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某通信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评价涂装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设施改造后的防护效果。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以及现场检测法,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设施开展检测与评价。结果经现场检测该企业涂装车间各作业场所甲苯、二甲苯、苯、乙酸乙酯、丁酮浓度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的要求,经对其局部通风设施的通风进行检测其防护效果达到防护要求。结论该企业对涂装车间各工作场所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有效的,使作业场所有毒物质的浓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作业工人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某电子企业职业病危害现状调查,对其生产车间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对其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予以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以及现场检测法,对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设施开展检测与评价。结果该企业生产车间作业场所主要职业危害为:二氧化锡(C_(TWA)2 mg/m~3、el2.5),丙酮(C_(TWA)6.7 mg/m~3、C_(STEL)6.7 mg/m~3),丁酮(C_(TWA)4 mg/m~3、C_(STEL)4 mg/m~3),苯(C_(TWA)0.6 mg/m~3、C_(STEL)0.6 mg/m~3),甲苯(C_(TWA)1.2~6 mg/m~3、C_(STEL)1.2~8 mg/m~3),二甲苯(C_(TWA)3.3~3.9 mg/m~3、C_(STEL)3.3~5.2 mg/m~3),异丙醇(C_(TWA)0.3~3 mg/m~3、C_(STEL)0.3~4 mg/m~3),其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均未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标准的要求,经对其局部通风设施的通风进行检测其防护效果达到防护要求。结论该企业对车间各工作场所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是有效的,使作业场所有毒物质的浓度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达到了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作业工人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识别、分析某润滑油调合灌装作业场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 方法 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对某润滑油调合灌装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评价其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 结果 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非甲烷总烃、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环己烷、己烷、戊烷、辛烷、高温、噪声。现场检测结果显示各岗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 结论 该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该企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宾阳县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项目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及效果,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措施。方法 2017年6月,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法、检验检测法、检查表法对宾阳县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项目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结果宾阳县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项目作业场所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结论针对作业场所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宾阳县某水泥窑协同处置城乡生活垃圾项目采取通风、除尘、隔声等综合防护措施,降低了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与强度,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某重型装备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治理前后的评价,找出其职业病防治方面的存在问题,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企业整改前后作业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合现场防护设施配备及运行、劳动者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及使用情况,判定职业病危害治理效果。结果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粉尘、毒物浓度及噪声强度均有超标,企业逐步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后,粉尘、毒物浓度超标已有效控制,噪声强度虽有降低但仍超标,企业在尘毒危害的治理方面初见成效。结论该重型装备企业应注意职业病防护设施合理设置与有效运行;作业场所通风排毒设施未达到理想时,个人防护用品仍有其必要性;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须保持有效施行;职能监管部门的长效监管,在督促企业落实整改措施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某有机化工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提出进一步控制职业病危害的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结果该企业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等方面符合或基本符合相关要求,作业场所大多数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禁忌证和疑似职业病患者,职业卫生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足。结论该企业职业病危害一般,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对天津市某钢管厂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保护作业人员身体健康。方法采用检查表法、现场调查法和现场检测法进行评价。主要检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及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工作场所主要防护设施是否到位,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的管理是否到位。结果该企业在正常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某金属制品厂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的防护效果,为金属制品行业粉尘危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通风除尘设施防护效果检测等方法,对改造后的通风除尘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金属制品厂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前粉尘危害较为严重,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3~6倍。通风除尘设施改造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检测结果为CTWA0.5~1.0 mg/m~3,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经通风除尘设施防护效果检测,尘源控制风速达到0.41~0.65 m/s,符合国家标准。结论该金属制品厂改造后的通风除尘设施达到预期效果,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的浓度。  相似文献   

9.
某汽车灯具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灯具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卫生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并评估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水平。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风险评估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通过对苯、甲苯、二甲苯及噪声的检测检验,手喷雾室苯浓度超标,职业病危害健康风险为高等风险,手喷雾室喷漆作业设置的局部通风排毒设施(水幕)防护效果不佳;对其通风量进行调试后,经复测苯浓度合格,苯降至中等风险。结论根据控制效果评价分析出的职业暴露水平及职业病危害风险等级,决定应优先采取的防控措施,提出确保水幕及局部通风设施的通风量的建议,指导企业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0.
采用现场调查法、检测检验法和检查表法,对某餐厨垃圾处理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水平、防护设施合理性进行评价。该餐厨垃圾处理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浓度、噪声强度均未超标,在岗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未出现与职业危害因素相关的异常结果,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总体控制较好,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局部通风、警示标识设置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某化工厂溴素生产过程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某化工厂溴素生产过程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方法根据现场调查与检测结果,按规范对其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存在氯气、溴、二氧化硫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检测有毒物质的浓度符合卫生限值要求。结论该项目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职业病防护措施达到了一定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某板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确定,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岗位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方法采用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和检查表分析法对建设项目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化学毒物(甲醛、氨、锰及其化合物、一氧化氮、二氧化氮、臭氧等)、木粉尘、电焊烟尘、噪声、高温、紫外辐射等。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显示,大部分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但有1个作业岗位的木粉尘浓度和2个作业岗位的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建设项目整体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较好,但个别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防尘设施和职业卫生应急救援预案的完善和执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某电子废弃物处理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为企业职业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按照生产工艺划分评价单元(粉碎车间和回收车间),采用现场调查与职业卫生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着粉尘、噪声、高温、以及硝酸(二氧化氮)、氨、盐酸、氰化氢等职业病危害因素,除废PCB线投料工位的噪声强度超标,其余工位的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结论该企业存职业病防治工作上,措施得力,防尘、毒和防噪声设施齐全,总体评价符合国家卫生标准,但个别噪声作业岗位仍有超标,尚需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4.
阴海静  王素华  白钢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587-1590
目的检测煤基合成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评估项目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水平,综合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并提出补充建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等方法了解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过程,确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运用检测检验法检测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利用检查表、风险评估法检查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落实及职业卫生管理的实施情况。结果 该项目化学毒物、高温、低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多数能得到有效控制,但粉尘和噪声常有超标现象。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一氧化碳暴露为高风险等级,其他有害化学物质暴露可致职业病危害均处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该项目存在高噪声作业环境。结论企业在采取综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则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从职业卫生角度看,该工程可以通过试运行。  相似文献   

15.
刘川  朱锡生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01-1805
目的通过对某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了解其职业病危害现况,以提出合理的职业病防治措施。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检测检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EPS生产企业的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卫生辅助设置等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该EPS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粉尘、毒物、噪声、工频电场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中生产性粉尘、噪声、工频电场作业场所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戊烷有部分作业场所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结论该EPS生产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可行、有效,但部分场所仍需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夏颖 《中国卫生工程学》2022,(2):234-235+237
目的 探讨某采石公司职业病危害现状,控制、减少职业病危害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切实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通过调查和现场检测用人单位工作场所存在和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结合劳动者职业病危害接触浓度(或强度)和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劳动者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产生原因,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车间或生产区域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建议。结果 该用人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存在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矽尘、高温。矽尘检测点合格率是50%,噪声检测点合格率是67%。结论 该用人单位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企业,对粉尘、噪声的重点防护区域需采取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7.
某汽车制造企业技改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某汽车制造企业技改项目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以确保建设项目正式投产后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要求,从而保护劳动者健康;同时该评价报告也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该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竣工验收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与评价。结果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已达到预期评价效果,基本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02的要求。结论技改项目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程度较高,通风排毒设施齐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执行有力,能有效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识别、评价和控制木制家具制造业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保护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主要检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备及设施运行是否正常;工作场所主要防护设施是否到位;防护设施对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防护设施和从业人员的管理是否到位。方法采用检查表法、现场调查法以及现场检测法。结果该企业在正常的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基本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结论该项目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和职业卫生管理基本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硫酸法钛白粉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项目设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分析,提出合理可行的职业病防护建议。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超标原因进行分析,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作业场所噪声共检测89个点,合格率为58.4%,最大值为106.4 dB(A);化学毒物浓度共检测280个点,合格率为94.6%。关键岗位设置有职业病防护设施。结论企业应在原料矿、球磨机房、漂白工段、后处理工段等重点岗位加强局部通风措施,规范清扫制度,对高噪声作业场所采取隔声吸声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某化工公司碳四综合利用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提出补充措施,使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强)度达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 方法 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检查表分析法等方法,对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水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 结果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矽尘、甲醇、丁烯、液化石油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噪声、高温等。各检测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基本有效,但在相关措施和管理上还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