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诊科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技巧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急诊科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方式进行护患沟通,观察组实施改良护患沟通模式,对比两组的护患纠纷发生率、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士自我效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9.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2.6%,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在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中合理运用沟通技巧能够有效提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降低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探究胸痛中心护理小组模式在急诊心绞痛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1年1—6月福州市第二医院急诊科接诊的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从2022年1—6月接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按照性别、年龄(性别相同,年龄加减2岁)1∶1匹配对照组的原则选取3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胸痛中心常规护理流程,观察组患者采用胸痛中心护理小组模式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各项救治措施的建立时间、护理满意度及纠纷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首次心电图检查时间、心电图确诊时间、静脉通路开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急诊科滞留时间以及完成院内专科转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4%(34/35),高于对照组的82.86%(29/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40,P=0.111)。观察组患者纠纷事件发生率为5.71%(2/35),低于对照组的14.29%(5/3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35,P=0.426)。结论 与胸痛中心常规护理流程相比,胸痛中心护理小组模式的应用可加快各项救治措施的建立速度,缩短急诊科留置和转运至专科治疗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纠纷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目标护理措施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和解决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8月-2018年1月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急诊科收治的500例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目标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4.4%(11/250),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8%(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急诊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改善护患关系,可以在急诊科护理中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将2018年1月-10月我科收治的急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差异。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促进护患关系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5.
黄丽娟 《现代保健》2014,(23):88-90
目的:总结分析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住院护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1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送,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科室间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科室间满意度为99.05%、患者满意度99.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护送时间为(22.5±5.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1±6.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住院护送中具有积极意义,能显著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科室间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80名脑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对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率、护理满意率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有2名患者发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发生率为5.0%,护理满意度为95.0%,1例护患纠纷,护患纠纷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中有9名患者发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发生率为22.5%,护理满意度为72.5%,7例护患纠纷,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7.5%,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在脑外科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发生率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急诊科的护理工作进行改进,观察新护理模式对护士工作效率和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1月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抢救的181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89例)和优质组(92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进行护理,优质组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主要环节包括优化接诊人员、接诊时间、护理路径、护理流程、护理方法和护理管理等。从患者分诊评估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抢救成功率和护士业务能力几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优质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和静脉用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优质护理组护理部评分、患者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科采取全程优质护理模式,使护士的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降低了患者抢救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救护理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急救患者设定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救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实施一体化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患纠纷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患纠纷率6%,对照组护患纠纷率22%,观察组护患纠纷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急救护理质量干预效果理想,能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向爱萍 《现代养生》2014,(4):221-221
目的:临床分析人性化护患沟通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内科患者中选取88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人性化呼唤沟通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和胡柳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人性化护患沟通在内科患者护理中的实施应用,有助于对其护理满意度进行提高,同时还有效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徐蓉 《医院管理论坛》2015,(3):19-20,2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加强护患沟通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减少护患纠纷,加强护理质量。方法将医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108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统计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1例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85%,对照组发生7例护患纠纷,发生率为12.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加强护患沟通能够有效的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田丽丽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843-4844
目的探讨急诊科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急诊科2007年1月-2012年2月护患纠纷80例,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产生纠纷的原因当中,由家属认知能力、急诊重症患者多导致护理不及时而引起护患纠纷比例较大。结论针对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降低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探讨柔情护理模式对急诊创伤患儿心理健康、生存质量及护患纠纷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0例急诊创伤患儿,将2020年1月至9月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的45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联合柔情护理的45例作为观察组。测定并比较两组的心理健康、生存质量评分、护患纠纷总发生率。结果干预前两组的心理健康、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心理健康评分低于干预前,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的心理健康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患纠纷总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创伤患儿护理中,柔情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生存质量并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该院于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诊患者120例及护理人员20名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及对照组(n=60),护理人员每组10名,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对比观察护理不良事件(风险事件、投诉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考核成绩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身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P<0.05),观察组患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少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风险事件、投诉事件、护患纠纷)发生率(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成绩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同时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入急诊科后最佳的护理方法。方法将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74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方法,开展具体的护理工作。护理工作完成后,从患者跌倒、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急诊科治疗阶段死亡率以及住院总时间多个方面,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跌倒、感染和下肢深静脉血栓总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急诊治疗阶段死亡率、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方法,有效提高了护士护理工作的效率,同时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效果也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护理转运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胸痛患者,按照急诊护理转运过程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转运流程,观察组采用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观察两组患者的转运成功率、猝死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转运成功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P<0.05)。观察组的猝死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P<0.05)。结论院内护理转运改良流程应用于急性胸痛患者护理转运过程中效果显著,可提高急性胸痛患者转运成功率,降低猝死发生率,促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对普外护理风险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三门县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加强的细节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满意度和护患纠纷。结果:观察组仅管道脱落1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对照组出现输液反应1例、输血反应1例、管道脱落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6%,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综合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患纠纷投诉率明显低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强细节护理管理在普外护理的全过程中,能保证医疗护理的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在本院急诊救治的1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63例)常规急诊护理干预,观察组(65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错率与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得分与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护理差错率与投诉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差错率以及减少护患纠纷的高效护理模式,值得急诊科室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减少护患纠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基础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护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熊志丽  黄玉凤 《现代保健》2010,(27):116-117
急诊科是抢救和治疗急危重症患者的场所,是护患纠纷的易发地。急诊护理工作具有很多特点,护患冲突也有着一定特殊性,如果处理不好容易激发上升为护患纠纷,这不仅影响到患者的诊治和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关系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探究急诊科护患纠纷的原因与对策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智能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急诊科心血管疾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河南省某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8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同一医院急诊科就诊的17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分诊管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智能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抢救有效率、入院至完成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急诊停留时间、预后良好率、残疾率、死亡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有效率为97.25%(177/182),高于对照组的91.01%(162/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院至完成分诊评估时间、抢救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急诊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为76.92%(140/1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85%(119/1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残疾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秩序、就诊顺序、服务质量及就诊时间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智能化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急诊科心血管疾病患者抢救有效率,缩短诊疗时间,改善预后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