P<0.01)。③抗GP2抗体阳性与合并肛周及肠外病变、穿透型疾病行为及病变部位为回结肠呈正相关(P<0.05);抗CUZD1抗体阳性与男性、狭窄型疾病行为及回肠末端病变呈正相关(P<0.05)。结论:抗GP2抗体和抗CUZD1抗体是CD的特异性血清学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CD的诊断效能。抗GP2抗体及抗CUZD1抗体与CD患者的临床特征、表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助于预测复杂的疾病表型,可能为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及生物制剂使用时机的把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以下简称双能量CT)扫描结果中病灶标准化碘值与非标准化碘值间是否有差异,并评估碘值在进展期胃腺癌化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经胃镜病理检查证实为腺癌的患者行新辅助化疗,分析化疗前后双能量CT扫描图像,计算病灶化疗前、后门脉期及延迟期的标准化碘值变化率及非标准化碘值变化率;并以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1.1分为反应组与非反应组,比较2组间化疗前、后各碘值及其变化率的差异。结果:①门脉期所有患者胃原发灶的各非标准碘值变化率与标准化碘值变化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期也具有相同的表现(P>0.05)。②反应组化疗后病灶各碘值在门脉期均明显小于非反应组[数值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差)表示][化疗后门脉期碘摄取浓度,(1.71±0.49) mg/mL 比(2.15±0.55) mg/mL,P=0.008;化疗后标准化门脉期碘摄取浓度,0.30±0.09比0.38±0.10,P=0.003;化疗后门脉期总碘摄取量,18.30 mg(27.15 mg)比81.55 mg(81.20 mg),P<0.001;化疗后标准化门脉期总碘摄取量,15.86(22.65)比47.97(64.05),P<0.001]。③反应组病灶的总碘摄取量减少率在门脉期及延迟期均明显大于非反应组[化疗前后门脉期总碘摄取量减少率,-83.34%(21.05%)比-39.82%(47.90%),P<0.001; 化疗前后门脉期标准化总碘摄取量减少率,-80.28%(19.61%)比-42.33%(41.12%),P<0.001;化疗前后延迟期总碘摄取量减少率,-80.66%(19.97%)比-36.99%(37.71%),P<0.001;化疗前后延迟期标准化总碘摄取量减少率,-79.57%(24.89%)比-37.79%(36.48%),P<0.001]。结论:病灶化疗前、后的标准化碘值变化率与非标准化碘值变化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利用双能量CT扫描测得的病灶化疗后碘值及各碘值变化率(尤其是病灶的总碘摄取量减少率)在评估进展期胃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查肠直肠癌患者的KRASNRASBRAF基因亚型突变状态, 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p53蛋白表达情况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0例手术切除的结肠直肠癌病理资料及组织学样本, 总结临床病理特征;采用突变阻滞扩增系统法检测KRASNRAS基因2、3、4号外显子第12、13、61、117、146密码子及BRAF基因15号外显子第600密码子的突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检测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KRAS基因突变率为45.4%(50/110), 其中49例患者检测到2号外显子第12和13密码子突变, 1例检测到4号外显子第117和146密码子突变;NRAS基因突变率为6.3%(7/110), 其中3例检测到2号外显子第12和13密码子突变, 3例检测到3号外显子第61密码子突变, 1例检测到4号外显子第146密码子突变, 且与KRAS基因存在共突变;BRAF基因15号外显子第600密码子突变率为2.7%(3/110);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3%(63/110), 其中27例患者存在KRAS基因突变, 7例存在NRAS基因突变, 2例存在BRAF基因突变。KRAS基因突变率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而NRAS基因突变与其组织分型及p53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BRAF基因突变率与右半结肠癌显著相关(P<0.05)。结论:KRAS与结肠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关系密切;BRAF基因突变仅见于右半结肠, 提示右半结肠癌发生机制可能有其特殊性;p53蛋白表达与NRAS基因突变之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上海地区部分中老年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水平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本院门诊1 100名中老年体检者的资料,将其中264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糖尿病组,836例非糖尿病体检者纳入非糖尿病对照组。所有观察对象均检测了维生素(A、B1、B6、B12、叶酸、C、E)及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研究分析糖尿病组与对照组间的维生素水平的异同情况;并将糖尿病患者进一步以HbA1c≥7.0%为切点,分为血糖控制达标组(HbA1c<7.0%,192例)与未达标组(HbA1c≥7.0%,72例),进行亚组分析,观察HbA1c与其体内维生素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的维生素B12水平偏低[(408.82±163.53) pg/mL 比(437.49±206.82) 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余维生素(A、B1、B2、B6、叶酸、C、E)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HbA1c≥7.0%为切点,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达标组与未达标组间的维生素B1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30±172.92 pg/mL 比(372.89±129.68) pg/mL, P<0.05)。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bA1c与各种维生素水平间无统计学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B12水平较非糖尿病患者偏低,而且其中血糖控制欠佳者的维生素B12水平更低。额外补充维生素B12可能对糖代谢紊乱患者有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乳腺非特殊类型浸润性癌(invasive carcinoma of no special type, ICNST)组织中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2, SOX-2)的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表达,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乳腺癌分子分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0例及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诊治的179 例ICNST患者的病理标本及完整临床病理资料, 通过免疫组化检测ICNST组织中SOX-2及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人类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Ki-67蛋白表达情况, 分析包括年龄、临床分期、月经状态、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复发、死亡情况及ER、PR、Her-2、Ki-67表达结果与SOX-2表达间的关系。结果:SOX-2在乳腺ICNST癌组织中的表达率(34.6%, 62/179)比正常乳腺中明显升高(P<0.05), 且SOX-2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是否复发、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 而与组织学分级、年龄、绝经状态、肿瘤直径、Her-2、Ki-67、ER、PR及乳腺癌分子分型无关;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 SOX-2阳性组较阴性组的无病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缩短(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 SOX-2表达水平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SOX-2的表达与ICNST的发生、进展、复发和转移密切相关, 可能成为评价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并为乳腺癌的研究等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精子DNA碎片指数(DNA fragmentation index, DFI)与精子形态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 068例男性患者的精液检查结果,将精子DFI分为<15%、15%~30%、>30%共3组,再根据精子形态学检查结果,按照正常形态精子所占比例<4%、4%~10%、>10%将精子分为3组,分析精子不同形态学分组与精子DFI分组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精子DFI分组的正常形态、头部畸形、混合畸形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的精子正常形态率分组间的精子D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用Spearson相关性分析精子DFI与精子形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两者间无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发现精子DFI与精子形态学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9例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临床特征,另设无肝炎的2型糖尿病组(单纯糖尿病组)及单纯戊型肝炎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3组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中,50~69岁年龄段的患病人数较多(占65%)。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A1c, HbA1C)水平低于单纯糖尿病组患者[(8.0±1.8)%比(8.4±2.0)%](P<0.01),但2组间比较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的总胆红素及天冬氨酸转氨酶明显低于单纯戊型肝炎组(P<0.05);单纯糖尿病组、单纯戊型肝炎组、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这3组间比较的肾功能、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患者的HbA1c低于单纯糖尿病患者,其余血糖指标没有差异;与单纯戊型肝炎组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合并戊型肝炎组患者的肝功能并没有出现进一步的减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非肿块型乳腺导管内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患者的超声表现,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表达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8例非肿块型DCIS患者术前的临床资料及超声检查结果,并观察其术后病理特征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Ki-67指数等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情况。根据超声图像特征,将患者分为导管型(Ⅰ型)、腺体型(Ⅱ型)、钙化型(Ⅲ型)和结构紊乱型(Ⅳ型)4组,分析4组DCIS患者的超声表现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68例DCIS患者中,导管型为21例(30.9%),腺体型为10例(14.7%),钙化型为31例(45.6%),结构紊乱型6例(8.8%)。各型患者间在年龄、月经状态、临床症状、前哨淋巴结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及Ki-67指数表达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型中以病理组织学表现为低级别的单纯DCIS、免疫组化指标HER2阴性表达为多见(81.0%)(P<0.05);钙化型中以HER2阳性表达为多见(64.5%)(P<0.05)。中低级别DCIS及HER2阴性表达与导管型之间存在相关性,而高级别DCIS及HER2阳性表达与钙化型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非肿块型DCIS患者的部分超声征象与其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表达情况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临床教学中应用6W(what、where、when、who、why、how)理论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对于心血管专科操作并发症诊断和处理的效果。方法:将58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每组29人,分别实施6W理论联合情景模拟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带教,教学完成时及3个月后对2组学生进行成绩考核,评估对不同专科操作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能力,以比较2种教学方法的效果。结果:6W联合情景模拟教学组教学结束后理论考核成绩为(90.2±2.1)分,高于传统授课组(82.3±2.3)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98.2±4.2 )分,高于传统授课组(92.6±3.3)分,2组间的考核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对2组对象再次测试,6W联合模拟教学组理论考核成绩为(84.4±3.2)分,高于传统授课组(74.1±2.3)分;操作技能考核成绩为(95.5±3.2 )分,高于传统授课组(88.6±5.4)分,2组间的考核成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6W理论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对心血管专科新职工进行带教,可有效提升其对心血管专科操作并发症的诊断及实际处理能力,近期和远期教学效果均好于传统教学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血清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issue polypeptide specific antigen,TPS)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0例经病理确诊的胃癌患者、70例浅表性胃炎患者、76例萎缩性胃炎患者及5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OPN和TPS水平。结果:胃癌患者的血清OPN[(1 610.02±1 088.30) pg/mL]及TPS水平[(148.54±88.20) U/L]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患者及正常对照者(P<0.05),而浅表性胃炎患者、萎缩性胃炎患者与正常对照者间的血清OPN、T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胃癌患者的血清OPN水平[(2 261.8±1 330.3) pg/mL]高于Ⅰ~Ⅱ期胃癌患者[(1531.1±850.5) pg/mL](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OPN水平[(2 688.2±1 174.3) pg/mL]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 281.3±818.4) pg/mL](P<0.05);而Ⅲ~Ⅳ期胃癌患者的血清TPS水平[(100.26±64.17) U/L]低于Ⅰ~Ⅱ期胃癌患者[(198.23±98.51) U/L](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TPS水平[(95.46±46.98) U/L]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179.58±100.27) U/L](P<0.05)。OPN、TPS、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平行联合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c,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849,其约登指数最大时(53.3%)的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1.9%。结论:血清OPN、TPS、 CEA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与良性胃病的鉴别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