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denoid basal cell carcinoma,ABC)是一种罕见的宫颈病变,国内仅见2例报道[1,2],国外报道亦较少.本文结合文献对宫颈AB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9岁.已绝经20年,7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间断出血,量少、鲜红色.出血持续3个月,在外院门诊行宫颈活检术及宫腔镜检查.TCT示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宫颈活检病理诊断:小灶异型细胞呈浸润性生长,考虑恶性肿瘤.将宫内绝育器取出,行宫腔息肉摘除.临床诊断:子宫颈癌,子宫内膜息肉.经我科会诊后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 相似文献
3.
4.
患者男性,50岁。因吞咽困难伴双下肢浮肿就诊。钡餐示食道中下段管壁破坏,僵硬,管腔狭窄,粘膜皱壁破坏消失,病变范围直径约16cm,可见不规则充盈缺损伴多处存钡龛影,钡剂通过明显受阻。术前活俭病理诊断:食道恶性肿瘤,可能是不典型类癌。行食道癌切除术,术后5个月因双肺转移死亡。病理检查切除食道一段,长16cm,剪开见一巨大肿物,约12cm×10cm,肿物呈多个隆起,充满整个管腔,表面灰黄色。镜下见肿瘤位于粘膜下层,隆起处仍可见断续的鳞状上皮。肿瘤大多由基底样细胞组成,细胞中等大小,胞浆少,核大,呈圆形或卵圆形,部分呈…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性,46岁。右鼻腔阻塞2年,近7~8天流血性分泌物。查体:右侧鼻腔息肉样组织,后鼻孔有淡红色肿物。左鼻腔无异常,中隔左偏。临床诊断:鼻息肉。治疗手术给予切除。病理检查巨检:卵圆形肿物两个,大块3cm×2cm×2cm,表面光滑,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质中。小块2cm×1.5cm×1cm,性质同大块。镜检:癌细胞里巢状排列,癌巢内可见许多大小不等、分布不均的假腺样间隙或腺腔形成。腺样间隙形态不规则,腔内无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可见单个散在或成群松解的棘细胞及胞浆红染的角化细胞。腺样间隙被覆细胞多呈立方状,胞浆丰富,淡嗜…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 ,76岁。声嘶 1年并渐加重 ,抗感染治疗无效而入院。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示声带前联合处有一约 1 .5cm× 1cm肿物 ,表面略粗糙 ,淡红色 ,基底固定 ,声门闭合不良 ,声门下有肿物浸润。行喉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 巨检 :送检 1cm× 0 .8cm× 0 .5cm和 0 .5cm× 0 .3cm× 0 .2cm肿物组织两块 ,表面较粗糙 ,切面实性 ,微红色 ,质脆。镜检 :肿物主要由大小不等的腺样腔隙鳞癌组织构成 ,腔隙壁上排列有单层立方状角化鳞癌细胞 (图 1 ) ,胞质红染 ,核大小和形状不一 ,核染色质丰富、深染 ,核分裂象易见 ,腔隙内含有单个或成群的棘层松解角化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BC)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 收集5例宫颈ABC的临床病理资料,运用常规HE及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5例患者平均年龄64岁,均伴高危HPV感染,其中1例表现为宫颈接触性出血,4例无症状,阴道镜及大体标本均未见明显肿块,均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组织学类型:均为ABC合并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累及腺体;镜检:上皮下宫颈间质内见分化较好的基底样细胞呈小巢状、索状浸润性生长,癌巢周围细胞核呈栅栏状排列,部分癌巢中心可见囊性腔隙,也可见鳞状或腺样分化,浸润深度1.0~6.9 mm;免疫表型:P63及P40在ABC中呈阳性表达,在鳞状分化的区域表达减弱,腺样分化的区域表达缺失,P16及Bcl-2在ABC中呈弥漫强阳性,Ki-67在基底样细胞区域表达低于鳞状分化的区域,随访:术后随访25~48个月均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宫颈ABC好发于中老年妇女,常伴宫颈HSIL及高危型HPV感染,预后良好,需与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等鉴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进一步认识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的病理形态及临床特点。方法应用细胞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等方法对1例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讨论。结果液基涂片细胞学显示有异型的鳞状上皮细胞,符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形态学改变。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宫颈鳞状上皮下方的间质内有圆形至卵圆形的小细胞巢,部分癌细胞巢的中央出现鳞状分化,周围呈栅栏状结构;肿瘤细胞巢与表面CIN3融合。免疫组化显示p63、p16和CK5/6(+),Ki-67灶状(+);宫颈间质内的部分血管平滑肌及纤维母细胞actin(+),而在癌巢周围呈(-)。结论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罕见,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宫颈间质内的瘤组织易误认为鳞状上皮化生或被认为CIN累腺。诊断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须掌握严格的诊断标准,以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痣样基底细胞癌综合征1例报告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黎炽彬病例报告女,50岁。右下颌后牙区反复溢脓5个月余于1985年7月5日入院。患者在5个月前发现右下后牙区肿胀,伴剧烈疼痛,经自服“牛黄解毒片”后肿痛缓解,但患部不断流出黄色胶状脓液。下颌骨... 相似文献
10.
11.
12.
《诊断病理学杂志》2017,(6)
目的观察和分析宫颈腺样基底细胞癌(ABC)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期望能更多的了解其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临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宫颈ABC,收集相关临床病理学参数,分析该肿瘤的一般临床病理学特征及临床处理规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p16、p63及p53的表达情况。结果 15例宫颈ABC发病中位年龄60岁,1例因绝经后阴道出血就诊,1例绝经后阴道分泌物异常就诊,余均无症状,阴道镜检查及切除标本肉眼观无明显肿块。ABC均合并鳞状上皮内病变或更重病变,且ABC癌巢均位于合并病变的深部,部分癌巢在空间上靠近血管和神经束,但无累及证据。11例可获得完整病理资料,镜下癌巢在宫颈纤维肌层中浸润性生长,浸润深度0.16~1.5 cm,浸润宽度0.11~1.7 cm,癌巢周间质反应从无明显改变至水肿伴/不伴炎症细胞浸润,2例间质出现黏液样变性。癌巢一般较小,基底样细胞构成实性癌巢或其内有单个腺腔结构,也可散在多个腺腔。6/11例癌细胞胞质发生透明变性,10/1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鳞化,鳞化细胞可伴异型性,Ki-67增殖指数较未发生鳞化癌巢表达稍高。9/15例患者行诊断性/治疗性LEEP术,7/15例患者行至少全子宫切除术。结论宫颈ABC多发生于50岁妇女,患者无明显症状,阴道镜检查及切除标本肉眼观未见肿块,通常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病灶。该肿瘤临床进程缓慢,生物学行为惰性,虽在宫颈纤维肌层内浸润性生长,但并未如其他恶性肿瘤般破坏性生长,亦无癌性促结缔组织反应,ABC癌周间质反应轻,与周围组织"和平共处"。ABC癌细胞巢常发生鳞化,可伴异型性及增殖活性升高,此时应注意与鳞状上皮内病变累腺、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腺样囊性癌、腺鳞癌等其他恶性肿瘤鉴别,一旦ABC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处理应参考合并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分级、分期等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3.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basaloidsquamouscarcinoma,BSC)是一组罕见的、好发于上呼吸道及上消化道的恶性肿瘤,1986年由Wain等〔1〕首先报道并命名,迄今国内外文献共报道128例〔1~15〕。随着BSC病例的增多和随访资料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7,(1)
正基底细胞癌是常见的来源于表皮或其附属器基底组织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多见于老年人,常发生于体表裸露区,以面部最常见~[1-2];而发生于中青年躯干特别是乳晕的基底细胞癌国内外报道不多。现报告1例乳晕基底细胞癌的病理诊断经验。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9岁,发现左乳晕赘生物7年余,因最近发现逐步增大,表面破溃出血来我院就诊。肿物初发于左侧乳房外上象限,无明确诱因,无不适感,未曾进行治疗。最近1个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