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73岁,直肠癌术后7个月,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3个月,无发热、胸痛及呼吸困难,有结核病史。拍胸片提示:双肺尖陈旧结核;左肺下叶背段条状密度增高影,考虑炎症,建议治疗后复查。随后即2006年2月8日进行了CT检查:左肺下叶背段小结节影,占位不能除外,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8岁,体检胸部CT发现双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左肺上叶团块影(图1A)4个月,纵隔及肺门无肿大淋巴结,无胸腔积液,为进一步诊治入院。MRI:鼻咽部肿块侵入左咽旁间隙(图1B),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PET/CT:鼻咽部及左肺上叶肿块代谢增高,双肺多发结节;影像学疑诊肺癌并双肺多发转移瘤、鼻咽癌。  相似文献   

3.
肺软骨瘤1例     
患者女,60岁。刺激性干咳1个月,发现左下肺占位1周入院。CT:左肺下叶外基底段近胸膜处见直径约5.5mm小结节灶,CT值约48Hu,边界清晰,其内可见斑点状钙化,局部可见胸膜凹陷征,周围未见卫星病灶及浸润影(图1)。CT诊断:左肺下叶良性结节,性质待定。病理诊断:左肺下叶软骨性肿瘤,分化好。  相似文献   

4.
肺疤痕癌3例的影像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疤痕癌3例的影像随访观察关长群①刘剑立②顾怡李芳郭平例1男,62岁。于1960年胸部体检行X线检查,见左肺上叶尖后段陈旧性病变伴钙化。1990年6月至1993年3月进行9次同期胸部X线片和CT检查,均显示左肺上叶陈旧性索条状影及斑块状钙化灶(图1)...  相似文献   

5.
蔡仁中  李高  蔡用清 《临床荟萃》2012,27(21):1912-1913
患者,男,28岁,因反复左背部疼痛3个月于2011年10月10日入院,1个月前发现左背部疼痛,门诊行CT检查示:左肺下叶后外基底段胸膜下软组织密度影待查,感染性病变?门诊给予抗生素治疗后1个月后,疼痛效果未见缓解,复查CT示:左下肺见大小约1.4 cm×3.4 cm的丘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为48 Hu,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肿块大小未见明显变化,收入我科.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痰培养(一),结核抗体(一),骨扫描、脑磁共振未见明显异常,诊断考虑:左肺下叶肿块:肺癌可能性大,于2011年10月15日行胸腔镜下左肺肿块楔形切除术,术中见左肺下叶肿块不规则,3.5 cm×3cm×2.5cm,切开为灰白色肿块,边界不清.镜下表现:慢性肉芽肿性炎,肉芽肿内外有大量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淋巴结内为类上皮细胞结节胶原纤维增生并部分钙化,部分多核巨细胞内可见空泡状的芽胞,病理诊断为:(左肺下叶)慢性肉芽肿性炎,符合肺组织胞浆菌病.术后患者无特殊,给予抗真菌治疗两周.3个月及半年复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分析2019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 19)患者胸部薄层CT的影像表现,分析其演变过程,熟悉其肺部CT表现,了解其病程特点。方法 收集我院2020年1-3月核酸检测确诊为COVID 19的64例患者资料,分析胸部薄层CT表现,64例患者均进行5次胸部CT扫描,其中4例肺部CT未见异常,研究另60例患者CT演变特点。结果 COVID 19的CT表现多变,主要表现为双肺不对称分布胸膜下为主实变或磨玻璃密度影,最初铺路石征较多见,后来向模糊影、条索影变化,本组病例患者症状发作后的第1周和第2周肺部病变显著增加,随后肺部CT评分逐渐下降,双肺下叶CT评分较高,其次是右肺上叶,左肺上叶CT评分最低。结论 COVID 19大部分病例肺部病灶在28天左右可完全消失,但我们需要经过长期大样本随访观察肺部是否会遗留不可逆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患者的多层螺旋CT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确诊的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64层螺旋CT影像资料。结果:21例患者中,①所有病变均表现为双侧分布,且主要为弥漫性分布,多灶性病变以中下肺叶为主。其中累及右肺上叶9例,右肺中叶14例,右肺下叶19例,左肺上叶9例,左肺下叶19例。②病变形态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增粗(21/21,100%),小叶中心结节(12/21,57.1%),小叶间隔增厚(9/21,42.9%),网状结节(3/21,14.3%),磨玻璃样密度影(14/21,66.7%),斑片融合影(7/21,33.3%),大片实变密度影(9/21,42.9%),支气管气象(5/21,23.8%)。③胸膜腔积液(8/21,38.1%,其中5例单侧,3例双侧);淋巴结肿大(9/21,42.9%,其中5例腋窝淋巴结肿大,3例纵隔淋巴结肿大,2例腋窝、纵隔均淋巴结肿大);胸膜肥厚(12/21,57.1%);心包积液(1/21,4.76%)。④9例复查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3例死亡者首诊MSCT见双肺中下叶斑片及实变密度影、磨玻璃密度影。复查见病变进展迅速,双肺实变明显,死于呼吸衰竭。6例好转者肺内病变明显吸收,仅遗留少许索条或小斑片状影。结论: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毒肺炎64层螺旋CT主要表现为双肺内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密度影及多灶性实变影,多同时累及肺实质及肺间质,可伴有胸膜腔积液、淋巴结肿大、胸膜肥厚等。病程进展以磨玻璃密度影及实变影范围扩大为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2岁,因“间断咯血2月余”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CT:左肺下叶支气管壁增厚、扩张,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约1.2 cm×1.0 cm×1.0 cm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清楚,CT值26 HU,增强后明显渐进性强化,静脉期CT值154 HU,周围见多量纡曲血管影(图1A、1B),考虑平滑肌瘤。行支气管镜下左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色红、表面光滑,向腔内生长,造成局部管腔狭窄;内镜窄带成像(narrow band imaging,NBI)示质软肿物,血供丰富,触之易出血(图1C)。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3岁,因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伴气短2个月于2011年3月17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个月在当地医院拍胸部CT提示左肺上叶近肺门处可见形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欠光滑其周围肺野透亮度增强,左肺上叶支气管开口未见显示,且与肿块影无明确界线,考虑肺癌伴阻塞性肺炎(图1)。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咳嗽、气短症状无明显减轻。患者发病以来,  相似文献   

10.
病史资料患者女,40岁。反复咳嗽1个月,无痰中带血。在外院行B超检查发现右下胸肿块,胸片提示右肺下叶巨大肿块,拟诊为畸胎瘤。X线平片:右下肺野见大片致密阴影,右侧"横膈"抬高(图1A-B)。实质性肿块,大小约(12×10)cm,CT值为30Hu,临近胸膜可见凹陷征象。CT增强扫描示肿块强化较显著,呈不均匀性,CT值为36~65Hu,肿块内可见簇状小血管影,向下压迫推移膈肌(图2A-D)。图2A图2B术前CT诊断:右肺下叶巨大占位性病变,拟诊断为恶性肿瘤。手术所见:右胸腔膈肌上方有一12cm圆形肿块,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无浸润,肿瘤带…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74岁,气短15年余,加重1年,偶有咳嗽伴白色黏痰;15年前因右肾透明细胞癌(Ⅰ期)接受右肾全切术,术后未接受其他抗肿瘤治疗;18个月前胸部CT发现左肺下叶树枝状结节,最大径约1.4cm,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伴黏液栓形成而未予干预。入院查体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 CT,HRCT):肺窗图像显示左肺下叶最大径约2.0cm树枝状结节(图1A),起自外基底段支气管分支,相应支气管狭窄、截断,与18个月前胸部CT对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婴儿肺结核胸部CT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婴儿肺结核胸部CT图像,对其CT征象进行分析。结果:38例患儿中粟粒性肺结核10例(26.3%)。余28例病变中,累及左肺下叶22例(78.6%),右肺下叶23例(82.1%),3个及以上肺段24例(85.7%);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31例(81.6%);肺叶和(或)段实变24例(85.7%),支气管狭窄或闭塞18例(64.3%),结节影19例(67.9%),磨玻璃影15例(53.6%),条片影15例(53.6%),斑片影13例(46.4%),3种及以上病变形态22例(78.6%)。病灶钙化11例(28.9%),最小者3个月月龄,3例治疗后钙化灶完全吸收。结论:婴儿肺结核以双肺下叶多见,多种病变形式和多发叶段病变共存;以淋巴结肿大和叶/段实变为主,结节影、磨玻璃影、条片影和斑片影有重要参考价值,常合并支气管狭窄或闭塞;钙化灶最早可见于3个月月龄,部分病例早期钙化灶为可逆性病变,治疗后可完全吸收。  相似文献   

13.
1病例资料女,50岁。因乳腺癌术后2年,肺内结节影2个月入院。患者2年前因左侧乳腺肿块在外院行穿刺细胞学检查诊断乳腺癌,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前双肺CT未见异常。术后病理诊断左乳浸润性导管癌(PT2N2M0)。术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4岁,因"胸痛、咳嗽1年,加重伴喘息、胸闷1个月"入院。12年前患左肾肾癌。胸部CT:纵隔气管向右侧偏移,右肺上叶支气管腔内见软组织密度影致管腔闭塞,远端肺组织体积缩小、密度增高(图1),考虑右肺上叶中心型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36岁,因“无明显诱因咳嗽1月余,不伴咳痰,偶有胸闷、气短症状”入院。患者1周前于外院接受对症治疗后干咳有好转,外院胸部CT检查提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平扫肺窗示左肺上叶舌段高密度结节影,大小约1.9 cm×1.5 cm×1.3 cm,边缘光整,无分叶及毛刺,近边缘可见条带状气体密度影(图1A),纵隔窗示结节密度均匀,CT值约15 HU(图1B);增强扫描静脉期结节呈轻度强化,CT值约31 HU(图1C)。CT诊断:左肺上叶结节,多考虑良性肿瘤。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左肺上叶舌段,大小约2.0 cm×1.5 cm×1.3 cm,质硬,与局部胸膜无粘连。术后病理:镜下见瘤组织呈小乳头状排列,被覆柱状上皮细胞(图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CKp(+)、Vim(+)、TTF-1(+)、CEA(-)、Syn(-),Ki-67(阳性细胞数2%)。病理诊断:肺乳头状腺瘤。  相似文献   

16.
肺隔离症误诊为肺炎性假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病例资料 女,26岁。因CT检查发现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来诊。患者1个月前因车祸在当地医院行胸部CT检查发现左肺下叶占位,考虑血肿,未行特殊处理,来我院复查胸部CT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4.5cm×4.5cm×3.0cm大小软组织密度影,边缘较规整。  相似文献   

17.
1病历摘要 男,57岁。因胸痛1个月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大致正常。胸部CT示左肺下叶内后基底段见软组织密度影,边缘毛糙,最大截面约4.2cm×3.0cm。纤维支气管镜示左肺下叶内侧基底段管口被一圆形新生物阻塞,其表面光滑,边界清晰,似有蒂。于2006年7月在全麻下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中见左肺下叶内基底段不张,触及类结节状物,支气管周见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示:左肺下叶脂肪瘤,肺边缘质硬区大量炎细胞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支气管切线无异常,支气管旁见淋巴结3枚反应性增生。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42岁,主因"无诱因咳嗽、咳痰"就诊,痰量较少,白色泡沫样,无其他不适。3年前患者因糖尿病住院,检出左肺上叶病变(图1),无明显胸部症状,予以随访观察。胸部CT示左肺上叶尖后段团块状病变,较3年前明显增大(图2)。PET/CT:左肺上叶病变葡萄糖代谢异常增高,累及胸膜,符合恶性肿瘤表现。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病理检查考虑为肺母细胞瘤,免疫组化:Ki-67(25%~50%阳性),SMA(间质+),  相似文献   

19.
1病例报告 例1:男,57岁。胸闷、咳嗽1个月余,痰中带血2d入院。查、体;全身情况良好,化验检查正常。影像检查:胸部平片示左下肺有密度增高的块状阴影,边缘毛糙,拟有分叶,近胸膜处病灶边缘模糊不清。X线考虑左下肺占位性病变,建议CT进一步检查。CT检查:肺窗示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见不规则高密度块影,边缘见分叶,与左侧胸壁粘连,左下肺支气管分支管腔显示狭窄。纵隔窗示块状呈中等软组织影,密度较均匀,邻近后胸壁胸膜增厚。CT诊断:左下肺占位性病变(左下肺肺癌)。术前诊断:左下肺占位性病变(左下肺肺癌)。在全麻下行左下肺肿瘤切除术,术中、术后生命征稳定。病理报告:左下肺机化性肺炎。  相似文献   

20.
多发性肺透明细胞瘤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 女.26岁,于2005年4月行体检时胸部CT发现:双肺散在多发小结节状高密影,以两下肺为多,最大者位于右侧肺门.大小约1.4cm×1.8cm×2.0cm.病灶边界光滑清晰,密度均匀,CT值约25HU(图1);增强后呈明显强化.CT值约70HU.最大病灶内部可见斑片状中等强化影(图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