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脑卒中后疲劳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且会长期存在,影响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的恢复以及心理、生理健康,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卒中预后[1]。该研究旨在观察腹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疲劳的临床效果,客观评价腹针疗法的疗效与安全性,优化脑卒中后疲劳的康复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中风后痉挛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应用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的干预效果。方法遵循随机数字表将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42例中风后痉挛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均分为康复训练组与中医结合组。其中康复训练组给予康复训练干预,中医结合组在康复训练组基础上加用针刺华佗夹脊穴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的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的肌张力、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中医结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8.59%,明显高于康复训练组的87.3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相比康复训练组,中医结合组肌张力评分明显更低,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相比康复训练组,中医结合组上肢、下肢、Fugl-Meyer量表(FMA)总分及Barthel指数(BI)评分明显更高,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应用针刺华佗夹脊穴联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后痉挛型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明显改善患者肌张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对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神经科系统地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用Fugl-Meyer评分法和Barthel指数进行治疗前后的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在肢体运动功能、ADL方面改善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极大地降低了脑卒中偏瘫致残率,同时也减少了并发症、废用综合征.近年来,对12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针刺结合康复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口肌生物反馈训练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 方法将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口肌生物反馈组、综合治疗组,每组10例。3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脑卒中常规治疗方法及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单纯康复训练,口肌生物反馈组给予口肌生物反馈;综合治疗组给予口肌生物反馈结合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由经专业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在双盲状态下对2组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和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进行生活质量评定。 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吞咽功能和SWAL-QOL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综合治疗组的吞咽功能VFSS评分和SWAL-QOL评分分别为(6.90±0.82)分和(346.3±69.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和口肌生物反馈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口肌生物反馈训练结合吞咽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音乐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针刺+音乐康复训练,对照组予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gl-Meyer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HAMD、FMA及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FMA及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音乐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循证评价针刺结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计算机通过MEDLINE(1990-2010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9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9-2010年)、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EMCC,1990-2010年)检索涉及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的文献,按照循证医学(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逐一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针刺疗法是康复训练功效的有力互补,康复训练使针灸治疗作用更加完善,联合针刺与康复训练对治疗脑卒中引起的吞咽障碍效果更佳。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的恢复有利,但鉴于目前关于康复治疗临床研究的高质量文献较少,尚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其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2000-09/2003-09丹东市中医院收治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治疗组给予针刺阳明经腧穴结合康复训练,对照组用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Fugl-Meyer和修订Barthel指数评估偏瘫侧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82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两组运动功能恢复在治疗后均有明显提高,上肢治疗后运动功能得分治疗组为(32.8±7.5)分,对照组为(28.5±7.6)分(t=2.57,P<0.05);下肢治疗后运动功能得分治疗组为(35.2±7.2)分,对照组为(24.5±7.5)分(t=6.59,P<0.01)。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也明显改善,但治疗组改善程度(58.8±10.1)分,远大于对照组(44.6±9.8)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6.46,P<0.01)。结论两组评分对照说明针刺阳明经腧穴可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约有30% ~ 36%的脑卒中患者在卒中后6个月遗留有上肢功能障碍[1-2],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技术是通过对本体感受器进行刺激以促进神经、肌肉反应能力的一种常用易化技术[3].大量文献报道已证明针刺疗法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PNF技术也可以恢复患者运动功能[4],但目前关于针刺结合PNF技术改善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的相关临床研究较少见报道.笔者在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治疗中应用针刺结合PNF技术,观察其对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收到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社区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世棋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8):3895-3895
为探讨社区干预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康复的方法。对14例脑卒中恢复期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在社区内进行认知康复训练。患者治疗后的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提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在家进行认知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而且能促进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配合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针刺督脉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针卒中后偏瘫患者,针刺取百会、风府、神庭、人中、腰阳关、命门、中枢、大椎,并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并与单纯针刺组相比较。3周为1个疗程并观察疗效,运动功能的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FMA)评定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 I)评分,治疗前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FMA评分、Barthel(B I)指数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督脉配合功能训练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豚鼠肺切除术后咳嗽模型并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应用50只豚鼠进行肺部手术切除并结合支气管激发咳嗽实验方法构建肺切除术后咳嗽动物模型,给予针刺干预观察豚鼠咳嗽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测定豚鼠血浆前列腺素E-2(PGE-2)、缓激肽(BK)数值变化,以及豚鼠肺组织免疫组化形态学观察。结果:针刺治疗前后针刺肺经组BK、PGE-2出现明显变化(P<0.01),与针刺非经非穴组、模型组相比,亦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豚鼠肺切除术后咳嗽模型,针刺肺经有助于缓解豚鼠肺切除术后咳嗽,同时PGE2和BK测定出现明显改变(与针刺非经非穴组、模型组相比,P<0.01),豚鼠肺组织免疫组化形态学观察也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针刺配合TDP照射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治疗效果。方法:抽选取符合标准的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诊治的59例入院病患,按照随机双盲将其分为针刺组(n=29)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予以新斯的明臀部肌注治疗,针刺组予以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疗程均为1d,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排尿情况。结果:针刺配合TDP照射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与对照组相比,针刺组疗效优越(P<0.05)。结论:针刺配合TDP照射在治疗混合痔术后尿潴留有显著有效且安全速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俞原配穴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6例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予以俞原配穴加局部穴位针刺治疗,均治疗30天,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VAS评分与WOMAC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俞原配穴针刺法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临床疗效确切,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结合针刺治疗漏肩风的疗效。方法:选取漏肩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及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口服,4个疗程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治疗前后的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体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结合针刺治疗漏肩风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深入分析田丽颖教授学术思想以及广泛的临床经验,为了更好地继承田丽颖教授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总结田丽颖教授30多年来临床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以及通过对该病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撰写成文。结果和结论:田丽颖教授擅用针药结合治疗该病,其辨证思路开阔,临床疗效优良,并选录1个典型验案,以分享同道。  相似文献   

16.
课题主要研究针刺腰部夹脊穴、大肠俞穴、环跳穴、委中穴、昆仑穴、太溪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其中针刺大肠俞穴处的神经根,通过神经根的刺激来缓解同侧臀部及腿部酸胀、麻木、疼痛等不适症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明显,不容忽视。课题的技术难点是大肠俞穴的定位,并通过针刺大肠俞穴来刺激神经根达到治疗的目的。所以应首先熟悉及掌握大肠俞穴的系统解剖及腰部椎间孔处神经根体表定位,从而才能稳、准、快的刺激到大肠俞穴处的神经根,到达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7.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原发性头痛,以单侧或双侧发作的中重度头痛为主要特征,偏头痛患病率高,但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神经影像学为探索偏头痛的发病机制起到了推动作用,多模态MRI以能综合分析检查部位的形态、功能和代谢状况运用于偏头痛研究中。作者主要基于偏头痛的不同MRI研究方法,综述当前对偏头痛的MRI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脊髓炎是一种脊髓炎性病变导致运动、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综合征,常常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主要包括疾病相关性脊髓炎和特发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中对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型脊髓炎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随着神经高级影像学的快速发展,MRI已成为MS型脊髓炎诊断的重要手段。现就MS型脊髓炎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偏瘫的发病率在我国这个逐渐老龄化的社会中逐年增高,其严重拖累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家庭经济。而对于脑卒中偏瘫的治疗,根据不同的病人选用的治疗方法则不尽相同。有效干预可能会带来积极的效果,因此,需要医学工作者不断研究,寻求治疗脑卒中偏瘫的安全、快速、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国医学在治疗脑卒中偏瘫有丰富的经验,该文对中医药对该病治疗手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郑日新名老中医继承家传郑氏喉科学术渊源,经历院校教育、师承教育行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治病注重整体与微观辨证、虚实辨证、脉诊;用方注重老方新用;用药秉承家学"谙熟药性"之训,注重量效关系。郑日新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值得后学者进一步学习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