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少见类型颈部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外伤性伴有基底动脉瘤的基底动脉-海绵窦瘘、白发性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窭瘘和自发性和外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外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各1例;分别采用机械可脱性弹簧圈(MDS)、电解微弹簧圈(GDC)和法国Balt公司的可脱性球囊技术,对4例CCF患者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外伤性伴有基底动脉瘤的基底动脉-海绵窦瘘和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伴有椎动静脉瘘分2次栓塞,自发性原始三叉动脉海绵窦瘘、自发性和外伤性颈外动脉海绵窦瘘、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间瘘一次性完成栓塞,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血管内栓塞仍是治疗少见类型颈部动脉海绵窦瘘的最好方法,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应作为首选.  相似文献   

2.
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7例均经DSA全脑血管造影明确瘘口部位,采用可脱性球囊或电致血凝性可脱性铂金弹簧圈(GDC)进行栓塞.结果:7例中,3例球囊栓塞成功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2例表现为假性动脉瘤,用球囊闭塞患侧颈内动脉;1例因瘘口太小,用GDC填塞海绵窦;另1例两次试放球囊入海绵窦均破裂失败,其中一枚瘪陷球囊滞留于海绵窦,患者不愿闭塞患侧颈内动脉未予进一步治疗,但术后一周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消失.结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全脑血管造影可明确瘘口部位、大小,首选治疗方法是血管内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钨丝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股动脉Seldinger‘s穿刺,经Tracker-18或Magic3F/2F微导管送入钨丝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腔。结果 6例患者共进行7次栓塞,有5例动态瘤95例-100%闭塞,颈内动脉入颅内动脉瘤和假性动脉瘤的第二次治疗均闭塞90%,6例均保载瘤动脉通畅。结论钨丝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疗效确定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分析动脉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及经动脉血管内多方式联合治疗的经验。方法总结分析6例经血管内治疗的动脉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资料,6例患者经查体及CT、MR、DSA等确诊,均行经动脉血管内治疗,方法包括可脱球囊闭塞瘘口,可脱球囊联合弹簧圈,应用Onyx胶封堵引流静脉、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及覆膜支架辅助治疗,经支架辅助下弹簧圈填塞动脉瘤。结果 1例单纯应用可脱球囊,2例联合应用球囊和弹簧圈填塞,2例应用Onyx胶封堵引流静脉、弹簧圈填塞动脉瘤及支架辅助治疗,1例经支架辅助下弹簧圈填塞动脉瘤;术后随访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因术前视神经损害导致患眼视力未恢复正常。结论血管内多种方式联合治疗动脉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复杂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新技术——带膜支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脑动脉瘤的治疗通常采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尽管目前有许多较成熟的血管内微创治疗技术和品种繁多的栓塞材料,如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球囊辅助的液体栓塞、可脱微弹簧圈或者单纯球囊栓塞,但对于一部分颅颈动脉的巨大或宽颈动脉瘤,各种原因所致的颅颈动脉假性动脉瘤,椎一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海绵窦动静脉瘘, 高流量的椎动脉-颈静脉瘘等,仍是目前手术及血管内治疗材料和技术难以解决的。这些技术很难获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急诊介入栓塞法在控制外伤所致的鼻腔大出血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 10例外伤所致的鼻腔大出血者,在DSA明确出血靶动脉后用栓塞材料(聚乙烯醇颗粒、明胶海绵、球囊、弹簧圈)行急诊出血靶动脉栓塞术。结果 10例患者中单纯颌内动脉损伤者5例,面动脉分支供血1例,颈内外动脉交通(翼管动脉)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合并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成功行损伤靶动脉栓塞术10例。栓塞术后鼻口腔活动性出血在4h内均停止。10例患者在栓塞24h后生命体征均趋平稳,所有患者均经康复治疗后顺利出院。结论栓塞术可在微创的情况下解决外伤性严重鼻出血。  相似文献   

7.
应用钨丝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2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及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各1例)。栓塞后动脉瘤完全闭塞,载瘤动脉通畅,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TCCF患者的资料,采用经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或闭塞患侧颈内动脉主干。结果 9例使用1枚球囊栓塞,5例使用2枚,3例使用3枚。17例中13例使用可脱性球囊成功闭塞瘘口并且保留颈内动脉通畅(76.47%),4例使用可脱性球囊闭塞颈内动脉主干。术中未发生与血管内栓塞相关并发症。术后约15d2例患者瘘口复发,1例形成无症状性假性动脉瘤。结论经动脉途径栓塞TCCF疗效确切,应作为治疗创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首先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脏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血管腔内治疗的11例内脏动脉瘤患者,共12枚动脉瘤,位于脾动脉3例,肝动脉3例,肠系膜上动脉2例中1例为2枚动脉瘤,肾动脉2例,胃十二指肠动脉1例,其中3例行钢圈+明胶海绵栓塞瘤腔并闭塞载瘤动脉,2例单纯行钢圈栓塞,2例裸支架辅助微弹簧圈(gua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栓塞瘤腔,2例植入覆膜支架瘤腔隔绝,1例单纯使用微弹簧圈栓塞瘤腔,1例使用球囊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瘤腔。结果 1例位于肾动脉分支的动脉瘤采用球囊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瘤腔手术失败,其余内脏动脉瘤血管腔内治疗均获成功,5例行钢圈及明胶海绵栓塞闭塞载瘤动脉后动脉瘤未见显影,2例裸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瘤腔、2例植入覆膜支架瘤腔隔绝术及1例单纯使用微弹簧圈栓塞瘤腔,瘤腔未见染色、载瘤动脉血流通畅。结论血管腔内治疗内脏动脉瘤可使用多种方法及材料,微创、风险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38例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经动脉途径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效果。方法32例单纯使用可脱球囊栓塞,5例使用弹簧圈辅助栓塞,1例使用NBCA胶辅助栓塞。结果30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颈内动脉通畅,8例闭塞颈内动脉,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动脉途径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安全有效和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采用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7例,可脱球囊加微弹簧圈栓塞1例,微弹簧圈加NBCA胶栓塞2例,静脉入路可脱性球囊栓塞1例。所有病例完全恢复。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首选经动脉途径可脱球囊栓塞,对部分难治性病例应选择不同途径和材料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脱性弹簧圈治疗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的技术要点。方法:全部病例均在数字减影下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治疗。结果:7例中一次性栓塞成功6例,其中保留颈内动脉通畅4例,假性动脉瘤并鼻出血行颈动脉闭塞1例。结论:可脱性弹簧圈治疗直接型颈动脉海绵窦瘘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可作为直接颈动脉海绵窦瘘治疗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3.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其中的4例宽颈假性动脉瘤先植入冠脉孔支架覆盖动脉颈,再将微导管通过支架网孔超选进入动脉瘤腔,填塞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另1例窄颈假性动脉瘤单纯行GDC填塞。结果:所有动脉瘤均成功治疗,动脉瘤填塞均在95%以上,1例宽颈假性动脉瘤行支架结合GDC治疗后复发,经再次填塞GDC后治愈,1随访5-18个月,载瘤动脉通畅,临床效果优良。结论:从本组资料看,窄颈和宽颈假性动脉瘤可分别采用GDC栓塞和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血管内支架结合GDC栓塞治疗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5例CCF患者采用血管内栓塞术治疗,主要应用球囊导管,对较为复杂的病例还使用了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等栓塞材料。结果本组12例成功闭塞瘘口且保留载瘤动脉通畅,3例闭塞载瘤动脉,1例复发(6.67%)。总治愈率为100%,通畅率为80.0%。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治疗CCF的首选方法,应力争解剖治愈,对复杂的CCF可联合应用球囊及GDC等栓塞。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海绵窦瘘几种治疗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报道经不同方法治疗21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就其结果进行了评价,方法:颈总动脉切开肌肉片“放风筝”4例,开颅穿刺海绵窦马尾填塞6例,股动脉穿刺微导管球囊栓塞10例,眼上静脉穿刺弹簧圈栓塞1例。结果:“放风筝”治愈1例,既闭塞瘘口又保持动脉通畅,2例颈动脉闭塞,1例瘘口及海绵窦部分闭塞,开颅穿刺海绵窦马尾填塞4例,CCF消失,颈动脉保持通畅,2例CCF大部分栓塞,6例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6.
周玮  刘科  徐小川  朱政鸣 《重庆医学》2005,34(11):1647-1648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和分析1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6例经过1次血管内治疗后治愈,4例发生瘘口再通导致复发,经2~3次栓塞后治愈,1例因为瘘口过小无法栓塞,经过压颈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1)血管内治疗是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有效方法;(2)多次栓塞及球囊联合弹簧圈栓塞可以有效治疗瘘口再通。  相似文献   

17.
林宏伟 《医学综述》2011,17(4):572-574
先天性动静脉瘘为血管发育缺陷畸形,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经导管动脉介入栓塞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栓塞材料有聚乙烯醇泡沫微粒、明胶海绵、微弹簧圈及球囊、二氰基丙烯酸对丁酯等。经皮穿刺瘤腔内药物硬化治疗是病变无法彻底清除或难以手术患者的首选方案,局限型先天性动静脉瘘患者可首选手术切除。现对其常用治疗方法、栓塞材料及硬化剂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8.
邱修辉  罗毅  肖绍文 《广西医学》2007,29(10):1602-1603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是指位于海绵窦内的颈内动脉及其分支因外伤或先天原因,出现瘘口而与海绵窦静脉相通,形成动静脉瘘.目前,血管内栓塞治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1].笔者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期间,参与15例CCF病人的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治疗 ,着重分析引流静脉与海绵窦的解剖结构之关系。方法回顾性的分析经DSA血管造影确诊的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76例 ,观察分析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引流静脉的显示情况及其解剖学基础。其中 2 1例行可脱性球囊、微弹簧圈血管内栓塞治疗 ,5例行外科手术。结果 76例均经DSA血管造影作出了准确的诊断。 2 6例经血管内栓塞治疗和外科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消失。结论正确认识CCF的引流静脉与海绵窦解剖之关系 ,有助于正确合理的选择CCF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及不同病因引起的假性动脉瘤经皮直接治疗及血管内治疗适应征选择及其治疗策略。资料与方法:54例患者共55个假性动脉瘤包括累及颈内动脉系统13例、颈外动脉系统7例、锁骨下动脉及腋动脉5例、内脏动脉10例、髂内动脉3例、髂外动脉10例、下肢动脉7例。54例假性动脉瘤患者中,创伤性32例,感染性5例,医源性6例(手术4例、穿刺2例)、自发性11例。血管内栓塞及封堵治疗44例,栓塞及封堵材料包括明胶海绵、弹簧钢圈、GDC、NBCA、可脱球囊、带膜支架。超声引导下压迫治疗3例。随访采用超声或CT,随访时间1天~24个月(平均16.7月)。结果: 55例中行血管内治疗者44例,其中载瘤动脉栓塞者37例,带膜支架植入隔离假性动脉瘤者5例,瘤腔内栓塞者2例。除1例因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造影时破裂死亡外,1例腋动脉假性动脉瘤栓塞后复发再行栓塞仍有残留,血管内治疗技术成功率97.7%(43/44),治愈率95.5%(42/44)。单纯压迫治疗3例中治愈2例,1例压迫无效转血管外科手术治疗治愈。结论:影像导引下经皮治疗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疗程短,是治疗外周血管假性动脉瘤的一种较好选择。治疗必须根据部位、破裂风险、大小、载瘤动脉重要性以及合并疾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