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联合自拟补阳还五汤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00例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给予自拟补阳还五汤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治疗后伸腕及伸肘角度、桡神经功能(伸腕、肌力、伸拇、伸指)、肌电图(EMG)、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振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伸腕及伸肘角度的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伸腕、肌力、伸拇、伸指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MCV及振幅,EMG中的运动诱发动作电位潜伏期均有显著改善(P均<0.05),凝血功能指标TT、APTT、PT、FIB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钢板螺丝钉内固定术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补阳还五汤治疗肱骨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腕、肘关节活动度及桡神经功能,并降低患者高凝状态,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电刺激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桡神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0例桡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2组桡神经功能评分(肌力、伸拇、伸指、伸腕)和电生理指标[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SNAP)及桡神经的运动传导末端潜伏期(DML)]的改善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肌力、伸拇、伸指、伸腕积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SCV、SNAP及DML水平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经皮电刺激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桡神经损伤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电生理学,促进桡神经再生及神经支配功能尽快恢复,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肱骨骨折后桡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86例桡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运动康复疗法。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治疗组予电针治疗。治疗20 d后观察比较两组腕伸肌、指总伸肌肌力分级情况、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评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83.7%,对照组优良率为65.1%,治疗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腕伸肌、指总伸肌肌力情况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腕伸肌、指总伸肌肌力分级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均提高,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治疗肱骨骨折后桡神经损伤有较好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肌力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筋活络洗剂冷热交替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腕背伸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后腕背伸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另接受舒筋活络洗剂冷热交替治疗。于治疗前后用表面肌电、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和腕关节背伸活动度评估两组治疗前后腕手运动功能。结果:经4周治疗后,两组患者偏瘫侧的尺侧腕屈肌、桡侧腕伸肌表面肌电均方根值与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和偏瘫侧腕背伸活动度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舒筋活络洗剂冷热交替疗法对脑卒中后患者腕背伸功能和手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效果优于单纯的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5.
晚期桡神经损伤治疗比较棘手 ,传统手术方法疗效不理想。自 1992~ 2 0 0 2年 ,作者采用屈腕肌腱移位重建伸腕伸指功能治疗晚期桡神经损伤 4 2例 ,获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 ,男 2 8例 ,女 14例。年龄 9~ 5 6岁 ,平均 37岁。 14例曾行手术吻合 ,功能恢复欠满意 ;2 1例手术探查见损伤严重或缺损过多 ,难以修复 ;7例未经任何方法治疗。伤后至本次行术时间 1.5~ 8年 ,平均 2 .5年。1.2 手术方法 ①桡侧屈腕肌腱替代拇长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 ;②尺侧屈腕肌腱替代伸指总肌腱 ;③旋前圆肌腱替代桡侧伸腕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低频配合肌内效贴在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电针、低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肌内效贴治疗,于治疗2个月后、4个月后,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评估手指活动功能、用BMRC运动功能量表评定患指伸直肌力。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80%、患指伸指肌力M3级以上占比分别为83.3%和73.4%,治疗4个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96.6%和83.3%、患指伸指肌力M3级以上占比分别为93.3%和76.7%,治疗组手功能恢复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低频配合肌内效贴在骨间背神经损伤术后康复中可明显改善手功能。  相似文献   

7.
姚隽  宋会江 《新中医》2014,46(3):172-173
目的:观察电针手阳明大肠经穴位配合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桡神经损伤的疗效,以期为桡神经损伤保守治疗提供有益的补充。方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5例,观察组给予电针手阳明大肠经穴位配合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等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对照组优4例,良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60.0%。治疗后治疗组肌力、伸拇、伸指、伸腕等桡神经功能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电针手阳明大肠经穴位配合口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桡神经损伤,操作简单,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张智敏  周剑 《新中医》2021,53(2):118-121
目的:观察醒脑平衡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06例脑卒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醒脑平衡针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上下肢肌力、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分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伸腕、屈腕、屈髋、屈膝肌力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伸腕、屈腕、屈髋、屈膝肌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BBS、FMA、FIM及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BBS、FMA、FIM及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平衡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四肢肌力恢复,改善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循经针灸配合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温针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循经针灸配合温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率为9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经针灸配合温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0.
王西迅 《中医正骨》2012,24(2):49-50,52
目的:探讨桡侧腕屈肌腱与尺侧腕屈肌腱转位重建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的临床疗效与差异.方法:分别应用桡侧腕屈肌或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术治疗桡神经深支损伤42例,其中应用桡侧腕屈肌者20例(A组),应用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者22例(B组).两组均用掌长肌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结果:经9个月至8.5年,平均3年随访.A组优16例,良3例,可1例,B组优13例,良7例,可1例,差1例.采用Mann Whitney检验,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53).两组均未出现明显腕桡偏畸形,出现腕尺偏畸形情况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屈腕功能情况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比尺侧腕屈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督脉温针灸配合焦氏头皮针治疗帕金森病对运动功能和嗅觉障碍的影响。方法:3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例,两组均用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督脉温针灸配合焦氏头皮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0.0%,对照组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功能UPD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功能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督脉温针灸配合焦氏头皮针治疗帕金森病对运动功能及嗅觉障碍均具有一定良性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肌肉运动点温针灸配合康复治疗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脑卒中后下肢肌张力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康复治疗,治疗组行肌肉运动点温针灸+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偏瘫侧膝部、髋部屈伸肌肌力、肌张力,痉挛指数(CSI)评分、运动功能(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MI)评分,健侧步长、患侧步长、步速、步频等步态分析指标,偏瘫侧下肢胫神经潜伏期及Hmax/Mmax比值等肌电图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后伸(FKE)、前屈(FKF)及髋关节后伸(FHE)、前屈(FHF)肌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膝关节后伸(SKE)、前屈(SKF)及髋关节后伸(SHE)、前屈(SHF)肌张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CSI评分低于对照组,FMA、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健侧步长及患侧步长、步速、步频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偏瘫侧下肢胫神经潜伏期高于对照组,Hmax/Mmax比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肌肉运动点温针灸配合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下肢肌张力,增加肌力,改善肢体痉挛状态及肌电图指标,提高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循经刮痧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接受脊髓损伤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另予以循经刮痧治疗,1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下肢肌力和步行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下肢肌力和步行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配合循经刮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疗效确切,能促进下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5,(3):361-362
目的:探讨分析温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脊柱骨折神经损伤病人功能恢复效果。方法:由我院诊断并治疗的脊柱神经损伤病人5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针刺联合组和温针联合组,各28例。针刺联合组给与针刺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温针联合组给与温针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分别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及运动、痛觉及触觉情况,并比较。结果:温针联合组Barthel指数及运动、痛觉及触觉情况均明显优于针刺联合组。结论:温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脊柱骨折神经损伤病人功能恢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5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针刺及循经走罐治疗与局部温针治疗纤维肌痛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针刺双侧肩井、大杼、阳陵泉、阳辅,加背部督脉经及膀胱经第一侧线循经走罐为循经走罐组,与局部温针拔罐的针刺组作比较。结果 循经走罐组临床治愈率明显优于温针组(P<0.01)。结论 针灸治疗以整体取穴为原则,配合背部循经走罐对于纤维肌痛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合谷刺电针动法帮助脑卒中后患者腕背伸功能恢复,观察此治疗方案对腕部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手腕部Lovett肌力分级法肌力在0~4级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刺法组)、治疗组(合谷刺电针动法组),于治疗前后用表面肌电、Fugl-Meyer运动功能和、Barthel ADL指数评价表评价各组治疗前后腕手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腕背伸功能均有恢复,但治疗组腕背伸主动肌MAX、IEMG值、Fugl-Meyer运动功能分值和ADL值提高较明显(P<0.05)。结论:合谷刺电针动法对脑卒中患者腕关节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寻找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将9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采用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的方法,温针灸患侧的肩、肩前、肩贞、臂臑、手三里、外关、阿是穴,并结合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电针治疗结合功能锻炼。两组均治疗1次/天,10天为1个疗程,2个疗程为1个观察周期。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95.65%;对照组愈显率为73.91%,经卡方检验,2χ=8.425,P0.01,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治疗组(302.28±18.12),对照组(238.71±16.82),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配合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8.
针灸治疗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167例戴若鑫(浙江舟山定海干镇卫生院316014)关键词腱鞘炎/针灸疗法温针疗法桡侧伸腕肌腱周围炎,旧称“闪轧性腱鞘炎”,俗称“窝搪风”。现将针灸治疗本病167例的疗效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性87例,女性80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中国传统康复治疗方法头针结合E-LINK上肢评估训练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手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研究。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E-LINK上肢评估训练系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照组只运用E-LINK上肢评估训练系统进行手功能训练,两组治疗前后均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评估患侧上肢及手的运动功能,采用表面肌电信号(s EMG)评估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旋前圆肌及的肌力。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旋前圆肌的肌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肢及手功能的运动功能及表面肌电图评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头针结合E-LINK上肢评估训练系统的康复治疗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优于只进行E-LINK上肢评估训练系统单一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督脉温针灸配合焦氏头皮针治疗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帕金森病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取基础药物治疗,加予督脉温针灸配合焦氏头皮针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基础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33.3%,2组比较P<0.05.结论 督脉温针灸配合焦氏头皮针对帕金森病运动功能障碍具有一定良性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