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河南狭苞橐吾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袁永亮  叶丹丹  梁会娟  刘伟  白素平 《中草药》2012,43(7):1270-1272
目的研究产自河南的狭苞橐吾Ligularia intermedia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色谱技术及重结晶等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狭苞橐吾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1)、6β,8α-二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2)、6β,8α-二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β-内酯(3)、eremoligularin(4)、8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5)、10β-羟基-艾里莫芬-7(11)-烯-12,8α-内酯(6)、艾里莫芬-1(10)-7(11)-8(9)-三烯-12,8-内酯(7)、咖啡酸(8)、棕榈酸(9)、齐墩果酸(10)、β-谷甾醇(11)、β-胡萝卜苷(12)。结论化合物1~5、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王富强  孙立秋  王金兰  赵明  李军  时志春  张树军 《中草药》2020,51(11):2878-2885
目的研究兔儿伞Syneilesisaconit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硅胶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从兔儿伞甲醇浸提液醋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2-甲基-2-丁烯酰氧基)-艾里莫芬-6-烯-8-酮-12,15β-二酸(1)、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2)、三十烷醇(3)、8β-甲氧基艾里莫芬-3,7(11)-二烯-8α,12(6α,15)-二内酯(4)、3,4-二羟基苯甲酸(5)、8-oxo-eremophil-6,9-dien-12-oicacid(6)、8βH-eremophil-3,7(11)-dien-12,8α(14,6α)-diolide (7)、 8αH-6α,10β-dihydroxyeremophilenolide (8)、松脂素(9)、6β,8β,10β-trihydroxyeremophil-7(11)-en-12,8-olide (10)、 10α,15-dihydroxy-oplopan-4-one (11)、 6α,15α-epoxy-1β,4β-dihydroxyeudesmane(12)、caryolane-1,9β-diol(13)、(-)-clovane-2,9-diol(14)、顺-3-己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5)、山柰酚-3-O-α-L-鼠李糖苷(16)、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7)、(-)-oplopan-4-one-10-α-O-β-D-glucoside(18)。结论化合物1是未见报道的新化合物,命名为兔儿伞酸;化合物4~16、18为首次从兔儿伞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王秀茹  沈彤 《中草药》2012,43(4):661-663
目的研究菊科天名精属植物金挖耳Carpesium divaricatum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和反相硅胶等色谱技术对金挖耳全草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通过理化常数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金挖耳全草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分别为天名精内酯酮(1)、天名精内酯醇(2)、11αH-桉烷-4(15)-烯-12,8β-内酯(3)、特勒内酯(4)、1-酮-桉烷-11(13)-烯-12,8α-内酯(5)、5α-羟基4-表旋覆花内酯(6)、5,6α-环氧桉烷-12,8β-内酯(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中倍半萜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然后利用1D-NMR、2D-NMR、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多穗金粟兰二氯甲烷部位中分离得到10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R,4R,5R,8S,10R)-1-羟基-4-乙氧基桉叶-7(11)-烯-12,8-内酯(1a)、(1S,4S,5S,8R,10S)-1-羟基-4-乙氧基桉叶-7(11)-烯-12,8-内酯(1b)、(9S,10S)-(-)-9β-hydroxycyclocolorenon(2)、myrrhterpenoidN(3)、1α,8α,9α-三羟基桉叶-3(4),7(11)-二烯-8β,12-内酯(4)、dihydrocurcolone(5)、curvularin(6)、neolitacumone A(7)、银线草内酯F(8)和苍术内酯Ⅲ(9)。结论其中化合物1a和1b为1对新的倍半萜对映异构体,分别命名为(+)-多穗金粟兰内酯M和(-)-多穗金粟兰内酯M;化合物2为1个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陈芳有  陈俊杰  周健  张东明  张雪莲  罗永明 《中草药》2015,46(20):3004-3008
目的对金粟兰属植物及己Chloranthus serratus根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及己根的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结果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为1α,9α-二羟基-8,12-环氧桉叶-4,7,11-三烯-6-酮(1)、1β,5α-愈创木-4β,10α-二醇-6-酮(2)、zedoalactone A(3)、multistalactone C(4)、1β,8β-二羟基-桉叶-3,7(11)-二烯-8α,12-内酯(5)、1β,8β-二羟基-桉叶-4(15),7(11)-二烯-8α,12-内酯(6)、水合蒎醇(7)、伞形花内酯(8)、异嗪皮啶(9)、5-甲氧基-6,7-亚甲二氧基香豆素(10)、N-p-香豆酰酪胺(11)、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12)、N-顺式-阿魏酰基酪胺(13)、儿茶素(14)、7-羟基-5,8-二甲氧基二氢黄酮(15)。结论化合物2、5~7、10、14、15为首次从金粟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罗旺  刘茜榕  祁凌  尹虹 《中药材》2023,(8):1931-1936
目的:研究心叶兔儿风Ainsliaea bonatii Beauverd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分离方法对心叶兔儿风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波谱数据分析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心叶兔儿风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10α-二羟基-11βH-4(15)-愈创木-6α,12-内酯(1)、3β,10α-二羟基-4(15),11(13)-愈创木-6α,12-内酯(2)、1α,5α,7αH-3β-羟基愈创木-4(15),10(14),11(13)-三烯-6α,12-内酯(3)、1α,5α,7α,11βH-3β-羟基愈创木-4(15),10(14)-二烯-6α,12-内酯(4)、deacylcynaropicrin(5)、integrifolin(6)、8β-hydroxy-4β,15-dihydrozaluzanin C(7)、11β,13-dihydrodeacylcynaropicrin(8)、ainsliaolide(9)、 diaspanolide B(10)、nitidone A(11)、(5S)-1,7-二(4-羟基苯基)-5-甲氧基庚烷-3-酮(1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aefoli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野艾蒿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R,5R,7R,10R)-4-羟基-桉烷-2,11-二烯-1-酮(1)、5-表-桉烷-4(15)-烯-1β,6β-二醇(2)、桉烷-4(15)-烯-1β,6α-二醇(3)、3-氧代-桉烷-1,4,11(13)-三烯-12-羧酸甲酯(4)、11β,13-二氢珊塔玛内酯(5)、anthemidin(6)、东莨菪素(7)、丹皮酚(8)、咖啡酸乙酯(9)、espeletone(10)、(1R*,2S*,3S*,4S*)-薄荷烷-1,2,3,4-四醇(1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野艾蒿酮A;化合物2~11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暗花金挖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日娜  武海波  王文蜀 《中草药》2012,43(9):1721-1723
目的 研究天名精属植物暗花金挖耳Carpesium triste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色谱和Sephadex LH-20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应用NMR等方法鉴定结构.结果 从暗花金挖耳全草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中包括2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α-羟基-9β,10β-环氧-1βH,5αH-愈创木-11(13)-烯-8α,12-内酯(1)、天名精内酯酮(2);6个甾醇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3)、豆甾醇(4)、5α,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6,22二烯-3β-醇(5)、5α,8α-环二氧-24(S)-甲基麦角甾-6,9(11),22-三烯-3β-醇(6)、β-谷甾醇(7)和β-胡萝卜苷(8).结论 以上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暗花金挖耳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的13C-NMR数据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土木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丽明  王剑  付美玲  韩松  庞婧慧  张文治 《中草药》2018,49(11):2512-2518
目的研究土木香Inula helenium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TLC和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运用核磁波谱技术及参考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土木香根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土木香内酯(1)、异土木香内酯(2)、4,4-二甲基甾醇(3)、11αH,13-二氢异土木香内酯(4)、11αH,13-二氢土木香内酯(5)、4(15)-环氧异土木香内酯(6)、5α,6α-环氧土木香内酯(7)、别土木香内酯(8)、异别土木香内酯(9)、木栓酮(10)、木栓醇(11)、古柯二醇(12)、β-谷甾醇葡萄糖苷(13)、羽扇豆醇乙酸酯(14)、羽扇豆酮(15)、羽扇豆醇(16)、δ-香树素(17)、羽扇豆醇棕榈酸酯(18)、5,7,4′-三羟基-3′,5′-二甲氧基黄酮(19)、(+)-丁香树脂酚(20)、3,5,3′-三羟基-6,7,4′-三甲氧基黄酮(21)、3,5,6,7,3′-五羟基-4′-甲氧基黄酮(22)。结论化合物21、2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15、17、18为首次从土木香中分离得到。经过抗菌测试筛选发现化合物1、2、4、5、7~9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傅旭阳  田均勉 《中草药》2015,46(5):645-648
目的研究石竹科植物瞿麦Dianthus superbu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Sephadex LH-20凝胶柱和HPLC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NMR、MS等光谱手段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瞿麦全草石油醚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羟基-7,3′,4′-三甲氧基二氢黄酮(1)、5,3′-二羟基-7,4′-二甲氧基二氢黄酮(2)、5,4′-二羟基-7,3′-二甲氧基二氢黄酮(3)、β-菠甾醇(4)、胖大海素A(5)、(24R)-环阿屯-25-烯-3β,24-二醇(6)、(24S)-环阿屯-25-烯-3β,24-二醇(7)、豆甾-7-烯-3β-醇(8)和羟基二氢博伏内酯(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瞿麦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