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梁涛 《中国妇幼保健》2020,(8):1554-155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发育障碍性疾病,以社交障碍、交流障碍、狭隘兴趣与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病因尚不明确,无特效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ASD症状于生命早期开始出现,但由于少数幼儿期孤独症患儿表现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部分医务人员对孤独症认识不足,多数家长忽略孤独症幼儿的早期表现等多种因素,导致就诊时间延迟,延误就诊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小于24个月龄ASD患儿的语言及非语言交流、社会交往缺陷以及重复刻板行为等临床特征,探讨ASD早期诊断可能存在的特异性临床表现。方法对确诊ASD的114例小于24个月龄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其年龄分布、性别构成、不同亚型的构成、主要就诊原因及具体临床特征等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并分析不同组别之间的ASD患儿早期症状的关注核心和临床行为特征的突出表现。结果小于24个月龄ASD患儿确诊年龄呈偏态分布,50%病例于17~20个月龄获得诊断,主要的就诊原因是无语言(61.4%),但社交障碍仍是ASD早期诊断的核心障碍。在无目光对视、重复刻板的游戏方式、重复刻板的怪异行为合并手部动作这三方面男性患儿的表现比女性患儿更突出;孤独症组出现不听指令、独自玩耍、无互动性较PDD-NOS组更明显(P0.05)。结论 ASD的早期核心表现仍是社交障碍,但语言落后更易受到关注,无目光注视和重复刻板行为特征在男性患儿中更突出,可能与女性ASD患儿早期漏诊率较高有关。社交障碍的严重程度可协助ASD早期诊断的分型。  相似文献   

3.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复杂的、多病因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主要以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和狭隘的兴趣为特征。目前全球范围内ASD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且ASD患儿多预后不良,而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ASD患儿的不良预后。本文就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关键反应训练(PRT)、早期介入丹佛模式(ESDM)、地板时光(Floortime)、结构化教育(TEACCH)和社交情绪调控交互支持模式(SCERTS)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以社交障碍、狭隘兴趣与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有充分的研究证据表明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显著改善ASD不良预后。根据我国国情,ASD干预必须以社会交往缺陷作为干预的核心任务,坚持科学循证干预、个性化干预和家庭及社区为基地的干预,作者据此提出ASD教育三原则和以行为疗法为基本手段;以结构化教育作为干预基本框架;以人际发展社会交往作为干预的基本内容的BSR模式。  相似文献   

5.
孤独症谱系障碍(ADS)也称自闭症,是一种儿童时期多发的精神异常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会性沟通障碍、兴趣狭窄和重复刻板行为。孤独症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儿童健康的最严重公共问题之一。目前根据现有诊断标准,患儿3岁时才能确诊其是否患病,诊断周期较长也因此导致延误了最佳的干预治疗时间。本文对近年来在ASD早期症状评估和遗传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ASD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ASD)与发育性语言延迟(developmental language disorders, DLD)发病相关因素(风险因素和临床表现)之间的差异。 【方法】 应用自制发病相关因素调查表对46例ASD患儿和39例DLD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 【结果】 ASD组与DLD组儿童,开始有意识叫妈妈(或其他带养人)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首次诊断年龄、走路稳年龄、围生期危险因素(早产,胎次,生产方式,窒息缺氧,产重,产伤,头颅外伤,抽搐,重大疾病,带养人,父母生育年龄,家族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D以语言交流障碍为首发症状35例(78.28%),以社会交流障碍为首发症状35例(78.28%),以行为问题(兴趣狭窄和行为刻板重复)为首发症状17例(36.57%),首次诊断平均年龄为39月龄。 【结论】 ASD患儿语言发育较晚。其核心症状中语言交流障碍和社会交流障碍易被家长察觉,但患儿首次就诊年龄偏大。  相似文献   

7.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常见的复杂神经发育障碍疾病,尚无特效治疗,临床主要以行为干预为主,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ASD病因不清,公认是复杂遗传背景与环境危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导致ASD患者临床表现各异.目前的证据表明,营养不良,尤其是宫内及生后早期的微营养素不足可能与ASD的发病及临床表现存在一...  相似文献   

8.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会情感互动、语言和非言语交流障碍,不能建立和发展伙伴关系,影响社会性发展。传统的诊断工具如《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修订版》、《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以及干预措施如应用行为分析法、结构化教育、社交故事等虽已应用于临床,但ASD的早期精准诊断与治疗仍面临各种挑战。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临床医学带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为ASD的诊断时效性和精准性以及其核心症状的改善提供广阔前景。不足的医疗资源,昂贵的治疗成本等因素导致的ASD康复难题将由于人工智能的介入而有望得以解决。本文查阅近年文献,从机器学习、虚拟现实技术、机器人介导下的ASD干预以及人工智能在ASD康复领域中应用的伦理学和发展前景四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类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核心症状表现为社会交往能力缺陷、兴趣爱好狭窄和僵硬、刻板、重复的行为特征。由于源于不同的遗传和环境背景,因此是一种危害到患儿身心健康、异质性非常强的疾病。近年来,ASD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如美国在1975年发病率为1/5 000,当前已经上升到1/59。迄今为止,世界各国的专家们仍然没有寻找到ASD的病因,所以没有针对性的治疗药物。但是发现,患儿如果能在早年获得诊断并进行康复治疗,可明显改善其症状,错过关键期的训练,则可能造成终生残疾,影响其一生的身心健康、社会交往、学习、生活和就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因此,对于临床医生来说,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训练治疗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0.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确诊主要采用现有行为学症状诊断方法,大多数ASD儿童在到了4岁左右才得到准确诊断,而此时患儿的社交障碍已经十分明显,错失了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国内外学者对ASD的病理机制和药物靶标进行了大量研究,越来越多结果表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ASD的发生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针对IGF-1在ASD中的作用进行综述,目的是为阐明IGF-1有望成为ASD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生物标志物及探讨IGF-1在ASD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也称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障碍,近几年发病率逐年上升.ASD大多发病于儿童,往往持续终身,主要表现为在社会交流能力、语言能力、仪式化的刻板行为三个方面同时具有本质的缺损.临床中ASD没有特效的药物治疗,一部分患儿在早期筛查中容易被漏诊,而有些患儿虽然在早期经过干预治疗,但还是不能达到预期的...  相似文献   

12.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狭隘兴趣和刻板重复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达到1∶59,至今病因及发病机制未明。早期诊断及早期干预对ASD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近年ASD的生物学标记物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尤其是基因组学方面,包括基因突变、拷贝数变异、单核苷酸多态性和表观遗传。本文将对ASD基因组学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ASD)一种神经行为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会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其主要是由早期发育、遗传、脑部功能异常等因素导致,在认知和情感上存在障碍。本文就ASD的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表现为严重程度不一的社会交流交往障碍、重复刻板行为及兴趣范围狭窄.ASD已成为我国儿童及青少年精神疾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干预有利于患儿的预后.然而,ASD的诊断常存在漏诊和误诊现象,本文综合以往研究,分析ASD漏诊和误诊的表现类型及原因,探讨可能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孤独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是一种广泛、终生性神经发育缺陷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社会交流障碍、兴趣狭窄、重复/刻板行为。对于ASD的治疗,目前并没有一致的干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家庭和机构的教育干预和行为训练等方面。由于ASD儿童的核心障碍是是社会交往和沟通能力缺陷,因此改善患儿的社交沟通能力特别是主动沟通能力是治疗的主要目标。本文将对图片交换沟通法(Picture Exchange Communication System,PECS)在治疗ASD儿童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狭隘兴趣与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眼神注视的异常是ASD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ASD儿童早期出现的行为学标记,随着眼动追踪技术的不断发展,眼动成为ASD领域的研究热点。现就ASD儿童的眼动特征以及眼动追踪技术在ASD早期识别、诊断以及干预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发生于儿童发育早期的神经障碍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较高。睡眠障碍是ASD儿童常见的一种共患疾病,其严重程度不仅能加重患儿的行为问题,影响学习记忆,降低癫痫阈值,而且增加照顾者的压力。因此,本文将从生物学因素、ASD儿童的核心症状、共患疾病和环境因素进行综述,为更好地理解、预防和早期干预ASD儿童的睡眠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起病于儿童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患病率逐年上升,是严重危害儿童青少年健康的常见精神疾患之一。目前ASD的病因尚不明确,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教育行为干预,尽早干预可以显著改善ASD的预后,而早期干预的前提是早期筛查及早期诊断。随着儿童健康体检全面普及,社区儿童保健医师往往是最早识别儿童发育异常的人,但是目前我国社区尚未全面开展ASD早期筛查工作,社区儿童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病因和表现的潜在机制仍然知之甚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γ-氨基丁酸等)的改变可能与ASD的发病有关。因此,本文将ASD儿童肠道微生物和代谢物的变化及机制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ASD儿童和健康儿童之间可能存在的肠道微生物与代谢产物的差异及联系,以探讨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变化对ASD患儿的影响,为ASD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普遍存在社交障碍、兴趣范围狭窄,行为刻板及眼神注视等异常临床现象。眼神注视异常是ASD的临床表现之一,也是ASD患儿的早期生物标志。眼动技术逐渐被应用于ASD临床及相关研究中,当前运用眼动技术进行的早期预测主要是从对面部的注视时间、视觉搜索的眼动特点、对几何图形的关注等方面进行。且较为一致的是对面孔及眼睛区域注视时间短、对几何图形注视时间长、在视觉搜索中存在优势均可以作为ASD的早期预测指标。本研究将从以上这几个方面着手,对近几年来运用眼动技术对ASD的早期预测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ASD的早期发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