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痹证病性为本虚标实,常寒热并存,辨证及用药较难。导师刘学华教授认为,经脉痹阻,气血不畅,瘀血停滞,为其基本病机,瘀血阻络证几乎贯穿于痹证的始终。因此,通痹活血法是各型痹证的共同治法,同时还应针对不同证型,合理配伍用药,方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运用《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理论辨治临床诸多疑难杂症,如瘙痒、汗证、臌胀、皮疹、肝癌,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3.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是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共同临床特征的疾病群,而单个病种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中医辨治所依靠的证据以临床症状、舌脉表现为主。因此,血液病共性特征可作为辨治的直接依据,这一点已经成为临床辨证的常规。从总体的疗效来看,仍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之处。也就自然地提出了辨病论治解决各病种之间辨治的差异。如何充分利用中医基础理论,正确分析血液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层次关系,恰当的施用中医辨证和辨病的方法,是解决好血液病中医辨治诊治的关键。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中医辨证过程中的层次观。  相似文献   

4.
李治  于亚娜  郝琳 《光明中医》2014,29(11):2386-2387
糖尿病足是指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和不同程度的末梢血管病变造成的足部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是晚期糖尿病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我科秉承沧州名医释宝山应用四妙勇安汤治疗脉管病经验,现将辨治经验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畴,多由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经久不愈反复发作,逐渐转变,或因损伤治疗不及时及人体素虚、阳气不足、腠理空虚、卫外不固,直接感受风寒潮湿,留住经络、关节、肌肉等部位,缓慢而发生.对于本病的治疗,历代医家各有阐述.多从"行痹、痛痹、着痹"论治.西医多以抗风湿止痛消炎为主.我就临床心得体会归纳为八法.  相似文献   

6.
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痹症范畴,多由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经久不愈反复发作,逐渐转变,或因损伤治疗不及时及人体素虚、阳气不足、腠理空虚、卫外不固,直接感受风寒潮湿,留住经络、关节、肌肉等部位,缓慢而发生.对于本病的治疗,历代医家各有阐述.多从行痹、痛痹、着痹论治.西医多以抗风湿止痛消炎为主.我就临床心得体会归纳为八法.  相似文献   

7.
柴可群主任中医师认为,乳腺癌的病变主脏在肝,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是乳腺癌的主要病机,辨证论治时当着重从肝入手,注重疏肝解郁法在疾病各个阶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认为血液生成过程中涉及的脏器主要有脾、心、肾。脾主运化,为精血津液化生之源;肾生骨髓于骨腔中,肾精化血;而脾肾化生的津液、肾精均需心火作用化赤为血。血液病的从脾、心、肾脏腑辨治,临床疗效确切,为血液病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血液病因其高危险性和低治愈率严重地威胁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治疗血液病有着明显的优势,名中医在辨治血液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且临床疗效显著。但是由于中医的辨证依据大多是个人主观思考,无法广泛地指导临床,所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全面客观地总结临床医家的经验、辨证、方药,将更有利于挖掘出规范化的理法方药及应用规律,以科学、高效的方法实现中医药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李伟峰  程璐  吕雁 《河北中医》2012,34(9):1289-1290
李发枝(1943—),男,河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组长。从医54年,擅长内、外、妇、儿临床各科疑难杂症的诊治,对经方的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我们有幸师从于李教授,获益匪浅,现  相似文献   

11.
慢性盆腔炎辨治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常于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反复发作,影响妇女的健康,降低其生活质量,可引起不孕症、异位妊娠等疾病,威胁妇女生命安全,给家庭与社会带来负担.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效果尚不理想,中医治疗则有独到之处.笔者总结10余年的临床经验,以自创有补气升阳、活血除湿之功的妇炎灵方加减治疗本病,取得理想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总结慢性肾盂肾炎的辨治经验。并分析了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因病机,提出了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先,缓解期应扶正祛邪兼顾,迁延期应以扶正为主。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371-1372
目的:总结彭江云教授治疗骨关节炎经验及心得。方法:通过对彭江云教授临床诊治骨关节炎病案总结,分析其在骨关节炎疾病治疗上遣方用药特点及常用中医证型。结果:彭江云教授论治骨关节炎疾病以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发作期辨明病邪性质及寒热虚实,主以祛邪通络止痛,治标为先;慢性期辨明气血阴阳亏虚,以调补脾胃、补益肝肾为主,尤重顾护卫气,善用附子、细辛等辛温类药物。认为先天禀赋不足、年老肝肾亏虚、劳逸过度等为骨关节炎发病内在基础,外感风寒湿热等邪气为其发病外在因素。早期防治,愈后调养,祛邪扶正,顾护卫气是其治疗总原则。结论:彭江云教授在风湿类疾病治疗上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骨关节炎疾病的治疗,临床效果颇验,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821-1822
通过整理、研究历代医家关于眩晕的重要论述,学习现代名医家对眩晕的认识,学习马智教授从医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结合自己的用药体会,总结出眩晕病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方法,并将该方法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5.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临床上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三辨模式”是基于中医体质学说相关与传统的中医辨治相结合而构建的一种诊疗模式,即“辨病-辨体-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模式。通过系统整理吴洋教授运用辨病-辨体-辨证诊疗模式诊断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经验,主张临证时首先辨病确定其中西医病名,把握其病因病机;其次辨体预估疾病发展方向,指导临床组方用药;然后辨证确立具体证型,随势辨证。从“三辨”诊疗模式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中医治疗该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内科疑难疾病的中医经典方剂辩证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主要从尿崩症、垂体瘤、白塞氏病三种内科疾病的中医辩证治疗进行阐述,结合具体病例进行分析。经研究发现中医经典方剂辩治内科疑难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陈思兰  林兰 《天津中医药》2013,30(7):415-416
内科疑难疾病为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病程迁延且缠绵难愈,运用中医经典方剂多方合用予以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医所谓的痹症在临床表现上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而中医经典中对痹症的辨治内容详实,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并不断加以完善。有鉴于此,笔者通过研习中医经典,试从方证角度,挖掘中医经典中有关痹症的辨治内容,以补中医内科教材之不足,且进一步发挥经典理论指导临床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周永明教授治疗血液病的经验,周教授认为虚损为本,邪毒为标,痰瘀为变是众多血液病的共有病机,而健脾补肾、泻火解毒、化痰治血则是治疗血液病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