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宝爱  闫锋  申晨曦  马敏  张福生  杜晨晖  闫艳 《中草药》2021,52(8):2400-2407
目的建立大宗中药材酸枣仁的多指标含量测定方法,为准确发现酸枣仁和理枣仁中差异性质量控制成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MS/MS多反应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正、负离子切换扫描模式,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150 mmX2.1 mm,1.8μ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0.1%甲酸水(A)-乙腈(B),进行梯度洗脱,测定16批酸枣仁和13批理枣仁中乌药碱、木兰花碱、维采宁Ⅱ、斯皮诺素、当药黄素、山柰酚-3-O-芸香糖苷、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PLS-DA)评价酸枣仁和理枣仁中9种成分的差异。结果 9种成分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1,仪器精密度RSD4.6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41%~106.25%,RSD3.75%。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酸枣仁中乌药碱、木兰花碱、当药黄素、山柰酚-3-O-芸香糖苷、酸枣仁皂苷A和B的含量显著高于理枣仁(P0.01),而理枣仁中斯皮诺素、维采宁Ⅱ和6''-阿魏酰斯皮诺素的含量显著高于酸枣仁(P0.01)。PCA和PLS-DA结果表明,酸枣仁和理枣仁可明显分开,两者组内样品成分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而组间差异较大。结论建立了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的酸枣仁和理枣仁质量差异性评价方法,为两者质量差异性评价的指标成分选择提供依据,为阐明理枣仁可否作为酸枣仁的代用品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李泽  杜鹤  解玉军  衡依然  段慧竹  裴香萍  闫艳  杜晨晖 《中草药》2021,52(16):4811-4824
目的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和网络药理学分析预测炒酸枣仁饮片潜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al trap mass spectrometry,UHPLC-Q-Orbitrap-MS)解析生、炒酸枣仁饮片的主要成分,运用多元统计分析结合VIP1和P0.05筛选出炮制前后潜在的差异化学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核心靶点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关系,预测炒酸枣仁潜在的Q-Marker,以潜在Q-Marker为指标对市售样品进行含量测定,验证Q-Marker的科学性。结果生、炒酸枣仁共鉴定54个化学成分,包括斯皮诺素、当药黄素等黄酮类成分,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等皂苷类成分,以及木兰花碱、乌药碱等生物碱类成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共找到木兰花碱、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白桦脂酸等28个差异性成分;经网络药理学分析筛选出包括17个差异成分的Q-Marker库,分别为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美洲茶酸、白桦脂酸、木兰花碱、乌药碱、去甲荷叶碱、巴婆碱、斯皮诺素、当药黄素、维采宁Ⅱ、6"'-对-香豆酰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芹菜素、桦木酮酸、牡荆素、异牡荆素;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及市售样品测定结果,最终确定木兰花碱、乌药碱、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B作为炒酸枣仁的Q-Marker。结论分析预测的Q-Marker为炒酸枣仁的整体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功效关联物质的研究及作用机制的阐释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周赛男  陈安家  郭宝林  张庆英  秦小龙 《中草药》2019,50(11):2712-2717
目的研究和比较全国7大产区不同产地酸枣仁药材中2种黄酮和2种皂苷的含量,筛选优质药材来源。方法 2016年和2017年2个年度对7大产区进行调查和样品收集,共收集样品74份,使用UPLC-UV-ELSD检测斯皮诺素和6′′′-阿魏酰斯皮诺素2种黄酮,以及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2种皂苷的含量。结果 2016、2017年采集样品中酸枣仁样品中斯皮诺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52%~0.102%和0.049%~0.144%,6′′′-阿魏酰斯皮诺素质量分数分别为0.021%~0.072%和0.026%~0.088%,酸枣仁皂苷A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16%~0.061%和0.033%~0.054%,酸枣仁皂苷B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08%~0.046%和0.005%~0.046%。结论经相关性分析,7个大产区间各成分含量基本上没有显著差异,斯皮诺素含量较高的产地有山西临汾(包括大宁和吉县)、河北涉县、河北迁安、甘肃庆阳、陕西眉县、陕西合阳、辽宁建昌、天津蓟县,酸枣仁皂苷A含量高的产地为山东各地,以及河北内丘和陕西渭南。综合比较山东各地2类成分含量普遍都高且变化较小。相关性分析也显示2种黄酮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2种皂苷含量的相关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天津产与市售野生酸枣仁的质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广璐  李国辉  李天祥 《中草药》2015,46(5):751-755
目的对天津产酸枣仁Ziziphi Spinosae Semen进行质量分析评价研究,并与市售其他产地的酸枣仁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结合区域分层抽样法采集天津4个区域12批酸枣野生样品,采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白桦脂酸的量。结果天津产野生酸枣仁中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白桦脂酸量分别为0.810~1.925、0.695~1.708、0.201~0.390、0.651~0.789 mg/g;河北承德酸枣仁白桦脂酸量最高,达到1.654 mg/g。结论天津产野生酸枣仁质量较优,其中八仙山酸枣仁质量优势尤为突出,其他3个区域与市场流通的酸枣仁药材平均质量水平相当。  相似文献   

5.
崔小芳  杜晨晖  裴香萍  秦雪梅  闫艳 《中草药》2019,50(19):4634-4642
目的从肠道菌群代谢转化的角度,研究酸枣仁水提取物转化前后原型及代谢产物。方法酸枣仁水提取物与正常人肠道菌群在厌氧条件下分别共孵育0.083、1、4、12、24h。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对孵育液中的化合物进行鉴定并分析代谢途径,继而以化合物峰面积百分比为指标,绘制不同时间点孵育液中黄酮、皂苷和生物碱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酸枣仁水提取物中共表征了31种原型成分,转化后的提取物中鉴定了4个代谢产物。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转化24 h内无明显降解。黄酮类成分的代谢反应类型丰富且反应程度剧烈,在24 h内降解完全。酸枣仁皂苷A和B主要发生水解反应。乌药碱、酸李碱、山柰酚-3-O-芸香糖苷、斯皮诺素、维采宁、酸枣仁皂苷A和B可作为酸枣仁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结论将肠道菌群体外转化作为逆向佐证体内研究结果的一种方式,为中药Q-marker的预测提供一种新思路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宋伟  唐生安  曹冰雁  符敬伟  乔卫 《中草药》2018,49(5):1123-1131
目的建立酸枣仁黄酮部位不同配伍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其与解郁安神功效的谱效关系。方法采用Spearman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将HPLC指纹图谱中各组分特征峰的峰面积与小鼠行为学指标数据相关联。结果酸枣仁黄酮部位HPLC指纹图谱中与药效有较强相关性的成分有5个,分别为维采宁-Ⅱ、牡荆素葡萄糖苷、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6′″-对羟基苯甲酰斯皮诺素。结论通过谱-效相关性分析,推测出酸枣仁黄酮部位发挥抗抑郁、镇静催眠作用的有效成分,为酸枣仁有效成分筛选及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LC-MS/MS法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简单、快速、灵敏同时测定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的LC-MS/MS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50 mm×2.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5 mmol.L-1甲酸铵-0.1%甲酸缓冲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25 mL.min-1;柱温为40℃;质谱条件:采用负离子的模式,以MRM配对离子方式进行定量,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的选择检测离子质荷比分别为m/z 1251.9→1251.9,1089.9→1089.9和607.3→427.1。结果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分别在50~1000 ng.mL-1、25~500 ng.mL-1和12.5~500 n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的最低检测限(LOQ)分别为5,2.5和0.5 ng.mL-1;平均回收率为99.35%~101.10%,RSD5.01%(n=9)。三批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的含量分别为1.28~1.38 mg.g-1、1.02~1.11 mg.g-1和1.05~1.24 mg.g-1。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可用于酸枣仁中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采收期,以及酸枣仁的种皮和种仁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阐明"抢青"采收对于酸枣仁质量的影响。方法:采集了山西、河北、山东等4个酸枣仁主产地从8月下旬—11月上旬不同采摘时间的样品,以及分离出种仁和种皮,采用超高效液相紫外检测器串联蒸发光检测器(UPLC-UV-ELSD)法测定其中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和酸枣仁皂苷B的含量。结果:4个产地不同采收期采集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均显示随着酸枣果实成熟,黄酮类成分和皂苷类成分的含量逐渐增高,9月下旬—11上旬含量基本稳定。成熟期斯皮诺素的含量是8月下旬含量约3倍,各成分在种仁中含量显著高于种皮。结论:"抢青"采收严重影响酸枣仁药材中黄酮类和皂苷类含量,应严格控制酸枣仁的"抢青"采收。  相似文献   

9.
《中成药》2017,(5)
目的建立酸枣仁Ziziphi spinosae Semen黄酮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其中2种成分的含有量。方法以斯皮诺素为参照峰,建立10批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酸枣仁黄酮甲醇提取物的分析采用Agilent TC-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醋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结果 HPLC指纹图谱中有10个共有峰,并鉴定出其中8个(维采宁-Ⅱ、牡荆素葡萄糖苷、异斯皮诺素、斯皮诺素、6''-pyridyloylspinosin、6''-对羟基苯甲酰斯皮诺素、6''-阿魏酰斯皮诺素、6''-对香豆酰斯皮诺素)。斯皮诺素和6''-阿魏酰斯皮诺素分别在15.00~40.00μg和5.00~14.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100.5%(1.6%)和100.4%(1.6%)。结论该方法准确、简单、可靠,可用于酸枣仁黄酮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百合枣仁袋泡茶的制备工艺,建立简单、快速、灵敏同时测定百合枣仁袋泡茶中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的HPLC-MS方法。方法采用MRM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模式,Welch Ultimate XB-C18(2.1 mm×50 mm,5μm)色谱柱,0.1%甲酸水-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60 mL/min,柱温30℃。结果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在5~100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5.83%~100.02%,RSD值在3.0%~7.8%之间;10批百合枣仁袋泡茶的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斯皮诺素含量分别为(102.92±2.60)μg/g、(49.81±1.12)μg/g和(205.28±5.95)μg/g,其RSD值分别为3.86%、2.25%和2.90%。结论该法专属性强、快速灵敏、操作简单快捷,可用于百合枣仁袋泡茶中酸枣仁皂苷A、B和斯皮诺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