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黏蛋白(MUC)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CIN)中的表达差异。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1月该院病理科的宫颈鳞状细胞癌石蜡标本64例、HGCIN石蜡标本40例。另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宫颈手术获取的正常宫颈组织标本40例为对照组。以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HGCIN及对照组中MUC1、MUC4、MUC20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UC1、MUC4、MUC20的表达与临床参数之间关系。结果 MUC1、MUC4、MUC20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 94%(55/64)、90. 63%(58/64)、82. 81%(53/64),在HGCIN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 00%(24/40)、65. 00%(26/40)、62. 50%(25/40),在对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 50%(15/40)、20. 00%(8/40)、40. 00%(16/40),宫颈鳞状细胞癌组HGCIN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UC1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MUC4的阳性表达率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年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MUC20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不同类型的MUC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与HGCIN中的表达存在差异,MUC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发展;宫颈鳞状细胞癌中MUC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密切,检测MUC水平利于对宫颈鳞状细胞癌早期鉴别、诊断以及预后预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癌周组织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宫颈浸润癌患者72例,以同期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72例为对照。构建包括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在内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rkB、BDNF表达情况,比较上述指标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共构建组织芯片6张。 TrkB和BDNF在宫颈癌原发灶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0.80%和91.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5.00%和48.60%,正常宫颈组织几乎不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0%和1.40%)。 Trk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2.50和12.36,P<0.01),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直径、浸润深度的关系不明显(P均>0.05),而BDNF总体阳性率高,其表达与上述所有因素的相关性均不明显(P均>0.05)。癌旁组织中TrkB、BDNF表达与肿瘤直径、是否存在脉管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关(P<0.01或P<0.05)。结论癌旁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的TrkB、BDNF表达,其表达强度与肿瘤直径、有无脉管浸润及淋巴转移显著相关,且比肿瘤组织更能反映其恶性程度。癌周组织TrkB、BDNF表达也许可作为新的评价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与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80例宫颈鳞癌组织标本(宫颈癌组)、80例宫颈炎症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RACK1蛋白和STAT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宫颈癌分化程度、病灶直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RACK1蛋白、STAT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0%、72.50%,对照组分别为10.00%、22.50%,宫颈癌组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RACK1蛋白、STAT3蛋白阳性表达均与肿瘤的病灶直径无关,均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在低分化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高于高中分化者、无淋巴结转移者(P均0.05);STAT3蛋白的阳性表达还与肿瘤的FIGO分期和浸润深度有关,在Ⅲ+Ⅳ期癌组织、浸润深度为T3+T4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高于Ⅰ+Ⅱ期者和T1+T2者(P均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RACK1蛋白和STAT3蛋白表达升高,且与肿瘤的分化、分期、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P5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宫颈癌发生和发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二步法检测P53及VEGF在50例宫颈慢性炎(CC)、30例宫颈尖锐湿疣(CA)、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50例宫颈鳞癌(ICC)组织中的表达,并对其中5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1P53及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0%(37/50)和82.00%(41/50),在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75%(22/50)和18.00%(9/50),在宫颈尖锐湿疣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3%(4/30)和10.00%(3/30),在宫颈慢性炎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50)和0%(0/50),4组间3种指标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2宫颈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相关(P<0.05),而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P53蛋白高表达患者3年内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组(P<0.05);VEGF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而与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P53及VEGF蛋白作为肿瘤相关蛋白主要表达在宫颈癌及与癌发生相关的癌前病变CINⅢ级中,其表达与癌变过程呈递增关系,该蛋白表达促进癌演进,并与癌细胞转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53及VEGFC的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具有协同促癌作用。VEGF和P53在CINⅢ及ICC中有明显的表达,是监测CIN及ICC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CXCR4)和CC族趋化因子受体7(CCR7)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月淮北市矿工总医院69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作为病例组,以2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为观察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两组CXCR4和CCR7的表达,并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中表达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CXCR4和CCR7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XCR4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CXCR4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FIGO分期、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组织病理类型、阴道浸润、子宫旁浸润无关。CCR7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的FIGO分期、肿瘤大小、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结论:宫颈癌中CXCR4和CCR7异常表达,二者在宫颈癌淋巴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前列腺癌(PCa)组织细胞周期蛋白D2(CCND2)、嗅觉介导素4(OLFM4)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泌尿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PCa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所有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以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不同组织中CCND2、OLFM4的mRNA表达情况,分析上述两项指标mRNA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对患者开展为期5年的随访,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CCND2、OLFM4的mRNA表达水平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PCa癌组织中CCND2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而OLFM4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NM分期Ⅲ~ⅣA期、低分化、淋巴结转移、PSA≥20ng/ml、Gleason评分>7分的PCa患者CCND2 mRNA表达水平高于Ⅰ~Ⅱ期、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PSA<20ng/ml、Gleason评分≤7分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的PCa患者C...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Ia2~IIa2期宫颈癌患者盆腔淋巴结转移的高危因素。方法对337例Ia2~IIa2期宫颈癌住院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结果盆腔淋巴结总转移率为11.87%,转移部位以闭孔区淋巴结和髂内淋巴结最为常见。多因素分析提示肿瘤浸润深度、肿瘤大小、脉管癌栓和宫旁浸润是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值(95%CI)分别为3.464(1.502~7.985)、4.316(1.164~7.833)、6.167(2.592~14.674)和8.507(1.966~36.808)。结论肿瘤浸润深度≥2/3、肿瘤大小≥4 cm、脉管癌栓阳性和宫旁浸润阳性易发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Mta-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相关性。方法收集手术切除结肠癌标本及癌旁正常结肠粘膜组织各7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结肠癌标本及癌旁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Mta-1蛋白的表达。结果结肠癌和正常结肠粘膜组织中Mta-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33%(49/75)、5.33%(4/75),前者阳性表达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肠癌组织中,Mta-1的阳性表达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程度以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组织类型及组织分化无关(P0.05)。结论 Mta-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高表达与结肠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70例浸润性宫颈癌、15例原位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以及29例转移淋巴结中KAI1/CD82蛋白的表达.[结果]KAI1/CD82在宫颈浸润癌及原位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相比明显下调(P<0.05),原位癌与浸润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I1/CD82的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以及宫颈间质肌层浸润深度均无相关性(P>0.05);KAI1/CD82在高中分化组中的蛋白表达高于低分化组(P<0.05),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与其原发灶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CD82对宫颈癌组织的恶性侵袭行为可能不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宫颈癌、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TrkB、BDNF、VEGF-C及VEGFR-3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宫颈癌及癌旁组织凋亡抑制因子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宫颈浸润癌患者72例,以正常宫颈组织72例为对照,构建包括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在内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rkB、BDNF、VEGF-C和VEGFR-3的表达,比较TrkB、BDNF、VEGF-C、VEGFR-3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结果共构建组织芯片6张。TrkB、BDNF、VEGF-C和VEGFR-3在宫颈癌各自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中几乎不表达;TrkB、VEGF-C、VEGFR-3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癌旁组织中TrkB、BDNF、VEGF-C和VEGFR-3表达除与上述因素有关外,还与肿瘤直径有关(均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TrkB、BDNF、VEGF-C和VEGFR-3均有较高表达率,癌旁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的表达,其表达强度与肿瘤直径、有无脉管浸润及淋巴转移显著相关。TrkB、BDNF、VEGF-C及VEGFR-3表达具有协同性。TrkB、BDNF、VEGF-C及VEGFR-3在宫颈癌及癌旁组织中共同参与了宫颈癌的浸润及淋巴转移,可能作为新的评价宫颈癌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郭艳萍  杨广英  王建君  闫君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239-3240,3243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及N-myc下游调节基因(NDRG1)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宫颈鳞癌及癌旁正常对照标本各82例,分别采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HPV16/18和NDRG1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宫颈鳞癌中HPV16/18和NDRG1的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均﹤0.05)。宫颈鳞癌组织中HPV16/18的表达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NDRG1的表达与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均﹥0.05)。结论 HPV16/18和NDRG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增高,证实高危HPV和NDRG1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和Hepsin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7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及癌旁2 cm处组织,分别纳入宫颈癌组及癌旁组,均为70例;并选取同期因宫颈良性病变于本院手术获取的20例良性病变宫颈组织,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链结(SP)法检测上述3组组织中HMGB-1及Hepsin蛋白表达情况,并统计学分析其表达差异,不同临床因素下HMGB-1及Hepsi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差异及此2种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并对2种蛋白不同阳性表达强度宫颈癌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本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取得本院伦理道德委员会批准。 结果①宫颈癌组HMGB-1及Heps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分别较癌旁组或对照组高,而癌旁组此2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结果显示,良性病变宫颈组织中HMGB-1及Hepsin蛋白表达呈阴性,而宫颈癌癌旁组织中此2种蛋白呈淡黄色或黄色阳性(++)表达,宫颈癌组织中,则此2种蛋白呈棕褐色强阳性表达(+++),并且主要位于细胞质。③宫颈癌组的70例宫颈癌组织中,肿瘤浸润深度为T3+T4者及有淋巴结转移者的HMGB-1蛋白阳性表达率,较T1+T2者及无淋巴结转移者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肿瘤分化程度为低分化者、肿瘤浸润深度为T3+T4者、有淋巴结转移者,以及肿瘤、淋巴结转移、远隔器官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者的Hepsin蛋白阳性表达率,均较肿瘤分化程度为高/中分化者、肿瘤浸润深度为T1+T2者、无淋巴结转移者及肿瘤TNM分期为Ⅰ+Ⅱ期者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HMGB-1蛋白与Hepsin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15.27,P=0.01)。⑤影响宫颈癌患者5年生存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HMGB-1蛋白(+++)表达(HR=11.637,95%CI:4.351~38.213,P<0.05)及Hepsin蛋白(+++)表达(HR=10.142,95%CI:4.285~33.275,P<0.05)。 结论HMGB-1及Hepsin蛋白的增强表达与宫颈癌侵袭性增强有关,其表达水平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通道蛋白1(AQP1)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6例宫颈浸润癌患者、11例原位癌患者和20例正常妇女宫颈组织中AngⅡ、AQP1蛋白的表达。结果:AngⅡ、AQP1蛋白在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9%、71.7%,与正常宫颈组织和原位癌组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Ⅱ和AQP1的表达量与宫颈浸润癌的FIGO分期、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患者年龄无关(P>0.05);癌组织中AngⅡ与AQP1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AngⅡ和AQP1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AngⅡ和AQP1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某种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生物钟基因Cry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80例肝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及30例正常肝组织中生物钟基因Cry1蛋白的表达,探讨Cry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Cry1蛋白的阳性染色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主要位于细胞核;正常肝组织、癌旁组织和肝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3%、52.50%和28.75%,阳性表达评分分别为(6.27±1.25)分、(4.19±0.89)分和(2.24±0.4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y1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肿瘤直径大小、包膜是否完整、是否淋巴结转移以及Edmonfson分级有关(P<0.05),与性别无关(P>0.05)。结论 Cry1在机体中主要起维持生物节律的作用,其在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肝组织,可能对肿瘤浸润生长及转移具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Mirk/Dyrk1B在人配对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其他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k/Dyrk1B在正常宫颈组织、癌旁组织和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Mirk/Dyrk1B和3个耐药基因(Pg P、TopoⅡ和GST-π)蛋白在70例宫颈癌组织、40例癌旁宫颈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水平,分析Dyrkl B和3个编码耐药基因蛋白在配对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临床意义。结果 Mirk/Dyrk1B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Dyrkl B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Dyrk1B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Mirk/Dyrk1B和GST-π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Mirk/Dyrk1B在宫颈癌组织中高度表达,并与耐药基因GST-π蛋白表达相关,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和多药耐药性,可能成为临床早期诊断的肿瘤标记和一个新的目标基因,用于治疗宫颈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143在新疆维吾尔(维)族和汉族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qRT-PCR方法检测正常宫颈及宫颈癌组织中miR-143的表达,分析miR-143在维、汉族间的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宫颈组比较,miR-143在宫颈癌组中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民族人群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R-14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大小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miR-143表达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Z=-2.127,P=0.033);nO瘤直径>4 cm的宫颈癌组miR-143表达明显低于肿块直径≤4 cm的宫颈癌组(Z=-2.628,P=0.009)。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显示,miR-143在不同肿块直径和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中,AUC分别为O.711和O.697,均>O.5。评价癌肿直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7%和62.2%;评价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2.2%和60.4%。miR-143表达与患者年龄、癌浸润深度、子宫旁浸润、FIGO分期、组织类型及病理分级无关。结论miR-143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且无种族差异表达,可能成为宫颈癌诊断及病情预测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Ezrin和Survivin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癌浸润和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38例CIN3、28例CIN1~2和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Ezrin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Ezrin、Sur-vivin在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CIN1~2组(P0.05),Ezrin和Survivin在宫颈浸润性癌中的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但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Ezrin和Survivin在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的高表达与宫颈癌的侵袭性行为有关,可作为判断早期宫颈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22例、CIN24例及宫颈癌活检与手术切除43例标本中VEGF-C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参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CIN及宫颈癌组中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87.5%、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在临床Ⅰ~Ⅱ期和Ⅲ~Ⅳ期宫颈癌组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44.1%、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分化1~2级和3级的宫颈癌患者中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1.6%和5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直径≤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是40.0%,4cm的宫颈癌组织中的强阳性表达率是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显示有淋巴结肿大的宫颈癌组织中VEGF-C的阳性表达率是65.5%,高于无淋巴结肿大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的24例宫颈癌标本中没有淋巴浸润及有淋巴浸润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5.6%和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瘤浸润宫颈浅肌层与深肌层VEGF-C强阳性表达率分别是50.0%和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组织中VEGF-C阳性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的大小及CT显示淋巴结肿大呈显著相关,与组织学分化、肿瘤浸润的程度及淋巴结的浸润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 (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和趋化因子受体4 (CXCR4)在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特点及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宫颈癌手术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癌旁正常组织30例为正常宫颈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比较两组COX-2、VEGF-C和CXCR4表达情况,分析三者阳性表达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三者表达相关性。结果 COX-2、VEGF-C和CXCR4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 28%、80. 23%和72. 09%,三者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COX-2和CXCR4的表达与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5),而与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 05); 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5),而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病理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无关(P0. 05)。COX-2、VEGF-C和CXCR4在宫颈癌中表达均呈两两正相关关系(P0. 05)。结论 COX-2、VEGF-C和CXCR4在宫颈癌组织中均表达上调,且与患者FIGO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三者可能成为判断宫颈癌转移及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唐波  戴天阳  罗南  赵夏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810-2812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3(VEGFR-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鳞癌和癌旁食管组织中的VEGF-C、VEGFR-3的表达。[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VEGF-C和VEGFR-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3%(23/46),76%(23/46),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0%,1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EGF-C和VEGFR-3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但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无关。[结论]VEGF-C、VEGFR-3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展,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