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复制腹腔连续注射氧嗪酸钾结合Coderre法的改良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方法。方法〓40 SD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连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周后,在右侧踝关节腔注射生理盐水;B、C组连续腹腔注射氧嗪酸钾1周后,B组在右侧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溶液,C组注射生理盐水;D组连续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周后,在大鼠右侧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溶液。造模期间观察大鼠的饮食、精神状态、大小便等情况,于造模前、造模后4、12、24、48h测量关节肿胀程度,检测造模48h后血尿酸、观察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变化及检测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含量。结果〓①造模前,各组大鼠皮毛色白有光泽,精神佳,活泼好动,进食及饮水正常,体重增长正常;造模后,A组饮食、饮水、活动及大便均正常,踝关节无明显肿胀及活动减少;B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毛色干枯发黄、脱落,进食、饮水减少,踝关节红胀、肤温增高,活动明显减少;C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毛色干枯发黄、脱落,进食、饮水减少,踝关节无明显肿胀及活动减少;D组饮食、饮水、活动及大便均基本正常,踝关节红胀、肤温增高,活动明显减少。②关节肿胀指数变化结果:与A组相比,B、D组各时点肿胀指数明显升高(P<0.01),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48h后血尿酸变化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大鼠血尿酸值均明显升高(P<0.01,P<0.01),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改变:A、C组解剖时踝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结构正常清晰,无任何组织病理学改变,光镜见滑膜上皮排列完整,滑膜下血管分布正常,无血管增生,无炎症细胞浸润,B、D组局部解剖时有尿酸盐结晶沉着于踝关节腔内,可见明显的关节炎病理改变,滑膜上皮脱落,甚至消失不见,见大量炎症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伴有血管增生(见图4B)。⑤滑膜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IL-1β、IL-6)水平比较:与A组比较,B、D组大鼠滑膜组织中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见表4),C组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腹腔连续注射氧嗪酸钾结合Coderre法的改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可以成功复制,该模型较符合于人类自然病程,即痛风性关节炎建立在血尿酸升高生化基础上的,可有效排除尿酸分解酶对关节腔中尿酸钠晶体的影响,且经济、可重复性较高,可作为痛风性关节炎研究的复合型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局部造模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更为稳定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局部模型复制方法。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采用3种不同进针入路进行局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复制,计算造模前、造模后6 h及造模后24 h关节周径值和肿胀指数,并观察各组关节腔形态学改变。结果常规A组,尿酸钠以浸润的方式进入踝关节,仅1例关节腔中有大量炎症细胞,造模成功率为10%;常规B组,7例尿酸钠进入了关节腔,造模成功率为70%;改良C组,10例关节腔内有纤维素样渗出及关节滑膜水肿,并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造模成功率为100%。改良组与常规A组和常规B组比较周径增加值和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局部造模的方法进行改良,在大鼠右后肢踝关节背侧正中进针复制的局部模型成功率高,稳定性强,创伤小,有利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痛风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内尿酸增高和/或肾脏排泄尿酸减少,从而引起尿酸盐在组织沉积的疾病,目前尚未见在实验动物中复制出类似人类的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模型复制的方法、机制和应用的研究,分析各自的特点及不足之处,并提出复制更加符合临床的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展望与设想。  相似文献   

4.
陈慎仁  陈韧 《广东医学》1993,14(4):186-188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的疾病。过去认为我国发病率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结构变化,近10年有明显增长趋势。由于对本病认识和重视不够,误漏诊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十字针刀结合改良抽吸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价值。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舟山市妇幼保健院治疗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十字针刀结合改良抽吸罐治疗,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 mg/次,3次/d;2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2组临床疗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06);治疗后治疗组VAS评分为(1.03±0.43)分,低于对照组的(3.38±1.01)分(t=11.726,P < 0.001);治疗组CRP、IL-1β、IL-6分别为(6.23±1.36) mg/L、(3.37±0.58) pg/L、(6.56±2.08) pg/L,低于对照组的(11.41±3.21) mg/L、(5.57±1.01) pg/L、(9.87±1.74) pg/L(t=8.138,P < 0.001;t=10.346,P < 0.001;t=6.685,P < 0.001)。  结论  十字针刀结合改良抽吸罐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6.
朱永高  吕梁 《当代医学》2013,(7):110-111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比较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38例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CT及MRI检查资料,总结、归纳其影像表现。结果受累关节邻近软组织肿胀30例,穿凿或不规则状骨质破坏22例,痛风石形成28例,骨髓水肿9例,关节腔积液5例。结论比较影像学的临床运用可明确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对痛风的早期诊断可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7.
痛风是由于嘌吟代谢紊乱,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造成血尿酸水平过高、尿酸盐结晶在体内沉积所致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晚期可引起关节骨质侵蚀和畸形,并常可累及肾脏,引致尿路结石,痛风肾病等,中医文献中虽有痛风病名,但现代多根据其不同的临床表现而将其归于痹证、石淋证、血证(尿血)、甚至关格等。以关节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痛风性关节则多归属于痹证。然而,“痛风痹证”的病因病机、症候特点却有别于一般的痹证,其临床治疗亦有自身特点,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实…  相似文献   

8.
痛风性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性关节炎可分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1 病因和发病机制(1)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尿酸钠盐微结晶引起的炎症反应。由于关节软骨、滑膜内及关节周围组织中血管较少 ,运动后更易发生缺氧 ,加速糖分解而形成乳酸 ,于是 pH降低 ,可使尿酸钠沉淀增多 ;再加上基质中含黏多糖酸及结缔组织较丰富 ,因此尿酸盐容易沉积。尿酸钠沉淀后可被多型核白细胞吞噬 ,于数分钟内释放出趋化因子如C5a、LTB4 等 ,两者吸引更多的白细胞进行趋化运动 ,引起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吞噬结晶的白细胞迅速脱颗粒、分解 ,释放出…  相似文献   

9.
老年痛风性关节炎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0.
<正>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的疾病。临床上尤以痛风性关节炎多见。由于关节红肿、发热疼痛,故对生活影响颇大。此病在中国传统医学中早见记载,与“痹症”、“历节风”等相似。 我院自1995—1998年共收治痛风性关节炎8例,患者多数为男性,年龄在55—65之间,病程最长者3年,最短者6个月。8例均伴有冠心病,其中2例还伴  相似文献   

11.
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自新 《黑龙江医学》2010,34(2):128-129
目的分析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方法对我院被确诊为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X线片进行分析。结果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为手足小关节的骨质破坏缺损。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为手足小关节发病,但以第1跖趾关节常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痛风性关节炎(GA)的双能量CT(DECT)影像学表现,探讨痛风性关节炎DE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GA 188例DECT、48例X线、17例MRI影像学表现,比较DECT双能量分析对痛风结节的检出率,比较急性期、非急性期痛风受累关节的DECT影像学表现。结果:GA急性期有65例、非急性期有123例,男∶女为13.5∶1,平均年龄(55.2±15.2)岁。DECT双能量分析前后对急性期痛风结节检出率分别为16.92%、69.23%,对非急性期痛风结节检出率分别为20.32%、90.24%,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GA急性期与非急性期比较痛风结节、关节囊及关节面病变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MRI检出GA急性期、非急性期关节软骨病变率分别为80%、66.7%。结论:DECT双能量分析可以特异性检出痛风结节,显著提高痛风结节的检出率。DECT能较好地检出痛风关节病变,非急性期痛风结节、关节囊、关节面病变率均高于急性期关节病变。MRI可以敏感地检出关节软骨病变。X线能检出非急性期痛风关节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代谢组学研究,了解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尿液中代谢组的变化规律.方法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以LC/MS为数据采集平台,并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等化学计量学手段,研究空白大鼠、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尿液中代谢物组时量的轨迹变化.结果 造模后大鼠的代谢状态相对其造模前及空白对照组大鼠出现了偏离,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逐渐回复到造模前的初始代谢状态,以此代谢组学方法所得的大鼠代谢轨迹变化很好地反映了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发生、发展、恢复的病程状况.结论 模型的整体代谢状态通过代谢组学方法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因而代谢组学技术为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豨莶草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在大鼠后肢右侧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的方法建立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通过考察大鼠的足趾体积、致炎关节组织腔内白介素10(IL-10) 含量的变化,研究豨莶草乙醇提取物对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豨莶草对大鼠后肢踝关节的肿胀程度有明显改善,血清中的IL-10有明显升高,且豨莶草醇提组比水提组更明显。结论: 豨莶草乙醇提取物对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痛风性关节炎(GA)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目前GA的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但GA的临床表现多变,仅凭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容易造成误诊及误治。近年来各种影像学方法如高频超声、能量多普勒超声、超声造影、瞬时波强超声技术、介入超声等的应用使GA的诊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随着超声检查技术的迅速发展,超声检查在诊断GA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不仅可以特异性诊断GA,还可以在观察其治疗效果的同时发现其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痛风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西药用药的基础之上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痛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在西药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犀角地黄汤加减治疗4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结果11例轻度患者使用3个疗程仅1例未愈,续用1个疗程治愈;28例中度患者使用6个疗程停药,复发5例,续用2~4疗程全部治愈;9例重度患者使用10个疗程后,7例治愈,续用3~6个疗程,仍有1例未完全治愈,但已显效。结论在西药用药基础上采用犀角地黄汤加减是治疗痛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痛风性关节炎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痛风最常见的发病部位为关节,目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最为直接有效地方法为外科手术。常规外科手术能够有效地清除痛风结晶,但是创伤大。关节镜在治疗急慢性痛风及并发骨性关节炎期均有较好疗效,且可以在关节镜下使用钬激光、钻孔、微骨折、软骨移植和打磨成形术来切除病变组织和修补软骨。关节置换术是目前治疗晚期痛风性关节炎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佐剂性关节炎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区别于传统的大鼠关节处注射来制备佐剂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本文采用在大鼠尾根部皮下多点注射完全弗氏佐剂来诱导佐剂性关节炎的大鼠模型,使其具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临床神经免疫学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冯博懿  韩亚光  龙文 《中医学报》2020,35(9):1878-1881
痛风性关节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尿酸排泄异常导致的人体内尿酸过饱和,尿酸晶体沉积于关节,表现为痛风石、关节畸形的一种疑难病症。该病病因包括遗传基因异常、饮食框架异常、代谢异常等;治疗可通过注意饮食、加强锻炼、防微杜渐、既病防复来改善。因该病发生发展均具有伏而后发、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与伏邪隐匿性、渐进性、复发性的致病特点一致,故从伏邪角度论治痛风性关节炎诚得其要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