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癌超声声像图表现及其与病理组织学分类之间的联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139个肿块)乳腺癌患者的超声表现,并与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病理证实的139个乳腺恶性肿块中声像图表现分为5型:结节型14个,超声提示恶性10个,病理诊断以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为主.团块型104个,超声提示恶性101个(97.12%),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导管型8个,超声提示恶性2个,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囊肿型6个,超声提示恶性3个.弥漫型5个,超声提示恶性2个,全部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未见局灶性肿块者2个,超声未予分型及提示良恶性.超声各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团块型符合率最高.(2)超声共显示有钙化者67个(48.20%),其中导管癌106个中61个出现钙化,而小叶癌17个中仅2个出现钙化,两种病理类型的钙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腺癌超声声像表现与病理组织分型有一定关系,肿块的超声形态特点可以帮助判断组织学类型,微小钙化灶可作为诊断乳腺导管癌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超声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3、4、5级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乳腺超声诊断为BI-RADS 3、4、5级的患者237例,病灶265个,与病理类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BI-RADS 3、4、5级对乳腺恶性肿块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77/81)、78.8%(145/184)、66.4%(77/116)、97.3%(145/149)。乳腺肿块超声BI-RADS 3、4、5级中恶性肿瘤的百分率分别为2.7%(4/149)、48.0%(36/75)、100.0%(41/41)。良性肿块中乳腺炎性病变、腺病瘤化、腺病伴囊肿、导管内乳头状瘤、腺病伴大汗腺化生的灵敏度较低[0(0/7)~50.0%(2/4)]。恶性肿块中叶状肿瘤灵敏度较低[75.0%(3/4)]。将乳腺良性肿块分为不合并腺病组(141例)与合并腺病组(43例),进行超声BI-RADS分级,两组的分级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BI-RADS分级可对乳腺肿块进行较准确的评估,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肿块BI-RADS分级的灵敏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Encor微创旋切系统联合超声BI-RADS分级在乳腺病灶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2010年12月行乳腺病灶Encor微创手术切除的82例患者的乳腺超声BI-RADS分级和术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Encor微创手术操作成功率达100%.82例患者中乳腺癌3例,纤维腺瘤71例,导管内乳头状瘤3例,乳腺腺病5例.超声BI-RADS分级2级10例,3级有48例,4级22例,5级2例.BI-RADS分级2~3级病例无乳腺癌;BI-RADS分级4级有2例乳腺癌,占4级病例的(2/22);BI-RADS分级5级有1例乳腺癌,占4级病例的(1/2).术后发生局部血肿3例,皮下淤血10例,无感染及其他并发症,皮肤切口无明显切口瘢痕.乳腺良性肿瘤3~6个月超声复查均未见复发.结论 Encor微创旋切系统对乳腺病灶切除活检效果良好,联合超声BI-RADS分级能准确评价乳腺病灶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超声指标与病理分子亚型、组织学分级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关系。方法回顾2018年1月—201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外科28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超声资料,分析其与病理分子亚型、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直径≤2 cm及不平行于皮肤的肿块,以luminal B型最常见,luminal A型次之;直径>2 cm及平行于皮肤的肿块,仍以luminal B型最常见,HER2过表达型次之(P<0.05)。肿块直径≤2 cm、后方低回声(衰减)及不平行皮肤者多见于组织学Ⅰ、Ⅱ级,反之多见于Ⅲ级(P<0.05)。无论淋巴结转移个数多少,均以直径>2 cm及后方等回声(无改变)最常见(P<0.05)。不同超声BI-RADS分级的分子亚型或组织学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者BI-RADS4C级较多见,而有转移者BI-RADS5级较多见(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指标可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分子亚型、组织分级及淋巴结转移,为临床治疗及判断其预后提供影像学方面的支持,具备潜在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超声对乳腺病灶超声分级为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4级的患者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结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我院乳腺超声检查评为BI-RADS 4级的患者,共60例,64个肿块,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或微创旋切术病理证实。对所有患者采用仪器Phillips HD15、Siemens S2000进行诊断,分析诊断结果。结果 4A级30例,26例为良性,4例为恶性;4B级中4例为良性,16例恶性;4C级10例均为恶性;30例恶性中27例为浸润性导管癌,2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例黏液腺癌。病灶最大为38 mm×20 mm,最小为5.4 mm×6.3 mm。结论 BI-RADS分级采用的规范诊断分类能够帮助医生有章可循地做出临床诊断,为治疗提供可参考的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超声报告以及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来我院做乳腺癌体检的1230例患者做BI-RADS分级,并对其中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患者与BI-RADS分级进行分析。结果:1230例见BI-RADS分级中,1级234例,2级828例,3级137例,4级29例,5级2例。30例病理证实的患者中,良性肿块27例,恶性肿块3例,与超声BI-RADS分级密切相关。结论:在乳腺癌的筛查中使用BI-RADS分级,可以提高恶性肿瘤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及早的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病理特点,为临床及时诊断和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12年12月间确诊的86例乳腺癌患者病理,结合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6例乳腺癌患者中,病理类型:浸润性导管癌74例,导管内癌5例,浸润性小叶癌3例,黏液癌2例,小管癌1例,富于脂质癌1例。雌激素受体(ER)阳性64例(74.4%),孕激素受体(P R)阳性49例(56.9%), C-erBb-2阳性34例(39.5%),E-cadherin在64例浸润性导管癌中62例(96.9%)阳性,E-cadherin在3例浸润性小叶癌表达均为阴性,P53阳性46例(53.4%)。结论乳腺癌其诊断及预后主要依靠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标记,从而为患者提供及时诊断,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8.
李美  郇凤霞 《海南医学》2016,(6):948-950
目的:研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4级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莱芜市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102例乳腺癌患者,采用常规超声BI-RADS4级病灶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测,依据Itoh制定的弹性成像5分法对病灶进行评分,计算病灶在弹性图像与灰阶图像上的面积比、测定病灶整体的弹性指数并进行统计分析,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弹性成像技术鉴别诊断BI-RADS4级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102例乳腺疾病患者,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其中确诊乳腺癌43例(42.16%),主要包含浸润性导管癌25例(58.14%)、浸润性小叶癌8例(18.60%);确诊乳腺良性病变59例(57.84%),主要包含纤维腺瘤20例(33.90%)、乳腺腺病18例(30.51%);乳腺恶性病变病灶的超声弹性成像评分(4.19±0.44)分、弹性图像与灰阶图像上的面积比(1.95±0.63)、弹性指数(3.58±0.69),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的(2.37±0.85)分、(1.36±0.41)、(2.61±0.54);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BI-RADS4级乳腺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8.37%、特异度为79.66%、漏诊率为11.63%、误诊率为20.34%、ROC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64。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BI-RADS4级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类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台州市立医院及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2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超声形态特点及血流表现与组织病理学的相关性。结果 122例乳腺癌中,95.9%的病灶形态不规整;36.9%的病灶周围有强回声晕征,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和浸润性小叶癌;61.5%的病灶边缘毛刺征,多见于浸润性癌;54.9%的病灶有微小钙化,多见于导管内癌和浸润性导管癌;37.7%的病灶后方回声衰减,多见于浸润性癌;51.6%的病灶淋巴结转移,多见于浸润性导管癌。乳腺癌血流主要为Ⅱ、Ⅲ级,浸润性导管癌和其他浸润性癌血流丰富。122例乳腺癌中,周围型血流占49.2%(60/122),多见于导管内癌、早期浸润癌和浸润性小叶癌;内部型次之,为28.7%(35/122),多见于其他浸润性癌;穿入型仅为20.5%(25/122)。结论乳腺癌超声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相关,肿瘤超声形态与血流特点对病理组织学类型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癌的临床意义,提高超声医师对乳腺肿瘤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讨论本院2003年6月至2010年2月乳腺外科住院、确诊为乳腺癌且资料完整的患者100例,观察统计术前高频二维图象特征,统计分析手术结果及术后病理结果。结果本组100例患者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拟诊为乳腺癌者95例(95%,95/100),拟诊良性肿块5例(5%,5/100)。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均为乳腺癌。其中,浸润性导管癌68例(68.00%,68/100);髓样癌15例(15.00%,15/100);导管原位癌5例(5.00%,5/100);浸润性导管癌伴小叶癌7例(7.00%,7/100);小叶癌伴浸润性导管癌5例(5.00%,5/100)。超声诊断总符合率95%,误诊率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诊断乳腺癌有较高实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结合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特点,对传统分类法在网络环境中应用的局限性和网站自编分类体系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对传统分类法的改造、分类主题一体化和网络信息分类的标准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优化网络信息分类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患者分类系统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其分类方法包括原型分类系统、因素型分类系统、混合型分类系统。我国现行的患者分类系统属于原型分类系统,在其制定和使用的近60年时间里从未改变,难以适应新技术不断创新、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入的当今医疗环境。改善原有的或建立新的患者分类方法,提高护士在为健康服务中独立思考、决策和行动的空间,已经成为我国同时也是世界护理发展的目标与潮流。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医学期刊分类中存在的问题,从医学专业期刊、跨学科医学期刊、与医学相关的大学学报等方面就医学期刊科学合理分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跟骨骨折Sanders与郑氏分型法在初学者不同观察者之间和观察者个人前后之间的一致性。方法: 选择4名初步接触创伤骨科医师对33例跟骨骨折影像学资料分别行Sanders和郑氏分型法分型,统计并分析结果。结果: 观察者之间Sanders分型法Kappa值为0.01~0.40,平均0.13;郑氏分型法Kappa值为0.02~0.18,平均0.08。观察者个人前后之间Sanders分型法Kappa值为0.01~0.35,平均0.13;郑氏分型法Kappa值为0.02~0.42,平均0.21。结论: 跟骨骨折Sanders与郑氏分型法对初步接触创伤骨科的医师一致性差。  相似文献   

15.
黑斑息肉综合征临床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黑斑息肉综合征(PJS)临床分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80-2003年间治疗的52例PJ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位患者有家族史,平均年龄19岁。胃息肉的发生率为64.4%,大肠息肉的发生率为76%,小肠息肉的发生率为95%。19/3l位患者胃息肉在50颗以上,18/38位患者大肠息肉在50颗以上,8/19位患者小肠息肉数量在50颗以上,病理以错构瘤性息肉(63/108)为主,恶性肿瘤发生率13.5%(7/52)。结论PJS患者可以依患者息肉的部位、数量及病理情况进行分类。息肉数量50颗以上的PJS患者大部分需要手术配合治疗,建议以50颗息肉作为多息肉型和少息肉型PJS的界线。少息肉型患者以内镜下治疗为主,对多息肉型患者及小肠息肉型患者选择剖腹探查,配合手术中的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CSP)分型与影像学分型的对应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OCSP分型情况及其影像学特征。结果按OCSP分型:完全性前循环梗死(TAC I)28例(11.9%),部分性前循环梗死(PAC I)71例(30.1%),腔隙性梗死(LAC I)94例(39.8%),后循环梗死(POC I)43例(18.2%)。临床分型与影像学分型一致者共有171例,分型总准确率72.5%(171/236);各亚型分型准确率分别为TAC I 76%(25/33),PAC I 81%(34/42),LAC I71%(81/114),POC I 66%(31/47)。结论OCSP分型能正确预测梗阻部位和大小,与影像学检查结果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腰骶移行椎Castellvi分型和陈崇文等分型系统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探讨陈崇文等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住院及门诊治疗资料较完整患者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16~55岁,平均36.7岁。每例均有完整的腰椎x线正侧位片、移行椎三维cT重建及腰骶MRI片。由4名有分型经验的脊柱外科医师分别进行Castellvi分型和陈崇文等分型,2周后再次进行分型,收集结果后对分型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进行分析。计算Kappa检验的一致性。结果Castellvi分型和陈崇文等分型可信度分别为84.83%(Kappa=0.789)、87.67%(Kappa=0.892),可重复性分别为90.75%(Kappa=0.895)、93%(Kappa=0.914)。结论陈崇文等分型直观、简洁、易记,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进行分型研究,据此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方法:根据对1 288例急性胰腺尖(观察组)的诊治经验,将急性胰腺炎分为5型,并根据每型的特点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按传统分型及治疗的急性胰腺炎482例为对照组.对2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假性囊肿发生率、胰腺脓肿发生率、手术率、治愈率、病死率、1 a内复发率均较对照组降低(P均<0.001),治疗费用亦降低(P<0.05).结论:该分型方案简单、可行,可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在生物医学文本的学科分类中是否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方法:以中国医院科技量值研究中累积的神经病学科、消化病学科、肿瘤学科的SCI论文为数据来源,分别训练并测试CNN、LSTM、LSTM-CNN、LSTM-attention及SVM模型并评估其性能。结果:5类模型中,双层CNN模型的分类性能最好,CNN、LSTM、LSTM-CNN和LSTM-attention模型的分类性能均优于SVM模型。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文本分类方法可提高生物医学文本的学科分类精度,推动医院评价和学科评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出新的小儿偏头痛临床分型标准。方法从理论及临床研究方面论证:(1)结合临床实践经验及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指出第2版头痛病国际分类标准(ICHD-Ⅱ)的不足。(2)选取于2010年10月—2012年5月就诊于南方医院中医科头痛治疗中心的符合ICHD-Ⅱ小儿偏头痛诊断标准患者200例进行病史回顾。(3)从腹型偏头痛(AM)、周期性呕吐(CVS)、良性儿童周期发作性眩晕(BPVC)三方面寻找支持小儿偏头痛新临床分型的文献证据。结果 (1)小儿偏头痛起病阶段临床表现有3种,一是单纯表现为反复腹痛、呕吐、眩晕(前驱综合征);二是起病即以头痛为主症的典型偏头痛症状;三是以反复腹痛、呕吐、眩晕(前驱综合征)为主且伴头痛及其他伴随症状。(2)小儿偏头痛整个自然病程存在3种情况:一是起病时表现为前驱综合征,前驱综合征消失一段时间后,出现先兆型或无先兆型偏头痛症状;二是前驱综合征出现一段时间后(数天至数年不等),出现前驱综合征伴偶发头痛,前驱综合征消失一段时间(常为数年)后,出现典型的先兆型或无先兆型偏头痛症状;三是只表现为典型的先兆型或无先兆型偏头痛症状。(3)腹痛、呕吐、眩晕等前驱症状可单独或合并出现,且出现周期长短不一,短则数天,长则数年。结论小儿偏头痛临床分型应分为完全型、不完全型、成人型等3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