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型猪麻醉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比较两种不同麻醉方法麻醉实验用小型猪的效果,将12头小型猪分成两组,一组是硫喷妥钠(35 mg/kg)与安定(10 mg)联合应用,采用腹腔、肌肉注射给药;另一组是氯胺酮(8 mg/kg)与迷眠新(1.5 ml)联合应用,采用肌肉注射给药。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麻醉后小型猪分别在9±2 min、5±1 min进入麻醉状态(P<0.05),麻醉维持时间分别为38士12 min、43±14 min(P>0.05)。在麻醉维持时间内呼吸频率分别为48±13次/min、56±15次/min(P>0.05),心跳频率分别为118±17次/min、96±11次/min(P<0.05)。表明两种麻醉方法均能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比较而言,氯胺酮与速眠新联合应用麻醉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小型猪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与异氟烷吸入麻醉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10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与异氟烷吸入麻醉,记录麻醉检测指标.结果 两组小型猪的麻醉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以及术中躁动例数差异显著(P<0.05).两组实验组在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等指标方面,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PH酸碱程度值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戊巴比妥钠组需在实验过程中添加麻醉剂量,而异氟烷吸入麻醉组麻醉起效快,效果良好,苏醒迅速,适合各种要求的实验操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腹部手术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胆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全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组(各15例),观察对比两组血清皮质醇、血糖的变化。结果在全麻组和硬膜外组麻醉后、术中及术后血清皮质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全麻组术后血清皮质醇升高的持续时间较硬膜外缩短.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血糖的变化,全麻组术后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仍较术前为高,两组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身麻醉较硬膜外麻醉能有效地抑制上腹部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4.
对剖宫产手术硬膜外阻滞插入硬膜外导管前注局麻药试验量与插入硬膜外导管后注局麻药试验量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前者骶神经阻滞率高,镇痛作用较完善,硬膜外腔出血减少,争取了麻醉诱导时间,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3种麻醉方法在幼龄小型猪构建颅骨缺损模型及修复实验中的麻醉效果,从而探索简便、安全、有效的最佳麻醉方案。方法幼龄贵州小型猪30头,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A组采用咪达唑仑与氯胺酮组混合液肌内注射;B组采用肌内注射陆眠宁Ⅱ注射液麻醉;C组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与陆眠宁Ⅱ复合肌内注射麻醉。比较3组的麻醉显效时间、首次麻醉维持时间、第1次追加药物麻醉维持时间、第2次追加药物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时间、术中麻药追加次数、麻药累积量、术后动物不良反应及死亡率。结果 B组显效时间长于A、C两组(P0.05);C组首次麻醉维持时间、第1次追加药物麻醉维持时间、第2次追加药物麻醉维持时间的时长明显大于A、B两组(P0.05);A、C组苏醒期明显短于B组(P0.05);C组的追加麻药的次数、用药总剂量、术后不良反应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A、B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氯胺酮与陆眠宁Ⅱ复合麻醉是一种操作简单、麻醉深度可控、安全性高的适于手术时间较长的幼龄小型猪外科实验的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腰一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72例需行剖宫产术产妇分别实行CSEA和硬膜外麻醉(EA),监测并记录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的血压均有所降低,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在手术牵拉时心率减慢较明显,与术前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CSEA综合了脊麻以及硬膜外阻滞的优点,对剖官产者做好术前准备,完善术中各项监测和麻醉处理,CSEA麻醉是安全、平稳、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单纯全麻和硬膜外复合全麻在60岁以上老年患者开胸手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60岁以上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A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EGA组),每组15例,连续监测ECG、BP、SpO2,并记录入室后10min安静状态下基础值(T1)、插管后1min (T2)、5min (T3)、手术开始后1min (T4)、60min (T5)、拔管即刻(T6)6个时点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值,并记录术毕苏醒时间。结果: GA组患者HR与基础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SBP在T2、T4和T6均高于T1点(P<0.05~P<0.01),而EGA组患者HR除T6外,其余各时点HR均低于基础值(P<0.05~P<0.01),SBP在各时点与T1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GA组HR、SBP、DBP在T2~T6各时点均高于EGA组(P<0.05~P<0.01)。EGA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1)。结论: 硬膜外复合全麻比单纯全麻更能保持老年患者在开胸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并能缩短术毕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8.
两种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0.75%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和3%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足月初产妇74例随机双盲分成两组:A组36例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用药为0.75%左旋布比卡因10mg,使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行剖宫产术,B组38例以3%氯普鲁卡因为硬膜外麻醉的局麻药,使用硬膜外麻醉阻滞行剖宫产术。结果:两组起效时间、痛觉消失、运动阻滞时间快,最高阻滞平面相比基本相似;两组的运动阻滞到达BromageI级和III级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肌松效果,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A、B两组产妇发生低血压各2例,A组产妇发生心动过缓2例,B组有3例;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新生儿Apgar评分:1、5min评分均为10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0.75%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下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应与3%氯普鲁卡因硬膜外阻滞相似,用于剖宫产手术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选择最佳麻醉组合.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48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ASA Ⅰ级和Ⅱ级,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一芬太尼组(F组),丙泊酚一瑞芬太尼组(R组),每组24例.分别对其镇痛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两种麻醉方法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神经外科手术室,采用丙泊酚一瑞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起效时间快、作用时间短、快速苏醒,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与单纯静脉全麻用于小儿下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组(A组)和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单纯静脉全麻组(B组),每组30例。A组采用单次骶管阻滞复合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麻醉,B组采用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及间断追加芬太尼麻醉。记录入室时(T0)、切皮时(T1)、手术10min时(T2)、术毕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苏醒时间、SPO2<95%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相比,B组中MAP、HR均增高(P<0.05),A组MAP、HR均无明显变化(P>0.05);A组苏醒时间短于B组(P<0.05);B组SPO2<95%的发生率>A组(P<0.05);两组患儿均无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单次骶管阻滞能为小儿下腹部手术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术后苏醒快,可推广应用于这类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1.
通过30例上腹部手术采用3种麻醉方法的副作用比较,发现硬膜外阻滞麻醉术中病人血压有所下降,但与基础血压比较无明显改变,为ASAⅠ-Ⅱ级病人首选,静吸复合麻醉术中病人内分泌和心血管系统均无明显改变,为不适用硬膜外麻醉病人最佳选择;而全凭静脉复合麻醉术中病人血压与内分泌均有明显改变,且有术中知晓现象,不属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2.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47)
目的总结两种麻醉方法对小儿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为小儿手术麻醉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到2017年1月期间行下腹部手术的112例患儿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取氯胺酮静脉麻醉的对照组(56例)以及单次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的实验组(56例)。对比两组下腹部手术患儿围术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情况以及平均手术时间、氯胺酮用量、平均苏醒时间。结果相对于MAP、HR基础值,实验组患儿在术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术前、术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平均苏醒时间、氯胺酮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平均手术时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相对于氯胺酮静脉麻醉,单次骶管复合氯胺酮麻醉对患儿的MAP、HR影响较小,且降低氯胺酮使用量、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具有临床推广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3种麻醉方法在巴马小型猪失血性休克(HS)实验中的麻醉效果,获取适宜巴马小型猪麻醉的最佳方案。方法巴马小型猪24头,随机分为氯胺酮肌内注射组(A组),异丙酚静脉注射组(B组),异丙酚静脉与七氟烷吸入复合麻醉组(c组),每组8头。分别于麻醉前(T0)、诱导后(T1)、置管后(T2)、HS即刻(T3)、HS后30min(T4)、复苏时(T5)、复苏后30min(T6)及实验结束拔管后10min(T7),观察并记录各组猪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鼻温(NT)、pH值及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同时记录麻醉诱导时间,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术中追加麻药例数,术后不良反应例数。结果三组实验猪实验前身长、体重、血红蛋白量及放血量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诱导期长,HR和NT升高明显,术中需多次给药并有躁动现象,术后有呕吐等不良反应;B组麻醉比较平稳,但在术中仍有躁动现象且需补加麻药;C组麻醉效果最佳,诱导期短,术中安全,恢复自主呼吸的时间短,术后无不良反应。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诱导时间短,麻醉效果好,术中平稳安全,术后苏醒快,适宜巴马小型猪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4.
两种麻醉方法在鼾症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鼾症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为改善生活质量,防范意外,近年来许多鼾症患者接受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 palato pharyngo plasty,UPPP)治疗。本研究对武汉市中心医院2003年~2005年92例UPPP手术中分别应用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小儿扁桃腺手术因手术特殊性,强调呼吸管理,使麻醉增加了一定难度。我们总结了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就其优缺点加以对比,找出既安全又适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中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及骶神经阻滞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将50例需要行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A组25例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B组25例采用骶神经阻滞麻醉。结果两组术中HR、SpO2及MAP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骶神经阻滞麻醉无呼吸抑制、皱眉或肢体扭动等发生,麻醉效果明显好于丙泊酚芬复合太尼静脉麻醉(P<0.05)。结论骶神经阻滞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好,实用、简便,对患者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7.
《医学综述》2015,(11)
目的比较锁骨骨折内固定术中颈臂丛联合麻醉和单一臂丛麻醉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63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锁骨骨折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单一臂丛麻醉,观察组(42例)采用颈臂丛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比66.7%),观察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1.09,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麻醉后,观察组的平均心率、平均呼吸频率及平均动脉压改变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颈臂丛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且对生命体征影响小,是锁骨骨折手术中比较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部再次手术切口新缝合方法的效果.方法 将80例再次原切口进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比常规缝合方法和改良缝合方法的耗时及愈合效果.结果 改良组腹部切口缝合时间远短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40例腹部切口术后无一例裂开,对照组6例切口裂开.结论 改良组方法明显优于常规切口缝合方法.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odified method of saturation of secondary incision of abdominal operation.Methods All of 80 patients were operated secondly. Among of them, the incision of 40 patients were sutured with the new method, the others with traditional method. The time of saturation and stiches remove was compared respectively.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with the modified method the time of saturation was shorter (P<0.05). There was no incision of patients to split open with the modified method. But the incisions of 6 patients were splited open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Conclusions The method of modified saturation of secondary incision of abdominal operation is more superio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 相似文献
19.
20.
开胸手术两种不同麻醉与镇痛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开胸手术下两种不同麻醉与镇痛方法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Ⅰ组60例,采用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中维持用异丙酚2~4mg(kg·h)微泵静滴及硬膜外追加1.2%利多卡因、0.15%丁卡因,必要时按需吸入少量异氟醚,术后行硬膜外镇痛。Ⅱ组4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术中维持用异丙酚2~6mg/(kg·h)及吸人异氟醚维持,术后行静脉镇痛。分别监测两组病人麻醉前、插管即刻、去肋开胸、手术探查、拔管时的SBP、DBP、HR,术后清醒时间、术毕躁动及术后镇痛效果情况。结果Ⅰ组病人麻醉及手术过程中,BP、HR平稳,术后患者苏醒快,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佳;Ⅱ组病人BP、HR波动较大,且患者苏醒相对缓慢,苏醒质量及术后镇痛效果相对欠佳。结论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及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全麻及术后静脉镇痛。 相似文献