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人参皂苷Rh2单体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方法 通过96孔细胞培养板构建S.aureus生物被膜,探讨Rh2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通过RNA提取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探讨Rh2对S.aureus黏附素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将Rh2与抗生素环丙沙星(CIP)、庆大霉素(GEN)和万古霉素(VAN)联用,采用96孔细胞培养板结合结晶紫染色法探讨其与抗生素之间是否存在协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 结果 Rh2对S.aureus浮游菌的增殖无影响,但5 μg/mL的Rh2能显著降低S.aureus生物被膜的形成量(P<0.05),且具有剂量依赖性;10 μg/mL的Rh2能显著抑制S.aureus黏附相关基因icaA、icaCicaD的表达(P均<0.05);此外,10 μg/mL的Rh2可显著促进亚抑菌浓度CIP、GEN和VAN抑制S.aureus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P均<0.01)。 结论 人参皂苷Rh2单体能通过抑制S.aureus黏附相关基因icaA、icaCicaD的表达而抑制其生物被膜的形成,并能显著促进CIP、GEN和VAN抑制S.aureus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是感染性疾病常见病原体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阿奇霉素对S.aureus悬浮菌和生物被膜的抗菌活性,并通过生物被膜形成实验、溶血素检测、Western blot分析和荧光定量PCR实验考察了阿奇霉素对S.aureus生物被膜形成和主要毒力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阿奇霉素对S.aureus悬浮菌和生物被膜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并可有效地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亚抑菌浓度的阿奇霉素呈剂量依赖式抑制S.aureus α-溶血素和肠毒素A的分泌,1/2MIC时其分泌几乎完全受到抑制,这将有助于治疗由S.aureus导致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调查笔者医院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金黄色葡萄球菌(hVISA)的分离率,并探索hVISA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方法 收集临床139例MRSA菌株,采用浓度为5mg/L的替考拉宁脑心浸液琼脂平皿(BHIA5T)进行hVISA筛选,应用改良菌群分析-曲线下面积(PAP-AUC)法进行确证,报告笔者医院hVISA的发生率。用刚果红琼脂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hVISA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微量肉汤稀释法和K-B纸片法检测生物被膜中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结果 经过PAP-AUC方法检测,从139株MRSA中确定1例为hVISA阳性,hVISA的分离率为0.72%。分离出来的hVISA菌株可以形成生物被膜,hVISA菌株的最低抑制生物被膜浓度(MBIC)明显升高,K-B法检测显示它对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敏感。同时,研究发现低浓度的万古霉素可能对生物被膜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结论 笔者医院hVISA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此菌株可以形成生物被膜,形成生物被膜后细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度降低,需要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此时可尝试换用利奈唑胺或替加环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igB(Q225P)突变对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 比较临床分离金葡菌(XQ株)与实验室传代获得菌落颜色变白之XQW株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结晶紫染色法以及激光共聚焦检测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进行XQ及XQW全基因组测序,比较相关基因,寻找突变位点.分别扩增sigB(Q225P)基因及其上游片段,经酶切后连接穿梭载体pBT2,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BT2-sigB(Q225P),电转化至金葡菌RN4220,再将经RN4220修饰后的质粒电转入Newman.利用pBT2质粒对温度敏感的特点筛选Newman-sigB(Q225P).利用同样的方法构建sigB敲除菌株Newman-△sigB,并构建回补菌株Newman-△sigB/sigB以及Newman-△sigB/sigB(Q225P).比较这些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差异.结果 XQW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呈絮状生长,结晶紫法以及激光共聚焦检测结果显示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强于野生株,全基因组测序和比较发现XQW的sigB基因发生(Q225P)突变.构建的同源重组质粒pBT2-sigB(Q225P)及pBT2-△sigB转化金葡菌Newman后,经筛选,获得Newman-sigB(Q225P)及Newman-△sigB菌株;回补质粒pLI50-sigB及pLI50-sigB (Q225P)转化Newman-△sigB,筛选获得回补菌株Newman-△sigB/sigB及Newman-△sigB/sigB(Q225 P).经过结晶紫染色法及激光共聚焦测定生物被膜,发现Newman-sigB(Q225P)较野生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升高,与XQW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于XQ野生型的表型相一致;Newman-△sigB/sigB(Q225P)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明显高于Newman-△sigB/sigB.结论 SigB (Q225P)具有促进金葡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拟筛选可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新型化合物。方法 通过96孔板法从美国FDA已经批准上市药物化合物库中筛选可抑制金葡菌生长的化合物。通过酶标仪测定600 nm波长吸光度值(OD600)以检测培养上清液中浮游菌含量。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奥扎尼莫德对临床分离金葡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检测亚抑菌浓度奥扎尼莫德对金葡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本研究筛选发现奥扎尼莫德可显著抑制金葡菌SA113株(筛选参考菌株)的生长,MIC为25.00 μmol/L。奥扎尼莫德对119株金葡菌临床株[甲氧西林敏感株(MSSA)为65株,耐甲氧西林株(MRSA)为54株]的MIC为12.50或25.00 μmol/L,MIC50和MIC90均为25.00 μmol/L。本研究发现6.25 μmol/L、12.50 μmol/L、25.00 μmol/L的奥扎尼莫德显著抑制了2株MSSA和2株MRSA生物被膜形成。亚抑菌浓度奥扎尼莫德(12.50 μmol/L)显著抑制了14株MSSA和11株MRSA生物被膜形成,但对这些菌株的浮游菌生长无抑制作用。结论 奥扎尼莫德可抑制金葡菌包括MRSA的生长,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亚抑菌浓度的奥扎尼莫德可显著抑制金葡菌的生物被膜形成。  相似文献   

7.
银染法观察葡萄球菌生物被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银染法观察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方法的可靠性。[方法]建立细菌生物被膜,分别用银染法和扫描电镜进行观察。[结果]银染后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和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被膜的结果完全相符。[结论]用银染法观察细菌生物被膜的变化方便、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体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BF)的培养、诱导和观察,研究磷霉素(FOS)对BF的作用.方法 选取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和质控菌株ATCC25922,ATCC25923采用胰酶肉汤培养基(TSB-teflon)系统和生理盐水(NS-teflon)系统进行BF的培养、诱导和聚焦显微镜观察BF、琼脂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经过1、3、7天的孵育,临床分离菌的生物被膜的堆积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多;加入磷霉素后生物被膜的生长受到抑制.有无生物被膜组、有无磷霉素组MIC差别显著(P<0.05).结论 磷霉素在体外对葡萄球菌BF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盐酸小檗碱单用或联合抗菌药物对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Se.)形成生物被膜及所需基因的抑制作用.方法 体外构建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模型,盐酸小檗碱单用或联合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分别干预生物被膜的形成,采用CRA平板法检测药物对Se.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约物作用前后表皮葡萄球菌icaA基因和agr基因的表达变化.结粜盐酸小檗碱对icaA基因和agr基因的影响作用不及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当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分别与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联用时,随着盐酸小檗碱的浓度增加,联合用药对icaA基因和agr基因的抑制作用逐渐减弱.结论 中药单体(盐酸小檗碱)对Se.形成生物被膜及所需关键基因的表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制作用不及抗生索(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并且不能与抗生索(万占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联合用药,它们之间存在拮扰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使用头孢西丁(cefoxitin,FOX)分别与未处理的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和酸碱度调节至中性的NA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 aureus)ATCC29213、ATCC43300进行体外联合药敏试验,检测FOX与NAC联合应用对S.aureus的作用,评估NAC的酸性特性在发挥药物效果中的影响。方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棋盘法进行联合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菌落成分变化。调节NAC至中性再次进行上述试验。结果 FOX对S.aureus ATCC29213和ATCC43300的MIC分别为2μg/ml和32μg/ml,NAC对2菌株的MIC均为4mg/ml。酸度调节至中性的NAC对ATCC29213和ATCC43300的MIC均>64mg/ml。保持弱酸性的NAC与FOX间存在相加作用,BF含量、细菌数量、BF多糖成分均有所下降;中性的...  相似文献   

11.
维药刺山柑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维药刺山柑提取及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生物膜(BF)形成及清除作用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发维药刺山柑的应用价值及临床辅助治疗耐药性感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醇提法获得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并通过石油醚、乙酸乙酯及正丁醇的萃取获得不同极性的萃取物;使用96孔板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BF模型,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维药刺山柑不同提取物/萃取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F形成的影响;同时通过检测维药刺山柑提取物对成熟BF中活菌数的影响,评价其对成熟BF的清除作用。结果维药刺山柑醇提物、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以及正丁醇萃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为52.50、50.00、45.00、46.25 mg/m L。当浓度分别为26.26、23.13、25.00、22.50 mg/m L时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可在早期阶段干扰金黄色葡萄球菌BF的形成,致活菌数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4倍MIC浓度的正丁醇萃取物抗菌活性明显,与青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浓度醇提物及正丁醇萃取物24 h清除BF的作用较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及不同萃取物还可以抑制并有效清除金葡菌成熟BF,其高浓度抗菌活性与青霉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药刺山柑醇提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在体外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BF形成的作用,并且能通过破坏已形成的BF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为临床辅助治疗耐药性金葡菌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规律以及清开灵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和破坏作用。方法倍比稀释法测定清开灵颗粒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晶紫染色法测定同时加入菌液和药液对生物膜的抑制作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清开灵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破坏作用。结果15 h左右生物膜形成较好。生物膜抑制实验和破坏实验表明在3.9~62.4 mg·m L-1浓度范围内清开灵颗粒具有良好的作用,且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开灵颗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对其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抑制和破坏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熊果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二倍稀释法测定熊果酸与左氧氟沙星对S.aureus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紫外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生物膜生成量,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生物膜结构.结果 熊果酸对S.aureus的MIC为0.27 mmol/L,左氧氟沙星的为0.000 6 mmol/L,不同浓度熊果酸不仅对S.aureus浮游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能显著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并呈浓度依赖性;与左氧氟沙星和熊果酸单独应用相比,熊果酸和左氧氟沙星联合用药更能显著抑制S.aureus生物膜形成,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熊果酸与左氧氟沙星联用对抑制S.aureus生物膜形成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生物膜形成能力及其相关基因。方法: 用半定量微量平板法检测临床分离的92株金葡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形态,用PCR法来检测生物膜形成的相关基因ica和sarA。结果: 92株临床分离金葡菌菌株均可形成生物膜,PCR结果显示100%的分离株均含有sarA基因,78株(84.78%)含有ica基因。结论: 临床分离的金葡菌都具有形成生物膜的能力,生物膜形成的相关基因ica和sarA的携带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感染现状及耐药性.方法 采用美国MicroScan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细菌种类,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论 2006~2007年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70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74株,检出率为64.4%.所有的分离株对万古霉素都敏感;MRSA对 红霉素、克林霉素、庆大霉素、复方磺胺、利福平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4.8%、71.8%、67.8%、85.1%、15.5%和48.9%.结论MRSA的分离率显著增高,耐药性严重,临床细菌室应高度重视MRSA的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地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感染现状和耐药性,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葡萄球菌鉴定试剂盒和ATBExpression仪鉴定细菌的种类,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007~2009年共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784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395株,检出率50.4%。全部金葡菌株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都敏感,MRSA株对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替考拉宁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剐为100%、94.4%、87.1%、80.0%、86.8%、71.6%和44.1%。结论MRSA的检出比率较高,耐药性严重。呈多重耐药,临床应高度重视对MRSA及其耐药性的检测,以帮助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广谱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已成为院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由其感染导致慢性鼻窦炎已不可忽视。因此,对其生物学特性、耐药机制以及导致慢性鼻窦炎的机制进行研究,制订出准确、快速检测方法和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必要,作者就近年来这些方面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