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地稔中提取分离地稔多糖,并对单糖组成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地稔粗多糖,再用DEAE纤维素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一种水溶性较好的中性多糖和一种酸性多糖,然后采用高效液相柱前衍生法对其单糖组成进行测定。结果:地稔中性多糖主要是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阿拉伯糖、鼠李糖等5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123∶84∶27∶19∶5,另有极少量木糖。地稔酸性多糖单糖组成主要是半乳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鼠李糖7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14∶10∶7∶6∶4∶1∶1,另外还有少量的木糖。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分离及测定地稔多糖组成成分的分析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可行。  相似文献   

2.
乔梦如  王云  贾哲  刘艳萍  宋亚南  张村 《中草药》2023,54(7):2096-2105
目的 建立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焦栀子炮制过程样品中8种单糖(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的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分析比较总单糖、结合型单糖和游离单糖的组成及差异,为揭示焦栀子炒制过程颜色褐变机制奠定基础。方法 以Phenomenex Luna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100 mmol/L乙酸铵-乙腈(83∶17),柱温35℃,体积流量1.0 mL/min的条件下,分别对酸水解糖提取方法、游离糖提取条件进行优化,衍生化后样品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 酸水解方法以1.5 mol/L硫酸、100℃水解4.0 h最佳,游离单糖为超声处理15 min。焦栀子炮制过程样品酸水解产物检测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共8种单糖;游离单糖检测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经方法学验证,8种单糖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均符合方法学要求;酸水解得到的总单糖在种类上、含量上均高于游离单糖,总单糖和结合型单糖部分糖变化基本一致,甘露糖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半乳糖醛酸含量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3.
《山东中医杂志》2017,(4):326-328
目的:用薄层色谱法(TLC)联合气相色谱法(GC)分析金银花多糖的单糖组分与比例。方法:热水法提取金银花多糖,酸水解后用TLC联合GC分析其单糖组成。结果:组成金银花多糖的单糖包括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鼠李糖、木糖及阿拉伯糖,其比例为23.6∶3.3∶1.8∶2.3∶1.0∶4.2。结论:实验确定了金银花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及比例,为金银花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HPLC-MS~n法快速识别黄连多糖中的单糖组成。方法:黄连药材经过提取、分离、除蛋白、除色素,最终得到黄连多糖,用2 mol/L的三氟乙酸水解黄连多糖,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作单糖衍生化试剂,利用HPLC-MS~n识别黄连中单糖的组成,并解析其衍生物的裂解规律。结果:通过分析,得到的黄连多糖中含有甘露糖、核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其中核糖、岩藻糖为首次在黄连多糖中报道的单糖。结论:HPLC-MS~n法对中药多糖组分中的单糖成分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秦春青  阮家耀  王瑞宇  孙培龙  张安强 《中草药》2018,49(14):3240-3244
目的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叶中分离纯化得到枇杷叶多糖,并对其进行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分析以及结构的初步鉴定。方法枇杷叶经水提、醇沉、冷冻干燥得到枇杷叶多糖(PEL)组分,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和Sephacryl S 500 High-Resolution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得均一组分(PEL60-A)。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气质联用确定其纯度、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结果枇杷叶多糖PEL60-A相对分子质量为2.69×10~5;单糖组成主要是L-鼠李糖、L-岩藻糖,并含有少量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0.78∶1.00∶0.15∶0.09∶0.11∶0.19。结论研究枇杷叶多糖分离纯化及其单糖组成,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鉴定,为枇杷叶精细加工提供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分离纯化得到的3种大黄多糖结构进行研究。方法水提醇沉得到大黄粗多糖,分别经DEAE-52柱层析、Sephacryl S-20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到3种多糖组分RP-1、RP-2、RP-3,并采用高效凝胶色谱GPC、薄层色谱TLC、气-质联用GC-MS、核磁共振NMR等对其分子量、单糖组成、糖链的连接方式及其分支情况和糖苷键构型等进行分析。结果 RP-1由葡萄糖残基构成,主要连接方式为1,4-连接,并在O-6位出现支链。RP-2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以及半乳糖醛酸组成,主要含有1,4-葡萄糖残基,同时还有1,2-鼠李糖,1,4,6-甘露糖、葡萄糖等残基。RP-3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以及葡萄糖醛酸组成,主要糖单元为1,5-连接的五碳糖。结论初步鉴定了3种大黄多糖的结构,为其药理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裙带菜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从裙带菜中提取的多糖组分。方法采用乙醇分级沉淀法提取粗多糖,采用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柱色谱法和凝胶柱色谱法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对纯多糖C11进行理化性质、结构及单糖组成分析。结果C11的产率为61.97%,其多糖、硫酸基、葡萄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43.20%、12.70%和9.78%,多糖C11的硫酸根连接在糖的C2或C3处于平伏键位置,且C11为以β-糖苷键为主的吡喃糖。其单糖组成及质量分数比为鼠李糖∶岩藻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1.50∶570.00∶220.00∶257.00∶8.32。结论C11为单一纯净的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8.
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与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灿  王玉明  赵骏 《中草药》2012,43(11):2146-2149
目的 对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茯苓多糖进行提取、纯化以及结构分析.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茯苓多糖,三氯乙酸法除蛋白,凝胶色谱柱纯化得到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ATPCP,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测其相对分子质量,样品水解后经过TLC及GC-MS分析确定单糖组成,通过FT-IR、13C-NMR和1H-NMR对其进行结构分析.结果 GPC结果显示抗肿瘤活性茯苓多糖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6 850,多分散性为1.34,TLC及GC-MS结果显示其含有岩藻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各单糖的物质的量比为1∶2.36∶5.49∶2.34.FT-IR和NMR结果显示ATPCP含有α-型和β-型吡喃糖,其主链为1,6-糖苷键,并存在1,4-糖苷键支链.结论 茯苓中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茯苓多糖是由4种确定的单糖组成并伴有支链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9,(4)
目的:探讨白及碱提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利用纤维素阴离子琼脂糖凝胶柱层析(DEAE-Sepharose Fast Flow)对白及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分别进行总糖量、糖醛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测定,通过红外光谱、HPLC、GC-MS技术分析其成分、结构及理化性质。结果:从白及提纯得到5种分子量不同的白及多糖(BSPS)-Ⅰ~Ⅴ,分子量分别约为355.8、174.3、52.8、174.0、59.9 kDa;单糖组成摩尔比分别为BSPS-Ⅰ、Ⅲ:葡萄糖;BSPS-Ⅱ:甘露糖∶葡萄糖=1.05∶4.22;BSPS-Ⅳ: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59∶0.70∶0.38∶1.22∶1.93;BSPS-Ⅴ:鼠李糖∶岩藻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1.16∶1.93∶0.28∶0.21∶1.17∶1.50。结论:白及碱提多糖的单糖组成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云南松松塔多糖中单糖组成及含量。方法:采用三氟乙酸(TFA)水解松塔多糖,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水解单糖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松塔多糖的单糖组成;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水解条件,比较了不同衍生反应时间和加入不同量Na OH时单糖衍生物的峰面积大小变化,从而确定最佳水解条件和最佳衍生化条件。结果:松塔多糖由甘露糖(Man),鼠李糖(Rham),葡萄糖醛酸(Glc UA),半乳糖醛酸(Gal U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木糖(Xyl),阿拉伯糖(Arab),岩藻糖(Fuc)组成,其含量比为1.10∶0.04∶0.63∶0.14∶1.00∶1.11∶1.80∶0.60∶0.09。最优水解条件为TFA浓度1 mol·L-1,水解温度100℃,水解时间6 h。衍生化过程中加入0.3 mol·L-1Na OH,衍生时间为40 min。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为云南松松塔多糖中单糖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柱前衍生HPLC分析黄连多糖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HPLC测定黄连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并分析3种黄连多糖的单糖差异。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黄连多糖,经硫酸水解后,用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再利用HPLC法分析单糖的PMP衍生物。结果:黄连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7种单糖组成,其中半乳糖醛酸含量最高,葡萄糖次之。另外,雅连多糖、云连多糖和味连多糖中的7种单糖的平均摩尔比分别为1∶2.34∶0.38∶17.58∶12.40∶6.11∶5.93,1∶2.43∶0.25∶16.76∶15.18∶6.51∶9.78和1∶3.25∶0.40∶22.35∶12.96∶6.66∶10.28。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黄连多糖中单糖的组成分析和含量测定。雅连多糖、云连多糖和味连多糖中的7种单糖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灵芝多糖肽中单糖的组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赛贞  林树钱  林志彬  陈颖 《中草药》2007,38(2):174-176
目的从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中分离得到的GL-PPT2、GL-PPT3和GL-PPT43种多糖肽,对其单糖组成和摩尔比进行比较。方法多糖肽经三氟乙酸水解后,用1-苯基-3-甲基-5-吡啶啉酮(PMP)衍生化,在高效液相245nm紫外检测,使用KH2PO4(pH5.0)-乙腈(83.5∶16.5)等度洗脱,9种单糖的色谱峰分离清晰,大多呈基线分离。结果经实验确定GL-PPT2、GL-PPT3和GL-PPT4均由甘露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木糖、岩藻糖和葡萄糖醛酸等9种单糖组成。结论灵芝子实体活性成分多糖肽中的核糖系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徐继华  刘文英  屠旦来 《中草药》2009,40(4):573-576
目的 对吴茱萸中多糖进行提取、分离和纯化,进一步研究吴茱萸多糖主要组分的单糖组成.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粗多糖,H2O2脱色、Sevag法除蛋白、透析制备精制品,用DEAE-3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Sephacryl S-400 SF型凝胶柱分离纯化多糖,经酸水解后,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析单糖组成.结果 从吴茱萸中分离纯化得两个主要多糖组分ERPS2a、ERPS3,二者的单糖组成均为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ERPS2a的单糖物质的量比为2.1:2.6:3.4:1.0:7.9:4.9,ERPS3的单糖物质的量比为1.0:17.6:2.7:3.2:19.8:9.4.结论 吴茱萸多糖得到有效分离纯化,两纯组分所含单糖种类相同,仅各单糖的组成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1-苯基-3-甲基-5-吡啶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了多种单糖的分离模式,应用于怀山药、怀地黄单味药材及其“对药”中多糖的单糖含量测定,并对怀山药、怀地黄单味药材和配伍药对中的单糖组成及其含量进行了比较.方法:以Hypersil ODS2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以0.05 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6.7)-乙腈(83∶ 1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 mL·min-1,柱温30℃.结果:怀山药和怀地黄单味药及其“对药”3种多糖水解后均含有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但未检测到岩藻糖.与山药多糖和地黄多糖相比,怀山药和怀地黄“对药”中多糖的单糖组分甘露糖、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和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的含量在山药多糖和地黄多糖之间.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分析药品及食品中多糖中的单糖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15.
柱前衍生HPLC法分析蔓菁多糖中单糖的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2014,(10)
目的建立柱前衍生HPLC法测定藏药蔓菁多糖中单糖的组成。方法以2 mol/L硫酸水解蔓菁多糖,水解产物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进行衍生化,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蔓菁多糖中单糖的衍生物。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为A流动相,0.1 mol/L磷酸盐(KH2PO4-Na OH,p H 6.8)缓冲液为B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结果蔓菁多糖由半乳糖、D-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D-无水葡萄糖、D-葡萄糖醛酸、D-半乳糖醛酸7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0.26∶0.54∶1.06∶0.84∶0.05∶4.17。结论柱前衍生HPLC法表明蔓菁多糖主要由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阿拉伯糖构成。  相似文献   

16.
用热水从裙带菜茎中提取多糖,乙醇沉淀,Sevag法除蛋白,并采用DEAE-52和Sephadex G-200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三种多糖纯品F2、F3和F4,纯度鉴定为均一组分.紫外光谱显示不含蛋白质、多肽及核酸,通过硅胶G色谱分析,F2、F3和F4中的单糖有半乳糖、岩藻糖、甘露糖、葡萄糖醛酸,F2中除这四种单糖外,还含有葡萄糖和鼠李糖.  相似文献   

17.
郑维发  陈才法  鲍康德  王义琴  储成才 《中草药》2005,36(12):1790-1793
目的阐明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s of Nitzschia closterium,EPN)的成分、单糖组成及其硫酸酯化条件。方法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以醇沉法从该藻的培养液中制备;DEAE-Sephedex25柱分离,HPLC法测定其质量分数,HPLC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以氯磺酸-吡啶法探索新月菱形藻硫酸酯化反应条件。结果新月菱形藻向胞外分泌3种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EPN11.886×105,EPN21.41×105,EPN31.134×105。3种多糖的单糖组成均为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岩藻糖。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和岩藻糖的摩尔比在EPN1为4.3∶1∶5.1∶8.9∶5.6,EPN2为4.2∶7.3∶3.7∶12.8∶3.4,EPN3为3.5∶2.1∶4.3∶4.9∶4.7。3种多糖的硫酸酯化条件基本一致,提高氯磺酸比例和延长反应时间均有利于增加酯化产物的硫酸根、提高取代度和酸酯化反应的产率。结论新月菱形藻胞外多糖为酸性多糖,其硫酸酯化产物多糖硫酸酯可能具有潜在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猪苓资源、研究猪苓多糖的单糖组成,该文分别采用蒽酮-硫酸法、优化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技术(UPLC-MS/MS),对17个产地猪苓药材进行了多糖含量、单糖组分及单糖含量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猪苓总多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总体上陕西、四川猪苓总多糖含量相对较高(1. 15%,1. 90%);猪苓多糖主要由葡萄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核糖、木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及岩藻糖8种单糖组成,其中葡萄糖质量分数最高(17. 65 mg·g-1),核糖质量分数最低(0. 13 mg·g-1),部分产地猪苓样品中还检出果糖、鼠李糖及半乳糖醛酸。通过主成分聚类分析,17个产地的猪苓样品主要聚为3类,来自黑龙江五常的样品单独聚为一类。上述结果将为猪苓资源的合理利用、猪苓多糖中各单糖连接顺序及药理活性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野菊花中分离纯化多糖,并对其进行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及单糖组成分析。方法: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大孔吸附树脂LSA-21脱色与Sevag法除蛋白,再经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75凝胶色谱分离纯化得到野菊花多糖。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PC)分析其相对分子质量,并借助衍生化气相色谱法(GC)对其单糖组成进行解析。结果:从野菊花中得到3个均一多糖CIP-1’,CIP-2’和CIP-3’。结论:CIP-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 242 Da,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0.75∶1.48∶1.96∶0.72∶1.80∶3.00;CIP-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 383 Da,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1.17∶1.19∶0.23∶0.56∶1.70∶2.20;CIP-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 201 Da,由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5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2.40∶1.43∶3.84∶7.45∶5.10。红外光谱表明,三者均为吡喃糖。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白鲜皮粗多糖(DDP)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其抗银屑病作用。方法:DDP经膜分离技术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 k Da的组分(DDP-UF),采用DEAE-52纤维素柱分离纯化得到4种组分(DDP-UF-1,DDP-UF-2,DDP-UF-3,DDPUF-4);并通过红外光谱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扫描电镜(SEM)测定其理化性质及结构特征。选用咪喹莫特乳膏诱导银屑病小鼠模型,己烯雌酚诱导雌鼠阴道上皮细胞增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17与IL-23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小鼠背部皮肤组织病理变化、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变化。结果:DDP-UF-1~4均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DDP-UF-1~4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0 948,40 148,32 222,19 943 Da;单糖组成及摩尔比分别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32. 45∶11. 35∶8. 69),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木糖(25. 68∶23. 44∶21. 62∶18. 86∶3. 68),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木糖-半乳糖(18. 68∶4. 61∶3. 89∶1. 65∶5. 36∶6. 21),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木糖-半乳糖(11. 63∶15. 26∶5. 32∶2. 08∶3. 46);扫描电镜(SEM)显示DDP-UF-1~4形态结构为片状或海绵状结构。DDP-UF-1与DDP-UF-3可改善银屑病小鼠背部皮损状态、抑制雌鼠阴道上皮细胞有丝分裂、明显降低血清IL-17,IL-23含量(P 0. 05,P 0. 01)。结论:DDP-UF-1与DDP-UF-3均具有良好的抗银屑病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抑制IL-23/IL-17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