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麻黄、杏仁配伍前后及不同配比对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平喘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小鼠急性毒性的比较研究;采用大鼠卵蛋白致喘法研究麻黄-杏仁药对不同配比对大鼠的平喘作用。结果:麻黄、杏仁、麻黄-杏仁1:0.5、麻黄-杏仁1:1和麻黄-杏仁1:2的LD50分别为93.78g∕㎏、29.19g∕㎏、53.49g∕㎏、62.44g∕㎏、73.68g∕㎏;平喘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引喘潜伏期均明显延长,肺组织湿干重比值、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和血小板计数(PLT)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麻黄-杏仁1:0.5组的引喘潜伏期明显大于其他各给药组(P<0.05)。结论:苦杏仁具有较大的毒性,麻黄-杏仁1:1组和麻黄-杏仁1:2组能降低苦杏仁的毒性;麻黄、杏仁单用和配伍均能有效改善哮喘状态,延长哮喘潜伏期,配伍使用的效果更好。三个配伍组中,麻黄-杏仁1:0.5组对延长引喘潜伏期、降低肺组织湿干重比值,效果好。麻黄-杏仁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数和血小板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配比的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中化学成分含量-效应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初步阐明该药对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选用U6(64)均匀设计表安排药对配比,采用UPLC-Q-TOF-MS/MS分析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中主要差异性成分及其含量;观察含药肠吸收液对大鼠气管环舒张率及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效应指标与主要成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值1.5找出该药对的显著性差异成分为去甲基麻黄碱(X1),伪麻黄碱(X2),甲基麻黄碱(X3),苦杏仁苷(X4);该药对能明显增加气管环的舒张率(Y1),升高组织中IL-2(Y2)含量,降低IL-4(Y3)与TNF-α(Y4)含量;以差异性成分含量为自变量,效应指标为因变量,得回归方程分别为Y1=-4 810.119X1+3 516.816X2-2 663.871X3-81.310X4+33.562(r=0.937),Y2=4 203.354X1-2 567.853X2+1 445.790X3+47.460X4+237.192(r=0.996),Y3=587.549X1-456.975X2+366.365X3+6.239X4+27.519(r=0.951),Y4=-21 958.981X1-35 885.568X2+40 943.441X3+944.167X4+4 465.528(r=0.968)。结论:麻黄-杏仁药对平喘的主要物质基础为去甲基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其平喘机制与各效应成分双向调节气道舒张与收缩功能,以及改变IL-4,IL-2,TNF-α含量等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麻黄-苦杏仁药对减轻大鼠气道损伤的物质基础,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适应性饲养3 d,筛选合格后随机分为9组[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麻黄-苦杏仁药对不同配比组(N1~N6组)]。上午9:00开始灌胃相应药物,灌胃1 h后立即用2%氯化乙酰胆碱+0.4%磷酸组胺引喘并记录引喘潜伏期,连续给药7 d。末次引喘后即刻麻醉,取出主气管,一部分气管用10%甲醛固定,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各组气道病理学特征,另一部分气管匀浆处理,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内皮素-1(ET-1)的质量浓度。同批6只大鼠适应性饲养后分离出空肠、回肠肠段,制备含药肠吸收液,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法(UPLC-QTOF-MS/MS)分析麻黄-苦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中主要差异性成分及其含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效应指标与主要差异性成分的相关性。结果:N1~N6组肠吸收液的差异性成分为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和苦杏仁苷;效应指标分别为引喘潜伏期,ET-1,i NOS,EGF质量浓度以及气道病理学总评分。结论:麻黄-苦杏仁药对延长引喘潜伏期和修复气道损伤的主要物质基础为麻黄碱、伪麻黄碱、甲基麻黄碱和苦杏仁苷,其减少i NOS和ET-1含量、抑制EGF生成及维持较低水平NO/ET的主要有效成分为甲基麻黄碱,说明麻黄为主要药味,苦杏仁辅助其修复气道损伤,其中N3组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2018,(9)
观察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对大鼠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疗喘与调控EGFR、PI3K表达的相关性。以磷酸组胺孵育建立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给予不同配比麻黄-杏仁药对的含药肠吸收液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RT-PCR、Western blot检测上皮细胞EGFR、PI3K mRNA与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总损伤率(细胞凋亡率与坏死率之和);荧光素DCFH-DA探针法测定细胞内ROS含量。结果: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中,N4A下调EGFR mRNA效果最佳;N6A下调PI3K mRNA、EG-FR蛋白表达及细胞总损伤率的效果最佳;N1A下调PI3K蛋白效果最佳;N5A降低ROS荧光强度效果最佳。结论:麻黄-杏仁药对疗喘可能与其减轻气道上皮损伤,抑制气道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5.
观察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对大鼠气道上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疗喘与调控EGFR、PI3K表达的相关性。以磷酸组胺孵育建立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给予不同配比麻黄-杏仁药对的含药肠吸收液进行干预,采用实时荧光RT-PCR、Western blot检测上皮细胞EGFR、PI3K mRNA与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总损伤率(细胞凋亡率与坏死率之和);荧光素DCFH-DA探针法测定细胞内ROS含量。结果:麻黄-杏仁药对含药肠吸收液中,N4A下调EGFR mRNA效果最佳;N6A下调PI3K mRNA、EG-FR蛋白表达及细胞总损伤率的效果最佳;N1A下调PI3K蛋白效果最佳;N5A降低ROS荧光强度效果最佳。结论:麻黄-杏仁药对疗喘可能与其减轻气道上皮损伤,抑制气道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黑豆甘草汤中8个指标成分。方法采用0.1 mol·L~(-1)盐酸与丙酮溶液提取样品,运用UPLC技术,使用ACE Excel 2 C_(18)(10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甲醇(A)-0.1%甲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3 mL·min~(-1);检测波长为260 nm和530 nm,柱温35℃,进样量为5μL。结果黑豆甘草汤中矢车菊-3-O-葡萄糖苷、大豆苷、黄豆黄苷、甘草苷、染料木苷、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甘草酸单铵盐分别在11.88~380.0μg·mL~(-1)(R~2=0.999 2)、16.88~540.0μg·mL~(-1)(R~2=0.999 5)、12.50~400.0μg·mL~(-1)(R~2=0.999 3)、14.38~460.0μg·mL~(-1)(R~2=0.999 2)、17.50~560.0μg·mL~(-1)(R~2=0.999 6)、15.63~500.0μg·mL~(-1)(R~2=0.999 5)、6.00~192.0μg·mL~(-1)(R~2=0.999 2)、15.63~500.0μg·mL~(-1)(R~2=0.999 5)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均在95.12%~105.83%。结论所建立的UPLC法可同时测定黑豆甘草汤中8个指标成分,结果稳定可靠,可作为黑豆甘草汤的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当归-川芎挥发性成分与其抗子宫痉挛活性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当归-川芎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性成分与其抑制小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效应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模型评价当归-川芎不同配比药对挥发性成分的生物效应,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探讨两者的相关性。结果: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试验表明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挥发油对小鼠离体子宫收缩效应强弱依次为:当归-川芎(2∶1)>当归-川芎(3∶1)>当归-川芎(1∶1)>当归-川芎(3∶2);GC-MS分析结果表明对离体子宫收缩效应最佳的当归-川芎(2∶1)药对挥发油中主要成分的比例关系为:(Z)-ligustilide:(Z)-3-butylidenephthalide:4,5-dihydro-3-butyl-phathalide:(E)-ligustilide:Unknowncompound:8,9-dehydro-Cycloisolongifolene:Neocnidilide:(E)-3-butylidenephthalide(80.75∶4.02∶2.07∶1.66∶0.81∶0.61∶0.53∶0.52)。结论:不同配比当归、川芎药对挥发性成分抑制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效应强度不同,可能是由于挥发油中各组成成分比例不同引起;挥发油中以内酯类成分为主,提示该类成分可能为抑制子宫收缩的主要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小儿抗病毒颗粒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孙燕燕  林宏  李旭  康利  王梓 《中草药》2011,42(10):2080-2082
目的观察小儿抗病毒颗粒的解热祛痰、镇咳平喘作用。方法采用干酵母致热造模法观察小儿抗病毒颗粒对大鼠的解热作用,给药剂量分别为4.18、2.09、1.05 g/kg,每天ig给药1次,连续3 d,末次给药后sc干酵母混合溶液,4~8 h后测大鼠体温。采用酚红比色法观察其对小鼠的祛痰作用,给药剂量分别为5.22、2.61、1.31 g/kg,每天ig给药2次,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进行检测。采用氨水吸入引咳法观察其对小鼠的镇咳作用,给药剂量同祛痰实验,每天ig给药2次,连续3 d,观察潜伏期和咳嗽次数。采用雾化乙酰胆碱吸入引喘法进行豚鼠平喘试验,给药剂量分别为3.65、1.83、0.914 g/kg,每天给药2次,连续3 d,测定引喘潜伏期。结果小儿抗病毒颗粒能使小鼠气管酚红的分泌量增加(P<0.05);显著抑制由干酵母引发的大鼠发热反应(P<0.05)及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延长(P<0.05);使豚鼠哮喘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结论小儿抗病毒颗粒具有明显的解热祛痰、镇咳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疏风定喘颗粒的主体工艺路线,为该制剂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卵清蛋白致豚鼠支气管哮喘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氨茶碱组,咳喘宁组和疏风定喘颗粒工艺1,2,3,4组,自造模第15天起,将豚鼠置引喘仪内,空白组恒压喷入生理盐水,其他组恒压喷入10%卵蛋白,任动物自行吸入15 min,每天2次,连续7 d。豚鼠灌胃给药与诱喘同步进行,每组于当天2次诱喘间隔时间内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空白组与模型组均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以豚鼠引喘潜伏期,哮喘发作期,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E(Ig E)含量为指标,优选疏风定喘颗粒的主体工艺路线。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工艺1~4组样品均可降低哮喘豚鼠血清IL-4,TNF-α,Ig E含量,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和哮喘发作期,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咳喘宁组相比,工艺4样品可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和哮喘发作期,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氨茶碱组相比,工艺4样品可延长豚鼠引喘潜伏期,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工艺2组相比,工艺4组样品可显著延长引喘潜伏期(P0.05)。结论:选择工艺4为主体工艺路线,后续可进行工艺参数优化以开发疏风定喘颗粒。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麻黄-杏仁药对对大鼠气道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缓解哮喘症状与调控EGFR、PI3K和Bax表达以及大分子通透性的相关作用。方法:选用U6(64)均匀设计表安排药对配比,以磷酸组胺孵育建立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给予不同配比麻黄-杏仁药对的含药肠吸收液进行干预,采用RT-PCR检测气道上皮细胞EGFR、PI3K、Bax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气道上皮细胞EGFR、PI3K和Bax蛋白的表达,采用电阻测量仪检测跨细胞单层电阻值(TEER),采用荧光酶标仪检测FITC-BSA的荧光强度,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气道上皮细胞损伤模型对FITC-BSA的通透性。结果:麻黄-杏仁药对各组含药肠吸收液中,N1A-N5A均可下调EGFR和PI3K mRNA表达,N2A和N3A均可下调Bax mRNA表达;N1A-N6A均可下调EGFR蛋白相对含量,N3A-N6A均可下调PI3K蛋白含量,N1A-N6A均可下调Bax蛋白含量;N3A、N5A和N6A均可增加TEER,N2A-N6A均可降低FITC-BSA的透过率。结论:麻黄-杏仁药对可下调EGFR、PI3K和Bax的表达,提高细胞膜完整性,增加TEER,降低大分子通透性,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抑制气道损伤,达到缓解哮喘症状的目的;进一步表明含药肠吸收液用于中药复方体外药理研究是客观、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麻黄-甘草药对的急性毒性反应,定量评价麻黄和甘草的毒性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观察麻黄-甘草药对的毒性反应,根据中效原理应用calcusyn软件进行相互作用统计分析,确定麻黄-甘草药对的急性毒性效应与合用指数(CI)的关系。结果:麻黄-甘草药对三个配比在相同效应(死亡率)时的CI比较,12∶12>12∶6>12∶3>1,麻黄和甘草表现出毒性拮抗作用;且随着甘草用量的增加,CI明显增大,即拮抗作用与甘草有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麻黄-甘草药对配伍,毒性拮抗作用明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麻黄-杏仁配伍增效减毒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获取麻黄、杏仁的活性成分及靶点,结合疾病数据库获取支气管哮喘的相关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两药“成分-靶点”网络与蛋白相互作用网络,使用ClueGO插件分别对麻黄、杏仁作用靶点进行GO与KEGG分析,通过对比两药作用靶点、生物过程、作用通路的异同,探讨麻黄、杏仁配伍增效减毒的科学内涵。结果:麻黄可作用于JUN、TP53、IL6、FOS、IL10等靶点抑制炎性免疫反应,对气道平滑肌的作用较弱;杏仁可调节CD38、NOS2、ESR1、COL-1、CHRM2蛋白,扩张支气管,抑制气道重塑。同时杏仁可调节血压与心肌的兴奋性,缓解麻黄的不良反应,麻黄可通过调节缺氧反应、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降低杏仁的毒副作用。结论:麻黄与杏仁作用靶点互补,配伍使用即可增强彼此药理作用,又可抑制彼此的毒副作用。网络药理学研究为中药配伍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美云  雷小小  周江  唐婷  桂卉 《中草药》2016,47(18):3204-3210
目的优选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工艺,考察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特征。方法以莲心碱在2、6、12 h的累积释放度(Y_2、Y_6、Y_(12))为评价指标,采用3因素5水平星点设计,考察促渗剂Na Cl的用量(X_1)、致孔剂PEG 400的用量(X_2)、包衣增重(X_3)对药物累积释放度的影响,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拟合,效应面法筛选出最佳处方,进行预测分析和验证试验,并对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药行为进行模型拟合。结果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的最优处方为NaCl用量为166.0 mg,PEG400用量为80.5%,包衣增重为3.5%。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得到了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的处方优化模型,该模型预测性良好,制备的莲心总碱固体分散体渗透泵控释片符合设计要求,且其体外溶出实验符合零级释放特征。  相似文献   

14.
桑白皮黄酮平喘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桑白皮黄酮平喘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离体肺支气管灌流法,考察药物离体条件下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采用豚鼠组胺和乙酰胆碱雾化引喘模型、豚鼠卵蛋白引喘模型,以引喘潜伏期、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为评价指标,并对哮喘豚鼠肺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研究桑白皮黄酮的平喘作用.结果 桑白皮黄酮拮抗乙酰胆碱对小鼠肺支气管的收缩作用,延长组胺、乙酰胆碱引喘潜伏期和豚鼠卵蛋白性哮喘潜伏期,降低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浸润,但对哮喘豚鼠血浆中TXB2和6-keto-PGF1α水平的影响未统计出显著性.结论 桑白皮黄酮具有一定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配伍条件下麻杏石甘汤中钙离子溶出规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配伍条件下药液中钙离子(Ca2+)溶出量变化,探讨麻杏石甘汤的配伍规律。方法:采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麻杏石甘汤中各单味药物、不同配伍条件下和不同浸泡和煎煮时间药液中Ca2+溶出量。结果:除杏仁外各单味药水煎药液中均含钙,其中石膏Ca2+溶出量最高,其次为麻黄,甘草Ca2+溶出量最低。石膏与其他药物配伍合煎,使药液中Ca2+溶出量降低。石膏单煎药液中Ca2+溶出量最高,其次为石膏、甘草配伍组,石膏、麻黄配伍组和石膏、杏仁配伍组,石膏、麻黄、甘草配伍组最低,复方配伍组药液中Ca2+溶出量仅高于石膏、麻黄、甘草配伍组。石膏和复方药液中Ca2+溶出量随浸泡时间延长而增加,随煎煮时间延长先升高后降低。但复方实测药组液中Ca2+溶出量随煎煮时间延长而降低的较为缓慢,石膏组和复方理论组药液中Ca2+溶出量下降迅速。结论:石膏与麻黄、杏仁、甘草2味药、3味药和复方配伍均可降低药液中Ca2+溶出量。增加浸泡时间可使药液中Ca2+溶出量增高,增加煎煮时间并不能使药液中Ca2+溶出量持续升高,反而在达到峰值后随煎煮时间延长而降低。石膏与麻黄、杏仁、甘草复方配伍意义在于使药液中Ca2+溶出量保持在一个较高且稳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卵蛋白(OVA)致敏哮喘模型大鼠的尿液代谢物谱,探讨药对麻黄-杏仁配伍对哮喘大鼠内源性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空白组、哮喘模型组、麻黄组、杏仁组、麻杏配伍组的大鼠尿液代谢物图谱,运用软件Simca-P12.0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研究麻黄-杏仁配伍干预卵蛋白致敏哮喘症候代谢物组学的影响规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空白组和各给药组尿液中共有12种代谢物含量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麻黄-杏仁配伍是通过整体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与糖代谢,显示出比单味使用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平喘效果及机制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赜  石倩  杨洋  李若洁  朱元元  白钢 《中草药》2009,40(5):771-774
目的 探讨麻黄碱与伪麻黄碱在平喘作用效果与机制方面的差异.方法 取麻黄碱、伪麻黄碱和草麻黄提取物供试样品,分别在分子细胞受体、离体器官及整体动物水平进行实验,比较其作用效果.结果 麻黄碱、伪麻黄碱以及草麻黄提取物均可以激动β2肾上腺素受体,并且麻黄碱的激动效果(EC50)优于伪麻黄碱(EC50);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实验中,麻黄碱对乙酰胆碱(Ach)引起的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收缩的解痉作用优于同浓度的伪麻黄碱;麻黄碱可以延长组胺致喘豚鼠的引喘潜伏期,其作用效果优于同浓度伪麻黄碱的作用,且草麻黄提取物亦有此相同作用.结论 草麻黄提取物含有麻黄碱及伪麻黄碱,麻黄碱在平喘效果上优于伪麻黄碱,并且草麻黄中麻黄碱的量高于伪麻黄碱,草麻黄中主要由麻黄碱起到平喘作用,伪麻黄碱具有辅助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20,(2)
目的: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3D技术打印速效救心口崩片的处方并控制其质量。方法:以片剂的硬度、崩解时间为考察指标,以HPC用量(X_1)、PVPP用量(X_2)、乙醇体积分数(X_3)为考察项,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3D打印速效救心口崩片的处方,用HPLC法测口崩片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根据复相关系数可知,因素与指标之间的最佳拟合方程为三次多项式,最优处方为:X_1=13.77,X_2=14.30,X_3=25.05,阿魏酸的线性范围为1.48~36.92μg/mL(r=0.9999);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均≤2.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RSD为0.71%(n=6)。结论: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能够优选3D打印速效救心口崩片处方,有利于制备出硬度和崩解均符合要求的3D打印片剂,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方法简单、方便、准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药对麻黄-杏仁不同比例配伍对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分别测定麻黄与杏仁不同比例配伍的水煎液中苦杏仁苷、盐酸去甲基麻黄碱(NME)、盐酸去甲基伪麻黄碱(NMP)、盐酸麻黄碱(E)、盐酸伪麻黄碱(PE)、盐酸甲基麻黄碱(ME)的煎出量.结果 不同比例的麻黄-杏仁配伍后对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药对麻黄-杏仁配伍后可以显著增加有效成分苦杏仁苷的含量,与麻黄单煎液相比,苦杏仁的加入则会降低麻黄生物碱的煎出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麻黄-白术药对不同配伍、配比下水煎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探求麻黄-白术药对的化学变化规律。方法:采用GC-MS考察麻黄水煎液及麻黄-白术药对不同配比共煎液中麻黄类生物碱(麻黄碱、伪麻黄碱、去甲基麻黄碱、去甲基伪麻黄碱和甲基麻黄碱)含量的变化情况;采用HPLC考察白术水煎液及麻黄-白术药对不同配比共煎液中白术内酯Ⅰ,Ⅱ,Ⅲ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与麻黄单煎液相比,麻黄-白术(3∶2,3∶4,3∶8)3种比例配伍后,随着白术的配伍比例增大,水煎液中5种麻黄类生物碱含量均有所下降(P0.05)。与白术单煎液相比,麻黄-白术配伍后,麻黄-白术(3∶2,3∶4,3∶8)3个配比组水煎液中白术内I,Ⅱ,Ⅲ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麻黄与白术配伍后,对彼此有效成分的溶出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