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雍潘  刘圆  吕露阳  张志峰  罗昊  曾锐 《中草药》2019,50(5):1066-1074
目的采用UPLC-ESI-HRMS~n技术对藏药塔黄Rheumnobile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鉴定分析。方法 ACQUITY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进行分离,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负离子监测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进行数据采集。通过高分辨质谱数据,结合HMDB数据库、参考相关文献以及对照品比对,鉴定塔黄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从塔黄的甲醇提取物中共鉴定了34个化学成分,包括蒽醌类4个、酚酸类15个、鞣质及鞣质前体类11个、有机酸4个。其中27个化学成分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结论 UPLC-ESI-HRMS~n技术可快速、准确地鉴定塔黄中化学成分,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衍生化GC/MS的方法分析尿液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结合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法等模式识别方法计算峰响应信号,冷应激前后正常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在主成分分析图上产生显著分离,人参皂苷组则冷应激前后几乎无分离。利用单维统计对差异物质加以检验,发现其中与应激相关的代谢物如酪氨酸、色氨酸等物质的相对含量产生显著变化,据此推测机体对冷刺激的应答以及应激后自我调节的过程,而这些物质中绝大多数在人参皂苷组中变化的显著性降低或者已无显著性。本文从代谢物的角度证实冷应激对动物机体的影响、机体的自我恢复以及人参皂苷的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燕  李爱暖  王玥  李燕芳  曾锐 《中草药》2018,49(4):819-825
目的通过化学成分测定,评价远红外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阴干、烘干、"发汗"干燥对粗茎秦艽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UPLC-ESI-HRMS~n测定秦艽中4个环烯醚萜类成分(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苷)和4个黄酮类成分(木犀草素、异牡荆素、芹菜素、山柰酚)质量分数。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聚类分析、逼近理想值排序法(TOPSIS)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样品的品质,确定最佳干燥方式。结果不同干燥方法样品的獐牙菜苦苷差异不显著,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苷、木犀草素、异牡荆素、芹菜素和山柰酚差异明显。其中,4个环烯醚萜类成分在冷冻干燥中保留最佳;4个黄酮类成分在"发汗"干燥中保留最佳。各成分在阴干样品中质量分数最低。聚类分析及TOPSIS分析表明"发汗"干燥具有与冷冻干燥相似的品质,且品质最好,其次是烘干干燥和远红外干燥,阴干干燥的样品品质最差。结论不同干燥方式对秦艽药材品质的影响值得关注。研究表明《中国药典》2015年版收载秦艽"发汗"的干燥方法具有科学性。但传统"发汗"过程时间较长,为了提高干燥效率,进一步研究方向应关注"发汗"干燥结合现代干燥技术如热风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干燥以保证秦艽药材稳定品质的基础上缩短干燥时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衍生化GC/MS的方法分析尿液中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 结合主成分分析、最小二乘法等模式识别方法计算峰响应信号,冷应激前后正常大鼠尿液内源性代谢物在主成分分析图上产生显著分离,人参皂苷组则冷应激前后几乎无分离。利用单维统计对差异物质加以检验,发现其中与应激相关的代谢物如酪氨酸、色氨酸等物质的相对含量产生显著变化,据此推测机体对冷刺激的应答以及应激后自我调节的过程,而这些物质中绝大多数在人参皂苷组中变化的显著性降低或者已无显著性。本文从代谢物的角度证实冷应激对动物机体的影响、机体的自我恢复以及人参皂苷的抗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5.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开展维医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血清样品经4 倍体积乙腈沉淀蛋白处理,对采集的谱图进行峰提取、峰匹配和缺失值过滤后,采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数据解读。结果发现,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病人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显著变异,主成分分析得分散点图中健康对照组与患病组分类良好;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了15个表征代谢表型变异的生物标记物,对其中9 个进行了结构鉴定,预测了其余6 个的分子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肉豆蔻酰溶血磷脂酰胆碱、十五酰溶血磷脂酰胆碱、棕榈酰溶血磷脂酰胆碱、二十碳三烯酰溶血磷脂酰胆碱、油酰溶血磷脂酰胆碱、十七酰溶血磷脂酰胆碱、单棕榈酸甘油酯、N-十四酰二氢鞘氨醇和未知代谢物C20H43NO2、C22H47NO3 在患病组的含量显著下降,而硬脂酰胺和未知代谢物C16H35NO、C16H33NO、C27H45N3O14、C20H39NO 的含量显著升高。异常黑胆质证哮喘中溶血磷脂酰胆碱的降低可能与炎症介导的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功能异常有关,这为进一步认识维医异常黑胆质的发病机制与维医独特的治疗原则提供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左归丸含药血清物质组的代谢特征. 方法: 采用核磁共振技术(NMR) 获得左归丸大鼠含药血清样本中代谢物指纹图谱的数据,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左归丸含药血清与空白血清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和t检验在血清中发现潜在生物代谢物. 结果: 给左归丸药物后大鼠血清中的丙酮酸,乳酸,低密度脂蛋白和乙酸乙酯等物质对比空白血清有显著差异. 结论: 给左归丸药物后大鼠血清中的丙酮酸,乳酸,低密度脂蛋白和乙酸乙酯等物质的变化,可使能量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并引起机体代谢机能提高.  相似文献   

7.
魏文峰  刘烨  霍金海  王伟明 《中草药》2017,48(24):5211-5216
目的研究芩百清肺浓缩丸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肺组织中内源性化合物的变化。采用Progenisis QI软件进行色谱峰识别及匹配,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对获得数据进行降维,通过分析对不同组间分离贡献度较大(VIP1,P0.05)化合物的串联质谱数据,经HMDB等数据库检索,确定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从肺组织中共鉴定出视黄醛、全反式维甲酸、焦谷氨酸、白三烯C4、维生素A、花生四烯酸、前列腺素I2等20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与模型组比较,芩百清肺浓缩丸对20个潜在生物标志物均具有回调作用。结论芩百清肺浓缩丸通过影响视黄醇代谢、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通路发挥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对给予醋甘遂不同成分群(B,C)前后大鼠的粪便代谢物进行比较研究,探求与醋甘遂毒性相关的差异性代谢物和代谢通路,揭示醋甘遂的毒性作用机制。采用快速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FLC-Q-TOF-MS)技术,对大鼠粪便样本进行测定,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种方法筛选并鉴定与醋甘遂毒性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采用t检验进行单变量统计分析,考察给予醋甘遂成分群B,C后正常大鼠粪便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含量变化,揭示醋甘遂成分群B,C对大鼠粪便代谢组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基于MetaboAnalyst数据库的代谢通路分析探求醋甘遂成分群B,C的毒性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醋甘遂成分群B和C组大鼠粪便样本代谢组发生了明显改变,且醋B组改变程度更大,发现并鉴定了16种醋甘遂毒性潜在生物标志物及5条相关代谢通路。醋甘遂的毒性作用可能与色氨酸代谢、初级胆汁酸生物合成、氨基糖和核苷酸糖代谢、嘌呤代谢和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降解等代谢通路的紊乱有关。该研究为醋甘遂的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霍山野生赤芝(HW)、仿野生赤芝(HI)和栽培赤芝(HC)的差异性研究,为进一步评价野生、仿野生和栽培的赤芝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法(UPLC-Q-TOF-MS)对HW、HI和HC进行代谢物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进行HW和HC代谢组学分析,并对差异代谢物定性鉴定。结果:PCA结果显示,HW和HI、HC在t[2]主成分方向区分明显,差异大;HI与HC差异较小。OPLS-DA结果表明,HW中灵芝酸C2、灵芝酸D、灵芝酸A含量显著高于HC;而HC中赤芝酸A、赤芝酸E2和赤芝酸D 3种成分含量显著高于HW。结论:通过对霍山野生赤芝和霍山栽培赤芝的差异性分析,并对差异性化合物进行了定性研究,从而为野生和栽培的赤芝的品质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不同产地酸枣仁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分布规律。方法 基于代谢物信息公共数据库,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组合式高分辨质谱法(UHPLC-LTQ-Orbitrap MS)结合代谢组学多元统计技术,对检测的一级谱、二级谱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化合物进行分析,确定不同产地酸枣仁的差异代谢物。结果 通过对照品指认、文献比对及高分辨质谱数据解析,共鉴定酸枣仁中49个化合物和9个新成分。其中,山柰酚-3-O-芸香糖苷、6?-对羟基苯甲酰斯皮诺素及美洲茶酸在不同产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UHPLC-LTQ-Orbitrap MS,发现不同产地酸仁枣化学成分的整体差异性较大,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掺假酸枣仁及不同产地酸枣仁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icaulis种子萌发的转录组信息及影响因子.方法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粗茎秦艽种子萌发前、萌发中及萌发后3个阶段的转录组,并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进行分析.结果 共获得了149 463条Unigenes,平均长度为601.88 bp,其中79 412个Unigene获得注释....  相似文献   

12.
王长生  董红娇  包雅婷  陈晓虎  海洋  曾锐 《中草药》2016,47(18):3175-3180
目的利用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仪联用技术,对粗茎秦艽块根中的化学成分快速识别和鉴定。方法以100%甲醇作为提取液制备供试液,采用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采用正负离子监测模式、全扫描及自动触发二级质谱扫描的功能,快速识别和鉴定粗茎秦艽中的化学成分。结果通过高分辨数据共鉴定34个化学成分,包括环烯醚萜类13个、黄酮类5个、酯类5个、三萜类3个、有机酸类2个、苯丙素类1个、其他类5个,其中12个成分经与对照品比对而准确鉴定,15个化学成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结论 UPLC-Q-Exactive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鉴定粗茎秦艽中的化学成分,为粗茎秦艽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国内不同产地蒺藜果实之间以及果实与全草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色谱分离采用Acquity HSS T3C18色谱柱(Waters,100 mm×2.1 mm,1.8μm),0.1%甲酸水溶液-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质谱分析利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Q-TOF MSE);所得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处理,差异标志物通过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碎片离子鉴定结构。结果 PCA结果显示本实验所研究的各产地蒺藜果实之间无显著差异,而蒺藜果实与全草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并利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了两者之间差异性较大的12个化学成分,其中9个主要存在于果实中,另外3个主要存在于全草中。结论通过研究国内几个重要产区蒺藜果实之间及果实与全草之间化学成分的差异,为蒺藜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于少朋  曾锐  韩珍  曾元莲  杨玲  瞿燕  秦旭华 《中草药》2021,52(3):635-642
目的 从粗茎秦艽Gentiana crassicaulis中分离纯化多糖,初步分析其结构特征并研究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 采用热水浸提粗茎秦艽粗多糖(Gentiana crassicaulis polysaccharide,GCP),再经Cellulose 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SephadexG-100柱进行分离...  相似文献   

15.
基于UPLC-Q-TOF/MS的五味子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中不同部位化学成分的差异,为五味子不同部位的合理应用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五味子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信息进行采集,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手段对所采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发现并鉴定五味子不同部位的差异化合物,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从五味子不同部位的色谱图中共鉴定了29个化合物,其中23个为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经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分析,通过保留时间与质谱信息进行比对,共识别14个特征差异性化合物。结论五味子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分布于种子(种仁和种皮)中,为五味子不同部位的合理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李静  魏玉海  秦雪梅  李震宇 《中草药》2017,48(7):1409-1415
目的拟对当归Angelica sinensis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方法运用核磁代谢组学技术对当归的不同部位进行了代谢组学化学成分比较。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单变量分析等统计方法对当归不同部位的代谢产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核磁图谱共指认出包括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共36种。多种统计分析发现,当归头部量较高的成分包括缬氨酸、异亮氨酸等;主要分布于尾部的成分包括Z-丁烯基苯肽、cis-Z,Z′-3α,7α′,7α,3α′-dihydroxyligustilide等;主要分布于身部的成分包括色氨酸、阿魏酸松柏酯;在头部和尾部量均较高的成分包括天冬氨酸、Z-藁本内酯等;在3个部分无明显差异的成分包括丙氨酸、精氨酸等。结论采用的核磁共振指纹可同时表征当归中的初级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当归不同部位功效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春雪  曾锐  高元平  李源  杨晓  马子豪  严亨秀  钱妍 《中草药》2020,51(11):2914-2921
目的建立粗茎秦艽Gentianacrassicaulis透皮吸收液中多种环烯醚萜类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对粗茎秦艽体内外经皮渗透特性进行研究,为粗茎秦艽经皮给药制剂的研发、临床用药和传统剂型改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醇提法制备粗茎秦艽提取液,选用3种常用的透皮促渗剂氮酮、冰片和丙二醇,利用HPLC定量评价单一促渗剂或二元复合促渗剂对粗茎秦艽中马钱苷酸、山栀苷甲酯、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和獐芽菜苷5种主要成分的体外经皮渗透特性的影响;以龙胆苦苷、马钱苷酸和獐芽菜苦苷3种成分为评价指标研究粗茎秦艽醇提物在活体小鼠皮肤模型的渗透特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促渗剂的使用可显著增加粗茎秦艽中5种主要成分的体外吸收,A(5%氮酮)、B(5%冰片)、C(5%丙二醇)、A+B(2.5%氮酮+2.5%冰片)、A+C(2.5%氮酮+2.5%丙二醇)、B+C(2.5%冰片+2.5%丙二醇)5组中马钱苷酸、山栀苷甲酯、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和獐芽菜苷的透皮吸收速率(J)分别可达12.306 0、1.248 8、4.187 5、153.0300、5.0126μg/(cm~2·h),促渗效果分别是对照组的9.73、2.57、13.94、15.92、8.08倍。其中,A+C组,即2.5%氮酮+2.5%丙二醇组体外促渗效果最为明显。体内经皮渗透实验表明,与空白组对比,2.5%氮酮+2.5%丙二醇组对于活体小鼠皮肤的促渗透效果表现较好。结论氮酮和丙二醇对粗茎秦艽中马钱苷酸、山栀苷甲酯、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和獐芽菜苷5种主要成分有良好的促渗透效果,为研究粗茎秦艽经皮给药制剂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李源  高元平  罗昊  李爱暖  吕露阳  徐燕  严亨秀  曾锐 《中草药》2019,50(12):2856-2861
目的建立一种UPLC-Q-Orbitrap HRMS定量分析方法,同时测定秦艽炮制前后8种化学成分(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獐牙菜苷、木犀草素、异牡荆素、芹菜素、山柰酚)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质谱采用负离子检测模式进行检测。结果秦艽经清炒、酒炙后环烯醚萜类含量均明显升高,且清炒后龙胆苦苷和马钱苷酸含量具有统计学差异。黄酮类在清炒和酒炙后含量变化不大。2类成分总的含量变化为环烯醚萜类成分含量清炒酒炙生品;黄酮类成分含量生品酒炙清炒。结论建立的UPLC-Q-Orbitrap HRMS同时测定秦艽炮制前后8种成分的方法准确、稳定,为进一步研究秦艽炮制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