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行开腹取石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水平、肝功能指标[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ST、TBIL、ALT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以及降低肝功能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复发率,其效果优于开腹取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术后行T管引流,观察组术后给予一期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用时、术后腹腔引流持续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中总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一期缝合手术效果明显,能够加快患者恢复,而且不会增加胆管狭窄发生率,安全性高,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采取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总管取石术与开腹手术胆总管取石的效果.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各自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腹手术胆总管取石术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胆总管取石术治疗.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并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但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术后排气恢复时间、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取石术治疗相比开腹手术而言,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而且术后疼痛时间更短、感染率更低,可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腹腔镜组切口疼痛及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8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水平、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排便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减少术中出血量,效果优于开腹肝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5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术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照组行开腹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石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7±8.3)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2.5±0.8)d及住院时间(6.9±1.2)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4.6±9.8) mL、(4.1±0.9)d、(13.9±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手术时间(138.4±10.1) min与对照组(142.5±11.4)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低于对照组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结石复发率2.0%低于对照组的4.4%,但无显著差( 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手术方式,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是符合该手术条件患者的最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张伟涛 《当代医学》2014,(7):115-1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应用于治疗胆总管结石中取得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南宏力医院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行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各项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手术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可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张欢 《当代医学》2021,27(35):97-99
目的 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腹取石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流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手术创伤较小,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传统开腹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联合合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整取抽样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56例,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观察组28例,采取腹腔镜肝手术+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28例,采取开腹手术+胆道镜取石术,观察两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结石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肝手术联合胆道镜取石术的疗效显著,对患者身体损伤小,且术后恢复率,结石清除率高。  相似文献   

11.
金同明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2,29(10):790-791,79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胆道结石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48例施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对照组40例施行开腹手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胆道狭窄及结石复发患者,对照组术后出现胆总管结石复发4例,行再次手术,无胆道狭窄患者。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道结石疗效确切,有手术安全、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9月~2012年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腹腔镜手术)与对照组(开腹手术)各4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术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并发症的发生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理想手术方式之一,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胆总管结石行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24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其中144例患者行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实验组),100例患者行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单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pearman相关系数被用来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和其他实验室数据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比较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口感染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瘘、腹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较传统的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及术后并发症。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在广大医院尤其是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4.
李彬 《中外医疗》2012,31(18):19-2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例术前支持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6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术作为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腹腔镜手术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2例(3.33%)发生胆漏,术后行B超检查未发生胆管残余结石,住院时间为(7.5±2.0)d,住院费用为(0.88±0.25)万元,无一例进行二次手术,而对照组患者3例(5.00%)术后发生并发症,术后行B超检查时,发现3例有残余结石,2例胆总管占位性病变。1例十二指肠乳头狭窄.需二次手术,二次手术率为8.33%,住院时间为(10.5±3.1)d,住院费用为(1.12±0.25)万元。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二次手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手术微创安全,可有效避免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序贯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将84例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EST联合LC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切口长度、平均出血量、术后使用镇痛药、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在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使用镇痛药、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90%(5/42),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12/4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EST联合LC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较开腹治疗,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屈珍生 《中外医疗》2012,31(1):10-11
目的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输尿管硬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采取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20例采取腹腔镜与输尿管硬镜联合治疗,对2组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20例结石取尽率为100%,术后肺部感染1例,切口感染1例,手术平均时间(105±24)min,术后经T管造影和B超检查无残余结石;对照组20例结石取尽率为75%,15例成功,术后肺部感染30例,切口感染4例,手术平均时间(165±21)min。观察组手术成功率、平均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操作的娴熟度,掌握注意事项,在肝内外胆管结石中,采用输尿管硬镜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伟力 《当代医学》2021,27(9):120-122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叶切除术对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谷丙转氨酶(AL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就诊的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开腹肝叶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血清CA199、ALT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血清CA199、ALT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肝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CA199、ALT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均为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手术,n=44)与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n=44),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全部取石成功,观察组中途无开腹手术患者,术后检查显示均无残余结石;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高,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高龄胆总管结石伴胆囊结石患者采取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疗效显著,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单向倒刺缝线在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科室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109例患者,其中使用免打结倒刺线与普通缝线行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比较患者手术时间、胆道缝合时间、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传统缝线68例,单向倒刺缝线41例.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普通缝线组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为术后有少量胆漏,经腹腔引流管充分引流后治愈.倒刺线组无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率(P=0.603)、术中出血量(P=0.069),术后住院时间(P=0.08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胆管切口缝合时间(P=0.015);手术时间(P=0.023),倒刺线组均低于传统缝线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向倒刺缝线用于腹腔镜胆总管一期缝合术是可行的,可以降低腹腔镜下缝合难度,缩短缝合及手术时间,缩短学习曲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