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分析,为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临床检测以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128例在医院进行诊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进行HPV感染亚型调查,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HPV检出的临床特点。结果试验组64例患者中单一型HPV感染41例,多重型HPV感染23例;对照组64例患者中单一型HPV感染44例,多重型HPV感染20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2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中检出率较高的HPV类型有HPV16型54株、HPV58型17株、HPV33型16株、HPV52型9株、HPV18型8株、HPV31型8株;各级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中高危险HPV感染检出率较低,低危型HPV感染检出率较高。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中的HPV感染率较高,可以使用导流杂交技术检测方法对HPV亚型进行检测,对于临床预防宫颈上皮内瘤变以及宫颈癌等方面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分型检测对35岁以下妇女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为宫颈病变的筛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3年1-12月收治的126例35岁以下妇女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HPV-DNA分型检测及阴道镜下多点病理活检,分析HPV-DNA分型在不同级别细胞学诊断中的检测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HPV-DNA分型检测阳性率为60.23%,8种最常见HPV感染频率由高至低为HPV-16、HPV-52、HPV-58、HPV-18、HPV-11、HPV-6、HPV-33、HPV-39;在细胞学诊断中,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HPV检出率(分别为83.33%、10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8,P0.05);且两者均与不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细胞学诊断HPV检出率(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者47例,HPV阴性病理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者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7,P0.05)。结论HPV-DNA分型检测对35岁以下妇女宫颈病变的筛查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且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能够为其病情和疗效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组织学病变中宫颈HPV感染检出率及HPV和TCT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12月-2016年12月来核工业四一六医院门诊接受阴道镜下活检的280例可疑宫颈病变妇女的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HPV检查和TCT检查,分析HPV的感染情况及不同严重程度宫颈组织学病变患者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情况。结果 280例可疑宫颈病变妇女中229例(81. 8%)为HPV感染阳性患者,共有HPV-DNA亚型14种,其中单一型别感染率为179例(78. 1%),50例(21. 9%)为两种及以上多重感染患者。单一型别感染中HPV感染率前5位的亚型为:HPV-16、HPV-18、HPV-52、HPV-53、HPV-58;多重感染的A组患者HPV多种亚型感染15例(16. 3%),B组20例(18. 7%),C组15例(21. 1%),D组0例。不同TCT结果 HPV感染状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随着疾病的恶化HPV的感染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各宫颈病变组的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随着患者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HPV的感染率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与观察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亚型分布与宫颈糜烂的关系,为宫颈糜烂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5月医院诊治4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将其中高危型HPV感染亚型分布进行检测与统计,比较不同CIN分级患者HPV感染率,并比较不同HPV感染者宫颈糜烂发生率。结果 4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者143例,感染率为31.78%,其中HPV16、HPV18及HPV33为主要HPV亚型,较高CIN分级患者HPV感染率高于较低CIN分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HPV感染亚型患者宫颈糜烂发生率均高于未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较高,其亚型主要以HPV16、HPV18及HPV33为主,不同CIN分级者感染率有一定差异,且感染对宫颈糜烂的发生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癌及上皮内瘤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4例(宫颈癌组)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30例,将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患者72例纳入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2~3级58例纳入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患者入组后均进行HPV测定,使用PCR反向斑点杂交技术测定各亚型,分析相关性。结果 HPV16型、18型、31型、33型感染情况在各组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系意义(均P<0.01);其中宫颈癌组HPV16型、18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明显高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组、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HPV31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HPV33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宫颈癌组HPV33型感染率明显低于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及HPV的感染亚型,探讨不同基因亚型的HPV感染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2008年6月~2009年6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科门诊行宫颈活检的519例患者,采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基因分型技术进行21种HPV-DNA亚型分析。宫颈活检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炎症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宫颈浸润癌组。结果:519例患者有HPV感染者254例,其中96例为多重HPV感染。HPV亚型感染频度由高到低前五位分别为16、58、33、18、52,高危型HPV亚型的检出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而上升,HPV的二重及二重以上感染在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及宫颈浸润癌组明显高于炎症组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PV感染尤其是高危型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癌关系密切,多重HPV感染者所患宫颈病变更趋于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状态及其亚型分布,提出预防治疗疾病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600例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HPV亚型,分析不同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情况.结果 HPV感染率为78.0%,其中宫颈炎/尖锐湿疣高危型及低危型HPV感染率为73.1%、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患者高危型及低危型HPV感染率为82.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患者高危型及低危型HPV感染率为9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炎/宫颈尖锐湿疣、CIN和宫颈癌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危型(P<0.01);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各种宫颈病变中单一型感染率明显高于多重型感染率(P<0.01);多重型感染率随宫颈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不同HPV亚型在各病变中分布不同.结论 HPV亚型检测可用于宫颈病变的筛查及病情判断,对HPV阳性特别是高危型HPV感染的人群关键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跟踪监测,以阻断HPV的持续性感染.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调查分析,为预防宫颈病变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提供指导。方法选择在医院妇产科住院的165例宫颈疾病患者,其中包含44例宫颈癌患者、5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65例宫颈炎/宫颈尖锐湿疣,使用导流杂交基本芯片技术对送检的标本进行HPV亚型分析检测。结果 165例宫颈病变患者中发生HPV感染116例,感染率为70.3%,其中,宫颈炎/尖锐湿疣患者有31例高危型HPV感染,感染率为47.7%,10例低危型HPV感染,感染率为15.4%;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有35例,感染率为62.5%,低危型HPV感染4例,感染率为7.1%;宫颈癌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有36例,感染率为81.8%,未发现低危型HPV感染;不同宫颈病变患者高危型、低危型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炎/尖锐湿疣患者中有单一感染39例,感染率60.0%,多重感染8例感染率12.3%,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中单一感染有31例感染率55.4%,多重感染9例感染率16.1%,宫颈癌患者中有单一感染29例感染率65.9%,多重感染7例感染率15.9%。结论宫颈病变与高危型的HPV多重感染密切相关,在治疗时要根据宫颈病变患者HPV感染亚型检测结果,及时防治宫颈癌变。  相似文献   

9.
崔芳  黄永芳  赵文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4):5326-5328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亚型分布,探讨不同HPV亚型感染与宫颈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对538例因细胞学结果异常或本人意愿行宫颈分泌物HPV-DNA亚型检测,对其中228例HPV阳性患者阴道镜下定位宫颈组织活检和(或)ECC、LEEP术,以最高级别的病理结果为最终病理学诊断。根据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分布特点,分析其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228例HPV阳性病例中,检测到21种亚型中的18种,未检测到HPV-35、42、51三种亚型。感染频率前6位依次为:HPV-16(29.82%)、58(19.74%)、52(17.54%)、33(9.21%)、53(9.21%)和11(5.26%)。样本中单型感染184例,多型感染44例。在宫颈高度病变组中HPV亚型感染依次为HPV-16、52、58、33、31/45/53、18/CP8304,但仅HPV-16与宫颈病变程度明显相关,与正常或炎症组、低度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多型感染中,高度病变组与低度病变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16是上海市虹口区主要的感染亚型和致病型,混合感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黄景行 《现代养生》2022,(16):1412-1414
目的 分析370例绝经后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方法选择2020年10月-2021年10月医院收治的370例绝经后门诊女性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实施HPV基因检测,分析HPV检出率。结果 370例检出HPV感染人数56例,占比15.1%,其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HPV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宫颈癌患者、炎性病变患者,正常参检者HPV检出率最低,各类人群的HPV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阶段高危型HPV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型、高危单一感染及多重感染的检出率年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HPV检出率最高,其次为宫颈癌患者、炎性病变患者,正常参检者HPV检出率最低;低危型检出率有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多重感染检出率则有随年龄增加而降低;59~60年龄段单一感染的检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状病毒(HPV)16感染患者阴道灌洗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2、IL-10表达水平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2月邢台市人民医院妇科收治的高危型HPV阳性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HPV型别分布,比较不同型别患者阴道灌洗液TNF-α、IL-12、IL-10表达水平差异,比较HPV16感染不同宫颈病变程度患者阴道灌洗液TNF-α、IL-12、IL-10表达水平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300例患者共检出6种高危型别,其中HPV16型别117例,占39.0%;不同HPV型别患者阴道灌洗液TNF-α、IL-12、IL-10、IL-12/IL-10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17例HPV16感染患者根据患者宫颈病变程度分为无病变组49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39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21例和宫颈癌组8例。四组患者TNF-α、IL-10、IL-1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IL-10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呈正相关(r=0.243,P=0.041),IL-12、IL-12/IL-10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呈负相关(r=-0.281,-0.429,P=0.038,0.025)。结论不同HPV型别患者阴道灌洗液TNF-α、IL-12、IL-10、IL-12/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HPV16感染患者阴道灌洗液中IL-12、IL-10表达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联,为本地HPV感染防治和疫苗研制提供证据。方法 选择本地妇女2338例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宫颈疾病诊断三阶段筛查方案筛查宫颈病变,对本地区HPV感染型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V-52是人群HPV感染最流行的亚型,其次为HPV-16,HPV-18,HPV-33和HPV-53;宫颈癌组、CINⅡ/Ⅲ组、CINⅠ组患者HPV阳性率显著高于无宫颈病变组,宫颈癌组、CINⅡ/Ⅲ组HPV阳性率显著高于CINⅠ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常见的感染亚型依次为:HPV-52,HPV-16和HPV-CP8304;CINⅡ/Ⅲ常见的感染亚型依次为:HPV-16,HPV-33以及HPV-52;宫颈癌常见的感染亚型依次为:HPV-16,HPV-18以及HPV-33。结论 HPV的致癌潜能与基因型有关,而与多重感染无明显相关,宫颈细胞学病变级别越高HPV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监测在宫颈病变治疗后妇女中的应用,为预防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医院收治的196例宫颈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研究及随访,其中包括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59例及宫颈癌Ⅰ期患者37例。观察宫颈病变患者的HPV感染率、转阴率、术后HR-HPV负荷量的变化情况以及宫颈病变残留及复发率。结果宫颈上皮内瘤变Ⅰ感染率为88.71%,宫颈上皮内瘤变Ⅱ为70.37%,宫颈上皮内瘤变Ⅲ为83.72%,宫颈癌Ⅰ期为86.49%,宫颈上皮内瘤变Ⅰ、Ⅱ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74,P=0.058);治疗后6个月与12个月宫颈上皮内瘤变Ⅰ、宫颈上皮内瘤变Ⅱ、宫颈上皮内瘤变Ⅲ及宫颈癌Ⅰ期的HR-HPV负荷量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宫颈病变治疗后HR-HPV总转阴140例,总转阴率为71.43%,其中宫颈上皮内瘤变Ⅰ42例,占30.00%,宫颈上皮内瘤变Ⅱ34例,占24.29%,宫颈上皮内瘤变Ⅲ34例,占24.29%,宫颈癌Ⅰ期30例,占21.43%,但各级别的HR-HPV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4)。结论 HPV感染在行宫颈病变治疗患者随访中是一项重要指标,能有效预防和减少患者发生宫颈癌,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乳头状瘤病毒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对宫颈病变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诊治宫颈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入院诊治并应用导流杂交人乳头状瘤病毒分型检测技术确诊的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12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为人乳头状瘤病毒单一感染组73例与多重感染组47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感染对宫颈病变的影响,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PV单一感染与多重感染高危型亚型分布均以16型为主,分别占35.62%、25.53%,各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学结果,诊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单一感染组与多重感染组分别占23.29%与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结果,单一感染组与多重感染组在诊断患者正常、CIN病变病理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一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对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多重人乳头状瘤病毒亚型感染多变现象为低级别宫颈病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阴道菌群多样性及宫颈局部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青海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90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宫颈组织活检及HPV分型检测,比较不同HPV分型、不同宫颈良性病变患者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及宫颈分泌物T细胞亚群(CD_4~+、CD_8~+、CD_4~+/CD_8~+)水平。结果不同宫颈病变患者HPV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444,P0.05),CINⅡ~Ⅲ级患者HR-HPV占比高于宫颈炎组(χ~2=15.396,P0.001)和CINⅠ级组(χ~2=13.662,P0.001);不同宫颈病变阴道菌群密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21,P=0.042)、多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89,P=0.012);不同宫颈病变HR-HPV感染和LR-HPV感染患者阴道菌群密集度、多样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宫颈病变患者CD_4~+、CD_4~+/CD_8~+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感染患者CD_4~+、CD_4~+/CD_8~+水平低于LR-HPV感染患者(P0.05)。结论高级别CIN患者阴道微生态及宫颈局部免疫异常,HR-HPV感染可加重宫颈局部免疫紊乱,HR-HPV感染、阴道菌群、宫颈局部免疫紊乱可能相互作用促进宫颈上皮瘤变,相关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各HPV型别分布,及各型别HPV感染与宫颈不同程度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微阵列分型检测技术,分析740例女性HPV感染者的HPV型别,同时检测宫颈病变程度。结果在740例HPV感染者中常见的21种亚型均被检出,排在前3位的亚型分别为16、58、52;高危型HPV混合低危型HPV的混合感染与单一高危型HPV感染和多种高危型HPV混合感染之间,宫颈不同程度病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以上几种感染类型与低危HPV感染相比,宫颈病变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感染16型HPV(OR=3.56,P<0.01),58型HPV(OR=1.29,P<0.05)使宫颈癌患病风险大大增加;把宫颈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等级(CINⅠ)和高等级(CINⅡ、CINⅢ)病变,以不同程度的宫颈上皮内瘤变作为分析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显示6型HPV(OR=6.99,P<0.01)、11型HPV(OR=5.92,P<0.01)感染将使感染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的风险大大升高。结论相对于低危型HPV,感染高危型HPV是宫颈病变加重的重要因素;高危型的16、18型HPV感染引起宫颈癌的患病风险增加,低危型的6型、11型HPV感染则更易引低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和年龄因素对不同类型宫颈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HPV感染患者209例,通过HPV基因微阵列分型检测技术进行分型检测;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测宫颈癌及宫颈不典型增生程度,根据临床症状诊断尖锐湿疣。结果 209例HPV感染患者中检出HPV病毒380株。其中高危型HPV感染111例(53.11%),感染率最高的亚型依次为HPV16型31例(27.93%)、HPV58型23例(20.72%)、HPV52型21例(18.92%);低危型感染42例(20.10%),感染率最高的亚型依次为HPV11型11例(26.19%)、HPV53型6例(14.29%);另有56例(26.79%)存在HPV混合感染。按照检出类型不同将入选患者分为高危型组(111例)、低危型组(42例)及混合型组(56例)。3组患者宫颈炎、宫颈上皮瘤变及宫颈癌及尖锐湿疣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炎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危型组和混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上皮瘤变患者中HPV混合感染及高危型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危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宫颈癌患者中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低危型组和混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尖锐湿疣患者中低危型HPV感染率明显高于高危型组和混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在各年龄段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HPV16型、HPV58型是宫颈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导致宫颈癌风险增加,其中以HPV16型和58型最明显;低危型HPV感染导致尖锐湿疣风险增加;40岁以上女性宫颈癌发生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多重感染对宫颈癌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进行宫颈组织检查的100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组织病变程度分为两组,L组(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或未见上皮病变)64例和H组(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或浸润性宫颈癌)36例。取宫颈标本做TCT检查、HPV-DNA分型检查和阴道镜活检,分析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共检出20种HPV亚型,其中16、18、58、68 4种亚型的出现频率最高。两组患者的HPV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HPV多重感染率不同,但各组间的多重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HPV感染组别的病理分级在致病力上存在着以下关系:多重HR-HPV感染HR-HPV感染HR-HPV+LR-HPV感染LR-HPV感染。结论 HPV多重感染并不会明显增加宫颈癌及高鳞状上皮内病变风险,但多重HR-HPV感染要比单一HR-HPV感染、高低危混合感染、单一LR-HPV感染的致病性强,而高低危混合感染的宫颈致病性比单一HR-HPV感染更弱。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分级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其亚型的分布。方法收集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间妇产科门诊就诊患者1 593例,均经妇科检查收集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标本,进行HPV-DNA提取与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23种HPV亚型感染检测。结果 1 593份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资料,HPV阳性标本463份,占29.06%,其中低级宫颈上皮内瘤变120例,高级宫颈上皮内瘤变343例;阳性标本中,单一感染构成比最高,为246例,占53.13%;多重感染为217例,占46.87%,四重感染构成比最低,为5例,占1.08%;巴氏脱落细胞学分级CIN-Ⅰ级HPV感染标本不同级别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N-Ⅱ、Ⅲ级HPV感染标本不同级别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岁患者阳性标本明显高于其它年龄段(P0.05);HPV6型、HPV16型、HPV18型、HPV33型、HPV56型最为常见,HPV39型、HPV51型及HPV82型临床少见亚型。低级中HPV 6型分布最多,为36例,占30.00%,高级、混合级中HPV16型分布最多,为44例,占12.83%。结论在筛查过程中,高危级或混合型HPV感染患者,且为CIN-Ⅱ、Ⅲ级HPV感染患者,特别是宫颈癌高发年龄段35岁以下,50岁以上患者,应加强检测,合理预防,必要时定期检测指导防治。  相似文献   

20.
刁莉 《现代保健》2012,(11):112-112
目的:探讨中药保妇康栓在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宫颈病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8年10月-2011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诊断HPV感染同时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1)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采用保妇康栓局部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干扰素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HPV转阴及CIN1消退率。结果:观察组HPV转阴及CIN1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妇康栓可有效治疗HPV感染宫颈病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疗效优于干扰素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