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怀化市6~24月龄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PPS)抽样法,选取怀化市2228名6~24月龄农村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并对其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所得资料运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怀化市6~24月龄农村儿童贫血患病率34.07%,其中以6~11月龄儿童贫血率最高为43.04%。儿童为18~24月龄(OR=0.558,95%CI 0.431~0.723)、母亲职业为非务农(OR=0.738,95%CI 0.558~0.976)、过去两周内未发过烧(OR=0.724,95%CI 0.578~0.907),过去24小时添加过配方奶粉(OR=0.657,95%CI 0.538~0.802)是贫血的保护因素。母亲(OR=1.514,95%CI1.050~2.181)、父亲(OR=1.826,95%CI 1.186~2.809)民族为苗族,所处地区为溆浦(OR=1.647,95%CI 1.029~2.637)、芷江(OR=1.883,95%CI 1.269~2.795)、会同(OR=1.833,95%CI 1.256~2.676)、沅陵(OR=2.003,95%CI 1.266~3.169),过去24小时添加母乳(OR=1.427,95%CI 1.105~1.842)、看护人不知晓辅食添加最佳时间(OR=1.208,95%CI 1.001~1.457)是贫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怀化市6~24月龄农村儿童贫血形势不容乐观,6~11月龄是怀化市儿童贫血高发月龄,儿童贫血受到儿童月龄、所处地区、自身健康状况、膳食摄入和看护人职业、民族、营养知识水平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晋黔贫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儿童的贫血现况,探究贫血相关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调查山西和贵州两省6个贫困县的1 475名6~23月龄的儿童及其看护人。采集儿童末梢血,用HeMocue血红蛋白仪进行测定。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 55.4%的儿童患有贫血,轻度、中度和重度贫血率分别为26.4%、27.9%和1.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6~11月龄儿童相比,18~23月龄组儿童的贫血风险较低(OR=0.44,95%CI:0.30~0.64)。母乳喂养与儿童贫血风险增加有关(OR=1.61,95%CI:1.19~2.18)。此外,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与儿童贫血风险降低有关(OR=0.70,95%CI:0.54~0.92)。结论晋黔贫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儿童的贫血率较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利用2016—2017年中国10个省、自治区的20个县进行的"母子健康综合项目"基线调查资料,对1 736名6~23月龄婴幼儿及看护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23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为58.1%,其中轻、中度贫血比例较高,分别为24.7%和30.1%。多因素分析显示,相比于18~23月龄婴幼儿,6~11月龄(OR=2.10, 95%CI:1.61~2.74),12~17月龄(OR=1.64, 95%CI:1.28~2.11)婴幼儿患贫血的风险增加。非独生子女(OR=1.26, 95%CI:1.03~1.56)、看护人民族为彝族(OR=1.64, 95%CI:1.11~2.43)或其它少数民族(OR=1.72, 95%CI:1.33~2.21)、未达到最低膳食多样性(OR=1.40, 95%CI:1.10~1.77)是婴幼儿贫血的危险因素;过去1个月服用营养包是婴幼儿贫血的保护因素(OR=0.68, 95%CI:0.54~0.86)。结论中国部分农村地区婴幼儿贫血问题属于重度公共卫生问题,关注小月龄、非独生子女及少数民族婴幼儿,为其提供种类丰富的辅食是改善婴幼儿贫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州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6~23月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现状及其危险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2月—2018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贵州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抽取19 498名6~23月龄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贵州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19 498名常住6~23月龄儿童中,患缺铁性贫血者9 279例,患病率为47.59%,标化患病率为47.1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6月龄~组(OR=3.765,95%CI=1.215~4.315)、毛南族(OR=3.411,95%CI=1.635~4.095)、苗族(OR=4.937,95%CI=1.867~6.123)、出生时体重3 kg(OR=3.407,95%CI=1.125~3.883)、饮食结构以谷物或玉米为主(OR=3.803,95%CI=1.356~4.935)、辅食转换时间6个月(OR=5.546,95%CI=1.867~6.978)、未补充营养包(OR=3.903,95%CI=1.341~3.916)、母亲职业为农民(OR=2.887,95%CI=1.224~3.987)、母亲孕期患贫血(OR=3.232,95%CI=1.139~4.084)、看护人为祖父母及其他(OR=3.179,95%CI=1.214~4.657)、家庭人均年收入5 000元(OR=5.796,95%CI=1.857~6.353)、依山而居(OR=3.271,95%CI=1.215~3.792)是贵州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6~23月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贵州黔南地区农村少数民族6~23月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应针对该地区6~23月龄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贵州、云南和山西省贫困农村的儿童营养包食用情况,并分析影响营养包食用的因素。方法于2014年12月选取贵州省、云南省和山西省为调查点,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每个省份抽取2个县、每个县抽取2个乡,共447名儿童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儿童营养包食用的依从性、看护人对营养包的认知、获取营养包知识的途径,单因素分析影响营养包食用依从性的因素采用χ~2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随机选取43名依从性不好的看护人按照访谈提纲进行个人访谈,采用主题框架法深入分析影响因素,包括儿童因素、看护人因素和村医因素。结果 81.0%的儿童营养包食用依从性好。知道营养包能够预防营养不良及贫血的看护人占83.0%和66.0%,80.8%的看护人获取营养包知识的途径为面对面咨询村医。与6月龄母乳喂养的儿童相比,混合喂养(OR=26.698,95%CI4.411~161.614)、人工喂养(OR=4.709,95%CI 1.089~20.369)是儿童有效食用营养包的保护因素;儿童爱吃营养包(OR=4.396,95CI 1.859~10.395)及看护人知道营养包能够预防营养不良(OR=4.421,95%CI 1.335~14.638)是儿童有效食用营养包的保护因素。结论儿童、看护人是影响儿童有效食用营养包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儿童的贫血状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筛选出1272名3岁以下儿童对其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及血红蛋白测定。所得资料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46.3%,6~12月龄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的高峰,以后贫血患病率随月龄增加而下降。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民族、看护人、体重低下、生长迟缓、过去2周内腹泻、母亲贫血、6个月龄内喂养方式、辅食添加种类(配方奶粉、普通牛奶、铁米粉、动物肉类、水产品)及辅食添加方式与3岁以下儿童贫血有统计学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低下(OR=1.581,95%CI:0.967~2.586)、过去2周内腹泻(OR=2.143,95%CI:1.453~3.160)和母亲贫血(OR=2.211,95%CI:1.611~3.036)均是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6个月龄内混合喂养(OR=2.184,95%CI:1.561~3.055)和人工喂养方式(OR=5.282,95%CI:2.507~11.131)相对于母乳喂养是儿童贫血的危险因素;而添加普通牛奶(OR=0.721,95%CI:0.524~0.991)和添加铁米粉(OR=0.599,95%CI:0.496~1.055)是儿童贫血的保护因素。结论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较高,应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加强农村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等将有助于改善儿童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庆市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营养及喂养现状,为改善婴幼儿营养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年7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抽取3个贫困项目县706名6~24月龄儿童进行血红蛋白测定、体格测量及调查儿童看护人喂养与营养知晓情况。结果 706名6~24月龄贫困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为51.7%,低体重率4.8%,生长迟缓率13.7%。儿童看护人喂养与营养知识知晓率以“辅食添加时间”最高(39.8%),“持续母乳喂养时间”最低(2.8%)。在6月龄添加辅食儿童仅占28.7%。结论 重庆市贫困地区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高,儿童看护人科学喂养知识和行为缺乏,在为其提供辅食营养补充剂的同时,应加大婴幼儿喂养知识行为宣传力度,科学喂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海口市0~5岁儿童生长迟缓的现状及分布特征,探索儿童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为海口市0~5岁儿童生长迟缓干预及营养促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2020年对在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0~5岁儿童及其看护人以方便抽样各纳入460名,对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对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分析不同特征组儿童生长迟缓率的差异,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探索儿童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结果海口市0~5岁儿童生长迟缓率为8.7%,其中0~11月龄的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2.5%(23/184),12~60月龄儿童生长迟缓率为6.2%(17/276)。经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月龄为0~11月(OR=1.15,95%CI:1.06~1.25)、看护人是农村户籍(OR=1.12,95%CI:1.03~1.22)、低出生体重儿童(OR=3.07,95%CI:1.43~6.60)、母亲生育年龄<24岁(OR=2.90,95%CI:1.54~5.48)、母亲生育年龄≥35岁(OR=2.03,95%CI:1.12~3.69)、营养知识知晓为不合格(OR=1.35,95%CI:1.12~1.89)是儿童生长迟缓危险因素。结论海口市0~5岁儿童生长迟缓水平在国内仍处于较高水平。应重点针对0~11月龄儿童、看护人户籍类型为农村的儿童开展生长迟缓干预及营养促进,加强产前保健和倡导适龄分娩,提高母亲的膳食营养知识水平,力争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贫困农村地区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15年8月在湖南省武陵山区和罗霄山区30个贫困县按乡级概率规模抽样(PPS)方法抽取1449名农村6~8月龄婴儿,采用问卷调查婴儿过去24 h喂养情况、基本信息和家庭情况等,按WHO《婴幼儿喂养评估指标》要求计算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的相关因素。结果 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率为95.4%(1382/1449)。多因素分析显示,婴儿民族为土家族(OR=2.32,95%CI 1.55~3.47)以及主要看护人喂养知识不合格(OR=1.39,95%CI 1.10~1.75)是影响6~8月龄婴儿辅食添加的危险因素。结论多数湖南贫困农村地区婴儿在6~8月龄时即添加了辅食;土家族、主要看护人辅食喂养知识不合格的婴儿是6~8月龄仍未添加辅食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贫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8月在湖南省武陵山区和罗霄山区25个贫困县采用乡级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方法,随机抽取7221名农村6~23月龄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测定血红蛋白,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贫血影响因素。结果 25.2%的婴幼儿贫血,其中95.9%为轻度贫血,4.0%为中度贫血,0.1%为重度贫血;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2~17月龄(OR=0.812,95%CI=0.709~0.931)、18~23月龄(OR=0.552,95%CI=0.475~0.640)、侗族(OR=0.717,95%CI=0.558~0.922)、父亲职业为商业服务人员(OR=0.864,95%CI=0.756~0.986)、母乳喂养(OR=1.459,95%CI=1.281~1.660)和有效服用营养包(OR=0.742,95%CI=0.663~0.830)是贫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的影响因素。结论贫困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武陵山区农村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及其对婴幼儿营养状况的影响,为制定合适的营养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概率比例规模抽样(PPS)抽样方法,共抽取2228名6~24月龄儿童,对其过去24小时膳食摄入情况及生长发育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过去24小时儿童固体、半固体食物添加率最高为97.80%,配方奶粉添加率、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5.43%、26.44%。过去24小时喂养母乳儿童贫血率明显高于未喂养母乳儿童,添加配方奶粉、普通奶粉、固体、半固体食物儿童贫血率明显低于未添加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儿童辅食添加不合理是导致该地区儿童贫血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流动和户籍婴幼儿之间两周内腹泻患病率差异,探讨喂养行为与腹泻的关系,为制定改善婴幼儿腹泻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两阶段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7月对佛山市南海区1 408名6~23月龄婴幼儿的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其中流动婴幼儿945名,户籍婴幼儿463名。结果 6~23月龄流动婴幼儿两周内腹泻患病率为14.6%,户籍婴幼儿为10.2%。6~11月龄婴儿腹泻患病率最高,流动和户籍婴儿分别为18.5%、15.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23月龄流动婴幼儿两周内腹泻患病率较户籍婴幼儿高(OR=1.57,95%CI=1.03,2.38),6~11月龄婴儿两周内腹泻患病率比18~23月龄婴幼儿高(OR=2.27,95%CI=1.42,3.63),辅食添加种类不合格的婴幼儿两周内腹泻患病率比辅食添加种类合格的婴幼儿高(OR=1.73,95%CI=1.11,2.69)。结论调查地区婴幼儿两周内腹泻患病率较高,应加大力度进行婴幼儿科学喂养的指导,提高婴幼儿看护人的健康保健意识和喂养水平,从而改善婴幼儿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曲靖市会泽县农村地区1岁以下儿童的贫血患病状况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降低农村地区儿童贫血患病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2019年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曲靖市会泽县4个乡镇辖区内的0~12月龄全部婴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体格测量和血红蛋白检测,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婴儿的贫血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4 137名婴儿的贫血患病率为6.14%,以6~9月龄为主(76.77%);贫血患儿的血红蛋白平均值为(101.39±8.57)g/L,2011—2019年婴儿贫血患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3.914,P=0.04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低体重、是否生长迟缓、是否生长发育指导的婴儿贫血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低体重(OR=2.467,95%CI=1.459-4.576),缺乏生长发育指导(OR=4.300,95%CI=1.057-17.500),照顾者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OR=8.048,95%CI=1.115-58.118)、初中(OR=7.571,95%CI=1.048-54.723)和高中(OR=7.867,95%CI=1.026-60.323)均是贫血的影响因素。结论会泽县监测地区婴儿贫血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但仍需加强看护人的科学喂养知识,提高农村地区儿童保健服务水平,改善农村地区婴儿贫血患病状况。  相似文献   

14.
分析营养包干预下婴幼儿贫血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贫困地区婴幼儿贫血问题的进一步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采用多阶段抽样、按规模大小成比例概率抽样和随机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我国营养包覆盖地区19 552名6~23月龄婴幼儿为调查对象。通过血红蛋白检测判断婴幼儿是否贫血,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婴幼儿看护人基本情况、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营养包服用情况及过去24 h喂养情况,并计算辅食喂养指标合格率。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查人群贫血的相关因素。结果 被调查儿童总贫血率为30.0%(5 883/19 552)。非贫血组婴幼儿看护人有81.9%为初中及以上学历,营养知识回答正确率为42.4%,均高于贫血组看护人。非贫血组婴幼儿营养包服用时长为(7.37±4.76)个月,长于贫血组婴幼儿。非贫血组婴幼儿最小膳食种类合格率、最低膳食频次合格率及最低可接受膳食合格率分别为69.2%、68.0%和41.9%,同样高于贫血组婴幼儿,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幼儿性别(OR=0.918,95%CI:0.856~0.985,P=0.017)、年龄(OR=0.947,95%CI:0.936~0.958,P<0.001)、看护人学历(OR=0.772,95%CI:0.742~0.804,P<0.001)、营养知识掌握正确率(OR=0.995,95%CI:0.993~0.997,P<0.001)、辅食种类合格情况(OR=1.128,95%CI:1.044~1.219,P=0.002)及辅食频次合格情况(OR=0.678,95%CI:0.629~0.730,P<0.001)及营养包服用时长(OR=0.984,95%CI:0.973~0.995,P=0.005)均为贫血的相关影响因素。结论 持续有效的营养包服用,提高贫困地区教育水平,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及改善婴幼儿辅食喂养情况将有利于控制贫困地区婴幼儿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儿童营养相关的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398名调查对象的营养状况进行分析,用Z评分法和血红蛋白值评价儿童营养和贫血状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儿童中低出生体重儿占5.4%;近2周有腹泻和上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分别占15.1%和31.1%;6个月内婴幼儿的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和人工喂养率分别为45.3%、43.2%和11.4%。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为11.7%、低体重率为7.8%、消瘦率为6.6%、贫血率为11.7%,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贫血率在各月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4~36月龄组生长迟缓率最高,低体重率、消瘦率和贫血率的患病高峰在6~12月龄,各月龄组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生长迟缓的影响因素是出生体重(OR=1.001),低体重的影响因素有月龄(OR=1.019)、出生体重(OR=1.001),消瘦的影响因素有月龄(OR=1.054)和出生体重(OR=1.001),贫血的影响因素为月龄(OR=1.029)。结论甘肃省贫困农村地区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仍然较为严重,应针对各年龄段儿童营养不良状况特点制定相应干预措施,从而改善甘肃省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3~5岁儿童家长喂养行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2018年8-12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辽宁省、上海市、内蒙古自治区、广东省、四川省共计10所幼儿园,使用《看护人喂养方式问卷》对1057名3~5岁儿童家长进行调查。运用卡方检验和多项Logistic回归法分析家长喂养行为的家庭人口学特征差异。结果4种喂养方式中,不良的喂养行为独裁型占比36.1%,纵容型占比35.8%,忽视型占比17.8%;较好的喂养行为权威型仅占10.3%。5岁年龄组家长更易采用纵容型喂养方式(OR=2.60,95%CI 1.60~4.22);父亲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更易采用独裁型喂养方式(OR=2.77,95%CI 1.39~5.52)和纵容型喂养方式(OR=3.79,95%CI 1.86~7.72);母亲为主要看护人的更易采用独裁型喂养方式(OR=2.48,95%CI 1.06~5.83),祖父母/外祖父母为主要看护人更易采用纵容型喂养方式(OR=3.49,95%CI 1.54~7.91)。结论3~5岁儿童家长采用独裁型、纵容型和忽视型不良喂养方式的比例较高,其中母亲为主要看护人更易采用独裁型不良喂养方式,祖辈父母为主要看护人更易采用纵容型不良喂养方式,父亲文化程度较高的更易采用独裁型和纵容型不良喂养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PRECEDE行为理论,从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3个维度,探索影响陕西南部贫困农村地区婴幼儿看护人营养包喂服依从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 2013年4月在陕西南部安康市、汉中市和商洛市抽取11个贫困县,按照县-乡-村三级进行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村,在每一个样本村,整群抽取所有6~12月龄婴幼儿的主要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在营养包发放6个月后进行随访调查。结构式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及其基于PRECEDE理论的相关影响因素、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社会人口学信息。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法收集问卷相关资料信息;同时采用现场计数法统计6个月以来营养包空袋子数量,并结合问卷调查进行验证,获得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的信息。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运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共计910例样本,看护人按要求坚持喂服营养包的依从率为64.0%。看护人喂服营养包的意愿(OR=1.582,95%CI 1.117~2.242)是看护人营养包喂服依从行为的有利倾向因素。婴幼儿对营养包的喜好程度(OR=5.116,95%CI 4.064~6.441)、看护人同村人的夸赞(OR=1.527,95%CI 1.094~2.132)以及自家孩子吃营养包后健康状况的变化(OR=1.615,95%CI 1.231~2.118)是看护人营养包喂服依从行为的有利强化因素。结论陕西南部贫困农村地区看护人坚持给婴幼儿喂服营养包的依从率较低,强化因素是影响看护人营养包喂服行为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甘肃省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当地儿童贫血患病状况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甘肃省12个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县对6~24月龄婴幼儿及看护人进行调查,用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血红蛋白含量的比较、用χ2检验进行患病率之间的比较、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  结果  3 188例有效数据中,贫血检出率为25.69%(819人),男童、女童中贫血检出率分别为24.54%、26.90%,不同性别间贫血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6,P=0.127),不同年龄组间贫血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339,P <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儿童月龄、儿童民族、家长对喂养知识的知晓率、儿童出生6个月后喂养方式、营养包的服用方式与贫血均存在相关性(均有P < 0.05)。  结论  甘肃省贫困地区6~24月龄婴幼儿贫血患病率较高,加强对看护人喂养知识及科学育儿的宣教,进一步落实营养包的有效服用,有助于改善儿童贫血患病状况。  相似文献   

19.
比较2011和2016年中国西部被调查地区12~ 35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及其不公平程度,为促进西部地区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的及时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通过问卷调查及抄录预防接种证乙肝疫苗接种信息的方法,分别调查2011和2016年中国西部7个省/自治区的14个县1 738和1 244名携带免疫接种证的12~ 35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并采用集中指数法评估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不公平的程度.结果 中国西部被调查地区12~ 35月龄儿童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从2011年的46.6%上升至2016年的59.3%.集中指数从0.07(95%CI=0.04~ 0.10)降至0.06(95%CI=0.03~ 0.09).2016年,在乡医院出生(OR=2.35,95%CI=1.46~ 3.78)、在家出生(OR=3.71,95%CI=2.34 ~ 5.88)、看护人是少数民族(OR=1.81,95%CI=1.39~2.37)和看护人未上过学(OR=1.72,95%CI=1.12~ 2.65)是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未及时接种的危险因素.结论 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率在2011和2016年期间免疫接种服务的不公平程度有所下降,但依然存在不公平.应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特别是看护人没上过学、看护人为少数民族、在乡级医院出生和在家出生的儿童.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18月龄儿童贫血发生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贫血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我国5个省区县监测点儿童的随访数据,设计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根据第18月龄时2509例儿童是否发生贫血分为病例组287例和对照组2222例,使用SAS 9.4对儿童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χ~2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母亲孕期贫血、家庭年收入的情况、儿童每天喝配方奶、食用肉类、食用鱼虾与贫血的发生有关。其中,母亲孕期贫血是危险因素(OR=1.386,95%CI:1.054~1.822),家庭年收入5万元以上相对于5万元以下是保护因素(OR=0.643,95%CI:0.499~0.829),每天喝配方奶(OR=0.609,95%CI:0.427~0.870)、每周食用肉类1~2次相对于不吃肉者(OR=0.636,95%CI:0.455~0.889)、每天都吃肉相对于不吃肉者(OR=0.701,95%CI:0.524~0.937)、食用鱼虾(OR=0.572,95%CI:0.434~0.756)都是保护因素。结论儿童在18月龄(1岁半)时贫血的发生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配方奶和动物性食品可有效降低贫血的发生,母亲自身的因素和家庭环境对孩子贫血发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