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对比分析肩关节镜下单排间断缝合与双排缝合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康平县人民医院诊治的274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7例。2组均采用肩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其中对照组行单排间断缝合,观察组行双排缝合,对比2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简明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评分、欧洲肩关节协会制定的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得分以及肩关节活动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SST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Constant肩关节评分系统中疼痛、日常活动、肩关节活动范围、力量四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活动度中前屈、后伸、外展、内收、上举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肩关节镜下微创治疗肩袖损伤时采用双排缝合的临床效果更佳,可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提高肩关节活动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梅州市中医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48例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全肩关节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小切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缓解率及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缓解率及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肩关节镜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肩关节镜下大型肩袖撕裂患者单排锚钉修补术后联合早期被动运动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本院68例大型肩袖撕裂并接受肩关节镜下单排肩袖修补手术的患者,术后肩关节肢具固定保护,麻醉后应用ERSA理念指导早期被动康复运动锻炼,于手术前后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ROM)、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肩关节功能测试(SST)进行疗效评价、复查核磁用于评估术前肩袖损伤程度及术后肩袖愈合情况,术前术后功能评分对比,评估功能改善情况,并统计末次随访肩袖再撕裂率。结果 3例失访,5例出现术后6月内再撕裂,余均获得12月随访,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关节镜下大型肩袖撕裂单排修补术后早期被动运动可获得相当的关节活动度及关节功能且不增加发生肩袖再撕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01-104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1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6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术式分为两组,对照组行肩关节镜下肩袖清理术,观察组使用肩关节镜肩袖修复术,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和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ASES)标准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7 d、术后3个月的前侧屈曲活动、外展屈曲活动、体侧外旋活动、疼痛、功能以及UCLA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7 d、术后3个月的疼痛、活动度、功能活动、肌力以及Constant-Murley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结论肩关节镜手术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减轻疼痛,促进肩关节活动度的恢复,提高肩关节功能,且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能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治疗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肩袖损伤患者进行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及护理的相关资料。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褥疮、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住院3周后出院。经过1年随访,患者治疗优良率达到90%。结论:肩袖损伤患者采用肩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围术期加强精心的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8.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包绕肱骨头前后方形成的袖套样结构,其主要功能是控制肩关节的运动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1]。肩袖损伤是中老年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其发病率占肩关节疾病的17%~41%[2]。2011年6月~2013年3月我院行肩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手术17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肩袖全层破裂镜下单双排缝合短期疗效比较。方法对58例存在肩袖撕裂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26例,行双排固定缝合;对照组16例,行单排固定缝合。手术前后以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及美国肩与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表量化。结果两组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两组术后ASES评分及UCL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08、0.35,均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比对照组好,观察组可更早1~2周活动,固定时间更短,患者睡眠质量会更好。结论双排固定缝合在力量上占优,相对于单排固定缝合,患者满意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10.
11.
关节镜下锚钉植入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肩关节镜下锚钉植入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的疗效。方法:采用肩关节镜下锚钉植入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伴bankart损伤16例,术前均行肩关节X线和MRI检查,按视触动量的顺序检查肩关节,并与健侧对比并评分,确诊后在关节镜下行相应部位的锚钉固定,术后按肩关节康复指导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手术前后肩关节的评分均参照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功能评分标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全部病例术后随访7~68(中位数25)个月,术后肩关节稳定性良好,未出现肩关节再发脱位,UCLA术前评分20~22(20.8±0.8)分,终末随访29~35(32.9±1.5)分,其中优6例,良10例,术前及随访终末VAS评分分别为2~4(3.3±0.8)和0~1(0.6±0.5)。结论:关节镜下锚钉植入固定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对关节镜下治疗肩关节Bankart损伤复发性前向不稳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8例术后肩关节Bankart损伤复发性前向不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术后第4天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第4天VAS为(4.08±2.1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72±2.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45%)显著低于对照组(27.59%),而护理满意度(96.55%)显著高于对照组(72.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能有效缓解关节镜下肩关节Bankart损伤复发性前向不稳患者的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修复肩袖全层撕裂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缝线桥技术(suture bridge)修复全层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对69例全层肩袖损伤患者予以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修复,并对随访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24个月,牛津大学肩关节评分(Oxford Shoulder Score, OS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Angeles, UCLA)和Constant-Murley评分表(Constant-Murley Score, CM)评分系统对术后患侧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术后OSS、UCLA和CM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屈、内旋和外旋角度术后24个月随访结果较术前均明显提高,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外展角度术后24个月随访结果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和EQ-5D生活质量评分系统(Euro-QoL 5-Dimensions Questionnaire score)术后24个月随访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缝线桥技术在修复全层肩袖损伤方面是一种可靠且有效的肩袖修复技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FAST-FIX全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后角损伤的3年中期疗效。方法 2011年1月—2013年4月采用FAST-FIX全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后角损伤并均得到满意随访的患者46例,其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17~42 a,平均(23.5±8.22)a。左膝25例,右膝21例,损伤类型:红区损伤33例,红白区损伤13例,其中8例伴交叉韧带损伤。根据Barrett标准评价半月板愈合情况,并用Lysholm评分、IKDC评分、Tegner评分分别评估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术前Lysholm评分为:(35.73±11.28)分,IKDC评分为:(37.26±13.17)分,Tegner评分为(3.3±1.7)。结果随访时间36~59个月,平均随访46.3个月,随访3年显示42例患者半月板愈合良好,手术成功率91.3%。术后4例患者出现疼痛,其中2例出现绞索,二次手术证实缝合失败并行半月板成形术。术后3年Lysholm评分为:(86.31±11.89)分,IKDC评分为:(82.9±13.44)分,Tegner评分为(5.9±1.9)。术前与术后3年随访评分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AST-FIX全内缝合系统治疗膝关节半月板后角损伤3年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应用于软组织损伤创面早期修复的疗效;方法:对68例四肢软组织损伤患者将撕脱、离体及弃用肢体皮肤修剪成网状全厚皮片或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回植覆盖皮肤缺损创面,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及皮片生长修复创面。结果:68例愈合时间15~28 d,术后创面Ⅰ期愈合率为82.4%,Ⅱ期愈合率为100%;经3~24个月随访,患者皮肤弹性、感觉恢复满意。结论:该技术有效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及皮片生长,缩小Ⅱ期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是一种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8):89-92+97
目的 比较麻醉下单纯肩关节松解与联合关节镜下囊内松解治疗骨质疏松合并冻结肩患者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关节外科及温州市运动医学中心,将诊断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合并有冻结肩的3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A组行麻醉下单纯肩关节松解,B组行麻醉下肩关节松解联合肩关节镜囊内松解。对比术前、术后1 d、术后1个月的疼痛程度(VAS)、肩关节的主、被动活动度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CMS),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术后VAS[(1.16±0.83)分vs.(6.63±1.21)分],肩关节的主、被动活动度[主动:(156.58±16.16)°vs.(82.11±13.98)°;被动:(168.16±7.30)°vs.(105.79±14.27)°],CMS评分均有显著好转[(82.21±6.19)分vs.(43.79±5.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VAS[(1.65±0.79)分vs.(6.76±1.25)分],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度[主动:(151.64±9.41)°vs.(86.47±13.67)°;被动:(169.12±6.67)°vs.(108.53±17.48)°],CMS评分均有显著好转[(84.47±4.72)分vs.(43.06±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麻醉下单纯肩关节松解与麻醉下肩关节松解联合肩关节镜囊内松解两种治疗方式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合并有冻结肩患者均有显著疗效,最终选用何种治疗方式应根据术者自身的经验与条件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 PPH 联合外痔切除缝合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PPH 联合外痔切除缝合术)和对照组(传统外剥内扎术)。结果治疗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对比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 联合外痔切除缝合术可有效解决外痔皮赘残留的难题,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肛管上皮,对肛门正常功能和生理结构起到了保护作用,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用可吸收线治疗肌腱损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用可吸收线对10例患者,共26根肌腱行改良Kessler单线法核心缝合及周边缝合。术后石膏固定3周,早期适当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2月~12月,按TAM系统评价,优6例,良3例,中1例,优良率90%。结论 可吸收线可以用于肌腱缝合,并且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动静脉内瘘缝合术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连续锁边缝合法吻合不同部位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别在其不同的部位,采用连续锁边缝合法施行了动静脉内瘘吻合术。结果缩短了血管吻合时间,提高了一次性吻合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连续锁边缝合法是一种良好的动静脉内瘘缝合技术,适应于不同部位的内瘘吻合,特别适于血管条件差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