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了实验感染产生中和抗体以及输入SARS-CoV中和抗体对SARS-CoV感染恒河猴的保护作用。方法动物分3组,分别为SARS感染恢复动物组,输入抗SARS阳性血清动物组和SARS模型对照组,分别接种病毒,1—7d进行病毒检测和血清学检测,7d后安乐处死动物,进行病理检测。结果实验感染产生中和抗体,输入SARS-CoV中和抗体的恒河猴体内SARS-CoV复制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病理变化也比模型组轻。结论SARS—CoV中和抗体(包括被动免疫)是一种有潜力的SARS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SARS-CoV实验感染恢复猴,以及灭活疫苗免疫猴对SARS—CoV再次感染的疾病状况。方法动物分四组,分别为SARS感染恢复动物组,灭活疫苗免疫不同时间2组和SARS模型对照组。动物分别接种病毒,1~7d进行病毒检测和血清学检测,7d后安乐处死动物,进行病理检测。结果实验感染SARS-CoV猴和灭活疫苗免疫猴均产生了中和抗体,猴体内SARS-CoV复制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病理变化也比SARS-CoV模型组轻。结论SARS-CoV感染恢复猴对SARS-CoV再次感染有一定抵抗作用;灭活疫苗免疫是预防实验猴感染SARS—CoV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中国恒河猴感染SIV后T淋巴细胞免疫活化及其肠粘膜归巢受体表达的情况。方法 选用12只健康中国恒河猴,分为正常动物组(对照组)4只,模型感染组(模型组)8只,静脉接种SIVmac239病毒株,分别于感染前、感染后1周、2周、3周、4周、8周、11周、14周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猴模型回肠组织中的肠淋巴归巢相关受体(intestinal lymphatic homing receptor) a47、CCR9、aE7、CD62L及肠淋巴组织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 real-time PCR检测病毒载量,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4T淋巴细胞活化水平、外周血肠淋巴归巢受体表达水平; ELISA检测血清CD62L。结果 中国恒河猴感染SIV两周后,模型组和对照组的血液学指标(WBC、 LYM%、LYM、RBC)均在正常范围值里,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CD4/CD8低于对照组,CD8计数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IDS猴感染模型在感染2周起,CD4百分比开始逐渐下降,于感染8周后下降明显(P<0.05)。感染11周后(亚急性期),CD4计数在下降明显(P<0.05)。AIDS猴感染模型在感染1周(急性期)开始,CD4+HLA-DR+出现一过性上升,随即下降,但感染14周时又骤然升高。CD4+CD45+HLA-DR+和CD3+HLA-DR+在感染1周时呈现波动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血浆中CD62L在感染1周时开始逐渐上升,并在感染到第8周左右到达一个高峰期,随后开始出现下降(P<0.01)。中国恒河猴感染SIV后,肠淋巴归巢受体 47、CCR9、E7的表达升高,L-选择素的表达降低,同时E7、CCR9在外周血CD4+T细胞上的表达及肠道淋巴组织免疫活化分子CD69的表达升高。结论 中国恒河猴感染SIV后,效应性T淋巴细胞的肠淋巴归巢增强,初始T淋巴细胞肠淋巴归巢受到抑制,肠粘膜免疫系统出现过度活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P物质(SP)在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肠黏膜中的表达。方法:2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0只,实验组15只。门脉高压模型制备对照组仅暴露并游离门静脉主干及左肾上腺静脉。造模2w后分别检测两组的门静脉压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肠黏膜组织VEGF、P物质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2w实验组大鼠腹壁血管、肠系膜血管扩张较对照组明显,实验组大鼠有1只可见腹腔内有少量腹水生成,余大鼠及对照组未见明显腹水生成。实验组大鼠门静脉压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化发现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结肠部位VEGF、P物质的表达及小肠部位P物质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肠部位VEGF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脉高压症肠黏膜病变(PHE)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VEGF、SP可能参与了PHE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医学综述》2015,(15)
目的分析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在早产和足月产胎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该因子在早产发生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2~10月解放军第三〇九医院收治的自发性早产患者30例(早产组),足月妊娠妇女30例(足月组),两组依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各分为阴道产、剖宫产,各15例,收集患者的绒毛、脐带、胎膜的胎盘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孕妇各胎盘组织中的SOCS3蛋白表达情况;半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SOCS3-mRNA在胎膜的表达情况,比较2组以及组织部位间SOCS3蛋白及基因表达强度。结果早产组所有患者SOCS3蛋白均表达阳性或强阳性,足月组蛋白表达程弱阳性或阴性,其中早产组SOCS3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足月组主要表达于细胞质;早产组绒毛、胎膜、脐带中SOCS3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强于足月组对应组织(P<0.01)。结论 SOCS3蛋白表达强度与早产的发生、发展机制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与分娩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了解鼻黏膜组织重塑情况,探讨核因子T-bet/GATA-3 比值在变应性鼻炎免疫失衡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卵清蛋白(OVA)诱导的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20只BALB/c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HE染色观察呼吸道黏膜炎症变化;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干扰素?酌(IFN-γ)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T-bet?GATA-3蛋白在鼻黏膜组织的表达?【结果】变应性鼻炎小鼠鼻和支气管黏膜均存在组织重塑?与正常组相比,实验组鼻黏膜出现上皮脱落,杯状细胞增生,鳞状上皮组织转化,上皮坏死,固有层和黏膜下层腺体增生,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并见特征性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实验组血浆中IL-4和IFN-γ的水平分别是(16.5 ± 4.1)pg/mL和(6.5 ± 1.1)pg/mL,而对照组分别是(7.3 ± 1.7)pg/mL,和(11.4 ± 3.3)pg/mL;实验组血浆中IL-4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0.05),而IFN-γ的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鼻黏膜T-bet/GATA-3蛋白表达量的比值(0.62 ± 0.17), 明显高于实验组(0.12 ± 0.03;P<0.05)?【结论】 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鼻黏膜存在组织重塑,可能与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失衡导致下游Th1/Th2细胞免疫失衡和细胞因子IL-4/IFN-γ分泌失调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及信号转导蛋白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表达与汉族UC患者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该院住院UC患者30例(维吾尔族15例,汉族15例)作为UC组,另选取同期健康检查者26例(维吾尔族13例,汉族13例)作为对照组,取受试者肠黏膜组织采用反转录PCR检测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22、IL-17A、IL-17F 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STAT3的检测.结果 与维吾尔族对照组相比,维吾尔族UC组患者IFN-γ、IL-22、IL-17A、IL-17F mRNA表达水平都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汉族对照组相比,汉族UC组患者上述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都上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汉族UC组与维吾尔族UC组患者上述炎性因子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STAT3在肠黏膜上皮细胞细胞质中着色,汉族、维吾尔族UC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维吾尔族UC组与汉族U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族和汉族UC患者肠黏膜IFN-γ、IL-22、IL-17A、IL-17F及STAT3表达明显增高,但上述因子在维吾尔族与汉族患者U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建立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模型,探讨大鼠肠道免疫耐受功能变化.方法 将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用福氏志贺痢疾杆菌灌胃制造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模型.然后评价两组大鼠同肠末端和远端结肠大体形态和组织学评分,免疫组化检测肠道表面分子CD11c与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检测IL-1β、IL-4表达.结果 建立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模型后,免疫组化示实验组大鼠远端结肠CD11c、CD80、CD86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且回肠末端和远端结肠IL-1β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感染后肠功能紊乱大鼠肠道局部免疫耐受功能降低,影响肠道促炎因子与抑炎因子表达失衡,使肠道功能发生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和3(SOCS1和SOCS3)的含量在脓毒症小鼠脾脏中的变化情况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盲肠结扎并穿刺术(CLP)制作脓毒症模型,提取脾脏组织的RNA及蛋白质,采用RT-PCR测定组织中SOCS1和SOCS3 mRNA的相对含量,用免疫印迹方法测定组织中SOCS1和SOCS3相对蛋白含量,用SPSS统计软件测定上述指标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脓毒症手术后SOCS1在脾脏中仅检测到基因表达,随时间逐渐上升,并一直保持高位;SOCS3在脾脏内的基因表达和蛋白表达在术后2h迅速升高,至12h达峰值(P<0.05);统计分析发现SOCS1和SOCS3的基因表达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结论 CLP导致的脓毒症可以诱导SOCS1和SOCS3在脾脏中表达增多,提示SOCS1和SOCS3在脓毒症出现后的免疫变化中有重要作用,可能可利用它们对脓毒症进行干预,以改善脓毒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建立SARS-CoV病毒分离培养方法,确定SARS-CoV病毒感染动物后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组织病毒的复制和存活时间,并比较中国恒河猴和食蟹猴对病毒的敏感性,筛选出对SARS冠状病毒敏感的动物,完善SARS冠状病毒感染猴模型的病毒学指标。方法:SARS-CoV经鼻腔接种实验用猴,定期采集动物的鼻咽拭子、血浆和组织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培养,分离出来的病毒用免疫荧光方法和中和试验等方法进行测定。结果:SARS冠状病毒均可感染恒河猴和食蟹猴,在鼻咽拭子、血浆和组织中可以分离到病毒。结论恒河猴和食蟹猴均可作为SARS感染动物模型,而病毒分离培养可以作为感染模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Yoshio Koyanagi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5,(Z1)
[目的]对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进行病毒、血清学等指标检测及研究,确定模型动物成功感染,并为SARS发病机制,疫苗评价,药物筛选确定参考指标。[方法]SARSCo-V经鼻腔接种8只恒河猴,在感染的第1天开始到5、7、10、15、20、30和60天分别安乐死时,不同时间取咽拭子、血液和脏器,进行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抗体测定。[结果]用巢式RT-PCR在感染后每天提取的咽拭子标本中检测SARS-CoV的RNA,以细胞培养冠状病毒为阳性对照,以正常恒河猴咽拭子为阴性对照,在8只动物病毒接种第5天开始可检测到大小为797bp的目的条带,阳性检出最长可持续到第15天。进一步用病毒分离实验对PCR结果进行确证,8只动物中的5只恒河猴接种5天的咽拭子标本中,经Vero细胞培养,细胞产生了典型细胞病变(CPE),提示SARS冠状病毒能感染恒河猴并有病毒的复制和排毒。IFA方法证实为SRAS-CoV抗原存在。SARS-CoV感染恒河猴后,可以检测出免疫反应。在SARS冠状病毒接种前和接种后第5、8、11、15、19、23、26、30、34、每隔4-7天以及安乐死时采血,制备血清测定抗体,8只恒河猴接种病毒前均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G为阴性,10天后安乐处死的5只感染猴在11-15天开始,至安乐死时,均为阳性。IgG阳性的5只恒河猴均有一定的中和抗体产生,且对SARS病毒感染细胞有一定的保护性。感染SARS病毒猴后与正常猴比较,其细胞杀伤效应明显增强。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不仅出现与SARS患者类似的临床和病理学改变,也在一定时期内排毒,出现特异免疫反应,这些指标均可作为药物筛选、疫苗评价等方面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SARS-CoV Spike蛋白来源的B细胞表位多肽及其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在SARS-CoV感染Vero-E6细胞系及h-ACE2ICR转基因小鼠过程中的作用,为SARS-CoV疫苗的筛选奠定初步工作基础.方法 将Vero-E6细胞接种于96孔板上,首先应用两种B细胞表位多肽制备而成的单克隆抗体S471-5034A-10及S604-62511B1进行中和实验,随后在相同的实验中加入相关(S471-503,S604-625)或无关多肽干扰抗体的中和作用,当病毒对照空中70%细胞出现细胞病变时,对活细胞进行中性红染色并计算中和指数以分析抗体的中和水平.应用鉴定有中和保护作用的抗体来源的多肽进行h-ACE2ICR转基因小鼠病毒感染后的治疗实验,进一步确定多肽在SARS-CoV体内感染过程中的保护性作用.结果 两种B细胞表位多肽来源的单克隆抗体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SARS-CoV对Vero-E6细胞的感染,而且这种中和作用可以被加入的其来源多肽所阻滞,这种阻滞作用的强弱与加入多肽的剂量具有相关性.多肽小鼠体内感染治疗实验表明随着体内注射多肽剂量的增加,受感染小鼠肺组织表现出的急性间质性肺炎程度随之减轻,肺组织内检测的病毒载量也有所下降.结论 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治疗SARS的药物,而疫苗是有效抵抗各种感染的工具之一,表位疫苗是新近发展起来的疫苗形式,安全性好,诱导的免疫针对性强.我们的研究表明,S471-5034A-10及S604-62511B1两种单克隆抗体可以中和SARS-CoV对Vero-E6细胞的感染,同时Spike蛋白来源的S471-503多肽在小鼠的感染治疗实验中也表现出保护性作用,可以作为防治SARS-CoV感染的表位疫苗研制候选肽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ACE2在SARS-Co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利用表达人类ACE2的小鼠成纤维细胞系和ACE2基因敲除小鼠研究SARS-CoV在小鼠成纤维细胞中的复制和ACE基因剔除小鼠体内的复制。结果SARS-CoV可以感染,并在表达人类小鼠ACE2的小鼠成纤维细胞中的复制,ACE2基因的缺失严重影响了SARS病毒与组织的结合,和SARS病毒在动物体内的复制,ACE2基因剔除对小鼠SARS—CoV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结论ACE2是SARS-CoV的主要受体,并且是SARS治疗潜在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SARSN蛋白的模拟肽。方法以抗SARS病毒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筛选分子,免疫筛选噬菌体随机十二肽库,并采用夹心ELISA、竞争抑制试验鉴定阳性克隆。结果经噬菌体富集后,从随机筛选的各46个克隆中得到N蛋白的2个不同表位,即由ELISA鉴定出单克隆抗体C00835个阳性克隆,确定氨基酸序列GXLXTPXXXXGT为SARSN蛋白的一个表位;单克隆抗体C03941个阳性克隆,确定氨基酸序列TTLPXXXXAXXX为SARS病毒N蛋白的另一个表位。结论用噬菌体随机12肽库成功筛选得到SARSN蛋白的2个不同模拟表位,为用SARS表位去探索其病毒的结构及疫苗的研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6.
含多抗原表位的嵌合SARS-CoV基因疫苗的构建和免疫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基于表位的SARS-CoV基因疫苗,为传统灭活或减毒疫苗提供有益的配伍选择。方法通过网络数据库结合生物软件分析的方法,确定可能在SARS-CoV感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具较好抗原性参数的结构区域作为候选抗原表位,以密码子优化的方法提高表位串联蛋白的真核表达效率,构建了含多抗原表位的嵌合SARS-CoV基因疫苗。结果多表位串联基因接入真核表达载体后,可在真核细胞内高效表达。多表位嵌合SARS-CoV基因疫苗免疫小鼠后,可诱导融合蛋白特异的体液免疫反应。结论该基于多抗原表位的嵌合SARS-CoV基因疫苗可以诱导抗体应答,为该疫苗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克隆SARS冠状病毒(SARS-CoV)GD322株M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SARS冠状病毒Tor2株M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RT-PCR法从SARS-CoVGD322株基因组中扩增M基因片段。克隆至pET-32(a)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测序,利用DNAstar和ClustalX分析所测序列翻译的氨基酸与81株SARS-CoVM基因翻译的氨基酸序列的差异。结果该M基因与Tor2株M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9.86%;与已收集的81株SARS-CoVM基因所译氨基酸相比,和41株(占50.62%)M蛋白完全同源,37株(占45.68%)仅有一个氨基酸改变,同源性为99.55%,仅与3株(占3.70%)有2个氨基酸差异,同源性为99.10%。结论已获得具有代表性的SARS-CoVM基因重组质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