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氧水和碳酸氢钠联合口腔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旨在为改善该类患者的生存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153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与试验组77例。对照组所有患者使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试验组所有患者联合使用1.5%双氧水与5%的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及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试验组患者肺部感染率为6.49%(5/77)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1);试验组肺部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率分别为3.90%、2.60%,溶血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等感染率均为0,各菌种感染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分别为(15.12±2.03)d、(18 643.20±101.96)元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氧水和碳酸氢钠联合口腔干预不仅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减少口咽部定植细菌,还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综合干预方案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行机械通气(MV)的新生儿10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密闭式湿化方法联合细致化口腔护理的综合干预方案,统计VAP患儿的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VAP、MV时间、N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病死率及患儿家属对口腔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106例患儿共发生VAP23例,发生率为21.7%,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最多见(94.4%);观察组患儿VAP发生率、MV时间、NICU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及总满意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MV的NICU新生儿而言,采用综合干预方案能降低VAP的发生风险,缩短MV时间和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碳酸氢钠口腔干预对危重患者口腔感染的预防效果,为有效预防口腔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9月住院危重患者98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3例患者使用碳酸氢钠擦拭、漱口,对照组493例患者使用生理盐水擦拭、漱口,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口腔感染率、菌株分布,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2周口腔感染率分别为3.45%、4.87%,低于对照组的8.92%、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患者共检出143株病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共93株占65.04%;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口腔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结论碳酸氢钠口腔干预能够有效降低住院危重患者口腔感染率,减少口腔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措施对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在我院使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164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新生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n=82)与观察组(n=8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新生儿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对新生儿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采用不同护理方法护理后的VAP的发生率、护理合格率以及新生儿家属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VAP的发生率为17.08%,对照组新生儿的VAP为41.46%,观察组新生儿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为95.12%,对照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为58.54%。观察组新生儿的家属满意度以及护理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的VAP的发生率,提高家属满意度与护理合格率,对预防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路欣 《医疗装备》2021,(1):169-170
目的探讨声门下吸引联合贝诺口爽口腔冲洗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医院ICU接收的92例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声门下吸引联合贝诺口爽口腔冲洗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VAP发生率与口咽部病原菌检出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声门下吸引联合贝诺口爽口腔冲洗用于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护理中,能够有效预防VAP的发生,降低口咽部病原菌的检出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预防肿瘤患者放疗后口腔感染的临床效果,为患有口腔感染的患者寻找到最适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于医院接受肿瘤放疗患有口腔感染的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口泰含漱液漱口,试验组患者给予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含漱液漱口,调查两组患者口腔感染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不同治疗效果;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口臭发生率为6.00%、试验组为1.33%,对照组牙龈肿痛发生率为6.67%、试验组为2.00%,对照组口腔溃疡发生率为14.00%、试验组为2.00%,对照组口腔真菌斑发生率为10.67%、试验组为2.67%,以上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相关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口腔pH值为4.8±0.3、对照组为7.5±0.6,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预防肿瘤患者放疗后预防口腔感染的效果比较显著,可明显降低口腔感染以及口臭和口腔溃疡等相关病症,有效提高患者的口腔pH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呼吸机支持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VAP发生率、住院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患者VAP发生率为3.3%,高于对照组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VAP效果佳,其发生率低,呼吸通气时间短、住院短、费用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应用2%碳酸氢钠溶液常规口腔护理或不进行口腔护理对母婴同室新生儿预防鹅口疮,口腔炎发生的作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11年1月-12月在我院产科顺产或剖宫产后母婴同室的新生儿989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95例不进行常规的口腔护理,对照组494例采用2%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常规口腔护理。观察两组口腔炎及鹅口疮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有3例鹅口疮及口腔炎发生,对照组有2列发生鹅口疮,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进行口腔护理及不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对预防口腔炎及鹅口疮的发生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取消母婴同室新生儿常规口腔护理。减少护理工作量,符合人性化护理宗旨。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一步明确不同的护理方式在预防新生儿脐部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住院的6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措施,包含对新生儿脐带的日常护理以及新生儿的沐浴更衣、喂养等日常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脐部感染的发生率以及脐带脱落的时间。结果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新生儿经过护理干预以后,共有2例新生儿出现了脐部感染,感染率为6.67%;而对照组有13例新生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脐部感染,感染率为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60,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带自行脱落时间5~11 d,平均(6.45±0.54)d,对照组新生儿脐带自行脱落时间11~20 d,平均(11.23±1.3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47,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感染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值得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碱性漱口水对血液科发热患者口腔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发热患者9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8例;在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每日晨起、睡前、早、中、晚三餐后采用自制0.9%生理盐水漱口,每次100ml;观察组在每日晨起、睡前、早、中、晚三餐后采用自制5%碳酸氢钠碱性漱口水漱口,每次20ml;干预7d后,统计两组口腔感染率,第一次漱口前、干预结束后,分别由护士对患者口腔清洁度、口腔pH值、口腔气味进行检测,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和其他部位感染率,对发生口腔感染患者,采集口腔分泌物标本进行菌株鉴定。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口腔感染率分别为5.22%和2.01%,两组口腔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口腔清洁度、口腔气味评分和口腔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口腔清洁度和口腔气味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口腔pH值显著上升(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其他部位感染率为4.42%,显著低于对照组10.44%(χ~2=4.965,P<0.05);36例口腔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6株,其中厌氧菌56株占73.68%,需氧菌20株占26.32%,黑色素普氏菌26株占34.21%,是主要厌氧菌类型。结论血液科发热患者应用5%碳酸氢钠碱性漱口水,可有效清洁口腔,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改善口腔气味,从而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进行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息儿8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12例新生儿发生VAP,比例为30.0%,观察组3例新生儿发生VAP,比例为7.5%,观察组VA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患儿以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临床有效率,减少呼吸性肺炎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口腔护理预防ICU危重患者口腔感染及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ICU收治的79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综合性口腔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口腔清洁程度、口腔感染及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口腔异味、污垢残留发生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口腔感染、肺炎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CU住院初期口腔p 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14 d及出院前口腔p H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口腔护理能显著提高口腔清洁程度,改善ICU危重患者口腔p H值,对于预防口腔感染及医院获得性肺炎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碱性漱口水对血液科发热患者口腔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血液科收治的发热患者9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8例;在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对照组每日晨起、睡前、早、中、晚三餐后采用自制0.9%生理盐水漱口,每次100ml;观察组在每日晨起、睡前、早、中、晚三餐后采用自制5%碳酸氢钠碱性漱口水漱口,每次20ml;干预7d后,统计两组口腔感染率,第一次漱口前、干预结束后,分别由护士对患者口腔清洁度、口腔pH值、口腔气味进行检测,统计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和其他部位感染率,对发生口腔感染患者,采集口腔分泌物标本进行菌株鉴定。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口腔感染率分别为5.22%和2.01%,两组口腔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口腔清洁度、口腔气味评分和口腔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两组口腔清洁度和口腔气味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口腔pH值显著上升(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其他部位感染率为4.42%,显著低于对照组10.44%(χ~2=4.965,P<0.05);36例口腔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76株,其中厌氧菌56株占73.68%,需氧菌20株占26.32%,黑色素普氏菌26株占34.21%,是主要厌氧菌类型。结论血液科发热患者应用5%碳酸氢钠碱性漱口水,可有效清洁口腔,改变口腔的酸性环境,改善口腔气味,从而降低口腔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预防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感染临床效果,为肿瘤放疗患者口腔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03例肿瘤放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给予口泰含漱液及生理盐水含漱,观察组203例给予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含漱,统计两组口腔感染及口腔并发症发生率;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感染发生率观察组为13.79%,对照组的2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臭、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真菌斑发生率分别为3.45%、2.96%、5.91%、4.43%,均低于对照组的12.00%、10.00%、21.00%、1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口腔pH值为6.7±0.5,高于对照组的5.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放疗患者每日采用制霉菌素联合碳酸氢钠漱口,可提高患者口腔pH值,抑制病原菌感染,降低口腔感染及口臭、口腔溃疡等口腔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肿瘤放疗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汕头市潮阳区大峰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方式对于预防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情况、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和患者的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4.36±2.18)d,导管留置时间(10.02±1.97)d,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6.02±2.97)d和(13.11±1.2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感染率为7.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4.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预防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可降低导管相关性感染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导管留置时间,提高了患者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ewborn Intensive-care Unit,NICU)内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感染因素,观察综合护理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6月锦州市妇婴医院NICU接受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的100例患儿,根据数字表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综合护理措施,对照组应用护理常规措施。探讨新生儿VAP的感染因素,比较两组VAP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4%,低于对照组32%,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病室环境、管道更换、床头抬高、口腔护理、上机时间、吸痰方式、营养支持均为VAP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胎龄小、通气时间长和出生体质量低是VAP的主要因素。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明显干预新生儿VA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口腔冲洗法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及效果,以便更好为人工气道行机械通气的患者提供护理.方法 将60例行经口气管插管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48 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生理盐水棉球顺序擦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法行口腔护理,从患者口腔细菌繁殖状况、口腔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两组机械通气后VAP发生率以及机械通气持续时间.结果 两组在进行口腔护理前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观察组、对照组阳性例数均为26例,细菌种类均为4种,阳性例数和细菌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进行口腔护理后细菌培养结果比较,观察组阳性1例,细菌种类2种,对照组阳性4例,细菌种类4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进行口腔护理后,对口腔清洁度、口腔真菌、口腔溃疡进行了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VAP发生率、呼吸机使用时间、病死率3个项目进行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观察组为16.67%、对照组为8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机使用时间观察组(7±3.6)d、对照组(13±5.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观察组为3.33%、对照组为2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口腔护理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的护理措施,为今后在临床上开展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60例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新生儿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新生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新生儿住院物体表面接触及接触器械采样,以及两组新生儿继发性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住院物体表面接触及器械采样消毒检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继发性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护理中采用有针对性地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新生儿继发感染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中口腔护理液的选择。方法将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25例新生儿,分别选用不同口腔护理液,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应用3%碳酸氢钠为口腔护理液较对照组应用0.9%生理盐水为口腔护理液感染率明显下降,2组存在显著差异P<0.027。结论 3%碳酸氢钠液优于0.9%生理盐水。新生儿疾病中的口腔护理是为了保护宝宝口腔干爽、清新,防止口腔黏膜感染或者鹅口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不同宣传方式在口腔科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326例口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方式予以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对口腔预防感染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就诊或住院期间的医院感染率.结果 术前对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优良率为71.2%,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对医院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2.0%,对照组患者优良率为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或住院期间医院感染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 针对性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并能正确有效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工作,从而降低口腔手术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