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李宇  ;邓应平 《华西医学》2009,(5):1305-1307
角膜新生血管(corne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多见于感染、炎症、外伤或角膜手术后。血管化的角膜不但严重影响视力,也是角膜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等学科的进展,对CNV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血管的形成机制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就CNV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和饮食结构调整,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mmboangiitis obliterans,TAO)等慢性缺血性疾病总体发病率逐年上升,间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IC)是此类疾病的主要症状,发展到后期有静息痛和肢体末端感染破溃。虽然动脉重建和腔内血管成形的发展使众多患者免于截肢,但对于动脉远端缺乏理想流出道及并有严重的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患者的治疗却相当棘手。如何有效提高患者的行走距离,改善下肢血供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外周动脉疾病的治疗性血管生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动脉硬化、炎症、血栓和栓塞等原因引起四肢动脉供血不足的疾病称为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其病率约在10%,在7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增加至15%~20%。通过手术或介入的方法进行血管成形是最常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当血管成形手术因解剖因素或其他原因不能进行时,治疗的方法相当有限,病情严重时患者出现静息痛、溃疡、坏疽等,最终常导致截肢。前列腺素类药物短期内可缓解病情,但用药超过6个月以上时不再产生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人治疗周围动脉硬化闭塞疾病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1995年5月至2008年5月,161例周围动脉硬化性阻塞接受了局部溶栓+PTA+内支架置入。结果全组治疗成功率98.14%(158/161),53例髂动脉和25例锁骨下动脉,内支架置人治疗后随访时间〉21个月,无一例临床症状复发;45例股浅动脉中、上2/3段阻塞,29例股浅动脉下1,3段和胭动脉阻塞,内支架置人治疗后随访时间〉12个月,血流仍保持通畅分别为91.11%(41/45)和79.31%(23/29);9例肱动脉阻塞,支架置入治疗后随访时间超过3年,支架腔内血流均保持通畅。结论经皮经腔内支架置人治疗周围动脉急慢性闭塞疾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首选充分的局部溶栓治疗,可显著提高PTA和内支架置人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新生血管是指原有微血管内皮细胞经过生芽、迁移、增殖与基质重塑等过程而产生的新血管,成年人生理性的新生血管仅见于月经期和哺乳期的女性生殖器官。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内膜新生血管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普遍存在的特征,它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新生血管在不稳定性斑块及斑块的易损部位更为明显,与临床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
恶性血液系统疾病与血管新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血管新生指机体内新血管形成的基本过程。 1971年 ,Folkman提出肿瘤在新血管生成前 ,可保持原位癌状态达几个月甚至数年 ,大小限于 1~ 2mm3 ,只有新血管生成后 ,肿瘤才迅速生长 ,即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可能是血管新生依赖性的 ,阻断血管新生可抑制肿瘤生长。经过三十年来对血管新生的广泛研究 ,血管新生在肿瘤中的作用已得到了确认 ,但这主要是指实体瘤。最近几年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管新生与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抗血管新生可能会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一个新的有效方案[1 ,2 ] 。1 血管生成与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7.
眼部新生血管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部新生血管主要由变性、炎症、外伤、肿瘤和特发性等各种病因所致。新生血管形成对眼结构和功能造成严重损害,治疗较为困难,成为视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内外对眼部新生血管的治疗取得迅猛发展,但仍是当前最难解决的眼科难题之一。本文综述眼部新生血管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神经纤维瘤是整复外科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软组织肿瘤之一,但约8%~13% 的神经纤维瘤存在恶变风险。研究提示血管新生对神经纤维瘤的进展和恶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抗血管新生药物在神经纤维瘤的相关研究中也充分显示出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神经纤维瘤的血供特点、血管新生机制以及抗血管新生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神经纤维瘤是整复外科最常见的良性皮肤软组织肿瘤之一,但8%~13%存在恶变风险。研究提示血管新生对神经纤维瘤的进展和恶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抗血管新生药物在神经纤维瘤的相关研究中也充分显示出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对神经纤维瘤的血供特点、血管新生机制以及抗血管新生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抗血管新生治疗在血液肿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骨髓血管新生程度及其调控因子有密切联系,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综合治疗中加用抗血管新生治疗是合理的治疗策略。本文拟就该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团注追踪3D CE-MRA技术实现重症疑难患者的腹部及双下肢血管一次成像。方法:对6例疑有腹部、盆腔及双下肢血管疾病的体位不能合作的重症患者,实行团注追踪3D CE-MRA一次成像检查。使用Philips gyroscan intera 1.5T超导磁共振机,体部正交线圈,腿部专用支垫,结合bolustrack和mobitrack智能化追踪扫描技术,实现腹部至双下肢动脉血管的一次成像。结果:6例重症患者均能配合完成检查,成功实现腹部至双下肢动脉血管的一次成像,获得满意的成像效果。结论:选择患者可以配合的合适体位,调整好相对应的扫描技术参数,利用团注追踪3D CE-MRA技术可以实现重症患者的腹部至双下肢动脉血管的一次成像,克服了这类患者因体位不能配合检查而错失手术和治疗良机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的闭塞性病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近期疗效,初步总结其技术要点与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6年4月期间收治的51例以膝下动脉病变为主的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所有患者的膝下段病变动脉均采用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结果该组51例患者中,技术成功44例,成功率86.3%;临床成功47例,成功率92.2%。术后平均随访4个月(2~8个月),临床成功的患者中除1例术后2个月复发行二次手术外,其余患者症状均无加重或复发。结论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的膝下段动脉病变具有较高的可行性,近期疗效确切,其长期疗效还需进一步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3.
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好发于眼球的黄斑部,临床表现有视物变形以及中心视力下降,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造成视力的永久性下降。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指从静脉注射光敏剂,在眼内累积达到一定量时,用一种特定激光使药物活化,使眼内新生的异常血管栓塞,达到治疗目的。近年来我科采用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bevacizumab)联合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眼科护理实践,改进护理方法,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介入、外科手术等方法,传统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ICS)、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等新技术的应用,明显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金华  田园  杨晓萍 《新医学》2022,53(1):18-21
肿瘤血管新生是肿瘤细胞、内皮细胞等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其受到多种促血管生长因子、抑制因子、信号通路等的调控,肿瘤血管新生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近年来,不少研究证实一些具有扶正、化淤、解毒等功效的单味中药及活性成分、中药复方或中成药可通过促进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抑制其增殖迁移,抑制血管生成因子等的表达,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多途径、多靶点抑制肿瘤血管新生。该文就肿瘤血管新生及中医药抗肿瘤血管新生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加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1]。目前,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的优点,是血管疾病诊治的发展方向[2]。临床常用股动脉入路治疗,而双侧髂动脉和髂动脉近端狭窄闭塞及累及股浅动脉狭窄闭塞采用此入路有许多不利方面。本院自2010年8月—2013年9月共收治双侧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患者3例、单侧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患者5例,单侧近端髂动脉狭窄闭塞合并股浅动脉狭窄闭塞患者3例,均通过局麻下切开后直视下穿刺肱动脉进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并兼顾双侧及近端髂动脉,从而有效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MM)骨髓血管再生程度与骨髓瘤细胞的增殖活性高度相关,活动期MM有高水平的血管生成因子.血管新生是肿瘤生长的关键因素.肿瘤血管新生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起重要作用.血管新生为MM细胞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微环境.靶向血管新生药物的出现,对克服传统药物的耐药和提高MM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作用.现就MM血管新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高压氧对脑出血后血管新生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脑血管疾病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最新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我国的脑血管疾病在人群死因中高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且在不少城市中已占首位。而脑出血是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下肢血管旁路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患者术前予CDFI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术后进行了超声随访。结果 9例髌股动脉、股动脉闭塞,CDFI诊断正确,闭塞远心端定位准确,而2例髂股动脉闭塞近心端显示不清。7例血管移植物血流通畅,2例PTFE移植物急性血栓形成。1例小腿肌层血肿。结论 CDFI是下肢血管旁路术术前评价和术后随访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肿瘤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健  高红军 《临床荟萃》2003,18(24):1424-1426
肿瘤血管生成是一个多因子参与的多步骤过程 ,基本步骤包括 :肿瘤组织释放血管生成刺激因子 ;血管周围细胞外基质重塑 ,基膜降解 ;内皮细胞增殖迁移 ;新生血管成形。阻断其中任何一步 ,都将阻止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的血管系统已成为一个崭新的有希望的抗肿瘤治疗靶点。人们已致力于开发和研究破坏或抑制血管生成有效地阻止肿瘤生长和转移的药物 ,这类药物称为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 (tumorangiogenesisinhibitor,TAI)。TAI具有许多优势 ,治疗发生时 ,血管形成已被启动 ,故TAI治疗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血管内皮细胞暴露于血流中 ,药物能直接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