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观察组即行早期规范化肢体功能训练。结果:观察组经系统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患者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康复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艾灸结合巨刺法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艾灸结合巨刺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改善患者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下肢痉挛性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同时给予艾灸结合巨刺法治疗,可显著改善偏瘫下肢痉挛状态,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棱针刺血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及对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9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痉挛患者70例,采取数字表随机分组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n=35)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n=35)联合三棱针刺血配合针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肢体痉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三棱针刺血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痉挛可显著改善患者痉挛状况,可有效提高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解痉方结合针刺及康复训练对痉挛期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痉挛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针刺、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加服自拟中药解痉方。4周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予改良的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定法(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法(MB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后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张力、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加用解痉方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解痉方结合针刺及康复训练能更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痉挛,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脑卒中后患者偏瘫肢体的痉挛一直是阻碍脑卒中患者运动和日常生活的难题。文章综述了近年来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状况的研究进展,旨在探讨针灸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以期总结出一种疗效确切、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104例,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康复训练,观察组予以中西结合康复治疗。对比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评分(QOL)、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FMA)。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治疗后QOL评分、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患者施行中西结合康复疗效确切,患者肢体功能明显恢复,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在患者病情稳定后2~10 d给予康复训练指导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后康复组简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拮抗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以康复训练为治疗方法,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分级法、简化Fugl-Meyer(FMA)运动功能评分法、Barthel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抗痉挛总有效率为96.67%(29/30),优于对照组的86.67%(26/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可明显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康复训练较单纯康复训练更有利于缓解脑卒中后偏瘫的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疏经通督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对照组采取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疏经通督推拿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WS、FMA-L水平及步频、步幅、步长、步态周期、双腿支撑期等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经通督推拿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能力具有有利影响,是促进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常规西医康复理疗等综合康复方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患侧肢体痉挛消失,肢体功能恢复,肌力恢复程度、上肢运动功能改善状况、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72%,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较常规西医康复理疗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肢体康复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 5 4例 ,在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神经体征 4 8h内不再进展时 ,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实施肢体康复训练后 ,无一例发生肢体挛缩 ,瘫痪肢体的功能均有改善。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 ,可以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 ,使其身心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复 ,及早回归社会 ,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中医按摩,比较痉挛程度、运动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按摩对改善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状态,提高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中物理因子的应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分别进行应用物理因子的康复训练和传统的康复训练.在训练前后对患者偏瘫侧上、下肢运动功能水平,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进行评估,及进行Brunnstrom分级.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并对应用不同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分别在1个月后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均有提高,实验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Brunnstrom达VI级以上(包括VI级)的样本率分别进行统计处理,实验组上肢功能康复训练前IV级以上5例,康复训练后23例进步45%;下肢功能康复训练前IV级以上7例,康复训练后28例进步52.5%,差异有显著性(P<0.05).Barthel指数评定康复训练前后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应用物理因子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可起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性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生活质量,痉挛的治疗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起着关键的作用。现笔者对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方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抑制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患肢痉挛,加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探讨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康复治疗早期介入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期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恢复期患者90例,采用以运动疗法为主配合电脑中频治疗,作业治疗,电针灸等康复治疗。康复训练2次/日,电针灸1次/日,中频脉冲2次/日,20日/疗程。采用Brunstrom偏瘫肢体功能评定法评定疗效。结果:90例患者的偏瘫肢体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病后1mon与3mon进行肢体功能恢复比较,上,下肢体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介入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能促进脑卒中患者恢复期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7.
脑卒中是临床上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死亡率特点的疾病,痉挛性偏瘫为脑卒中后恢复过程中的必然过程,其出现代表肢体肌力的恢复,若停留在此阶段,会影响患者进一步的功能恢复,甚至导致肢体挛缩,功能完全丧失。针刺疗法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治疗中风偏瘫的重要方法,但研究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文献报道较少。笔者根据近10年来文献,现将针刺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疗效及机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赵彤彤 《光明中医》2016,(22):3320-3321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老年脑卒中偏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仅给予早期针对性肢体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康复训练联合针灸治疗。结果两组经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88.89%,对照组仅获得71.11%临床总有效率(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FMA评分均较之前显著提高,但研究组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给予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可获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康复训练,实验组患者给予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肢体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痉挛状态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 05),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 05),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两组患者CS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 05),且实验组患者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 0. 05)。结论:温针灸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缓解患者上肢和下肢痉挛状态,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CSS评分,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脑卒中患者肢体肌肉痉挛常导致运动功能障碍,是阻碍其肢体功能恢复、回归社会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解除痉挛,尽快帮助患者度过痉挛期成为中风康复研究的重点。近年来,笔者采用张力平衡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张力平衡针法对脑卒中后痉挛状态患者肌电图H/Mmax的变化,初步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调控脊髓运动神经元活性、抑制肌紧张和肢体痉挛作用的深层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