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生脉注射液对气阴两虚证2型糖尿病治疗前后血管炎症因子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TNE-α)及气阴两虚证证候表现的变化。方法将48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8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IL-6、TNF-α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改善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证候表现。结论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生脉注射液能降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改善气阴两虚证候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益气养阴方(YQYYF)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疗程为8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 h胰岛素(2h FINS)、空腹C肽(C-P)、餐后2 h C肽(2h C-P)、胰岛细胞功能相关指标(HOMA-IR、HOMA-B)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明显改善,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改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BG2、h B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C-P2、h C-P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HOMA-I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FBG、2h BG水平及HOMA-IR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C-P2、h C-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可以改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的症状,降低其血糖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化痰祛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的临床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160例2型糖尿病I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足三里等穴配合化痰祛瘀方,对照组给予吡格列酮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血脂水平,胰岛素抵抗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C反应蛋白、TNF-α、IL-6水平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化痰祛瘀方治疗2型糖尿病IR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血糖、血脂水平,并可降低胰岛素敏感指数和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瘦素、TNF-α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模型。测定大鼠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和治疗后各组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测定血脂、血清瘦素、TNF-α。结果:益气养阴活血方能有效降低模型大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清瘦素、TNF-α,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改善脂代谢紊乱状况。结论:益气养阴活血方调控血清瘦素、TNF-α水平可能是其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内炎症状态及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对T2DM患者体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初诊T2DM患者接受为期2周的CSII强化治疗,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浓度,同时测定T2DM患者空腹胰岛素水平,采用稳态模型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选择基线资料匹配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T2DM患者炎症因子IL-6(P<0.01)、TNF-α(P<0.05)、CRP(P<0.05)显著增高。(2)炎症因子IL-6、TNF-α、CRP与HOMA-IR呈正相关(r1=0.6071,P<0.05;r2=0.8033,P<0.01;r3=0.7435,P<0.01)。(3)CSII治疗2周后炎症因子IL-6、TNF-α、CRP明显降低(P均<0.05),HOMA-IR明显降低(P<0.01)。结论新诊断的T2DM患者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这种炎症状态与胰岛素抵抗形成有关,短期CSII治疗除降低血糖外,能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炎症,减轻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通络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2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通络方,12周后比较2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及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压、血糖、尿素氮(BUN)、肌酐(Scr)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UAE、CRP、TNF-α水平均降低(P<0.05~0.01),治疗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过程均未出现肾功能恶化。结论 益气养阴通络方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症状,降低炎症因子CRP、TNF-α水平,减少蛋白尿,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微炎症状态有明显的干预作用,从而延缓了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观察玉泉丸和降糖丸治疗糖尿病(消渴病)气阴两虚证的疗效.方法 对136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4例,给予玉泉丸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降糖丸治疗.疗程为8周.在治疗前后进行疗效指标检查.结果 玉泉丸在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IAI、IR指标上,P均<0.05.降糖丸在中医症状积分、空腹血糖、餐后血糖、IAI指标上,P均<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比较P<0.01.结论 玉泉丸在改善症状、降糖、胰岛素敏感指数及胰岛素抵抗指数、降脂方面有一定疗效;降糖丸在改善症状、降糖、胰岛素敏感指数方面有一定疗效.且两组比较,玉泉丸组疗效优于降糖丸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滋肾活血方对156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56例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中药治疗组采用滋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贝那普利片治疗,疗程12周。结果:治疗组TNF-α、hs-CRP、尿蛋白排泄率、血糖及中医症状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TNF-α、hs-CRP、尿蛋白排泄率、血糖、血脂及中医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活血方能降低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肾病Ⅲ期患者的血脂、TNF-α、hs-CRP,减少尿蛋白的排出,减轻肾损害,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维生素D辅助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2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常规性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维生素D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2组糖脂代谢、细胞炎性因子、Hcy及瘦素水平。结果 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型半胱氨酸(Hcy)、瘦素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CRP、IL-6、TNF-α水平,Hcy、瘦素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辅助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促进细胞炎性因子、糖脂代谢、Hcy及瘦素水平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II)治疗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对2型糖屎病(T2-DM)患者血糖及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116名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CSII和MSII强化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波动情况、血清CRP、TNF-α的变化.结果:CSII组与MSII组的血糖达标时间,CSII组显著短于MSII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7个时点指血血糖水平显著降低,达标时血糖CSII组明显低于MSII组(P<0.05);达标时最高与最低血糖的差值CSII组明显小于MSII组(P<0.05).两组血清CRP治疗后均有显著降低(P值均<0.05),且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TNF-α均有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II与MSII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均能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促进短期血糖达标,降低血清CRP,但CSII治疗较MSII优.方法:结果:结论:  相似文献   

11.
《脾胃论》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脾胃论》一书在脏腑学说及脏腑辨证用药方面的运用。“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倡言脾胃论,对于疾病发病机制、脏腑病机及治疗用药无不是以脾胃为中心来认识的,建立了以脾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辨证用药体系,变五脏用药为升降浮沉补泻法。该辨证体系以五行、运气等学说为理论依据,强调“藏气法时”、升降浮沉,在方法上高人一畴。《脾胃论》并非专论脾胃病,而脏腑辨证不只辨杂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学生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随机选择某卫生职业学校实验指导教师、实习生和实习医院临床带教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座谈了解实习实训问题的原因。结果实习实训教学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结论职业学校应围绕职业观的形成开展养成教育;在通科教育基础上进行专门化培训;扩大教师队伍并加速"双师"建设进程;扩充实习基地并进行科学管理;加强实验室建设并提高仿真功能,为培养合格的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林兰  李英  张雪原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13-115
目的研究复方炉锌硼散的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制定复方炉锌硼散的制备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活性较强的黄连和冰片两种成分作定性鉴别,并选2011年2月~2011年8月新生儿脐炎患者60例,男女各30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作临床观察,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结果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复方炉锌硼散质量稳定,采用薄层鉴别复方炉锌硼散中黄连、冰片两成分,色谱斑点清晰,附近无杂质斑点干扰,专属性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临床疗效结果显示,复方炉锌硼散(观察组)治疗新生儿脐炎总有效率为96.67%,氧化锌软膏(对照组)治疗新生儿脐炎总有效率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1,P〈0.05)。结论复方炉锌硼散设计合理,稳定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内经》,《金匮要略》中阐述胸痹心痛之病机,皆与脾胃关系密切。杨师继承《内经》、《金匮要略》中胸痹心痛从脾胃论治的学术思想,师古而不泥古,通过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科研验证,得出胸痹心痛的基本病机是以脾虚为主为始,痰瘀互阻,壅遏脉道,表现为本虚标实之证。提出胸痹心痛应从脾胃论治,针对气虚痰瘀的病机创立了益气化痰、活血通络之法,临床疗效颇著。  相似文献   

15.
健脾疏肝利水法为主内外合治恶性腹腔积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健脾疏肝利水为主的中医药内服外敷治疗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设治疗组 3 8例采用内服中药加中药外敷腹部 ,配服西药利尿剂。对照组 2 7例 ,常规服西药利尿剂及对症治疗 ,疗程均为 1个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65 7% ,对照组有效率为 48 1% (P <0 0 5 )。生存期 6个月以上、1年以上者 :治疗组分别为 12例、4例 ,对照组为 5例、0例。提示以中医药内外合治为主对恶性腹腔积液疗效明显高于单纯用西药利尿剂  相似文献   

16.
刘辉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4):125-126,130
PBL与CTM相融合的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为了探索这种教学方法在《护理与伦理法规》课中的应用效果,我们以护理专业的学生为对象,进行了实践尝试,并采用问卷调查和理论考试两种考核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分析和评估,肯定了PBL与CTM相融合的教学法是提升护生《护理与伦理法规》课教学质量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气机升降普遍存在自然界中,亦存在于人体中。它体现了各脏腑的生理功能,对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脾胃升降失调,疾病由此而生也,而在脾胃气机升降协和中,肝肺气机对其有着重要的作用。故治疗脾胃病时,尤为重视肝肺气机升降。笔者从疏肝达肺、益肝补肺两法中以调肝肺气机为要治脾胃病,协调肝肺气机,恢复脾胃升降,而达到治愈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疗事业的飞速发展 ,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投入越来越大 ,特别是对手术室医疗仪器与器械的投入更是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而这些仪器与器械的科学性大、做工精细、材料考究、价格昂贵 ,最重要的是使用率高。这就对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如何加强责任心 ?如何管理与保养 ?如何安全有效地清洗、消毒 ?这是现代医院手术室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 建立严格的仪器、器械管理制度设备引进后 ,必须加强使用管理 ,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保证使用效率 ,建立使用责任制度 ,保证使用效率 ,建立使用责任制度。将万元以上仪器、器械专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对1985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672例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22例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2例吻合口瘘患者,16例积极治疗成功,6例死亡。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原因多样,应及早发现、明确诊断、采取综合的处理方法能有效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Astragali and Angelica (A&amp;A) of Chinese herbs in acut e 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and the related intracellular signal transd uction mechanism.Methods Acute ischemic renal injury in rats was induced by clamping in renal pedicel for 45 minutes. Rats in therapy group were given a single dose (2 ml/day) of A&amp; A for 3 days before clamping, and then continued for another 3 days. Forty-fiv e minutes after clamping and at different reperfusion time, serum creatinine (Scr) and renal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taken and compared in both groups. The p 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 positive cell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h istochemistry. Extracelluar regulating kinase (ERK) and c-Jun N-terminal kina se (JNK) activity was assayed by specific substrate phosphorylation with immunop recipitation. Results At the 24th hour of reperfusion, Scr was lower in A&amp;A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 trol. Much less necrotic tubular cells, casts, and more PCNA-positive cells were found in A&amp;A group. ERK activity decreased after clamping, and recovered a t 5 minutes of reperfusion.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JN K activity did not change after ischemia, but increased at 5 minutes and peaked at 20 minutes of reperfusion. JNK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A&amp;A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A&amp;A protected kidney against ischemic insult and accelerated both functional and histological recovery after acute 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which may associate with the change of JNK signaling pathw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