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患者发生急性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为重症监护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心理支持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河北省唐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监护患者412例.应用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评分并确诊急性应激障碍后,给予一般资料问卷、心理弹性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  相似文献   

2.
曹祝萍 《重庆医学》2015,44(12):1706-1708
危重症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C U )接受治疗往往会产生以焦虑、恐惧为主的应激反应 ,从IC U转出至普通病房常被视为病情好转的表现 ,然而 ,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 ,转出同样可能使患者产生焦虑 ,甚至对患者造成精神困扰或创伤 ,诸多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转移性焦虑(transfer anxiety ) ,也有学者将其称为迁移性焦虑(relocation anxiety )或迁移应激(relocation stress).1992年 ,北美护理诊断协会(NANDA )将迁移应激纳入护理诊断体系 ,并定义为 :个体由于从熟悉的环境到另一个环境而产生的生理或心理上紊乱的状态 ,主要症状为焦虑、抑郁和孤独[1 ].随着对相关研究的深入 ,学者认为从IC U转出、转入普通病房这一迁移过程中可能发生各种生理或心理紊乱的问题 ,而不仅仅是焦虑 ,相比较转移性焦虑 ,迁移应激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3.
杨国丽 《大家健康》2017,(12):14-15
目的:对ICU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该院ICU病房收诊并治愈的45例患者,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者大多数为女性,病程≥3个月,与学历水平有关,同时存在睡眠障碍.结论:对ICU患者在治疗期间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极为显著的,性别、病程、学历、较差的睡眠质量与创伤后应激障碍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故此对影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因素有所了解是必要的,继而推行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强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推进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9月入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心胸外科ICU的老年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分析ICU转出患者的陪床家属即照顾者的准备度对其迁移应激的影响作用。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患者家属106人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法对患者及家属一般资料、家属准备度水平以及迁移应激水平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ICU转出患者家属的照顾者准备度测试总分为(14.92±3.86)分,为中等水平,迁移应激总分为(57.21±5.88)分,为中度应激水平,照顾准备度与迁移应激呈负相关。结论 ICU转出患者家属的照顾者准备度水平不足,且与迁移应激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尿毒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对2016年1~4月在成都市华西医院肾脏内科就诊的103例尿毒症患者的PTSD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尿毒症患者PTSD-SS的平均得分为(34.29±15.31)分,其中,阳性症状者(≥50分)19例(占18.4%);病程≤2年PTSD发生率为14.5%,病程>2年PTSD发生率为24.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和医保类型是尿毒症患者PTSD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对于尿毒症患者存在的PTSD危险因素,低学历和无医保患者,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8):108-111
目的 调查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出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后其家属的迁移应激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ICU治疗后成功转出的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对其迁移应激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其转出迁移应激评分,将其分为重度迁移应激反应组和轻中度迁移应激反应组,对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出ICU后其家属迁移应激状况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家属的ICU转出迁移应激评分平均为(54.38±13.92)分,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家属性别、家属文化程度、患者ICU治疗时间、患者年龄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出ICU后其家属迁移应激状况的危险因素。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转出ICU后其家属受到性别、文化程度、患者ICU治疗时间、患者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迁移应激反应,护理方面应针对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状况实施针对性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ICU患者的治疗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 收集整理近2年来在我院ICU住院治疗的305例患者的临床疾病资料,分为真菌感染组和非真菌感染组,采用卡方检验及logistic回归比较分析影响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确诊真菌感染的患者56例(18.36%).最常见的菌株为白色念珠菌(46.43%),其次为光滑念珠菌.除了广谱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长期使用、有创性治疗等常见易感因素外,年龄、吸烟、肥胖和高血压亦是深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具有发病率高、危险因素多样化等特点,医务工作者务必加深对此病的认识,尽早针对深部真菌的易感因素进行干预及加以重视,方能降低患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426例ICU患者,依据其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89例)和对照组(未发生医院感染,337例),分析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426例ICU患者共发生医院感染89例,感染率为20.89%(89/426)。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 d、泌尿道置管、血管内置管、气管切开术、气管内插管、抗菌药物应用时间>20 d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 d、泌尿道置管、血管内置管、气管切开术、气管内插管、抗菌药物应用时间>20 d为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年龄>60岁、住院时间>30 d、泌尿道置管、血管内置管、气管切开术、气管内插管、抗菌药物应用时间>20 d为ICU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杭州市余杭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100例,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将其分为谵妄组(n=21)和非谵妄组(n=79),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ICU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后,前瞻性收集2020年1~6月的40例ICU重症患者(验证组)进行验证,采用H-L卡方检验模型拟合度,应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反映预测模型的区分能力。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病史、有创机械通气、住院时间、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酸碱失衡均为导致ICU重症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模型预测谵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1(P<0...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7):97-100
目的 观察ICU急性肾损伤患者120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将我院ICU 2017年9月~2019年9月收治的ICU急性肾损伤者120例,依据患者的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73例与死亡组47例,分析其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存活组患者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史与糖尿病史的基础疾病比例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而存活组患者APACHEⅡ评分、CRP、GFR指标水平低于死亡组患者,而SPO2、血pH值指标水平高于死亡组(P0.05)。而存活组患者脓毒血症休克、有创血液检测、ICU内感染率与机械通气时间低于死亡组,而成功撤机率则高于死亡组患者(P0.05)。存活、死亡分别作为因变量,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CRP、GFR、SPO2、血pH值、脓毒血症休克、有创血液检测、ICU内感染、成功撤机作为自变量,进行条件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发现,APACHEⅡ评分、脓毒血症休克、是否成功撤机为影响AK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在影响ICU急性肾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中,患有基础疾病、APACHEⅡ评分、CRP、GFR、SPO2、血pH值、脓毒血症休克、有创血液检测、ICU内感染、成功撤机均为影响因素,其中以APACHEⅡ评分、脓毒血症休克、是否成功撤机为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衡阳市5个城区中各随机抽取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的健康档案信息库中符合要求的2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平均得分为(39.96±4.88)分。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性别、文化程度、个人月收入、发病时间、合并慢性病数量、心功能分级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有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心功能分级(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心理弹性水平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负相关(r=-0.781,P<0.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处于中等水平,临床上应加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尤其是文化程度低、心功能分级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降低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改善疾病恢复与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内急性肺损伤(ALI)的病因及相关的危险因子。方法:总结我院ICU26例AL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存活组与死亡组的原发病因、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呼吸指数(MRI)、肺损伤分数(LIS)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提示ICU内ALI者最常见的病因为脓毒血症和多发性创伤;脓毒血症、多发性创伤及紧急复苏后发生ALI的死亡率最高,而吸入性肺炎、药物过量后发生ALI的死亡率最低;外伤较内科ALI患者死亡率低;年长者死亡率明显高于年轻者;死亡组并发休克、感染、多脏器功能不全、代谢性酸中毒等因素增高。结论:对于脓毒血症、多发性创伤和紧急复苏后的患者,尤其是合并有休克、感染等,应该高度重视,严密监测,以防治ALI的发生,早期诊断和治疗ALI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ICU患者睡眠状况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ICU患者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 rating scale of sleep,SRSS)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入住的124例ICU患者进行调查。结果:80.6%的患者SRSS评分>23分,自我感觉在ICU期间睡眠不良。影响患者睡眠障碍的因素依次为身体不适、担心自己的疾病及预后、限制探视及无陪护、心理负担、噪音等。结论:ICU患者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需要提供相应的措施,改善ICU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①目的分析睡眠障碍与急性初发、轻度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②方法纳入脑卒中患者452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并以PSQI量表总分>7分作为判断睡眠障碍的标准。分析既往脑卒中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类型及其特点;分析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发生脑卒中的类型及发生率的差异,筛查影响因素;分析睡眠障碍患者与非障碍患者各量表评分的差异。③结果在452例患者中,198例(43.81%)发生睡眠障碍:睡眠过多者以出血性卒中为主,失眠居多者以缺血性卒中为主。轻度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卒中类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有无焦虑或抑郁)关系密切。与非睡眠障碍患者比较,睡眠障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焦虑、抑郁程度较高(P<0.05),日常生活能力较低(P<0.05)。④结论睡眠障碍导致初发、轻度脑卒中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16.
综合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VAP的有效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综合ICU152例机械通气(MV)〉48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60岁)、昏迷、慢性肺部疾病、MV时间≥5d、留置胃管、抑酸荆及皮质激素应用等是VA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或P〈0.01);肠内营养和镇静剂应用对VAP的发生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VAP的发生与多种危险因素相关;针对VAP的各种危险因素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才能有效的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何园园  周相莲  张小秋  许林海  张丽萍 《浙江医学》2016,38(12):981-985,1042
目的探讨ICU急性出血性脑卒中(ICH)患者早期预后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ICU急性ICH患者110例,随访观察3个月的临床转归情况,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定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功能独立性量表(FIM)评定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ICH患者FMA评分30~77(51.37±7.33)分,第25、50和75百分位数分别为46、51和57分;FIM评分28~99(76.72±10.67)分,第25、50和75百分位数分别为72、77和84分。患者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发病时意识障碍、肺部感染、早期综合康复治疗、肢体痉挛和肩部并发症等因素在FMA评分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年龄、出血部位、出血量、发病时意识障碍、肺部感染、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大小便失禁、吞咽障碍、肢体痉挛、肩部并发症、感觉障碍、失用、失语和抑郁等因素在FIM评分中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时意识障碍(P=0.008)、肺部感染(P=0.001)、早期综合康复治疗(P=0.021)和肢体痉挛(P=0.000)是ICH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独立影响因素;早期综合康复治疗(P=0.012)、大小便失禁(P=0.006)、吞咽困难(P=0.000)、肢体痉挛(P=0.008)、失用(P=0.000)和抑郁(P=0.000)是ICH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ICU急性IC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包含多个方面,临床可根据这些因素评估患者的病情,制订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1):92-95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 月~2019 年9 月在我院ICU 收治的心脏停搏患者,其中心肺复苏失败的患者60 例为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的患者60 例为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导致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分析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年龄、合并脑血管病变、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创伤性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脑血管病变、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创伤性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是导致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心脏停搏患者受到合并脑血管病变、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合并创伤性疾病、心肺复苏开始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心肺复苏易失败,临床应根据心脏停搏患者心肺复苏失败的危险因素制订针对性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