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优化枳茵益子安母颗粒成型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合格颗粒收率、溶化时间、吸湿率为评价指标,淀粉-糊精用量比例、辅料-浸膏用量比例、乙醇体积分数为影响因素,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淀粉-糊精用量比例6∶1,辅料-浸膏比例2.24∶1,乙醇体积分数81.51%,合格颗粒收率95.12%,溶化时间19.24 s,吸湿率12.768 3%,休止角27.23°,临界相对湿度78%。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用于枳茵益子安母颗粒的成型工艺。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7,(8)
目的优化葛芪颗粒水提醇沉工艺。方法选择浸膏得率和黄芪甲苷含有量作为评价指标。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水提工艺;以含醇量、浸膏相对密度、静置时间为影响因素,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醇沉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提取3次,每次1 h,加水量12、8、8倍,浸膏得率29.62%,黄芪甲苷含有量0.24 mg/g;最佳醇沉工艺为含醇量60%,浸膏相对密度1.15(60℃),静置16 h,浸膏得率16.23%,黄芪甲苷含有量0.28 mg/g,与预测值一致。结论该方法简单稳定,可用于水提醇沉葛芪颗粒。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复方苦参注射液为模型药物,对其醇沉工艺进行优化,并对醇沉过程中颗粒沉降过程及其特点进行研究,掌握其沉降机制和过程变化规律,探讨过程控制模式在中药生产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复方苦参注射液为研究对象,以生物碱及大泽米苷成分的保留量为评价指标,优化醇沉工艺,同时结合对醇沉过程中形成的沉淀颗粒的数量、密度、沉降速度等参数的测定确定醇沉时间,理解工艺过程.结果:优选出的醇沉工艺为醇沉2次,乙醇浓度依次为60%,80%~90%.该过程随着沉降时间的延长,生物碱类成分有一定的下降,一次醇沉36 h,二次醇沉6h即可满足生产要求.10 μm及25μm颗粒在第1次醇沉过程中完全沉降所需时间分别为157.7,25.2 h;在第2次醇沉过程中完全沉降所需时间分别为84.2,13.5 h.结论:优化后的醇沉工艺能够更好地保留指标成分,节约时间,减少能耗.同时也证实了中药注射剂的生产质量是可以控制和把握的,但过程控制模式应在充分理解过程的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制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金钱草醇提水沉工艺。方法以槲皮素、山柰素总含有量及干膏率为评价指标,乙醇体积分数、乙醇用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醇提工艺,再以加水量、药液密度、静置时间为影响因素,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水沉工艺。结果最佳醇提条件为50%乙醇提取3次,每次0. 5 h,加醇量10、8、8倍,槲皮素、山柰素总含有量301. 77μg/mL,干膏率18. 9%,综合评分94. 30;最佳水沉条件为药液密度1. 2,加水量30倍,静置20 h,槲皮素、山柰素总含有量296μg/mL,干膏率15. 05%,综合评分97. 28。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醇提水沉金钱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妇舒宁颗粒水提醇沉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 ,以小檗碱得率作为考核指标 ,对影响水提醇沉工艺的药材破碎度、煎煮次数、加水量、煎煮时间、醇沉浓度等因素水平进行考核。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切为0.2cm的薄片 ;加水煎煮3次 ;首次加水量为药材的8倍 ,其余为7倍 ;首次煎煮1.5h ,其余煎煮1.0h ;醇沉时乙醇浓度为50%。结论 :以上条件为妇舒宁颗粒水提醇沉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选银胡抗感合剂最佳醇沉工艺。方法:以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醇沉的因素如醇沉温度、醇沉时间和水提膏密度进行单因素考察。结果:银胡抗感合剂最佳的醇沉工艺条件为:水提膏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后,在温度为30℃时加入适量的乙醇使含醇量为60%,醇沉4h。结论:优选出的醇沉工艺稳定、可行,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复方土茯苓颗粒提取、醇沉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复方土茯苓颗粒的提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复方土茯苓颗粒提取、醇沉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提取物中牛膝含有的蜕皮甾酮。结果:确定提取工艺为第1次用8倍量水煎煮1h,第2次用7倍量水煎煮1h;醇沉工艺为将药液浓缩至0.5g/mL(相当于药材),边搅拌边加适量乙醇至浓度为60%,静置12h,分离上清液。结论:验证试验表明,该提取、醇沉工艺客观可行、稳定合理,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中药醇沉工艺中颗粒沉降过程及其特点进行研究,初步了解不同种类中药醇沉过程中沉降颗粒的基本特点及其关键工艺参数,掌握沉降过程的规律,为醇沉工艺设计及工业化应用提供指导.方法 以丹参、苦参和枳壳3种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3种药材提取液醇沉过程中有效成分的保留量,同时测定了沉降颗粒含量、颗粒粒度和沉降速度等参数.结果 不同药材有效成分保留量在醇沉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沉降颗粒含量随着静置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丹参、苦参和枳壳沉降颗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6.272,131.820 和0.684 μm,最小粒径分别为2.000,6.325和0.142 μm,平均沉降速率分别为5.04×10~(-4),1.95×10~(-4)和1.63×10~(-7) m·s~(-1).结论 中药醇沉时,形成的杂质颗粒有两种沉降方式:一种是自由沉降,另一种是絮凝沉降.应根据不同种类中药醇沉颗粒的沉降过程及其特点进行工艺设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必康颗粒水提醇沉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橙皮苷量和干膏率综合评分作为指标,运用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最佳工艺。以饮片加水量,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水提的影响因素;以水提浓缩液相对密度,醇沉浓度和醇沉时间为醇沉的影响因素。结果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饮片加水12倍,加热煎煮提取3次,每次1 h;水提浓缩液相对密度为1.10(60℃),用乙醇沉淀,乙醇浓度为60%,并将其静置48 h。结论通过实验得出该优选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稳定合理可行的,适合作为本制剂的标准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优选八珍颗粒的醇沉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及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考察药液含醇量、静置时间、相对密度等对醇沉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醇沉工艺为药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加95%乙醇至含醇量为55%,静置48h。结论:优化的醇沉工艺简单易行,适用于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1.
醇沉工艺是中药制药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精制操作单元。目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工艺操作简单粗放是导致醇沉浸膏质量波动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给临床用药的疗效与安全带来了风险。对此,文章对前人在醇沉工艺优化与过程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中药醇沉工艺精细化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优化枳术颗粒的提取工艺条件。 方法: 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分析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辛弗林提取率为指标,考察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枳术颗粒提取工艺的影响。 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称取处方量药材,加490 mL水煎煮3次,每次115 min,辛弗林提取率达90.57%。 结论: Box-Behnken法适用于枳术颗粒提取工艺的优选,建立的数学模型预测值与实验观察值相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化胃乃安新制剂的醇沉工艺,为胃乃安制剂二次开发的生产提供参考。方法 以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收率及总固体去除率为综合评分指标,考察醇沉工艺的初始药液浓度、乙醇浓度等工艺参数,并以盐酸乙醇致急性胃溃疡、NaOH致胃黏膜损伤模型比较胃乃安新制剂供试品与原剂型的药效强弱。结果 综合评分由高至低的初始药液浓度分别为0.857,0.429,1.285 g·mL-1,综合评分及溃疡抑制率由高至低的乙醇浓度分别为50 %、70 %、60 %,胃乃安新制剂供试品抗盐酸乙醇致急性胃溃疡与NaOH致胃黏膜损伤的药效作用均优于原剂型。结论 采用0.857 g·mL-1药液浓度、50 %醇沉浓度可较好去除杂质、减少服用量、增强药效作用,可为胃乃安新制剂的生产工艺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该文采用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以醇沉后的糖去除率、五味子醇甲保留率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指标考察醇沉乙醇加入量、乙醇浓度、冷藏温度及冷藏时间4个醇沉工艺参数对于醇沉效果的影响。运用贝叶斯网络分析发现乙醇加入量和乙醇浓度为2个重要的醇沉工艺参数,然后运用遗传算法优化的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2输入4输出的网络模型,所得训练集回归模型R~2=0.983 8,MSE=0.001 1,验证集回归模型R~2=0.975 9,MSE=0.001 8,模型拟合精度和预测效果均比较理想。研究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用于五味子醇沉过程关键工艺参数辨析与过程建模。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多指标正交试验优选芪蛭益肺颗粒的最佳提取及醇沉工艺。方法以黄芪中黄芪甲苷、葶苈子中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的提取率及干膏得率为指标,优选芪蛭益肺颗粒的提取工艺;以黄芪甲苷、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β-D-龙胆双糖苷的保留率为指标,优选最佳醇沉工艺。结果最佳水提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1.5 h,共提取3次。最佳醇沉工艺为:浓缩至相对密度1.05~1.10(60℃),加乙醇至60%醇沉。结论本试验优选的水提醇沉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该制剂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姜石肠炎康颗粒醇沉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清膏相对密度、醇沉终点乙醇体积分数和静置时间为考察因素,以盐酸小檗碱、秦皮甲素的含量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结果优化出的最佳醇沉工艺为:清膏相对密度为1.09 g/ml,醇沉终点乙醇体积分数为62.5%,静置时间为23 h。最佳工艺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的偏差为-1.47%。结论优选出的醇沉工艺条件符合实际生产要求,且该工艺稳定,可行,预测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首乌颗粒水提醇沉工艺。方法以二苯乙烯苷含量和干膏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对水提工艺的影响;考察水提液相对密度、醇沉浓度、静置时间对醇沉工艺的影响。结果优选水提工艺:加12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优选醇沉工艺:水提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0℃),醇沉浓度60%,静置48 h。结论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制剂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优选乌鳖颗粒中间体的醇沉工艺,降低该制剂的日服用量。方法:通过考察卵巢摘除大鼠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的活性和幼鼠子宫、卵巢发育情况,评价乌鳖颗粒中间体醇沉工艺的合理性。以二苯乙烯苷、川续断皂苷Ⅵ和固含物转移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醇沉工艺。采用HPLC测定二苯乙烯苷、川续断皂苷Ⅵ含量。结果:乌鳖颗粒中间体醇沉前后对药效试验无显著性差异。最佳醇沉工艺为何首乌组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60℃),加乙醇使含醇量达60%,静置时间12 h,上清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1.20~1.23(60℃)。结论:药效评价结合单因素试验确定的何首乌组醇沉工艺更加合理、可靠,降低乌鳖颗粒日服用量的同时,还保证了该制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乙肝宁颗粒絮凝澄清工艺与醇沉工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选壳聚糖天然澄清剂用于乙肝宁颗粒的最佳絮凝工艺条件,改进乙肝宁颗粒的纯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药液浓度、药液pH、壳聚糖加入量三个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絮凝工艺与醇沉工艺对固形物与芍药苷的保留率、蛋白质与鞣质去除效果、薄层色谱等的影响.结果:药液浓度对絮凝效果有显著性影响;絮凝澄清工艺优于醇沉工艺.结论:壳聚糖絮凝工艺替代醇沉工艺用于乙肝宁颗粒的纯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的电渗析脱盐工艺,分析脱盐前后的成分变化和安全性,为该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脱盐率、含固量转移率和氨基酸(以牛磺酸、丙氨酸计)转移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上样液质量浓度、药液p H和脱盐时间对电渗析脱盐工艺的影响,比较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脱盐前后成分的变化,采用急性毒性试验评价脱盐前后的安全性。结果: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的最佳脱盐工艺为药液质量浓度34.00 g·L~(-1),药液p H 4~5,脱盐时间1.5 h。脱盐率90%,含固量转移率65%,牛磺酸、丙氨酸保留率均90%。脱盐前半数致死量(LD50)27.18 g·kg~(-1),经电渗析脱盐后最大耐受量37.48 g·kg~(-1)。结论:脱盐后的四角蛤蜊醇沉上清液毒性成分、盐分显著下降,效应物质基本保留,安全性明显提高。优选的脱盐工艺稳定可行,为该资源的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