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楂核提出物对动物实验性高血脂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山植核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 Var.major.N.E.Br)的种子。中药典籍记载山楂核有理气消积之效,主治食积,疝气等。笔者对山楂核的化学成份进行了研究。并结合药理实验,寻找其降血脂的活性成份。兹报告如下。一、样品制备 (一)山楂核的乙醇提取物,山楂核粉末用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得浸膏。 (二)山楂核的总二萜酸提取物:山楂核的粉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山楂核干馏液抗炎和抗菌的主要物质基础。方法 使用干馏釜制备山楂核干馏液;通过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对干馏液进行分离;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山楂核干馏液进行分析;以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生成一氧化氮模型评价山楂核干馏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微稀释法评估其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活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其谱效关系,以评估其抗炎和抗菌活性,并筛选主要活性化合物。结果 山楂核干馏液及其4个亚流分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作用,其中Fr.B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均较强。从山楂核干馏液4个流分的色谱图中确定12个共有峰,其中发挥主要抗炎作用的成分为4、6、2、9号峰,质谱分析鉴定4个峰分别对应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2,5-三甲氧基-3-甲基苯、2,6-二甲氧基苯酚和乙酰丁香酮;发挥主要抗菌作用的成分为4、2、9、11号峰,质谱分析鉴定这4个峰分别对应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酮和二氢芥子醇。结论 山楂核干馏液具有较好的抑制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细胞生成一氧化氮的作用,同时对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确了山楂核干馏液中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1,2,5-三甲氧基-3-甲基苯、2,6-二甲氧基苯酚和乙酰丁香酮4个成分对其抗炎作用贡献最大,2,6-二甲氧基-4-甲基苯酚、2,6-二甲氧基苯酚、乙酰丁香酮和二氢芥子醇对其抗菌作用贡献最大。研究结果为山楂核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山楂核新的生物活性并阐释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评价2,2-二苯基-1-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Fe3+还原能力考察山楂核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得到活性部位,并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与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结果: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是山楂核抗菌、抗氧化的活性部位。经LC-MS/MS分析从活性部位中共推测出21个化学成分,包含16个木脂素、3个苯丙素和2个黄酮类成分。结论:木脂素类成分是山楂核的主要药效成分,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红核妇洁洗液是用山楂核干馏液制成的外用洗液,具有解毒祛湿、杀虫止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和非特异性阴道炎。系统梳理了红核妇洁洗液在化学成分、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为红核妇洁洗液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粉防己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对重要粉防己的药理活性进行文献整理与分析。粉防己的主要成分是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在中医中常用来作为抗高血压、抗风湿及镇痛药等。近年来,关于其化学研究、药理活性研究均取得了重要进展。粉防己药理研究发现其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药理实验及临床报道药理活性包括抗肿瘤、抗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神经保护等多个方面,为粉防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通过文献整理,总结了粉防己不同活性成分单体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为该药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鹌鹑动脉粥样硬化和大鼠高脂血症实验模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山楂核醇提物及其成分总三萜酸和熊果酸均能明显抑制高脂饲料所致的血TC、(LDL+VLDL)-C水平的升高,提高血清HDL-C,特别是HDL_2-C水平;并能明显提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LCAT的活性。山楂核醇提物能明显减少胆固醇,尤其是胆固醇酯在鹌鹑动脉壁中的沉积,降低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防止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山楂核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大孔吸附树脂D101,硅胶,ODS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多种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此外,还对化合物进行了OPM2和RPMI-8226两组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从山楂核中得到4个化合物:(7S,8S)-4-[2-hydroxy-2-(4-hydroxy-3-methoxyphenyl)-1-(hydroxymethyl)ethoxy]-3,5-dimethoxybenzaldehyde(1),(+)-balanophonin(2),erythro-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aldehydeether(3),buddlenolA(4)。结论:化合物1为一新降木脂素。化合物24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4的抗肿瘤活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建立山楂核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采用Welch Ultimate XB C;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进行分离,以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1),柱温30℃,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20 nm。采用上述色谱条件对不同产地的18批山楂核样品进行指纹图谱分析,共标定了24个共有峰,经对照品比对指认了其中3个主要色谱峰,并对这3个成分进行了同步含量测定。3个主要成分分别是erythro-(7S,8R)-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 aldehyde ether、threo-(7R,8R)-guaiacylglycerol-β-coniferyl aldehyde ether和balanophonin。18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对相似度介于0.928~0.999,3个成分的质量分数依次为0.055 1~0.182 7、0.061 8~0.225 8、0.156 8~0.405 6 mg·g^(-1)。采用SPSS 17.0和SIMCA 14.1软件对山楂核24个共有峰的峰面积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来自辽宁的2批样品与其他样品有较大差异,且3个待测成分均是导致山楂核差异的主要成分。该文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可用于山楂核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为山楂核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红素是药理活性较高的五环三萜类物质,具有抗炎、抗病毒、免疫抑制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通过系统的文献调查,介绍了雷公藤红素的各种药理活性研究状况,以期为雷公藤红素的药理活性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山楂核馏油的体外抗氧化作用.方法:以BHT为阳性对照,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铁离子螯合能力、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和小鼠红细胞过氧化损伤的方法测定山楂核馏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THS有较强的铁离子螯合能力,能有效保护红细胞的过氧化溶血,具有一定的还原力,能抑制β-胡萝卜素-亚油酸氧化活性及消除DPPH*自由基.结论:THS是一种较好的抗氧化剂,可作为潜在天然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和医药工业中.  相似文献   

11.
山楂核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目的:研究山楂核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和Sephadex LH-20 柱对山楂核醇提物的水溶性部分进行分离,用H,13C-NMR 鉴定化学结构。结果:分得4个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酸,没食子酸,儿茶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关于粉防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从粉防己中分离鉴定出的化合物其类型主要包括:生物碱类、甾体类和黄酮类。药理活性包括:高血压、心绞痛、纤维化和肿瘤防治等多个方面,为粉防己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通过文献整理,总结了粉防己不同活性成分单体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为该药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进而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菖蒲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概况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 :对菖蒲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方法 :查阅文献。结果 :菖蒲属植物包含7个品种和2个变种 ,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并具有多种药理活性。结论 :为今后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温郁金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在系统的文献调研基础上,对姜科姜黄属植物温郁金Curcuma wenyujin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据统计,该植物化学成分报道主要集中于2007-2010年,到目前为止共分离得到82个化合物,倍半萜类57个,单萜类6个,二萜类6个,姜黄素类3个,其他成分10个;其中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23个.温郁金药理活性研究包括抗肿瘤、抗炎、镇痛、保肝,抗氧化、抗血栓等.该文将其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做了总结,以便对其更好的研究、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郭庆丰  陈林  马经纬  张勇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9):3587-3596
角果木属Ceriops植物全球仅发现5个种,分布于亚洲热带、非洲东部和大洋洲地区。目前角果木属植物中已报道131个化合物,其中萜类化合物120个,其药理活性主要有抗炎、降血糖、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抗污、抗病毒等。该文旨在概述角果木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为角果木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山楂核干馏液生产工艺及参数的控制。方法:对山楂核干馏液的生产工艺及千馏釜的应用进行研究,主要对设备容积利用率、升温速度等对热解特征温度、釜内压力、热解产物等参数的影响进行考察,对保温时间、加热间歇控制进行研究,确定反应终点和节能措施。结果:山楂核投料量为设备容积利用率为55%左右,加热升温速度为40℃/h,加热最高温度控制在280℃左右,加热保温时间为3h,在温度达到170℃~180℃时,可以停止加热,热解反应继续进行。结论:最终确定干馏生产工艺参数,能够有效的控制山楂核干馏液生产率、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17.
186升麻族植物中的三萜皂苷及其药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升麻族植物三萜皂苷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该族植物中69个环菠萝蜜烷型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及其解毒、抗炎、抑制核苷转运、抗病毒及抗骨质疏松等方面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杨梅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概况作一综述.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该属植物的主要药理活性进行综述.结果杨梅属植物多具有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结论 杨梅属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所以该属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甘草及其活性成分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甘草是一味常用大宗药材,来源于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和胀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其主要活性成分是三萜皂苷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溃疡、抗炎、解痉、抗氧化、抗病毒、抗癌、抗抑郁、保肝、祛痰和增强记忆力等多种药理活性.三萜皂苷是甘草中含量较高的成分,其药理活性研究的较为深入和明确.近年来,甘草黄酮类化合物被证明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后,也成为药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作者综述了甘草提取物、三萜皂苷和黄酮类成分近5年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试验研究表明甘草对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均具有调节和保护活性.  相似文献   

20.
独活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璐丽  曾建国 《中国现代中药》2019,21(12):1739-1748
独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我国传统中药。主要含有香豆素、挥发油等类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老年痴呆等药理活性。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已从独活中分离得到94个化合物,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69个,其他类化合物25个。本文主要对独活的植物资源分布、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促进独活植物资源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