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在妇产科中实施PDCA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妇产科患者3.83万例(实施前),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妇产科患者3.9万例(实施后),观察实施前后妇产科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妇产科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0.05);实施后,患者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 <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有效降低妇产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应用于压疮高危患者中对降低压疮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实施前2016年3-8月入住天津市河西区陈塘庄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报难免压疮患者60例,将其归为对照组,另选取持续质量改进措施管理实施后2016年9月-2017年3月入住的预报难免压疮患者60例,将其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压疮发生率及患者压疮预防措施落实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分别为15.00%、3.33%,且观察组患者压疮预防各项措施落实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应用于压疮高危患者中可提高压疮预防措施的落实度,对降低压疮发生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产科病房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关护理对策。方法:本研究对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产科病房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探讨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并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产科病房护理中实施相应护理对策,对比实施护理对策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变化以及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相关护理对策后,产科病房护理风险事件较实施前有明显降低,产妇对产科病房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产科临床护理工作繁重,极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对此,护理人员应积极采取相应护理对策,将护理风险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我院自2017年1月开始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感染管理中(2017年1月-12月,实施后),并与2016年1月-12月院内未开展PDCA管理前(实施前)进行对比,对比实施前后医院感染以及检测指标合格情况。结果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各项检测指标合格率以及一种抗菌药物应用率高于实施前,三种及以上抗菌药物应用率低于实施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用于院内感染控制,可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管理工作质量以及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学工程》2019,(5):695-69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血液透析室患者中实施对医院感染发生的预防价值。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血透室进行规范性的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实施基础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的42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医院感染总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05%(P <0.05)。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P <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门诊预检分诊流程的改进方式与改进价值。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实施门诊预检分诊流程期间在上海市天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接受诊治的2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象;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在该院实施常规门诊检查方式期间接受诊治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患者的就诊满意率、就诊纠纷发生率及患者的平均就诊等待时间。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就诊满意率分别为98%和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就诊纠纷10例,实验组患者中发生就诊纠纷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就诊等待时间相对较短。结论基层医院门诊预检分诊流程的改进,能够缩短患者的就诊等待时间,减少就诊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的就诊满意率,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护理风险及控制措施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存在于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风险管理措施并实施,观察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静脉用药调配差错发生情况及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安全性指标评分,与针对性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展开对比。结果:针对性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的静脉药物配置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针对性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针对性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后工作人员的消毒隔离评分与安全性指标评分显著高于针对性风险管理措施实施前,组间相关数据经统计检验得出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针对性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静脉药物配置差错发生率,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风险管理理念对胃肠外科护理管理的价值。方法该院从2017年1月起开始实施风险管理理念方案对胃肠外科护理进行护理质量提升,选择2016年1-12月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2-11月的4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情况,分析风险管理理念的应用价值。结果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对比实施前,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优,而发生不良事件、医疗纠纷投诉的情况获得改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理念应用于胃肠外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不仅有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还能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经深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0医院2016年1-12月置有深静脉且需要静脉泵入10%葡萄糖酸钙患者90例,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进行编号,采用Excel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手动静脉推注,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使用微量注射泵经深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有效减轻患者治疗时的身心痛苦,同时也减少护理工作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MDT)联合危急值管理在多药耐药菌(MDROs)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某三甲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2020年12月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实施MDT联合危急值管理;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实施MDROs常规防控管理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等。结果 研究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MDROs医院感染发生率、MDROs检出率、抗菌药物使用率与使用强度、平均住院天数等较对照组低(短),标本送检率、MDROs感染防控措施落实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MDROs医院感染防控中实施MDT联合危急值管理,可有效控制MDROs医院感染,增强医护人员的协作意识,有效提高医护人员MDROs防控措施的落实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检验全程中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和措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共包括320例患者,均为2016年12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并且需要进行血液检验的病例,将其按照就诊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160例,为2016年1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病例,实施常规检验,研究组160例,为2017年3—5月我院收治的病例,实施完善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和措施,比较观察检验结果的误差情况,包括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3个阶段。结果研究组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误差发生率(7.50%、3.13%、3.75%)与对照组(15.63%、8.13%、9.38%)比较更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标本检验全程中实施质量控制管理方法和措施有利于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检验结果误差发生率的降低,效果优于采用常规检验的对照组,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量化分级模式在呼吸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整理该院中2016年6月-2017年12月间呼吸内科收治的患者临床数据,随机挑选出100例患者进行实验,选择2016年6月-2017年4月间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7年5-12月的5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从2017年5月开始实施量化分级模式,对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该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实验组,实验组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时,其服务态度优于对照组,并且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流程时,流程评分较对照组同时也更高,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的日常护理中应用量化分级模式,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也能得到提升,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梅莹 《医疗装备》2020,(8):94-95
目的分析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微量泵静脉注射尼卡地平治疗,试验组使用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心率和血压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心率、血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泵静脉注射乌拉地尔治疗老年高血压急症患者的效果显著,且可降低患者的血压及心率水平,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3月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护士20名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设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2016年3月-2017年3月设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分别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随机选取儿科5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分别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护理质量、患儿家属满意度、患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实施后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8.00%,高于实施前的84.00%;实施后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0%,低于实施前的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后可有效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有效降低患儿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鼻肠管堵管的常见原因,并探讨实施预防性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6月期间我院胃肠外科术后经鼻肠管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肠内营养鼻肠管堵管的常见原因,并于2016年7月-12月期间实施针对肠内营养鼻肠管堵管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统计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肠内营养鼻肠管堵塞发生情况。结果:经分析堵管原因并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后鼻肠管置管患者堵管事件发生率为7.04%显著低于干预前的36.50%,P0.05。结论:通过分析肠内营养鼻肠管堵管原因,从而为制定与实施相应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通过有效控制堵管事件发生率,为促进患者疾病极早康复提供有利条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眉蛇毒凝血酶和咪-瑞合剂防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颅术后二次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我院具有高血压患者23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7例,术中用生理盐水做为冲洗液,术后用乌拉地尔100mg以生理盐水稀释到50ml微量泵注射,控制血压于140~160/90~100mmHg的范围;对照组117例,术中用生理盐水100ml+白眉蛇毒凝血酶2kU配置冲洗液,术后用咪达唑仑100mg+瑞芬太尼0.5mg以生理盐水配制成50ml,微量泵注射给药,根据把血压控制于90~120/60~90mmHg的范围为标准调整泵药速度。结果:治疗组术后24h内二次出血33例(28.2%),死亡37(31.6%);对照组二次出血10例(8.5%),死亡15(12.8%)。对照组对比治疗组,二次出血和死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血意义(p0.01)。结论:白眉蛇毒凝血酶和咪-瑞合剂防治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颅术后二次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医务人员安全注射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安全注射的依从性。方法 收集安全注射方案实施前2015年1-12月的266例医务人员和1 125例住院患者和安全注射方案实施后2018年1-12月的301例医务人员和1 125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调查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注射知识知晓情况,同时调查全院注射相关锐器伤及上报情况,同时调查注射室、治疗室和治疗车的安全注射配置和医疗废弃物处置情况。结果 实施后,全院安全注射设施配置率达到了97.09%(1 300/1 339),洗手池配备干手设施,速干手消毒液配置率和锐器盒配置率分别为96.67%,96.03%和98.81%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治疗车配置率和注射室配置率分别为97.36%和95.35%高于实施前;无菌操作技术、锐器伤防护和医疗废物处置的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2.69%、88.04%和97.34%高于实施前(P<0.001);现场督导中注射、输液和采血的安全注射总依从率为91.15%高于实施前(P<0.001),其中注射、输液和采血依从率分别为89.13%,92.38%和90.24%高于实施前(P<0.001);一周内锐器伤实际人次发生率和人次上报率分别为0.89%和70.00%,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年锐器伤人次发生率由实施前的6.42%下降至实施后的4.06%,每千住院日人次发生率由实施前166.97‰下降至实施后104.68‰。结论 通过多部门协作,改善安全注射设施配置,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注射知识水平和意识,提升医疗过程中督导的合格率,改善了本医院的安全注射环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血液科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置管(PICC)患者血流感染的预防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医院血液科住院并置入PICC导管的1 896例患者,为FMEA实施阶段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医院血液科住院并置入PICC导管的1 566例患者,为FMEA未实施阶段组。运用FMEA分析血液科PICC置管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同时对改进结果进行评估;查询FMEA实施前后血液科发生血流感染的例数,计算感染率;对疑有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采集血样进行血培养检查;FMEA实施前后,对科室护理人员PICC导管置管和维护的知识与操作进行考核。结果 FMEA未实施阶段组患者共发生血流感染49例,感染率为3.13%,FMEA实施阶段组患者共发生血流感染18例,感染率为0.95%;FMEA后PICC导管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降低(χ2=6.355,P0.001);FMEA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PICC导管置管和维护的知识与操作考核得分分别为(72.56±13.25)和(91.58±8.51),实施后得分高于实施前(t=2.375,P=0.011);67例发生血流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1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6株占78.87%、革兰阳性菌14株占19.72%、真菌1株占1.41%。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血液科PICC置管患者血流感染的原因分析准确,相应的改进措施能有效降低血流感染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静脉药物门诊配置中心差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某院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6年9月-12月实施品管圈活动情况,与2015年9月-12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的工作情况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期)间配置工作差错发生情况.结果:药物发放总量、批次分数、冲配错误、放归错误、配送错误是常见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差错种类,经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差错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静脉药物门诊配置中心工作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配置差错发生率,对提高配置中心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李金玲 《医疗装备》2021,(2):174-175
目的浅析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在门诊注射室中的护理模式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天津北大医疗海洋石油医院接受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治疗的80例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9年1—6月未正式实施微量注射泵风险管控护理的40例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实施微量注射泵风险管理的40例纳入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微量注射泵持续输注期间各类风险事件发生情况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门诊注射室开展微量注射泵风险管控的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