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对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技术对患有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0例患有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术实施救治;治疗组患者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技术实施救治。结果:治疗组患者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技术对患有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救治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其中男42例,女34例,年龄21~83岁,平均年龄(45.47±7.16)岁,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脑外伤脑出血方法治疗,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分,详细记录术后患者产生的并发症及病死情况,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以及病死率也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患者均早期(3 d内)气管切开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未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切开时间超过3 d或者未切开)。经不同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肺部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不同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6.6462,P=0.0099);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为45.0%,显著低于对照组(77.5%),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8.9006,P=0.0029)。结论:对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还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行气管切开在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后行气管切开的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22例,入院后12 h内行气管切开)和对照组(18例,入院12 h以后行气管切开),对两组患者治疗结局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33.33%)明显高于观察组(4.55%)(P<0.05);两组存活患者经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组间比较观察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用于颅脑外伤合并脑出血患者的存活率和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治疗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并脑出血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颅脑外伤并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研究组行早期气管切开。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及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44%(P<0.05);研究组病死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P<0.05)。结论颅脑外伤并脑出血患者行早期气管切开治疗可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80例患有颅脑外伤与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脑外伤脑出血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二组患者治疗后脑外伤和脑出血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颅脑外伤与脑出血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也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术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和脑出血患者5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气管切开术治疗,观察组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低于观察组(P<0.05);对...  相似文献   

8.
刘丰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11):1282-1283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及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后套管拔除时机与方法。方法:分析112例气管套管拔管的体会。结果:44例施行堵管拔管,其中4例堵管失败,后来改直接拔管成功,68例直接拔管均一次成功。结论:气管套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直接拔除,不必堵管,昏迷不是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9.
10.
高亮 《河南医学研究》2013,22(4):549-550
目的:对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方式对患有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94例患有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7例。采用常规脑外伤脑出血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早期气管切开方式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生活能力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早期气管切开方式对患有颅脑外伤和脑出血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气管切开手术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行气管切开术47例,按切开时机分为早切组25例(≤24 h)和非早切组22例(>24 h)。比较2组患者1周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早切组1周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于非早切组(P<0.05),而肺部感染、低氧血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非早切组(P<0.05~P<0.01)。结论: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早期行气管切开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在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中的作用。方法:2005年2月~2009年2月,我院共收治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受伤到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两组,A组47例:伤后12 h内行气管切开术;B组43例:伤后12 h后行气管切开术。结果:A组治愈25人,中残11人,重残5人,死亡6人,病死率为12.7%;B组治愈16人,中残10人,重残7人,死亡10人,病死率为23.2%。结论:早期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症颅脑损伤的重要环节,保持呼吸道通畅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其治愈率及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陆叶  陈勇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3947-3949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方法对35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除4例因颅脑损伤严重死亡外(11.4%),其余经积极护理及治疗,均痊愈出院。结论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极其重要,基础护理,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采取有效的湿化、雾化吸入,心理护理是气管切开术后护理工作的关键,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痊愈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气管切开对改善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对本院ICU 1997~2005年收治的141例确认重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共106例行气管切开术.其中74例早期行气管切开术(48 h内),余32例较晚切开(48 h以后).结果:早期切开有12例死亡(死亡率16.2%),持续植物状态生存5例,57例平均昏迷时间16 d;48 h以后切开,死亡13例(死亡率40.6%),植物状态生存5例,14例平均昏迷25 d.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对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能降低死亡率,缩短昏迷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早期气管切开与延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n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OVID、CBM、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早期气管切开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由建库至2016年3月,同时查阅所获取的参考文献索引.两名研究者对检索收集到的文献按照制订的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独立筛选.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作为评价指标.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4篇随机对照研究,共2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气管切开对颅脑损伤患者的VAP发病率(P=0.15)及病死率(P=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机械通气时间(P=0.01)及ICU住院时间(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不能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VAP发病率及病死率,但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9):100-103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炎症反应和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本院接受治疗的8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3)。对照组采用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序贯支持疗法,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及氧代谢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相关指标,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输送量(DO2)、组织吸氧量(VO2)、氧摄取率(O2ER)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效果良好,利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胃肠道功能及氧代谢障碍,同时可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王云  胡学芹 《河北医学》2016,(4):558-560
目的:观察早期气管切开对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患者脑氧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2例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气管切开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间的脑氧代谢指标及血清神经功能、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脑氧代谢指标及血清神经功能、氨基酸类神经递质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治疗后不同时间观察组的检测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早期气管切开对颅脑外伤合并出血患者脑氧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更为积极,对于患者的综合状态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方法,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率,提高生存率。方法17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采取病房环境护理、体位护理、正确吸痰、痰菌培养、掌握恰当的拔管时机等呼吸道护理措施,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呼吸道均能保持良好通畅,呼吸道感染率为20.9%,生存率为88.2%,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总优良率为75.3%(134/178)。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采取及时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意义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受伤到气管切开的时间分为两组:A组74例12h内行气管切开术,B组48例12h后行气管切开术,对比两组患者伤后恢复情况及预后。结果在昏迷时间、伤后3d内间歇性低氧血症(SpO2〈90%)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和预后方面,A组比B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早期气管切开和实施细致的综合护理,可明显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