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抑郁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精神疾病,目前主要采取西药治疗的方式,但由于抗抑郁西药存在不良反应与患者个体化差异的综合影响导致疗效欠佳。抑郁症属中医的“郁证”,其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中医经典名方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历史悠久、疗效确切。临床上,柴胡疏肝散加减方灵活,但有效成分性质性能模糊、机制作用不清。为阐明柴胡疏肝散药效基础、抗抑郁机制作用机制,该文综述了柴胡疏肝散药效物质基础、抗抑郁的临床研究与机制研究进展。临床上柴胡疏肝散可以治疗原发性抑郁、卒中后抑郁、产后抑郁等多种抑郁。汇总了柴胡疏肝散的32种主要成分,其中芍药苷内酯、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柴胡皂苷A、甘草次酸、桔皮素、橙皮内酯水合物、川陈皮素、甘草酸是柴胡疏肝散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柴胡疏肝散抗抑郁作用机制复杂,包括调控单胺类神经递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反应、细胞损伤相关通路、氧化应激等。该文有助于深入理解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的药效基础与作用机制,为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的临床应用与抗抑郁药物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柴胡疏肝散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抑郁症的复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作了大量关于柴胡疏肝散治疗抑郁症的研究。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关于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研究的文献,对其相关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进行总结,表明柴胡疏肝散具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涉及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保护海马神经元、调整HPA轴功能等。本文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新药研发及提高抑郁症的诊疗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434-2438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精神疾患,而柴胡疏肝散作为疏肝理气的经典方剂,其抗抑郁疗效已经大量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证实,但其抗抑郁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文章就近年来国内外对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的临床应用、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出柴胡疏肝散抗抑郁作用的药理研究目前集中在影响神经递质、神经可塑性、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氧化应激及能量代谢方面,其物质基础研究可能主要涉及了柴胡皂苷A、橙皮苷、甘草苷、芍药苷、芍药内酯苷及阿魏酸等,进一步确证了柴胡疏肝散作为经典抗抑郁古方所具备的多成分、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2):174-179
抑郁症为当前社会高发病,柴胡疏肝散能够疏肝解郁,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抑郁症。本文主要归纳总结了柴胡疏肝散主要的抗抑郁化学成分,并从其对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神经细胞损伤信号通路、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等多重作用诠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柴胡疏肝散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讨香附及其复方在抑郁症治疗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分析相关文献,结合香附的临床功效和抑郁症的疾病特点,表明香附具有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理论基础。以香附为主药的中药复方柴胡疏肝散和越鞠丸临床抗抑郁疗效肯定,作用途径包括单胺类递质系统、神经元损伤和凋亡、HPA轴功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多方面。香附及其复方的抗抑郁作用研究有助于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提高抑郁症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柴胡疏肝散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障碍的研究进展。方法:分析柴胡疏肝散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障碍的相关文献。结果:西医多采用三环、四环、SSRI等抗抑郁药物,但仍存在起效慢、胆碱样不良反应大、甚至影响患者的内分泌等。临床上联合疏肝解郁、行气导滞之加减柴胡疏肝散。结论:加减柴胡疏肝散能有效协同西药、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活血止痛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症、功能性消化不良、心血管以及妇科类疾病,但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机制研究较少。对柴胡疏肝散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柴胡疏肝散的质量标志物进行预测分析,提出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α-香附酮、阿魏酸等17种成分可作为柴胡疏肝散的质量标志物,后续可以选择这些成分为指标对柴胡疏肝散进行质量控制,并建立质量溯源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四逆散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行总结,分四逆散治疗抑郁症的效应及机制研究两部分进行综述。目前的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均提示四逆散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抗抑郁方剂。四逆散可通过多靶点发挥抗抑郁作用,但其机制研究并不深入,且切入点多限于现代医学中公认的与抑郁症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的生物学指标。对已发现的有效靶点进行深入研究,并从中医理论出发,多角度对四逆散的抗抑郁机制进行研究,是四逆散抗抑郁机制研究取得更多成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近10年来柴胡疏肝散化学成分及其在治疗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代谢综合征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柴胡疏肝散的主要化学成分有皂苷类、黄酮类、酚酸类及萜类,具有抗抑郁、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抗炎、抗氧化应激、降脂降糖、抗纤维化等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
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理气,止痛活血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胆囊炎初期肝郁气滞证。对于慢性胆囊炎病程中的不同变化,柴胡疏肝散可合用其他中药汤剂、针灸、推拿、中成药及西药治疗,胆囊手术后属肝郁气滞证者也可用柴胡疏肝散治疗。其作用机制为降低炎性因子和胆固醇水平,促进胆囊排空,增强免疫力。目前,关于柴胡疏肝散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动物实验研究多以炎性因子及胆固醇水平为观察指标,关于促进胆囊排空及增强免疫功能的研究不多,且有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较少。临床研究缺少后续随访或随访时间较短,对于治疗后病情是否反复缺少数据。今后应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长期随访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应多关注胆囊排空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进行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  相似文献   

11.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是中医疏肝解郁的代表方剂,自明代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柴胡疏肝散的疏肝解郁作用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来实现,目前研究已经从其对神经递质、细胞因子、神经细胞损伤信号通路、神经内分泌、氧化应激等多重作用分别诠释柴胡疏肝散的作用机制。该文总结了柴胡疏肝散的学术渊源、单味药药理、有效作用成分,从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相关系统4个方面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对近年来已发表的柴胡疏肝散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归纳,探讨柴胡疏肝散在肝郁证中研究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提供思路,在大样本、规范化、临床及实验互相印证方面进行有益探索;结合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网络药理学、中药超分子理论等领域,从微观角度把柴胡疏肝散与肝郁证有机相连,将中医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等多学科综合起来研究,以详细阐明柴胡疏肝散方药、证候、治法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大鼠行为学及旷场实验的影响。方法选取清洁级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2只,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造模组24只,造模组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法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再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柴胡疏肝散组、帕罗西汀组、模型组各8只。柴胡疏肝散组、帕罗西汀组分别用柴胡疏肝散和帕罗西汀灌胃治疗2周,模型组蒸馏水灌胃,正常对照组不予干预。采用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指标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第35天、42天柴胡疏肝散组大鼠体重增加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第42天,柴胡疏肝散组大鼠糖水偏好百分比均明显增高,悬尾不动时间、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接触时间、跨格次数、竖起次数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柴胡疏肝散组与帕罗西汀组大鼠体重增加量、悬尾不动时间、逃避潜伏期、跨格次数、竖起次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对抑郁症大鼠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作用效果与帕罗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13.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球重大疾病负担之一。抑郁症病因复杂,其发病机制尚未形成定论,存在多种发病机制假说。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抑郁药物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突触前膜对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再摄取发挥作用,但这类药物普遍存在起效慢、疗效不佳、耐药性明显等问题。研究人员逐渐将目光转向研发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抑郁药物。中药寡糖与多糖是一类来源丰富的中药活性成分,多项研究表明巴戟天寡糖、远志寡糖酯、茯苓多糖、黄芪多糖等具有较好的抗抑郁活性,其药理作用涉及多种作用机制,包括提高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亢进、增加神经营养因子(NTF)表达、调节免疫炎症反应及调节微生物-肠-脑轴等。因此,中药寡糖与多糖可能通过发挥整合调节作用改善抑郁症,成为了安全高效抗抑郁新药研发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的研究情况,以期为阐明中药寡糖与多糖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柴胡疏肝散及其拆方对高血脂状态心肌缺血合并抑郁症大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血管紧张素(Ⅰ-Ⅶ)[Ang(Ⅰ-Ⅶ)]-线粒体组装受体(MasR)轴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心肌缺血合并抑郁症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加味柴胡疏肝散组(11.7 g·kg-1),拆...  相似文献   

15.
吴磊  刘雅琳  黄熙 《中草药》2021,52(9):2617-2625
目的在生物方剂分析药理(bioanalyticalpharmacology,BAP)策略的指导下,检测柴胡疏肝散水提物中具有抗抑郁作用的可吸收生物活性物质,为柴胡疏肝散抗抑郁疗效的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评价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柴胡疏肝散水提取物中的28种成分;大鼠ig柴胡疏肝散水提取物,定性分析大鼠血浆中的化合物,筛选生物活性物质,探索具有抗抑郁作用的Q-Marker。结果从柴胡疏肝散水提物中的28种成分中确定了吸收入血的22个成分,筛选出的10个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与柴胡疏肝散类似的抗抑郁疗效。结论芍药内酯苷、阿魏酸、柚皮苷、橙皮苷、水合橙皮内酯、甘草酸、柴胡皂苷A、川陈皮素、橘皮素、甘草次酸为柴胡疏肝散抗抑郁作用的Q-Marker。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讨芍药抗抑郁作用的可能机制。通过检索近十年来相关文献研究发现,白芍的有效成分白芍总苷及赤芍的有效成分赤芍总苷对于抑郁症的治疗有一定疗效,其可能机制包括提高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功能异常、修复受损神经元、抑制单胺氧化酶表达、增强神经保护作用等多个方面。白芍-柴胡、赤芍-淫羊藿、赤芍-石菖蒲等药对配伍方法能够促进芍药的抗抑郁作用,但针对芍药其他组成成分和赤白芍作用差别的研究尚匮乏。因此,芍药作为临床常用抗抑郁治疗药物,具备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柴胡和白芍配伍抗抑郁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柴胡和白芍的抗抑郁方面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整理和分析.检索的数据库为中国知网( CNKI),以柴胡、白芍、抗抑郁为主题词检索1988年-2012年的相关文献,筛选整理后按照化学组成、药理学研究、临床应用等几方面对柴胡和白芍的抗抑郁作用进行综述.介绍了柴胡和白芍抗抑郁的活性成分和物质基础等,从而对柴胡和白芍抗抑郁的研究提供文献参考.柴胡、白芍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其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较少,有待于学者们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黄佩珊 《陕西中医》2012,33(6):666-667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采用加减柴胡疏肝散(柴胡、白芍、川芎、厚朴、丹参、郁金等)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81%。结论:柴胡疏肝散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散结功效,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障碍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抑郁症作为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一种常见精神系统疾病,除常见的化学药物治疗外,传统中医药的临床治疗应用一直受到关注。逍遥散作为经典的疏肝解郁名方,实验和临床研究均证实其具有良好抗抑郁作用。本文查阅近10年文献,发现逍遥散对不同抑郁样动物模型表现出良好抗抑郁作用,作用机制与干预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影响神经营养因子及相关通路、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及抗氧化等有关。查阅近5年文献,发现逍遥散及其衍生方单用、逍遥散与西药联用或与其他疗法联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各种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首次从拆方研究和组分研究2个角度对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主要物质基础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发现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薄荷是其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主要药物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抑郁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障碍为基本表现,并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等多种躯体症状,预计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人类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疾病。中医药对于抑郁症治疗则有广阔前景,目前应用较多的如柴胡类方、逍遥散等[1]。我们以往工作在大鼠抑郁模型下研究显示柴胡疏肝散(CSS)、枳壳及其吸收成分如水合橙皮内酯等均可发挥快速抗抑郁、促胃动力作用[2-3]。根据中医肝藏象理论中肝郁与疏肝理论,黄熙教授应用郁金枳壳汤诊治肝脾气滞型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