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抑肽酶并纤维蛋白胶 (FG)对肺癌根治术术中和术后失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 (HcT)、血小板计数 (PLT)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A组 ,n =2 0 )、抑肽酶组 (B组 ,n =2 0 )、FG组 (C组 ,n =2 0 )、抑肽酶和FG组 (D组 ,n =2 0 ) ,观察四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 2 4h、第二个 2 4h胸腔引流量以及术前、术后 2 4h、48hHb、红细胞压积HcT、PLT、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的含量变化。结果术中失血量B组与D组均明显少于A组或C组 (P<0 .0 1) ;所有患者均未输注异体红细胞 ;术后 2 4h、第 2个 2 4h胸腔引流量D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成分输血对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2 2例因子宫肌瘤合并贫血而进行的子宫全切术 ,输血组 6 4例 ,未输血组 5 8例 ,比较术前、术后第 4天WBC数、NGR、IL 6及Hb水平变化 ,并比较两组术后静脉输液日、住院日和术后发热率情况。结果 输血组术后WBC及IL 6水平增高不明显 (P >0 .0 5 ) ,Hb较术前明显增高 ;未输血组术后第 4天WBC及IL 6水平比术前明显增高 (P <0 .0 1) ,Hb较术前明显降低 ;两组术后NGR明显高于术前 ,Hb水平明显低于术前 ,但未输血组其它指标均显著高于输血组 ;输血组术后输液少 ,术后发热率低 ,住院日短。结论 对于Hb(70~ 90 ) g/L的贫血患者 ,围手术期输入适量红细胞可有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复 ,并未增加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3.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拟行择期手术的中老年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各 2 0例 ,以动态心电图监测围术期心肌缺血的变化。于术前 1日内监测至少 12h ,术后监测 48h。结果 :围术期共发生心肌缺血 67人次 ,绝大部分发生于术后 ;术前糖尿病组心肌缺血时间及缺血曲线下面积比非糖尿病组高 (P <0 0 5 ) ;术后第一、二天 ,两组患者缺血次数、缺血时间、缺血曲线下面积以及糖尿病组的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术前 (P <0 0 5或 0 0 1) ,其中 ,糖尿病组心肌缺血各指标又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P <0 0 5或 0 0 1)。结论 :糖尿病患者术前心肌缺血比非糖尿病患者重 ;术后两组心肌缺血明显重于术前 ,其中 ,糖尿病患者术后心肌缺血加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治疗食管癌合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研究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80例入住该院诊断为食管癌,同时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全腔镜食管癌根治微创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术中、术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抽取静脉血术后检测应激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检测呼吸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观察组患者CRP和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第1秒肺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明显低于术前,而残气量/肺总量(RV/TLC)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V/T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微创根治术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患者呼吸功能影响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效果、费用及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并与肠外营养比较。方法 :选择食管、贲门癌病人 75例按序随机分成肠内营养 (EN ,n=30 )、肠外营养 (PN ,n =2 3)及普通输液组 (对照组 ,n =2 2 ) ,营养支持时间为 8天 ,分别测定术前、术后第 8天营养指标 ,记录肛门排气时间、不良反应及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三组血浆总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均较术前下降 ,以对照组为显。前白蛋白PN、EN组有显著升高 (P <0 0 1)。三组体重皆下降 ,以对照组为显 (P <0 0 1)。术后肠道功能恢复以EN组最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对照组为高。住院时间以对照组最长。治疗费用PN明显高于EN。结论 :食管、贲门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可行 ,临床疗效与PN相似 ,且比PN有更好的代谢效应 ,在保护肠粘膜屏障、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住院费用等方面也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手助腹腔镜和开腹脾切除加门奇断流两种术式对机体免疫功能及创伤反应的影响 ,探讨其差异及新术式的可行性。方法 :监测 5 0例 (手助腹腔镜及开腹各 2 5例 )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 ,术后第 3天的外周血淋巴细胞 (PBL)亚群、C -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6 (IL - 6 )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变化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开腹组术后第 3天成熟的T淋巴细胞 (CD3 )、辅助性T细胞 (CD4)、CD4与抑制性T淋巴细胞 (CD8)比值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5或P <0 .0 1)。且两组相比较开腹组明显低于手助腹腔镜组 (P <0 .0 1)。开腹组术后第 1天或 /和术后第 3天CRP、IL - 6、TNF较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1)。且两组比较开腹组明显高于手助腹腔镜组 (P <0 .0 1)。结论 :手助腹腔镜组对机体免疫及细胞因子水平影响较小 ,这构成手助腹腔镜组脾切除加断流术术后恢复较快及创伤反应小的病理、生理基础 ,同时也证明了该新术式治疗肝硬变、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心理干预对介入治疗心脏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心脏病患者术前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影响。方法将择期行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 (PTCA)加支架植入术和永久起搏器植入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前两组进行常规术前治疗、护理 ,对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应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对术前和术后 3~ 6个月时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结果两组SCL 90评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P <0 0 5 ) ,两组接受介入治疗后SCL 90评分均显著降低 (P <0 0 0 1 ) ,术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0 1 )。结论 (1 )接受介入治疗的心脏病患者术前和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 )介入治疗可改善心脏病患者的心理状态 ;(3)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接受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对机体的应激反应。方法 :将 3 5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成后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分别于术前 2 4h和术后第 1、3天测定血白细胞总数 (WBC)、血清C -反应蛋白 (CRP)和白细胞介素 -6(IL -6)的浓度 ,并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术后镇痛用药量、术后发热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和费用。结果 :开放手术组术后第 1天WBC计数比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5) ,后腹腔镜组升高不明显 (P >0 .0 5)两组术后第 1、3天血清CRP和IL -6水平显著高于术前 (P <0 .0 5) ,但开放手术组血清CRP和IL -6均显著高于后腹腔镜组 (P <0 .0 1)。与开放手术相比 ,后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少 ,引流量少 ,术后发热率低 ,用药少、住院日短等优点。结论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对机体的应激反应较开放手术低 ,有望替代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术后镇痛对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及其调节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在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行胸外科手术病例 32例 ,随机分为术后镇痛组 (A)和对照组 (C) ,分别在术前、术后 1d、3d、7d采静脉血 ,检测红细胞酵母菌花环率(RY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 (RICRR)、肿瘤细胞红细胞花环率 (TRRR)、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因子 (RFEF)、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因子 (RFIF)和血浆 β-内啡肽 (β -EP)含量。结果 :术前各检测值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A组术后 1d及C组术后 1d、3dRYRR、TRRR、RFEF明显下降 (P <0 .0 5 ,P <0 .0 1) ,RICRR、RFIF、β -EP浓度明显增加 (P <0 .0 5 ,P <0 .0 1) ;术后 3d两组间RYRR、RICRR、TRRR、RFEF和β -EP浓度差异显著 (P <0 .0 5 ,P <0 .0 1) ;术后 7d两组各指标恢复至术前水平 ;两组血浆 β-EP与RYRR呈负相关 (r=- 0 .92 4 ,P <0 .0 1)。结论 :术后镇痛能显著改善手术、麻醉应激对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及其调节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围术期血糖水平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合并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根据入院当天空腹血糖、术前1d空腹血糖和术后7d随机血糖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为低血糖组,入院时、术前1d血糖为4.44~7.00mmol/L,术后7d血糖11.10mmol/L;B组为高血糖组,入院时、术前1d血糖7.00mol/L,术后7d血糖≥11.10mmol/L,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入院时的基线血糖水平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影响(P0.05)。术前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肝损害、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感染和吻合口瘘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前血糖较高的患者(P0.05)。术后血糖较低的患者,发生肝损害、电解质紊乱、感染和吻合口瘘的比例也显著低于血糖较高的患者(P0.05)。结论对于合并糖尿病的食管贲门癌患者,有效控制其围术期血糖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放松性音乐对不同焦虑病人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目的 :探讨放松性音乐对不同焦虑病人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外科手术病人 60例 ,根据焦虑程度分为低焦虑组、中焦虑组和高焦虑组 ,每组再按分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分别观察病人术前 3d、术前 1d、术日、术后 1d和术后 3d各时点收缩压 (SBP)、心率 (HR)和血皮质醇的变化。结果 :低焦虑、高焦虑组中对照组SBP、HR于术前 3d、术前 1d均高于实验组(P <0 .0 5 ) ;低焦虑组血皮质醇术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无差异 ,术日对照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实验组 (P <0 .0 5 ) ;而高焦虑组血皮质醇术前对照组高于实验组 (P <0 .0 5 ) ,术日对照组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实验组 (P <0 .0 5 ) ;手术后实验组焦虑程度均为中等水平 ,而对照组低焦虑病人明显升高(P <0 .0 5 ) ,高焦虑组仍处于较高水平 (P >0 .0 5 )。结论 :放松性音乐能够调整病人的焦虑程度 ,维持正常的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2.
抑肽酶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抑肽酶对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出血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骨科术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 ,每组 15例。A组为对照组 ,B组为抑肽酶组。分别于术前 (T0 )、术毕 (T1)、术后 1d(T2 )和术后第 7d(T3 )测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白细胞 (WBC)、血小板 (PLT)变化 ,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凝血激活酶时间 (APTT)和纤维蛋白原 (FIB)含量 ;术中失血量 ;术中、术后异体血输入量及手术失血量、术后 2 4h切口引流量。结果 :自T1起两组患者Hb、HCT、PLT均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1) ,PLTT3 恢复至术前水平。WBC明显升高(P <0 .0 1) ,但至T3 时 ,B组WBC恢复术前水平 ,而A组仍高于术前 (P <0 .0 1)。A组各时点APTT无显著变化 ,B组T1及T2 APTT较T0 延长 (P <0 .0 1) ,T3 恢复至术前水平。T1起A组FIB较T0 下降 (P <0 .0 1或P <0 .0 5 ) ,组间同期比较 ,B明显高于A组 (P <0 .0 1或P <0 .0 5 )。B组术中出血量 ,术中、术后异体血输入量 ,术后 2 4h切口引流量均少于A组 (P <0 .0 1)。结论 :抑肽酶可减少骨科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出血量及异体血的输入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术后即刻冠状动脉内注射小剂量依那普利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泵衰竭的疗效。方法  72例AMI泵衰竭者配对后随机分为PTCA血管开通后即刻冠脉内注射依那普利组及生理盐水组 ,心电监护仪观察术前、血管开通后 2、10min心率 ,同时体外用Swan -Ganz导管测定肱动脉压、肺动脉楔压 ;并观察术前、血管开通后 10min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 ;心脏彩超测定术前、术后 15d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血管开通后 2、10min的依那普利组肱动脉收缩压、肺动脉楔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血管开通后 10min依那普利组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显著下降 (P <0 .0 1) ;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延长 (P <0 .0 1) ;且长于依那普利组 (P <0 .0 1)。术后 15d ,左室射血分数依那普利组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且高于术前 (P <0 .0 5 )。结论 PTCA术后即刻冠脉内注射小剂量依那普利 ,可有效辅助治疗AMI泵衰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LC围术期血浆IL - 6、IL - 1 0和皮质醇水平的影响。方法 :2 0例慢性胆囊炎LC(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 0例即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 (GEA)组和全麻 (GA)组 ,分别测定麻醉诱导前 (T0 ) ,CO2 气腹后 30min(T1 ) ,术毕拔管后 5min(T2 )、术后第 1天晨血浆IL - 6 ,IL - 1 0和皮质醇水平。结果 :皮质醇GEA组 ,术中术后无显著改变 ,但GA组CO2 气腹后 30min和术毕拔管后 5min显著升高 (P <0 .0 5 ) ,组间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 (P <0 .0 5)。两组血浆IL - 1 0水平在CO2 气腹后 30min和术毕拔管后 5min时均明显增高与术前比较 (P <0 .0 1 ) ,其中GEA组IL - 1 0水平高于GA组 (P <0 .0 5) ,术后 2 4h两组均恢复至术前水平 ,IL - 6在两组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无明显升高。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腔阻滞可明显减轻LC手术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对QT间期离散度 (QTd)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 2例非体外循环下行CABG的冠心病患者 ,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A组 )、稳定劳力型心绞痛 (B组 )、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 (C组 ) ,15例冠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 (D组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当天、2、4周及对照组相应时间记录 12导联同步心电图 ,对其QT间期测量 ,计算出QTd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术前A、B、C 3组的QTd显著大于D组 (P <0 0 1~ 0 0 0 1) ,且A、C组大于B组(P <0 0 5 )。术后 2、4周各组QTd与术前相比均有缩短 (P <0 0 5~ 0 0 1)。A、B两组术后 4周QTd缩短值大于C组 (P <0 0 5 )。术后 4周LVEF恢复至 5 0 %以上者QTd缩短值显著大于LVEF仍低于 5 0 %者 (P <0 0 5 )。C组QTd≤ 70ms者术后QTd缩短值显著大于术前QTd >70ms者 (P <0 0 5 )。结论 QTd作为一种简单、可靠、廉价、无创的方法 ,可用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类型冠心病手术疗效、评价和预测血运重建术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术前干预对心脏手术患者身心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ICU护士术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 8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依常规进行护理 ,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 ,由ICU护士术前 1天探访患者。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在ICU期间的心理、行为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术后焦虑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气管插管依从性、配合治疗程度、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术前干预能有效缓解术后焦虑 ,提高治疗依从性 ,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前后二尖瓣口面积 (MVA)和左心房左心室压力及内径的关系。方法 :2 8例手术成功二尖瓣狭窄患者分成中度狭窄组 (15例 ,A)和重度狭窄组 (13例 ,B) ,对其术前术后指标进行检验和直线回归统计分析。结果 :1周内A组左心房内径和B组左心室内径变化不明显 (P >0 0 5 ) ,A组的左心房内径缩小值 ,左心房压力下降值 ,MVA扩大值、扩大率均 B组 (P <0 0 1) ,其余指标无差异 (P >0 0 5 ) ;术前MVA与术后MVA扩大率 ,左心房内径变化有显著相关性 (P <0 0 1)影响术后左心房大小的因素主要是术前MVA ,术前左心房内径和术后MVA扩大率。据术前MVA的大小可估计术后MVA、左心房、左心室压力和内径的变化。结论 :PBMV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重度二尖瓣狭窄患者更明显 ,有适应征者应积极进行此项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20例胃癌术后早期肠道内营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癌术后早期肠道内营养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可行性。方法 以 4 0例行胃癌根治术或姑息性切除患者为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各 2 0例。一组行术后早期空肠营养管肠道内营养 (EN) ,另一组术后常规静脉补液 ,共计 7天。并比较EN与常规静脉补液营养效果。结果 EN组均完成肠道内营养 ,无手术并发症发生 ,并且蛋白质和能量摄入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 (P <0 0 1) ,两组术后体重、三头肌皮褶厚度、前臂中点周径、血浆白蛋白均较术前降低 ,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但对照组与术前相比下降更明显 (P <0 0 5 )。EN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 ,结论 胃癌术后早期行肠道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 ,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减少蛋白质分解 ,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降低住院费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中晚期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浆TF和TFPI水平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晚期肿瘤患者围术期血浆组织因子 (TF) ,组织途径抑制物 (TFPI)水平的变化 ,旨在了解患者在围术期机体的凝血活性状态 .方法 采集 58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I,1 6例良性肿瘤患者作为观察组II及 2 0例非肿瘤手术患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运用ELISA法检测血浆TF和TFPI的水平。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血浆TF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术前明显升高 (P <0 .0 5) ,术中继续有轻微升高 (P <0 .0 1 )的现象 ,肺癌患者术中升高较明显 (自身术前 ,术后比较P <0 .0 5〉。术后除肺癌患者仍高于对照组外 ,其他基本恢复正常 .良性肿瘤患者在整个围术期无明显变化。而血浆TFPI水平术中有轻微升高 ,术前、术后及良性肿瘤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浆具有较高表达的TF水平较对照组 ,术中继续有轻微升高 ,肺癌患者升高更明显 ,且术后仍处于较高的水平。TFPI术中有轻微的升高。这也许能解释为什么肺癌等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尤其术后易发生深部静脉血栓栓塞及肿瘤转移和复发。  相似文献   

20.
陈军霞  刘宽荣 《全科护理》2008,(30):1830-1831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02年4月—2007年10月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病人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对病人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术前治疗平均3.3d,术后切口愈合平均8.9d,平均住院天数24d;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切口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合并糖尿病病人,加强围术期护理,可以使病人顺利完成手术,避免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