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Langerhans细胞肉瘤(Langerhans cell sarcoma, LC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14-12—2020-08攀枝花市中心医院1例LCS和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1例LCS,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免疫表型、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例1男性,年龄58岁;例2女性,年龄43岁。前者就诊时表现为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及肝脾大,后者以多发性皮损为首发症状。病理组织学显示低倍镜下淋巴结和皮肤真皮层、皮下脂肪组织间炎症背景中见散在或成片肿瘤细胞,高倍镜下瘤细胞形态多样,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及核沟易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肿瘤细胞弥漫性表达S-100,不同程度表达Langerin、CD1a、CD68。Ki-67增殖指数分别为70%、80%。分子检测显示例2存在BRAF V600E基因突变。例1术后随访8个月死亡,例2术后行多药物联合化疗,随访12个月病情稳定。结论 LCS是一种罕见的高度侵袭性肿瘤,预后较差。它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需要与多种恶性肿瘤进行鉴别,仔细的形态学观察并适当地应用免疫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患者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 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PTC患者34例,其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11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23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记录肿瘤直径、边缘、纵横比、有无钙化等特征;取手术切除的PTC组织和癌旁组织各34份,采用DNA测序法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比较有、无颈部淋巴结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及超声声像特征。结果 PTC组织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52.94%)高于癌旁组织(0)(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超声声像示肿瘤钙化比率(81.82%)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43.48%)(P0.05),肿瘤直径[(21.36±7.54)mm]、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45.45%)、纵横比1比率(63.64%)和肿瘤边缘不光整比率(72.73%)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8.29±6.93)mm、56.52%、78.26%、69.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组织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较高,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超声声像示肿瘤钙化者可能更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鼠类肉瘤滤过性毒素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BRAF~(V600E))突变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2例PT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2组患者术前穿刺活检组织中的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情况、病灶数、甲状腺外浸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7例和4例患者的活检组织中检出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69.51%和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中,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患者PTMC比率、出现N3淋巴结转移比率、TMNⅡ~Ⅳ期比率显著高于BRAF~(V600E)基因突变阴性患者(P 0.05)。术前穿刺活检组织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PTC与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PTMC诊断及PTC临床分期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0.797、0.7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TC组织具有较高的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率,术前通过穿刺活检对病灶组织中BRAF~(V600E)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在PTC的鉴别诊断、临床分期诊断、病理诊断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用于PTC的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超声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PTC患者627例,共737个结节,分为BRAF V600E(+)组和BRAF V600E(-)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PTC BRAF V600E基因突变相关的超声及临床特征。结果: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为71.8%。BRAF V600E(+)组和BRAF V600E(-)组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包膜外浸润、超声最大径、病理直径及PTC结节的回声、形态、边缘、微钙化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包膜外浸润、PTC结节形态及微钙化是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包膜外浸润、甲状腺结节形态及微钙化与PTC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相关。对PTC的超声及临床特征进行评估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对6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45例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患者石蜡组织BRAF V600E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32例存在突变;而在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组中未发现突变。BRAF 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肿瘤直径组之间的比较差异以及在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肿瘤的大小和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民族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的甲状腺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病理标本,并根据患者民族将其分为壮族病例150例和汉族病例1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BRAF基因V600E位点的突变情况。结果 300例甲状腺癌患者中,突变型221例,野生型79例。壮族和汉族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72.00%vs. 7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民族不同性别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同性别不同民族甲状腺癌患者间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0岁的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为88.67%,明显高于≥40岁患者的5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肿瘤最大径及不同淋巴结数目的甲状腺癌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相似文献   

7.
甲状腺乳头状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上升较快。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B-raf蛋白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联系近年来研究较多。本文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B-raf蛋白表达三个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讨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B-raf蛋白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癌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组织细胞肉瘤(H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组化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例原发性肝HS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影像学和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HS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50岁和51岁。患者均表现为右上腹部疼痛不适。影像学示肝右叶占位。镜下肿瘤与周围肝组织分界不清,呈侵袭性生长;肿瘤细胞弥漫分布,体积大、圆形或椭圆形,大部分区域瘤细胞黏附性差;瘤细胞胞质丰富、嗜伊红,部分呈泡沫状或充满微空泡;亦可见多核瘤巨细胞,部分瘤巨细胞内可见吞噬的红细胞;背景中常见小淋巴细胞、浆细胞、中性及嗜酸性粒细胞等反应性细胞。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CD68、CD163和lysozyme(+);CK、Her Par-1、AFP、HMB45、CD3、CD20、CD1a、CD21、CD35和MPO均(-)。结论肝HS是一种极其罕见的淋巴组织恶性肿瘤,仅从组织形态学上难与滤泡树突细胞肉瘤、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瘤、透明细胞型肝细胞癌等相鉴别,诊断与鉴别诊断还依赖于组织形态与免疫组化结果。目前对组织细胞肉瘤尚无统一的确切的治疗方案,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基因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442例PTC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 (1)442例PTC患者中,423例患者检出基因突变,其中BRAF(385例)、RET(24例)、KRAS(5例)、NTRK3(3例)、NTRK1(3例);(2)BRAF基因突变仅与肿瘤最大径相关(P=0.006);(3)V600E突变丰度与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单/双侧、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亚型(P均<0.05)相关;(4)V600E不同突变丰度与肿瘤最大径、癌灶分布、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亚型(P均<0.05)相关。结论 应用NGS技术可以明确PTC各驱动基因变异的独特特征,此外BRAF基因V600E突变与多项高危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广东梅州客家人群甲状腺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 (BRAF)基因V600E突变特点。方法 收集316例广东梅州客家地区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BRAF基因V600E突变检测结果,对BRAF基因V600E突变与肿瘤特征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16例患者BRAF基因V600E总体突变率为75.3% (238/316),其中乳头状癌突变率为77.0%(238/309)。单因素分析显示BRAF基因V600E突变型患者肿瘤径线较小,纵横比大于1、微钙化比例较高,Ⅵ区和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比例较低(P均<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BRAF V600E突变与Ⅵ区淋巴结转移(OR = 2.289, 95% CI = 1.283 ~ 4.081, P = 0.005)、超声回声(OR = 0.419, 95% CI = 0.209 ~ 0.841, P = 0.014)及粗大钙化(OR = 3.673, 95% CI = 1.395 ~ 9.668, P = 0.008)有关。结论 广东梅州客家地区人群甲状腺癌BRAF基因V600E突变率较高,BRAF基因V600E突变者易发生Ⅵ区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1.
组织细胞肉瘤(histiocytic sarcoma,HS)是一种瘤细胞具有成熟组织细胞形态与免疫表型特征的恶性肿瘤,不包括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相关的肿瘤性增生[1].此类肿瘤罕见,诊断与鉴别诊断亦很困难.本文总结了3例HS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并复习国内外文献资料,以提高对HS的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和预后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LCH)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其预后与BRAF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2-10—2021-08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病理科确诊的15例LCH,研究其临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特征,检测BRAF V600E突变,并进行随访,分析BRAF V600E突变与患者预后的关联。结果 15例中10例为男性,5例为女性,≥16岁者9例,<16岁者6例,15例均为单病灶,其中9例发生于骨骼,5例发生于淋巴结,1例发生于皮肤。组织学均见特征性的朗格汉斯细胞增生。免疫表型:肿瘤细胞Langerin、S-100、CD1a及CyclinD1均为阳性。15例中7例伴有BRAF突变(约53.3%)。结论 LCH多见于男性患者,单系统发病较多,免疫组化Langerin、S-100和CD1a表达对准确诊断必不可少,CyclinD1可区分肿瘤性朗格汉斯细胞与反应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检测为该疾病诊断的金标准,BRAF V600E突变在该疾病的发病及进展中有一定意义,但...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探讨伴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ue B1,BRAF)突变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carcinoma of thyroid,PTC)患者超声特征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纳入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2022年1月收治PTC患者共417例,均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分析不同亚型患者BRAF V600E突变阳性率和淋巴结转移情况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BRAF V600E突变对不同亚型患者超声图像特征的影响。结果:①高细胞亚型BRAF V600E突变阳性率显著高于经典亚型、滤泡亚型(P<0.05);②BRAF V600E突变阳性人群不同亚型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亚型BRAF V600E突变阳性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BRAF阴性者(P<0.05);③合并BRAF V600E突变不同亚型患者钙化类型和是否贴近被膜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BRAF V600E突变与经典亚型/高细胞亚型患者钙化特征独立相关(P<0.05)。结论:合并BRAF V600E突变PTC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几率更高;BRAF V600E突变存在可影响经典亚型/高细胞亚型PTC患者超声图像钙化类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BRAF V600E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诊断的LCH患者临床资料并对石蜡包埋的活检组织进行BRAF V600E的检测。全部病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 V600E突变蛋白的表达,部分病例同时采用HRM-Sanger测序法进行基因检测(31例)。结果:本研究组中LCH患者BRAF V600E总体突变率为58%(29/50),免疫组化法测定阳性率为56%(28/50);而HRM-Sanger测序法阳性率为54.8%(17/31)。在14例基因检测阴性患者中2例突变蛋白检测阳性(2/14,14.3%);17例患者基因检测阳性中有1例患者突变蛋白检测呈阴性(1/17,5.9%);BRAF V600E突变与年龄、性别、临床分级及治疗反应均无显著相关性,突变患者与野生型患者的3年总体存活和无病存活时间也无统计学差别。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 V600E突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58%的中国人群LCH患者存在BRAF V600E突变,提示该病是一种克隆性疾病,但是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细针穿刺诊断甲状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的细胞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4例甲状腺LCH的细针穿刺进行常规涂片并观察细胞学特点、沉渣包埋及免疫组化标记,对其中3例行BRAF V600E突变检测。结果 4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8~40岁,均为系统性LCH累及甲状腺,其中1例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涂片见大量单个散在或松散聚集的组织细胞,细胞核略增大,核膜不规则,可见明显纵行核沟,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背景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不等。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S-100、CD1a和CD68(+),TTF-1和AE1/AE3(-)。基因突变检测BRAF V600E突变(-)。结论甲状腺LCH少见,临床表现不典型,细胞学形态易混淆,术前诊断难度高。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关键在于对该疾病的认识及免疫组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基因V600E蛋白突变特异性抗体(即BRAF V600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n 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 V600E在315例样本中的表达(包括151例PTC)。结果 (1)BRAF V600E在PTC中阳性率为36.4%,显著高于甲状腺对照组(15.8%,P0.05)及其他病变组(6.3%,P0.05),且高于甲状腺对照组中的结节性甲状腺组(18%,P0.05)和滤泡型肿瘤组(7.1%、Fisher's精确值=0.0359),与乳腺病变组(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RAF V600E在PTC中表达与有无甲状腺被膜外侵、有无淋巴结转移2个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被膜外侵组(71.5%)显著高于无被膜外侵组(28.5%),有淋巴结转移组(9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8.2%),与组织学类型、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是否多发肿块无关;(3)BRAF V600E在PTC伴随桥本组阳性率(59.1%)高于PTC无伴随病变组(30.7%,P0.05),PTC伴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或滤泡型腺瘤组、或钙化组与PTC无伴随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RAF V600E基因蛋白在PTC中高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提示BRAF V600E基因蛋白可能在PT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石蜡包埋组织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状态及其与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组织学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144例甲状腺石蜡组织中Braf V600E基因突变。结果 122例甲状腺癌中发现Braf V600E基因突变77例,突变率为63.1%。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年龄、性别、肿瘤良恶性、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以及肿瘤大小密切相关(P<0.01),与肿瘤的被膜侵犯及广泛转移有关(P<0.05)。22例良性甲状腺病变组织中Braf V600E基因均未检测到突变。结论 Braf V600E基因可以作为甲状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一个重要生物标记物,其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突变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性质及肿瘤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结直肠腺癌BRAF基因突变的检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法检测结直肠腺癌患者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BRAF基因突变情况,分析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17例BRAF基因突变结直肠腺癌病例中,16例为15外显子突变,1例为11外显子突变。16例中,突变位于15外显子第600位密码子14例,包括第1 799位碱基T突变为A(Val600Glu,V600E)13例(92.9%),第1 799、1 800位碱基T、G突变为A、A(Val600Glu,V600E)1例;突变位于15外显子第594位密码子2例,均为第1 780位碱基G突变为A(Asp594Asn,D594N)。1例11外显子突变位于第468位密码子,第1 403位碱基G突变为C(Gly468Va,G468V)。BRAF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组织学分级为Ⅲ级的BRAF基因突变患者数多于Ⅱ级(P=0.029);临床分期为Ⅳ期的BRAF基因突变患者数多于Ⅱ期、Ⅲ期(P=0.011)。结论:BRAF基因突变与结直肠腺癌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相关,随着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增加,BRAF基因突变率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鞍区BRAF突变型纤维黄色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1-08—2014-11间收治的3例鞍区纤维黄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头部影像学表现、病理组织形态、免疫组化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12~51岁,平均33岁。患者以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部磁共振检查显示垂体内占位性病变。3例均经鞍区组织活检证实。病理检查见较多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散在杜顿多核巨细胞,伴纤维组织增生及散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68(+),CD1a和S-100(-)。3例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均为(+)。结论该病罕见,临床表现为头痛,也可无明显头部症状。纤维黄色瘤累及头部时可见鞍区内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及纤维化,需要与垂体瘤及淋巴细胞性垂体炎等疾病鉴别。该病有可能是Erdheim-Chester病早期改变或者局部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BRAF V600E突变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的超声图像特征,探讨其淋巴结转移风险。方法 选取我院经穿刺或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PTC患者417例,分析不同病理组织学分型PTC的BRAF V600E突变阳性率、淋巴结转移率及其超声图像特征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RAF V600E突变与不同亚型PTC超声图像特征的关系。结果 417例PTC患者中共检出BRAF V600E突变阳性327例,其中经典亚型、滤泡亚型及高细胞亚型PTC患者中BRAF V600E突变阳性率分别为73.53%、66.67%及86.96%,高细胞亚型BRAF V600E突变阳性率高于经典亚型和滤泡亚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RAF V600E突变阳性的PTC患者中,经典亚型、滤泡亚型及高细胞亚型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结节钙化类型及边缘贴近被膜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亚型BRAF V600E突变阳性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率均高于突变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RAF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