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10,(10)
<正>这是一个烦躁病人的病案,抑郁症病人,女同志,41岁,教师,主要症状是抑郁与烦躁交替出现,呈规律性发作。一旦发作起来,就会出现起卧不安,悲伤不止,一个人大哭。她的烦躁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八九点,伴随出现头晕、心悸心慌 相似文献
3.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24)
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CHF)为各种心脏病导致心功能不全的综合征,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表现,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液体潴留。在治疗CHF时当注重扶阳气。重视阳气的思想在历代中医经典著作中多有体现,从《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再到温补学派、扶阳学派。慢性心衰扶阳之法包括温阳、通阳、潜阳,同时佐以"引降""纳归""酸敛""调中""反佐"。 相似文献
4.
5.
6.
7.
8.
消渴病的治疗,除传统的“三消”辨治外,脾气亏虚、清阳不升亦是消渴病的重要病机.《内经》对此即有论述,升阳健脾是消渴病的重要治法.李东垣、张锡纯、施今墨等古今医家皆重视升发脾之清阳治疗消渴,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改变,现代生活方式下“脾虚致消”者逐渐增多,尤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施以升阳健脾之法.借鉴中医大家之经验,有利于丰富辨治消渴病理论体系,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10.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悸”范畴,其主要病机在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1条就提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此虚当为阴阳两虚,是胸痹病之根本,瘀血和痰饮则是阴阳不和,气血瘀滞,运化失职... 相似文献
11.
12.
13.
结合肺癌诊治的历史沿革及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从阳气不足在肺癌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肺癌阳虚病机的分析等角度阐述扶阳法治疗肺癌的思路及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4.
笔者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原发性痛经病多属虚寒所致,故采用扶阳温通法,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调理脏腑扶助脾肾之阳,温通经络调理冲任气血,临床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冠心病多由心阳不振,瘀血阻滞所致,属于“胸痹”、“心悸”、“真心痛”范畴,临床以振奋心阳、活血化瘀为常规治法,且确有疗效。但用于病情较重,兼有阴阳两虚或阳损及阴的患者,取效尚欠理想。我们根据病重证虚的临床特点,认为应用育阴扶阳法施治,比单纯用振奋心阳、活血化瘀、利湿通络法取效更佳。本病日久,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虚”(阴阳两虚)是病机根本,瘀血和痰饮则是阴阳不和,运化失职,气机不利,蕴结生成的病理产物。临床治疗本病时,遵循“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的原则,以育阴扶阳为主,辅… 相似文献
17.
18.
19.
化瘀法治疗消渴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帝内经>即有消渴证的记载,临床表现提到"消谷善饮",<外台秘要>引<古今录验>说:"渴而多饮,小便量多有脂似麸麦片甜者,皆是消渴病也."传统医学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真正明确提出消渴与血瘀有密切关系的是近代医家唐容川,在其<血证论>论到:"瘀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有瘀血者,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