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 探讨13例脊髓弥漫中线胶质瘤伴H3K27M突变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分子特征。方法 分析2017年至2021年间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例弥漫中线胶质瘤伴H3K27M突变型患者的临床和分子病理特征及预后。并且描述了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年龄、性别、位置、替莫唑胺治疗以及Ki-67、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R132H突变和TERT启动子C228T和C250T突变等临床和分子病理特征。生存率用Kaplan-Meier图绘制,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Cox回归分析用于研究这些临床病理特征的预后价值。结果 13例病变中,免疫组织化学及分子检测显示所有病例H3K27M均为阳性;9例(81.8%,9/11)p53强阳性;8例(80.0%,8/10)ATRX表达缺失;10例(100.0%,10/10)1P/19Q共缺失阴性;13例GFAP及Olig-2检测显示两个均有不同程度阳性;Ki-67阳性指数1%~40%;10例IDH1及8例TERT行基因检测均显示阴性。中位总生存时间为13.0个月(1.7~34个月),随访期间4例患者死亡。组织学分级Ⅰ/Ⅲ和Ⅳ级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M突变的CT及MRI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M突变的CT及MRI的影像表现。结果 9例患者中有5例肿瘤位于丘脑、2例肿瘤位于脑干、1例肿瘤位于胼胝体、1例肿瘤位于大脑脚;肿瘤最大径3.50~6.60 cm,平均(5.03±1.06)cm。有4例肿瘤中心出现坏死或囊变,3例肿瘤中心出血,1例既有坏死又有出血;6例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7例轻度瘤周水肿,2例重度瘤周水肿。CT上肿瘤实质呈等、低密度,增强后,病变明显团片状强化;T1WI上肿瘤实质呈稍低-低信号,出血呈高信号,T2WI上肿瘤呈稍高-高信号,囊变或坏死呈更高信号;4例环状强化,1例不规则明显强化,3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例未见明显强化;DWI上8例弥散受限。结论 H3K27M基因突变的弥漫性中线胶质瘤的CT和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可提高本病的准确性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M改变的MRI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2017年7月~2021年1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M改变的7例患儿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儿术前均行MRI检查,对肿瘤MRI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7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5例位于脑干,1例位于丘脑,1例位于胸髓。4例肿瘤形态不规则,2例呈类圆形,边界均较清楚;1例胸髓病变呈长条形,边界不清。2例出现囊变、坏死,均未见出血。6例肿瘤实性成分T1WI呈低信号、T2WI呈稍高-高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1例胸髓内肿瘤实性成分T1WI呈稍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T2-FLAIR呈高信号。6例肿瘤实性成分扩散加权成像扩散受限,1例未见明显扩散受限。增强扫描,6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其中3例呈环形强化,2例呈结节状强化,1例呈斑片状强化;1例未见明显强化。7例未见瘤周水肿,均未发现远处转移及脑脊液播散。结论  儿童弥漫性中线胶质瘤伴H3K27M改变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综合分析其发病部位、扩散有无受限和强化方式及范围等情况,有助于提高对该病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的多模态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例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患者的MR平扫+增强、DWI、动态磁敏感PWI(DSC-PWI)表现,观察肿瘤位置、大小、瘤周水肿、信号特点、扩散情况及强化特点等。结果 10例中,8例病变位于丘脑,1例位于下丘脑,1例位于延髓及颈髓;肿瘤最大径为(5.56±0.42)cm,瘤周水肿范围为(1.33±0.34)cm。T1WI病灶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部分病灶内见散在小斑片状短T1短T2信号,3例肿瘤内见囊变,7例见坏死,7例见出血。增强后9例病变出现明显强化,其中5例为环形强化,3例为结节样强化,1例为斑片状强化;1例未见强化。9例可见不同程度脑积水。DWI显示8例病变不同程度扩散受限,相对平均ADC值为1.26±0.12;相对最小ADC值为1.12±0.12。5例接受DSC-PWI,3例病灶表现为高灌注,1例表现为等灌注,1例表现为低灌注;相对最大脑血容量为2.92±0.49。结论 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 K27M突变型MRI表现多样,但符合高级别胶质瘤MRI表现,确诊需结合分子病理学结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TET1介导的5-羟甲基胞嘧啶(5hmC)表达对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的U251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构建R132H突变型IDH1(IDH1R132H)过表达载体,转染U251人胶质瘤细胞系,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B)检测IDH1R132H及TET1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H3K27me3在西藏地区藏族人群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藏族胃癌患者及同期藏族非胃癌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及非胃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3K27me3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临床与病理特征胃癌患者之间H3K27me3表达差异。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藏族胃癌患者54例,藏族非胃癌患者55例。H3K27me3定位于细胞核,阳性表达时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状着色。胃癌组织中H3K27me3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64.8%(35/54)比29.6%(16/54),P<0.001]和非胃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64.8%(35/54)比34.5%(19/55),P=0.002],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H3K27me3高表达率与非胃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无显著差异(P=0.683)。H3K27me3表达水平在不同年龄、性别及Lauren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肿瘤最大径、TNM分期等胃癌患者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均&g...  相似文献   

7.
闫海丽  张辉 《磁共振成像》2019,10(6):452-455
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基因突变存在于70%~80%的Ⅱ~Ⅲ级胶质瘤和90%的继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IDH基因突变与胶质瘤的发生、生物学行为、临床表现及预后相关。IDH基因型作为新的生物标志物,在胶质瘤精确诊断、疗效评估、临床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检测胶质瘤IDH基因的方法主要包括有创性免疫组化和基因测序。近年来,随着多模态MRI的发展,影像学研究已深入到影像基因组学和遗传学领域,以影像手段实现IDH基因型的术前无创评估对脑胶质瘤个体化精准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关磁共振功能成像术前评价胶质瘤患者IDH基因型的研究也日益增多。笔者简要概述脑胶质瘤中IDH突变及其临床意义,并对近年来磁共振功能成像预测脑胶质瘤IDH基因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证实体内和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是否均可分泌exosome,为测定其蛋白质组成提供实验基础,为进一步利用exosome对胶质瘤进行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U251胶质瘤培养上清液和Ⅲ级星形胶质瘤囊液,利用差速离心法提取exosome,并用液相载网法在电镜下观察胶质瘤源性exosome的形态。结果 U251胶质瘤和Ⅲ级星形胶质瘤细胞均可以产生exosome,其平均直径约100 nm。结论证实了胶质瘤细胞像其他多数细胞一样,体内和体外培养均可分泌exosome。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LINC01088对胶质瘤U251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以及血管形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GEPIA网站分析LINC01088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构建LINC01088沉默细胞稳定细胞株,MTT、Transwell、血管形成实验检测沉默LINC01088表达对U25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血管生成影响.West...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脊髓H3K27M突变型与野生型星形细胞分化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经病理确诊脊髓星形细胞分化DMG患者,根据H3K27M状态分为突变组(n=44)和野生组(n=47);观察组间临床和MRI表现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H3K27M突变的影响因素。结果 突变组瘤周水肿和脊髓空洞发生率均小于野生组(P均<0.05),其余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将所有临床及MRI参数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其均非H3K27M突变的影响因素(P均>0.05)。结论 脊髓H3K27M突变型星形细胞分化DMG瘤周水肿和脊髓空洞发生率均低于野生型,但尚不足以作为预测DMG发生H3K27M突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张杰  刘艳辉 《华西医学》2012,(3):154-156
近年来在神经胶质瘤中发现了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的点突变。IDH1突变导致酶原有活性下降,同时获得新的将α-酮戊二酸转化为2-羟戊二酸的功能。IDH1突变在胶质瘤发生中的机制、诊断价值、预后判断和靶向治疗已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现对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脑原发性肿瘤,占颅内原发肿瘤的35.26%~60.96%。200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脑胶质瘤划分为:成人星形细胞恶性胶质瘤、恶性程度最高的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少突星形细胞瘤[1]。近年来,脑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越来越依赖于临床分子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LY294002对人恶性胶质瘤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以人胶质瘤细胞株U87 细胞为研究对象,MTT 法观察LY294002 对U87 细胞的增殖抑制;克隆形成法分析细胞放射敏感性,计算放射增敏比(SER);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变化.结果:LY294002 对U87 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在较低浓度时(25 滋mol/L)可降低U87 细胞照射后的克隆形成率,其SER 为1.01;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LY294002 联合放射组的周期分布及凋亡率与LY294002 组,单纯放射组比较均有差异(P < 0.05),表现为G0/G1期细胞增加,S 期细胞减少,凋亡率增加.结论:LY294002 可增强U87 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抑制PI3K/Akt 信号转导通路可提高胶质瘤的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脑胶质瘤ATP结合盒转运蛋白3(ABCC3)、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4(PEBP4)及膜联蛋白7(Anxa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肿瘤切除术的88例脑胶质瘤患者的胶质瘤组织作为实验组,同时收集瘤旁组织(距离肿瘤5 cm处)作为对照组;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n=51)及死亡组(n=37)。对比各组间ABCC3、PEBP4及Anxa7表达情况;分析脑胶质瘤中ABCC3、PEBP4及Anxa7的表达与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ABCC3、PEBP4阳性率及Anxa7阴性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C3、PEBP4阳性及Anxa7阴性患者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TNM分期高于ABCC3、PEBP4阴性及Anxa7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ABCC3、PEBP4阳性率及Anxa7阴性率较生存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分化程度、远处转移、TNM分期、ABCC3、PEBP4、Anxa7为影响脑胶质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异鼠李素对体外培养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大鼠C6胶质瘤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药物组(20、40、80 mg/L异鼠李素)处理细胞,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异鼠李素对体外培养C6脑胶质瘤细胞影响、细胞抑制率和存活率、加入不同浓度异鼠李素与C6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应用异鼠李素后,肿瘤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及坏死改变。MTT比色法显示,加入异鼠李素的浓度越高,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率越差,抑制率越高,存活率越低。40 mg/L异鼠李素组的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率最高;80 mg/L异鼠李素组的脑胶质瘤细胞的存活率最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总AKT蛋白和Ser473位点AKT蛋白密度随加入异鼠李素浓度的增高变化呈反比关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脑组织,显示均有面积不等的异鼠李素峰,表明血浆和脑组织均有异鼠李素分布,其中异鼠李素主要存在于脑组织。结论:低浓度异鼠李素能促使C6脑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高浓度异鼠李素可以导致体外培养C6脑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和坏死,具有明显的抑制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作用,并且发生机制与PI3K/AKT途径有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金丝桃素对C6胶质瘤细胞周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光活化的金丝桃素对Wistar大鼠胶质瘤株C6的分化诱导作用。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FCM)、MIT法和3H—TdR掺入法观察光活化的金丝桃素对C6胶质瘤细胞株的细胞周期动力学变化的影响。结果 光活化的金丝桃素对C6胶质瘤细胞株的细胞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周期的G0/G1期升高,S期、G22/M期相对下降,表明光活化的金丝桃素可抑制C6胶质瘤细胞株增殖,细胞的增殖周期阻滞在G1期。结论 提示光活化的金丝桃素通过诱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而治疗脑胶质瘤具有可期待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锯叶棕提取物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干预,观察人脑胶质瘤细胞中细胞凋亡和PI3K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体外培养U251细胞,应用锯叶棕提取物进行预处理,应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TUNEL法染色检测锯叶棕提取物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24 h与48 h均可见TUNEL阳性反应细胞即凋亡细胞,胞体缩小,形态不规则,胞核固缩浓染,呈棕黄色或棕褐色;1.5μL/mL组48 h与24 h比较,凋亡数量显著增多(P<0.01);对照组24 h与48 h偶见凋亡细胞,2.0μL/mL组与1.5μL/mL组比较,凋亡率增大(P<0.01)。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锯叶棕提取物对人脑胶质瘤细胞PI3K蛋白表达的影响,锯叶棕提取物预处理U251细胞与对照组比较, PI3K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锯叶棕提取物能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锯叶棕提取物诱导人脑胶质瘤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  相似文献   

18.
脑胶质细胞瘤发生于额颞部位,并呈浸润性生长,肿瘤位于危险区及重要功能部位,手术切除范围不能过大,以免影响功能,木后多有复发。我院于1992年开始,手术室配合脑外科与放疗科行手术插植施源器管,通过施源器管对10例脑胶质细胞瘤病人进行高剂量组织间照射,照射剂量可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小脑恶性胶质瘤临床较为少见,具有不同于幕上病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转归,本文的研究以期加深对此类病变的理解、改进临床判断和治疗。方法:本文对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的19例小脑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的分析总结,针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及辅助治疗等做了细致讨论。结果:本组病例中男性13例,女性6例;年龄23岁~76岁,平均54.3岁。间变性星形细胞瘤8例,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11例。肿瘤位于半球者8例,蚓部四脑室5例,累及桥臂、突向桥小脑角区4例,呈蔓延性生长者2例。肿瘤手术全切14例,次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1例。随访4~24月,确诊后生存时间4~24月。结论:小脑恶性胶质瘤的发生率似乎高于既往的估计。高龄人群更易发生。病程短,进展较快。影像学资料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甚至是积极地活检明确诊断。临床疗效与病变部位和波及范围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胞质多聚腺苷酸化成分结合蛋白家族(CPEBs)中CPEB4表达水平与肿瘤级别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CPEB4的表达情况,统计分析其蛋白的表达差异性与病理级别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CPEB4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和63.10%(41/65)(P<0.05),Ⅰ~Ⅳ级胶质瘤中阳性率分别为25.0%、36.8%、71.4%、100%,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CPEB4蛋白的表达强度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PEB4表达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相关,并与胶质瘤恶性进展及预后差密切相关,这为CPEB4作为脑胶质瘤诊断及分级的指标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提供了依据,并有助于评估胶质瘤侵袭、增殖能力及预后,为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