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报告1例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患者,男,47岁。全身弥漫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斑、丘疹、水疱、瘙痒11年。皮损组织病理活检:丘疹区及水疱区均见真皮乳头,内见均质嗜伊红物质沉积,甲基紫染色阳性。根据临床表现及皮肤组织病理,诊断为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 相似文献
2.
3.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1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1病历摘要 患者女,25岁。12年前无明显诱因双胫前,背部皮肤出现苔藓样丘疹和小水疱,不痛不痒,未予以注意。后丘疹,水疱反复出现,能自行消退,消退后皮肤遗留褐色色素沉着,其上散在绿豆大色素减退斑。3个月前,双上肢又出现苔藓样丘疹和小水疱,为明确诊断于2004年6月15日来我科就诊。患者自发病以来无其他不适,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报告1例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患者,男,22岁。四肢躯干色素沉着斑,减退斑,毛细血管扩张及轻度萎缩20余年,其弟也有类似现象。病理切片行甲基紫染色,可见真皮乳头有类淀粉样物质。 相似文献
5.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poikiloderma-like cutancous amyloidosis,PCA)是一种少见的皮肤病。现将我科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是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少见类型,国内外关于本病的报道较少;多种因素参与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发病,明确诊断需组织病理的支持,必要时需行电镜观察,且需与有皮肤异色样变表现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基于已报道的病例,就该病病因、临床特点、组织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8.
例1.男,25岁。因全身皮肤色素沉着伴色素减退16年,于2004年3月来我院诊治。患者9岁时无任何诱因,全身皮肤变黑、轻痒,但能忍受,曾先后多次在各大医院诊治,均无效。自觉皮肤颜色逐渐加深,夏季日晒后,面部、双上臂伸侧起水疱。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全身皮肤呈弥漫性深褐色,夹杂散在点状色素减退斑,双上肢伸侧皮肤粗糙,上有苔藓样丘疹及针尖大水疱。皮损组织病理A:颈、胸部弥漫性色素沉着斑,夹杂大小不一的色素减退斑,表面粗糙,有鳞屑;B:上肢伸侧散在少许针帽至针尖大水疱、抓痕、血痂图1皮肤异色… 相似文献
9.
10.
11.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是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的少见类型,国内外关于本病的报道较少;多种因素参与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发病,明确诊断需组织病理的支持,必要时需行电镜观察,且需与有皮肤异色样变表现的其他疾病相鉴别.基于已报道的病例,就该病病因、临床特点、组织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三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36年 Marchionini等报道 1例“苔藓样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 1959年 R ckl命名为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 (poikiloderma-like cutaneous amyloidosis,简称 PCA综合征 )。我们曾遇 3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3例均为男性,年龄 22~ 31岁,平均 27岁;病程 8~ 13年,平均 10年;其中 2例为兄弟同患。均表现为灰色或褐色色素沉着,间有乳白色的色素减退斑 (图 1),并有苔藓样丘疹,可见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皮肤异色病样改变,分布于面、颈、躯干及四肢,轻度瘙痒或不痒,病情发展慢。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肝肾… 相似文献
13.
患者1,男,49岁,病程9年;患者2,女,21岁,病程3年。两例患者均表现为全身弥漫性色素沉着夹杂点状白斑,伴苔藓样丘疹,偶有水疱。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层淀粉样物质沉积。 相似文献
14.
例1于17岁发病,皮损首发于四肢,家族有类似患者;例2于8岁发病,皮损首发于两前臂。2例患者临床表现均为皮肤弥漫性色素沉着伴点状色素减退斑。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乳头可见类淀粉样物质沉积。 相似文献
15.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肤异色病样淀粉样变病临床上较为少见,我院近几年来诊断2例,现报道如下。例1,男,42岁。因全身皮肤丘疹、水疱、瘙痒反复发作12年入院。患者12年前,先于四肢伸侧及背部、肩胛部皮肤起粟粒大小褐色丘疹,伴有瘙痒。每年4月始,四肢伸侧及背部皮肤起粟粒至米粒大小水疱,抓后水疱破裂,结痂而愈,留有乳白色瘢痕。皮疹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色素减退斑。自诉部分水疱排列呈线状,冬轻夏重,反复发作。既往史无特殊,其母有类似疾病。入院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背部、四肢伸侧皮肤见粟粒大小褐色丘疹,部分排列呈串珠状;并可见粟粒、米粒大小… 相似文献
16.
17.
例1 男,33岁。全身皮肤色素异常25年。8岁时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皮肤颜色加深,散在米粒大色素脱失斑,后逐渐增多,泛发面颈部、躯干、四肢。未曾发生水疱,无光敏感,无自觉症状。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家族中仅同胞弟弟有类似皮损。育有1子,4岁,体健,皮肤无异常。体检:发育正常,无身材矮小,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面颈、躯干、四肢皮肤呈网状色素异常,整体黑褐色,其上密集分布针尖至黄豆大色素脱失斑(图1),萎缩不明显,呈对称性分布,耳后、躯干、四肢伸侧为著,表面无鳞屑。全身未见水疱、丘疹、瘀斑及明显的毛细血管扩张。黏膜部位、手足无异常。背部皮损病理(图2A):表皮角化过度,棘层增生肥厚,表皮突向下延伸增宽,真皮上部可见嗜酸性均质样团块,其间可见裂隙,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散在个别嗜色素细胞及色素颗粒。结晶紫染色阳性(图2B)。结合临床表现和病理,诊断:色素异常性皮肤淀粉样变…… 相似文献
18.
19.
20.
临床资料患者女,40岁。因面颈部褐色斑8年,加重3年,于2007年4月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8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下颌部瘙痒,半年后局部出现淡褐色斑,后缓慢增多,并波及颈部皮肤,无任何自觉症状,故未予诊治。近3年来,褐色斑迅速增多加深并呈网状,同时额、双颞侧、眼周及口周皮肤亦出现类似皮掘。皮损与日晒及季节无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