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共选取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其中中药治疗组29例给予益气强心饮口服,8周后进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的评分。[结果]中药治疗组明尼苏达生活质量调查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能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强心通脉颗粒,疗程均为4周。观察患者的心衰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6 min步行距离。结果强心通脉颗粒能明显改善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6 min步行距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心通脉颗粒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确切,有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利水中药,疗程28 d;观察治疗前后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利水中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心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法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方药;比较两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LiHFe)计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LiHFe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温阳法能显著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n=25)和治疗组(n=25)。所有患者据心衰治疗指南给予常规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芪苈强心胶囊治疗,随访3个月,观察患者心力衰竭症状和体征的改变、心力衰竭好转的时间、住院时间、出院后1周内再住院率、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MLWHF)。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93),但治疗组心衰改善的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P<0.01)。结论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确切,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力衰竭合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力衰竭合剂,对其对心脏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对比观察。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2例,经治疗30 d,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心功能总有效率、分别为77.3%、63.6%,优于对照组的50.0%、3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剂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及心脏功能,对患者劳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中医辨证施护方法,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针对各个证型给予辨证施护。结果干预组在心功能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护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自拟益气强心饮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所有病例除心力衰竭本身外,均无其他运动受限因素。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即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少数不能耐受者改用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地高辛,部分病例给予美托洛尔。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强心饮,每日1剂,疗程8周。全部病例治疗前后均进行6min步行试验(6-minutes walking test,6MWT)和填写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LHFQ),从以上两方面对患者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益气强心饮治疗前后,CHF患者的运动耐量明显著提高(6min最大步行距离336±108m vs 385±122m,P<0.05);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评分55±8 vs 43±12,P<0.05)。[结论]益气强心饮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量,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中药封包联合针灸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封包及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B型钠尿肽(BNP)]及生活质量变化[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5),LVEDD、LVESD、BNP低于对照组(P<0.05),MLHF量表情绪领域、身体领域及其他领域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药封包联合针灸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够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慢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随访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慢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例数为45例,对照组例数为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院内外随访管理,包括电话随访、面对面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死亡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好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重症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医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改善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从慢性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实验研究3个方面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长治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明尼苏达州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调查132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同时选取132名健康人群作对照,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家庭月收入、病程、年住院次数、心功能分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影响。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差,年龄、年住院次数、心功能分级是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通过采取加强对老龄患者的护理、相关部门加大医疗保健投入、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等措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健心汤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慢性心力衰竭标准化治疗(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地高辛等),治疗组加用健心汤(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BNP水平、6分钟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血浆BNP水平下降、6分钟步行距离延长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生活质量评分提高,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射血分数改善情况,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健心汤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水平,延长6分钟步行距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螺内酯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尉氏县中心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4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螺内酯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心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内酯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利于改善心力衰竭心功能各项指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慢性心力衰竭是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归宿,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药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等方面有较好疗效,笔者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专方治疗、专法治疗等方面论述了目前中医学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认识及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强心通脉方合肾气丸加减联合西药对心肾阳虚合气虚血瘀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心通脉方合肾气丸加减,对比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中医证候疗效、Lee氏心力衰竭计分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左心室射心分数(LVEF)及脑钠肽(BNP)、地高辛减停率。结果 统计2组治疗前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8周后可提高患者的心功能及中医证候疗效,提高地高辛减停率,提高LVEF水平、降低BNP水平,降低Lee氏心力衰竭计分及MLHF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心通脉方合肾气丸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心肾阳虚合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然三联疗法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给予标准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饮食控制、运动康复及心理干预三联疗法;共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功能级别、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左室射血分数(LVEF)测定。结果:经过6个月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在心功能分级、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自然三联疗法能显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任俊华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6):140-141
目的:总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除3例无效外,其余62均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的急、慢性并发症,延长患者生命,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对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疗法。结果:患者治疗数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康复运动组左室射血分数升高,并发症显著降低。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康复运动治疗,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陈正瑜  邓钰 《光明中医》2022,(19):3536-353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采用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此文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以常规治疗作为主要治疗方式,观察组4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对用药后有效率、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LVEF、CI、E/A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分析。结果 2组之间用药后的有效率、6 min步行距离、LVEF、CI、E/A、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 <0.05。结论 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益气活血利水中药治疗效果较好,总有效率较高,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增加6 min步行距离,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