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长爪沙鼠9个微卫星DNA标记研究了Z:ZCLA长爪沙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Z:ZCLA长爪沙鼠除在第1个位点上只有一个等位基因外,其它位点上均有24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2.6。  相似文献   

2.
ZCLA长爪沙鼠微卫星标记遗传多样性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长爪沙鼠9个微卫星DNA标记研究了Z:ZCLA长爪沙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Z:ZCLA长爪沙鼠除在第1个位点上只有一个等位基因外,其它位点上均有2~4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2.6。  相似文献   

3.
大、小鼠微卫星引物对长爪沙鼠的扩增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从长爪沙鼠近缘物种的微卫星位点中筛选长爪沙鼠微卫星位点。方法选取了62个大、小鼠的微卫星位点对长爪沙鼠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筛选。结果8个微卫星位点具有稳定扩增带,其中有6个位点杂合,4个位点具有多态性。结论大、小鼠微卫星位点部分与长爪沙鼠具有同源性,可以从大、小鼠的微卫星位点中筛选长爪沙鼠的微卫星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监测近交系长爪沙鼠的遗传质量状况,验证微卫星标记技术在近交系长爪沙鼠遗传检测中应用的可靠性。方法选取长爪沙鼠17个微卫星位点,应用PCR技术对日本国家实验动物中心(NIBIO)培育而成的3个近交系长爪沙鼠品系:MGB(白毛品系)、MGW(黑毛品系)、MGR(毛色为棕色),进行遗传质量分析。结果在所选的17个微卫星位点中,共有8个位点获得稳定的扩增结果,其中AF200941、AF200945、AF200946、D11Mit128和SCN五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纯合,片段大小在140~215bp之间;AF200942、AF200946和AF200947三个位点在群体内表现为单态杂合,片段大小在203~241bp之间,所有位点在群体内和群体间均呈单态性。结论这3个长爪沙鼠品系基本符合近交系的要求,微卫星标记技术适用于近交系长爪沙鼠的遗传检测。  相似文献   

5.
近交系大鼠微卫星DNA与生化标记分析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确定一种对近交系大鼠遗传物质进行准确可靠、快速简便的遗传检测方法。方法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技术对国内已知的6个品系、8个近交系大鼠群体进行了DNA多态性的分析,并与生化标记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1)生化标记分析中除2个群体SHR(哈)和WKY(哈)在Es-3位点出现可疑带外,其他位点均与国际标准相一致。(2)不同品系个体间具有多态性;同一群体不同个体之间除SHR(哈)的SMST位点和WKY(哈)的AGT位点出现一定的差异外,其他均没有差异;(3)不同地区、同一品系、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 微卫星DNA能有效地区分品系、品系与亚系,并能为大鼠遗传基因的研究提供一个准确可靠、快捷简便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建立快速检测长爪沙鼠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方法及获得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现用微卫星位点的结构.方法 利用17个微卫星位点(9个来自长爪沙鼠,8个来自大小鼠)进行了PCR反应体系及反应条件的优化,组合了6组双重PCR及两个复合式点样,用上述8个组合对普通级z:ZCLA长爪沙鼠封闭群43、44、45三个世代核心群各.100只种鼠进行遗传检测.结果 三个世代的300只种鼠的检测结果表明,9个长爪沙鼠位点均为微卫星,其中7个位点为完全型的微卫星,1个为复合型,1个为不完全型,多态性主要表现在核心序列的重复;来自大小鼠的8个微卫星位点,有7个在z:ZCLA长爪沙鼠核心群中得到有效扩增,只有3个位点在三个世代中均有出现,对测序结果分析后发现,其核心序列均为小卫星.结论 来自长爪沙鼠的位点,无论结构还是遗传方式均符合微卫星遗传标记的特点,可用作检测长爪沙鼠的群体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野生与人工驯养的长爪沙鼠群体遗传状况。方法采用12个微卫星引物,对银川与呼和浩特地区捕获的野生长爪沙鼠群体和首都医科大学人工驯养20余年的长爪沙鼠群体的遗传结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2个微卫星位点中有等位基因29个,3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2.4167、2.2500、2.250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7505、1.7195、1.6968;有11个微卫星位点呈现多态,多态位点百分率分别为91.67%、83.33%、83.33%,香隆指数分别为0.6239、0.5962、0.5591;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231、0.5051、0.4825,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008、0.3882、0.3655;银川和首医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1033;呼和浩特和首医群体之间的距离最小,为0.0592。结论3个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3个群体之间及与总体之间的遗传结构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人工繁育猕猴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繁殖群体过小所导致的近亲交配,为了防止近亲交配带来的不利影响,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建立猕猴人工繁殖种群的准确系谱非常重要.方法 本研究采用荧光标记引物PCR和毛细管电泳分型的方法将筛选出的14个微卫星位点应用于64只猕猴人工繁育种群,并通过个体鉴别、亲子鉴定以及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价.结果 这些位点在猕猴中均属于高度多态位点,其中7个位点的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均在0.8以上,14个位点的累计个体鉴别率(CPI)为1.21×10-18,单亲已知时累积排除率(CPE2)和双亲未知时累积排除率(CPEl)可达0.9999和0.9985.结论 这些位点能够对猕猴种群进行准确的个体鉴别、亲子鉴定和群体遗传学参数计算,是可靠、高效的分子标记,或可应用于猕猴人工饲养种群的遗传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长爪沙鼠新的微卫星位点,为长爪沙鼠遗传分析提供遗传标记物。方法从GenBank中随机选取小鼠微卫星位点引物536对,用这些引物对长爪沙鼠基因组DNA扩增,将阳性目的条带进行序列分析,找出符合微卫星序列特征的短串联重复序列。结果 536对小鼠微卫星引物在长爪沙鼠基因组中扩增出了313个阳性条带,经序列分析,确定130个长爪沙鼠微卫星位点;其中完美型位点占80.77%(105/130),不完美型位点占19.23%(25/130),与小鼠同源性为24.3%(130/536)。将筛选出的微卫星位点在GenBank中注册,注册号从GU562694到GU562823。结论小鼠和沙鼠的微卫星位点具有较高的同源性,用小鼠的微卫星位点引物直接扩增长爪沙鼠基因组DNA可有效地筛选出长爪沙鼠微卫星位点。  相似文献   

10.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及其在实验动物遗传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一直是遗传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目前 ,各种分子遗传标记研究在陆地生物学中已深入开展 ,在实验动物中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在各种分子遗传标记中 ,微卫星DNA标记以其特异性的扩增、稳定性、重复性好、能较好地反映物种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国内食蟹猴种群的遗传背景特性,建立食蟹猴种群遗传质量监测方法.方法 采用微卫星DNA遗传标记技术对50只食蟹猴种群个体进行遗传质量监测及DNA多态性分析.结果 从100个微卫星DNA位点中筛选出20个多态性高的位点,其食蟹猴种群个体的等位基因数目为5-10条,个体间均呈现高度的多态性;其观察等位基因数(Na)为5.0~10.0,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4.6118~8.3404,基因多样性(H)为0.7832~0.8801和香隆信息指数(I)为1.5651~2.1592.结论 本实验有效地分析了食蟹猴种群的遗传多态性,为今后筛选特异性微卫星位点来建立食蟹猴种群遗传质量监测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实验动物资源是国家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科技资源。实验动物资源的共享和充分利用是生物科技创新的基础和保障。有效的共享机制和合理的共享方式是实现实验动物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的重要保障,是规范实验动物资源共享行为和确保共享安全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国内日本大耳白兔、青紫蓝兔、新西兰白兔的遗传背景及遗传结构,为封闭群兔遗传检测方法建立和标准化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应用18个微卫星标记及荧光标记-半自动基因分型技术对三个群体95个个体进行Hardy-Weinberg检测,统计每个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F值、遗传距离等信息。结果三个种群平均等位基因观测数为3.167、4.556、3.444,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444、0.5230、0.4976。18个位点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410、0.549、0.470,日本大耳白兔6个位点HWE检验(P<0.05),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并在Sat13,INRCCDDV0088位点基因型完全纯和,新西兰白兔和青紫蓝兔分别有2个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三个种群遗传距离:青紫蓝兔与新西兰白兔遗传距离最近,为0.124,与日本大耳白兔遗传关系最远,为0.320;新西兰白兔与日本大耳白兔较远,为0.310。结论三个种群有各自不同遗传特征,遗传多样性较高,种群间分化明显。个别位点偏离遗传平衡,推测人工繁育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微卫星用于鸡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微卫星用于研究实验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的可行性。方法 用选自鸡基因组中的20个微卫星标记,对岭南黄鸡100个个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聚丙烯酰胺电泳后,检测微卫星多态性,并检测出多态位点的等位基因数、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和平均杂合度(H)。结果 在20个微卫星中,有13个微卫星呈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其等位基因数为4~7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109,平均杂合度(H)为0.67l2。结论 微卫星是一种研究实验动物群体遗传结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微卫星DNA多态性在十种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目的:研究微卫星DNA多态性在近交系小鼠遗传监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小鼠不同染色体上的16个微卫星位点,应用PCR技术对常用的10个近交系小鼠进行了微卫星DNA多态性分析。结果:14个微卫星DNA具有稳定扩增效果,在同一品系不同个体之间表现单态性;在不同品系之间表现多态性。结论:运用所筛选的14个位点进行微卫星多态性分析,能够快速、经济地对近交系小鼠进行遗传监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4个品系近交系小鼠24个微卫星座位进行遗传分析,以期用微卫星位点分析法区分不同近交系小鼠。方法通过Mouse Genome Informatics数据库确定合适的微卫星位点和引物,对近交系小鼠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分析不同品系小鼠在所选微卫星座位的基因片段,与数据库小鼠品系数据进行比较,并对14个品系近交小鼠进行了DNA多态性分析。结果24个微卫星位点在不同品系的小鼠之间具有多态性,不同品系小鼠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45~1.526;在不同的亚系之间也有具有多态性。结论微卫星标记方法能区分不同的近交小鼠品系、近交小鼠亚系,为小鼠遗传质量的检测提供了一个快捷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和评估金黄地鼠封闭群SPF化后的遗传学变化,为SPF金黄地鼠遗传质量的控制提供技术资料。方法应用小鼠和大鼠的微卫星标记筛选适于金黄地鼠遗传检测的微卫星标记,并结合微卫星荧光标记-半自动基因分型技术,对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的SPF级金黄地鼠及其来源的普通级金黄地鼠进行遗传检测,计算其群体遗传学参数。结果对18个小鼠和6个大鼠微卫星标记进行了筛选,分别有2个小鼠和2个大鼠微卫星标记在金黄地鼠种群中具PCR扩增多态性。4个检测的微卫星位点在普通级金黄地鼠和SPF金黄地鼠种群分别发现25和20个等位基因,两群体的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4979和0.5048,其群体遗传多样性无显著差异;群体间的不同微卫星位点FST范围从0.0095到0.0367,平均为0.0315,表明两群体间的遗传分化很弱,其遗传多样性主要存在于群体内;Nei(1972)遗传距离和Nei(1978)无偏遗传距离分别为0.0678和0.0570,表明了2群体之间很高的遗传相似度和非常近的亲缘关系;Hardy-Weinberg平衡检验表明普通级和SPF金黄地鼠分别有2个和3个位点偏离遗传平衡,且偏离位点均表现为杂合子缺陷。结论该SPF金黄地鼠基本保持了其来源普通级黄地鼠的遗传多样性,两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和遗传差异很小,但应进一步加强其封闭群的繁育控制,保持其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蕨麻猪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是否受外来血缘的影响。方法用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5群猪进行等位基因频率、遗传距离、系统发生树构建和主成分等分析。结果微卫星标记在125个个体中,共检测出148个等位基因,蕨麻猪最少(55个)。蕨麻猪与兰州猪的遗传距离DA和标准遗传距离DS最大,分别为0.6781和1.3312,DA、DS分别用UPGMA和NJ构建了四种系统发生树,都是蕨麻猪聚为一类,其余4种猪聚为一类。主成分1(PC1)为62.174%,看作是蕨麻猪的代表,与其他4群猪差异较大。结论蕨麻猪与兰州、武威、临洮和青海四群猪相比,遗传距离大,主成分差异大,亲缘关系较远,蕨麻猪比较纯,没有受到这4群猪血缘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