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行宫颈电环切术(LEEP)后的随访结果。[方法]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因CIN行LEEP的640例术后随访的细胞学及阴道镜下定位活检的病理情况。[结果]术后规范随访至今468例中,细胞学异常出现于3个月52例(11.1%),6个月47例(10.0%),9个月38例(8.1%),15个月17例(3.6%),21个月16例(3.4%),33个月8例(1.7%)。阴道镜下活检残留CINⅢ级2例,再次LEEP后随访(3个月~2年)均正常;复发CINⅠ级者8例,局部药物治疗后3个月随访细胞学正常。[结论]LEEP是治疗CIN的有效方法,术后随访可及时发现和治疗残留或复发的CIN。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R-HPV和TCT检测在高度CIN行LEEP治疗后检测病变残余或复发的价值。方法:98例CINⅡ和CINⅢ患者行LEEP治疗后第3、6、12、24个月均检测HR-HPV和TCT及阴道镜,病理证实存在CIN视为残留或复发。结果:①术后第6个月HR-HPV转阴率较术后3月明显升高(P<0.05),且术后第6个月时HR-HPV检测诊断病变残留/复发的指标均较术后第3、12、24个月时高。②术后第6个月HR-HPV阳性23例,其中发病14例,阴性患者无发病;HR-HPV诊断病变残留或复发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Youden值分别为100.00%、89.29%、60.87%、100.0%、90.82%、0.892 9,TCT检测分别为64.29%、94.05%、64.29%、94.05%、89.80%、0.583 4;HR-HPV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优于TCT。③术后病理切缘阳性16例(16.33%),术后24个月残留/复发28例(28.57%),切缘阳性残留/复发率(56.3%)较阴性患者(23.2%)发生率明显升高(P=0.013),发生风险是阴性患者的4.3倍;切缘阳性术后6月HPV阳性率(50.0%)较切缘阴性者(18.3%)亦明显升高(P=0.011),风险是阴性患者的4.5倍;而手术切缘阳性和术后6月TCT阳性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695)。结论:术后第6个月HR-HPV检测是LEEP术后病变残留/复发的敏感指标,与TCT联合应用可提高敏感度,降低漏诊率。此外手术切缘阳性者术后病变残留/复发和HPV阳性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和宫颈电环形切除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宫颈LEEP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旨在防止对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漏诊。方法收集2013年07月至2016年12月1588例在本院宫颈疾病中心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并行宫颈LEEP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取LEEP术后病理相比阴道镜下活检病理升级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总符合率为58.1%(923/1588),术后诊断降级431例(27.1%),术后诊断升级234例(14.7%),诊断升级中有宫颈癌59例(3.7%)。宫颈LEEP术后病理升级与患者年龄、宫颈液基细胞学(TCT)结果有关(P<0.05),与是否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无关(P>0.05)。结论阴道镜检查是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但单独的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尚不够理想,LEEP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局限性,但临床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术结合应用于诊断,还需要结合患者TCT检测的结果和年龄,在提高诊断的前提下避免过度诊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宫颈细胞学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妇女采取即诊即治方法的评估,了解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相关性、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HPV感染的价值.方法 选取液基细胞学(TCT)检测结果为HSIL的患者共18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即诊即治组)和对照组(传统方法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了解高危HPV与HSIL的相关性,同时观察LEEP对HPV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病理学结果、LEE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7例中HPV阳性186例,说明HSIL与高危HPV感染有着极明显的关系,就诊次数试验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以病理学结果为正常作为评判标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过度治疗率分别为1.1%和2.1%,病理结果>LSIL为评判标准,试验组和对照组过度治疗率分别为7.8%、8.3%,两组病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检查HPV转阴率及术后切缘阳性率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LEEP治疗使HPV转阴率达到93.89%.结论 即诊即治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就诊次数,其术后并发症及过度治疗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IL与高危HPV感染有着极明显的关系,LEEP治疗HPV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后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发现高危人群,降低术后复发率或残留率。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行CKC的73例HSIL患者,均给予规范的CKC治疗,随访2年。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检测,结合宫颈细胞学检查(TCT),必要时行阴道镜检查,依据结果行宫颈活检术及宫颈管搔刮术,并行病理诊断。记录患者的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分娩方式、人工流产史、避孕方式、HPV亚型、切缘情况及术后是否应用抗HPV药物。以术后6个月为时间点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时,45例HPV转阴,其中HPV持续感染28例。术后6个月时,55例HPV转阴,其中HPV持续感染18例。术后12个月时,62例HPV转阴,其中HPV持续感染11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初次性生活年龄、人工流产次数、避孕方式、HPV亚型、切缘情况、术后用药为术后6个月HPV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均P0.05)。分娩方式与术后6个月HPV持续感染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5岁、HPV16和HPV18亚型感染、切缘阳性是术后6个月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对于年龄≥35岁、HPV16和HPV18亚型感染、切缘阳性的CKC术后患者应进行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高级别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治疗中应用LEEP和CKC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搜集在我院治疗的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76例,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治疗组和参照组,各组38例,参照组患者采取CKC手术治疗,而治疗组则应用LEEP的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小,组间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复发情况与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比参照组大,组间比较有统计的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以后高危HPV的感染情况和参照组相比,数值明显要大,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高级别的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患者治疗中应用LEEP和CKC手术治疗时,LEEP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环切除术(LEEP)在诊治宫颈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4年8月~2006年7月共3671例妇科门诊患者,进行TCT检查,其中CINⅠ级至CINⅡ级112例患者,采用LEEP环切术,切除病灶,并送病理检查,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12例患者均能顺利完成LEEP术,术后病理报告证实,切缘及基底部未发现病灶。术后随访112例TCT检查,结果:108例阴性,2例ASCUS,1例CINⅠ级,1例CINⅡ级。结论:LEEP广泛用于子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特别对门诊CINⅠ级至CINⅡ级是一种理想的诊断治疗手段;遏制了与子宫颈癌变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对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妊娠的产妇22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分娩未行宫颈环形电切术的产妇44例为对照组,观察术后妊娠间隔时间,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宫颈环形电切术后妊娠间隔时间为5~27个月,其中术后5个月妊娠者1例,6~12个月妊娠者5例,1~2年妊娠者13例,2年后妊娠者3例.两组产妇的孕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0.43,P>0.05);两组在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发生率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0.54、0.66、0.86,均P>0.05);两组低出生体重儿及巨大儿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0.57、0.54,均P>0.05).结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安全有效方法 ,未影响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但宫颈环形电切术后>12个月妊娠为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妇幼保健》2020,(13)
目的分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锥切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及术后病理状况,为临床早期诊治SIL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该院经阴道镜下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确诊为SIL的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1例低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51例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2例疑似宫颈早期浸润癌,所选患者均采用子宫颈锥切手术治疗,包括子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和冷刀锥切术(CKC)。通过对比分析患者阴道镜下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和术后石蜡病理状况来评价SIL锥切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变检出率明显低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镜下子宫颈活组织检查结果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为71.88%(46/64),共有4例子宫颈早期浸润癌漏诊(6.25%)。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的病变检出率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颈锥切术中快速病理检查结果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为95.31%(61/64),假阳性率为1.56%(1/64),假阴性率为3.13%(2/64)。子宫颈锥切术后病变组织的残留率为7.81%(5/64),快速病理检查诊断手术切缘残留病变组织的准确率为95.31%(61/64)、灵敏度为80.00%(4/5)、特异度为96.61%(57/59)。诊断效能与术后石蜡病理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镜下子宫颈活组织检查能够帮助早期诊治SIL,但其应用于SIL诊断存在一定程度的假阳性率(误诊率)和假阴性率(漏诊率)。子宫颈锥切治疗术中快速冰冻病理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诊断SIL,尤其是可以判定切缘残留病变组织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1日-2019年11月30日在江山市人民医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168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切缘阳性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切缘阳性者38例,阳性率为22.62%,其中外切缘阳性25例,内切缘阳性7例,内外切缘均阳性6例,分别占切缘阳性患者的65.79%、18.42%及15.7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人乳头瘤病毒(HPV)高危型感染、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阳性、病变累及腺体及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是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患者绝经、HPV高危型感染、TCT阳性、病变累及腺体及病理级别HSIL均为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存在以上因素的患者应在术后密切关注切缘是否存在阳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常用方法包括物理治疗及手术治疗,在手术治疗中,以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应用相对较广。但是,部分CIN患者接受LEEP治疗后,对切缘活组织样本的检查发现切缘CIN残留,即切缘呈阳性,而且切缘阳性率可达4.51%~23.40%。研究证实,切缘呈阳性,与LEEP治疗后CIN残留及CIN复发密切相关。对于LEEP治疗后切缘呈阳性患者的处理策略,国内外迄今尚未达成共识。研究认为,CIN患者接受LEEP治疗后,CIN残留,并且切缘呈阳性患者的后续处理,需要综合评估,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其中,对内切缘及外切缘均呈阳性的患者,需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笔者拟就CIN患者采取LEEP治疗后,发生切缘呈阳性的高危因素及其处理策略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旨在为CIN患者的规范化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环形电切术(LEEP)是宫颈浸润性癌前病变的有效治疗手段。对未行阴道镜下活检但细胞学提示有高度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HGSIL)患者行官颈环形电切术,并对其阴道镜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情况。方法:选择2008年8月-2011年8月本院采用LEEP治疗后的CIN患者398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引起LEEP术后切缘阳性的相关因素。结果:年龄〉40岁的患者切缘阳性率(14.2%)明显高于年龄≤40岁的患者(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98,P〈0.05);HPV阳性者切缘阳性率(11.5%)高于HPV阴性者(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85,P〈0.05);病灶累及腺体者切缘阳性率(12.3%)高于未累及腺体者(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86,P〈0.05);病灶多发者切缘阳性率(12.7%)高于单发者(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0,P〈0.05)。结论:年龄〉40岁、HPV感染、病变累及腺体及多点病灶都是引起LEEP术后切缘阳性率高的因素。临床中LEEP术时不同的患者应该选择不同的切除深度和范围,减少病灶的残留。 相似文献
17.
张玉勤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2004,(1)
环形电切术(LEEP)是宫颈浸润性癌前病变的有效治疗手段。对未行阴道镜下活检但细胞学提示有高度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HGSIL)患者行宫颈环形电切术,并对其阴道镜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探讨改良宫颈锥切术联合冷刀与电刀治疗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患者的效果。方法 研究样本源自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HSIL患者,共90例,研究时间介于2019年1月—2022年12月,按随机数字表分组,给予对照组(45例)患者传统冷刀锥切术治疗,给予观察组(45例)患者改良宫颈锥切术联合冷刀与电刀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术后HPV转阴率、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等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院时间及锥体高度分别为[(33.11±9.37)ml、(28.16±5.34)min、(2.47±0.69) d、(25.02±2.10)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6.89±11.35) ml、(52.91±8.70) min、(4.13±0.89) d、(20.01±2.1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HPV转阴率95.55%高于对照组7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疗效率97.77%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量表中各项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 改良宫颈锥切术联合冷刀与电刀治疗HSIL患者,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且手术创性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可有效降低对宫颈功能的损伤,同时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手术安全性较高,可促使患者快速康复,提升患者生活质量,获得显著的治疗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