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比较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腰椎融合术(U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效果。方法 收集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8例双节段LD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ULIF组和TLIF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腰部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使用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评估末次随访时患者腰椎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ULIF组患者术中未接受输血,TLIF组5例患者接受输血。ULIF组较TLIF组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短(P<0.05)。ULIF组出现3例术后并发症,TLIF组出现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部VAS评分、腿部VAS评分、ODI、JOA评分时间、组间、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腰、腿部VAS评分及ODI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P<...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MIS 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Open TLIF)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进行Meta分析,以判断2种手术方法的术后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进行系统检索;检索发表于2014年3月以前,以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为研究对象,采用RevMan5.2对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临床疗效的研究并进行系统分析?分析指标包括: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融合率?结果:通过初次筛选?二次筛选及再次筛选,本系统分析共纳入8项研究,其中随机对照研究2项,队列研究6项?所纳入的研究患者共866例,其中微创手术组417例,开放手术组449例?与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手术相比,微创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及术后早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融合率以及术前的VAS?OD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是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末次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与Open TLIF相比,MIS TLIF并不会增加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的早期并发症,也不会影响远期的融合率;此外,MIS TLIF在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的同时可早期缓解术后疼痛与功能恢复,表明MIS TLIF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疾病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小切口椎板开窗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0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3例,腰椎管狭窄症18例,腰椎Ⅰ~Ⅱ度滑脱9例。应用小切口椎板开窗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手术治疗,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前术后疼痛视觉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根据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9~25个月,平均16个月。手术时间(121.00±26.45)min;术中出血量(340.65±94.26)ml;术后引流量(156.36±43.73)ml。术后第3天、末次随访的VAS评分、ODI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Mac Nab评价临床疗效:优37例(74%),良11例(22%),可1例(2%),差1例(2%),总优良率达96%。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椎间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无机诱导因子支架材料在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中行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2例,所有患者均为单节段融合.依据椎间融合所采用的材料不同分为无机诱导支架材料组(A组)和减压后自体骨组(B组).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学会评分(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对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术后随访行X片和/或CT检查观察腰椎生理曲度、内固定在位状态和植骨融合等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12 ~ 21个月,平均(14.5±4.7)个月.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A组76min~118min,平均(90.6±36.5) min,B组72min~132min,平均(95±32.7)min;术中出血量:A组100~240ml,平均(158.7±78.4) ml,B组115~255ml,平均(170.7±61.5) 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临床症状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A组VAS评分术前平均为(7.5±1.7)分,术后12个月时改善为(2.5±1.2)分;ODI评分术前平均为(43.3±3.6)分,术后12个月为(10.7±2.9)分;JOA评分术前为(9.43±2.55)分,术后12个月为(16.07±1.02)分.B组VAS评分术前平均为(8.1±1.1)分,术后12个月为(2.4±1.7)分;ODI评分术前平均为(44.3±4.6)分,术后12个月为(12.7±4.1)分;JOA评分术前为(8.79±3.01)分,术后12个月时改善为(15.01±3.15)分.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两组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随访在VAS评分,ODI评分和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融合器下沉及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X片和/或CT二维重建提示术后12个月所有病例椎间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腰椎后路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内固定术中应用无机诱导因子支架材料能够获得同自体骨融合相近的椎间融合效果和临床疗效,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与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滑脱症术后初期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于我科治疗的腰椎滑脱症患者共48例.其中应用MIS-TLIF技术治疗患者23例,应用PLIF技术治疗2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前1d及术后1d血清肌酸激酶(CK)含量,并且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术后及随访时进行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scores,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变节段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CK水平、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MIS-TLIF组手术时间少于PLIF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d血清CK水平均低于PLIF组(P<0.05);两组VAS及ODI评分术后各时间段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MIS-TLIF组术后3d、1个月及3个月时VAS评分低于PLIF组(P<0.05),但6及12个月随访时VAS评分与PLIF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3、6、12个月)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随访均显示手术效果满意,在随访期内均获得较好的融合.结论 与传统开放PLIF术式相比,MIS-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单侧旁正中切口经椎间孔椎体融合术(TLIF)对手术侧与非手术侧椎旁肌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行单侧旁正中切口TLIF术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后手术侧与非手术侧多裂肌、竖脊肌横截面积(CSA)差异。观察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腰椎功能、功能障碍、腰腿疼痛及腰椎前凸角(LL)、手术节段前凸角(SL)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L5~S1近头侧、L3~L4、L4~L5手术侧与非手术侧多裂肌CSA及各节段手术侧与非手术侧竖脊肌C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5~S1近尾侧手术侧多裂肌CSA显著小于非手术侧(P<0.05)。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腰椎功能量表(JOA)评分、LL、SL较术前升高,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腰腿视觉模拟评分(VAS)则均较术前降低(P<0.05);患者术后6个月、末次随访时JOA、ODI、腰腿VAS评分及LL、S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旁正中切口TLIF术对术侧椎旁肌影响较小,可有效改善退行性腰椎疾病患者腰椎功能和功能障碍,减轻其术后腰腿疼痛,增加其LL、SL并维持稳定,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改良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改良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随访资料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32例,女14例,年龄27~65岁,平均47岁,病程4~18年,平均7.5年.单节段18例,其中L3/4 5例,L4/5 8例,L5/S1 5例,同时合并其他节段退行性变28例.术前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为(8.9±1.3)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为(57.3±5.2)分.患者均经至少3个月正规非手术治疗后无明显疗效.结果 46例获随访12~30个月,平均20个月.单侧椎间孔入路减压38例,双侧椎间孔入路减压8例.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60 min;术中出血量400~800 ml,平均550 ml.所有患者伤口一期愈合,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3个月时VAS和ODI评分分别为(2.0±0.4)分和(15.2±3.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VAS评分改善率为(80.1±4.7)%,ODI评分改善率为(73.6±2.8)%.术后12个月内椎体间均骨性融合,融合率100%.疗效评价:优34例,良8例,可4例,优良率91.3%.术后3 d佩戴支具下地活动,3个月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工作.结论 改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需要术前检查与临床症状密切结合制定具体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下减压融合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Ⅰ、Ⅱ度滑脱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该院实行内镜下减压、复位、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6例腰椎Ⅰ度滑脱、7例Ⅱ度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微创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期行腰椎后路椎间融合(PLI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18例腰椎Ⅰ度滑脱、12例腰椎Ⅱ度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对照组;术后对两组患者随访3~9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与术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路开放手术相比,内镜下减压椎间融合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腰椎Ⅰ、Ⅱ度滑脱的早期疗效显著,虽然手术时间长,但出血少、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且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通道下后路腰椎间融合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0年3月至201 1年9月在通道下后路腰椎间融合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37例.随访观察治疗效果.观察术后椎间融合情况,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结果 手术时间130 ~ 260 min,平均170 min.术中失血量100~400 mL,平均240 mL.术后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8~15 d,平均10.5 d.4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0.8%.37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8 ~ 25个月,末次随访术后椎间融合率为94.6%(35/37).腰腿痛VAS评分术前为(7.68±1.13)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4.27±1.19)分和(1.84±0.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术前为(48.76±11.24)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2.36 ±8.46)分和(12.21±6.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道下行后路腰椎间融合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肌间隙入路、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行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35例,根据融合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即椎间植骨融合组和椎间Cage融合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年的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年ODI、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cage融合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随访时较椎间植骨融合组患者的功能恢复及疼痛缓解快,但两组后(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
改良Jaslow技术治疗成人双节段腰椎滑脱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成人双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11月,双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患者30例,实施改良Jaslow技术、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以日本骨科学会(JOA)下腰痛评分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Lenke脊柱植骨融合评价标准、Henderson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椎间隙高度指数、Taillard指数综合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术后30例患者均获得不同程度复位,手术平均复位率(43.60士25.29)%。椎间隙高度指数由术前(17.68±6.67)%,至术后1周(50.99±4.94)%及末次随访(44.37±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aillard指数由术前(20.91±7.11)%,至术后1周(10.23±2.16)%和末次随访(11.8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植骨融合结果:Lenke A级49个节段,B级11个节段;临床JOA评分术前9.60±1.89,至术后6个月22.40±2.06和末次随访22.70±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I由术前34.90±5.56,至术后6个月11.80±1.81和末次随访10.70±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Henderson评价结果:优19例,良8例,可3例。结论腰后路彻底减压、改良Jaslow技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及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成人双节段峡部裂型腰椎滑脱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局麻侧卧位内镜下腰椎融合术(postemlateral endoscopic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E-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科行PE-LIF治疗的58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价临床疗效。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和术后1年随访时拍摄腰椎X线片并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腰椎前凸角、手术节段前凸角,术后1月用腰椎CT评估椎弓根螺钉置钉准确率,术后6月、术后12个月通过CT评估融合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为 130~190min,平均为(160±30)min;术中出血量为52~120 ml,平均为(63±15)ml。住院时间为6~15 d,平均为(9.3±3.5)d。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3~ 26个月,平均(17.4±2.8)个月。术前患者腰痛VAS为7.28±0.93分,术后1年为2.22±0.57分:术前下肢痛VAS为7.82±1.40分,术后1年为2.38±0.63分:术前ODI为(65.80±9.88)%,术后1年为(12.54±4.53),术后腰痛、下肢痛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隙高度术前为(8.3±1.5)mm;术后1年为(10.8±1.6)mm;术后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前凸角术前为(31.7°±7.3°);术后1年为(37.9°±4.4°);术后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节段前凸角术前为(13.1°±8.1°);术后1年为(16.1°±2.4°);术后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时,所有病例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生神经根损伤、脊柱感染、椎管内血肿、融合器移位、断钉断棒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局麻侧卧位内镜下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安全可靠,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与经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TLIF(TLIF 组,n=24)与 PLIF(PLIF 组,n=24)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椎间融合成功率、视觉疼痛评分(VAS)、Oswestry 功能不良指数(ODI)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TLIF 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 PLIF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 PLIF 组,术后卧床时间显著短于 PLIF 组;术后半年 TLIF 组融合率为87.5%,PLIF 组为95.8%;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两组滑脱椎体术前滑脱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均显著降低,且术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前 VAS、ODI 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半年均显著降低,但术后半年两组 VAS、ODI 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TLIF 与PLIF 在老年退变性腰椎滑脱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中,临床效果相当,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加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腰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1月~2010年11月经TLIF治疗的19例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且采用Macnab标准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 19例患者随访12~60个月,平均38个月,融合率为100%,无本节段椎间盘突出症状再发;ODI评分术前为(38.2±4.80)分,术后即刻为(14.3±2.8)分,末次随访为(12.8±2.9)分,术前与术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与末次随访无差别(P〉0.05);采用Macnab标准评估,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0例,优良率为94.7%。结论 TLIF是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防止术后慢性腰痛、腰椎失稳及椎间盘突出症状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Mast Quadrant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Mini-TLIF)与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Open-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0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Quad-rant后路微创撑开系统辅助下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20例为微创组,开放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20例为开放组。收集患者围手术期的资料,包括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对所有患者术前、术后2周、2个月、1年、2年进行VAS及ODI评分并记录。比较微创组与开放组患者之间的疗效。结果微创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方面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微创组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 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术后各时点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微创组术后VAS、ODI评分下降幅度较开放组下降幅度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术后2周VAS、ODI评分,微创组优于开放组( P<0.01)。结论 Mast Quadrant微创系统下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与开放腰椎后路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比较,具有切口小、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少、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短期临床疗效显著等优点。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该项微创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降钙素对腰椎椎间植骨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方法,将58例腰椎退变性滑脱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并给予鲑鱼降钙素鼻喷剂和钙尔奇D治疗,对照组行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及钙尔奇D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第2,4,6,8周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和术后3个月时植骨融合情况。结果鲑鱼降钙素组术后VAS和ODI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实验组植骨融合率(93.1%)高于对照组(78.5%)(P<0.05)。结论鲑鱼降钙素可以减轻腰椎椎体植骨融合术后疼痛和改善术后功能障碍,且有助于椎体间植骨融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单侧和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后入路单侧或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治疗52例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患者。根据内固定方式,将52例患者分为单侧组(25例)和双侧组(27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及术后腰椎椎间融合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且获得有效随访。末次随访时VAS、ODI评分同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双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手术费用同单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P<0.01。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手术节段均获得牢固融合。结论 后入路腰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滑脱可取得与双侧固定相同的临床疗效,且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李德平  毛波  潘伟明  娄冰  李军  熊亮  张大保 《海南医学》2014,(18):2747-2749
目的 观察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Ⅰ度滑脱患者经半椎板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单枚Cage)+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34例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Ⅰ度滑脱的患者,平均年龄(63.4±7)岁,平均病程(48±8)个月。病变平面:L4~520例、L5~S114例。均应用半椎板减压+椎间植骨+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方法。采用北美脊柱外科协会的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术后3、12个月腰椎功能改善率;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前、术后3、6、12个月随访时的腰痛及腿痛症状进行评分,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2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2个月,平均(26±5)个月。术后3、12个月功能改善优良率分别为89.3%、85.8%。术后功能3个月及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术后3、6、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硬脊膜撕裂3例、神经根损伤1例、切口感染1例。随访12个月全部椎间植骨融合没有滑脱及内固定断裂发生。结论 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Ⅰ度滑脱患者,采用半椎板减压+椎间融合+单侧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与开放性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内收治的96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实行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并进行腰椎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开放性手术合并腰椎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根据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CT扫描重建检测以及腰椎动力位的X线片检测,了解两组患者的椎间融合情况。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调查,发现实验组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功能障碍指数术前、手术后均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实验组患者的功能障碍指数明显小于对照组,另外,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较长。结论:经过对所有患者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具有手术出血少、疼痛轻,恢复迅速等优点,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